对族谱问题的探索与期待
对族谱问题的探索与期待
----介绍三篇锺谱世系探索文章
(广东龙川 锺胜 2019-10-15)
今年,《中华锺氏总谱》和《中华锺氏宗谱》都已出版发行,虽然我至今还没有看到,但对钟姓源流,他们肯定会有完全不同的表述;对姓后的世系,我估计他们也不可能一致;人们将会有不同的看法,相信有些探讨将能对这两谱的错漏起到纠补的作用。下面介绍的是最近见于微信群的锺谱世系探索方面的三篇文章(谢文学先生的《“颍川堂钟氏族谱”的史料价值——兼考钟嵘家世、生年和出生地》、锺子良先生的《谱载析解五龄公父,理公,天柱公,响公》和锺光伦先生的《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 ),体现了作者对钟姓源流世系探索的热情。作为钟姓读者,我为之感动,谈点看法。
一、谢文学先生对接系钟姓姓前世系的校正
对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论专著《诗品》的作者钟嵘,到底有怎样的家世渊源?2017年,河南许昌学院谢文学先生专门发表文章《“颍川堂钟氏族谱”的史料价值——兼考钟嵘家世、生年和出生地》(下简称《价值》),介绍了他对钟嵘家世的考证。
谢文学先生在考证中,参考了多本颍川堂钟氏族谱,对比《左传》《世本》《史记》《风俗通》《元和姓纂》《新唐书》以及《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梁书》《南史》等的记载,采用谱牒与史书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方法,通过去伪存真,来还原钟嵘家世的历史原貌。文中详细的介绍了考证过程,下面是谢先生考证所得的钟嵘世系。
钟嵘是接系后裔,他的姓前世系为:“1敖—2伯扈—3伯宗—4伯州犁—5伯卻宛—6伯嚭,—7其侄伯簠(伯焘之子)归故里钟离,因地为姓,为钟离簠—8钟离髦—9钟离秩千—10钟离勋—11钟离允—12钟离祖—13钟离鬷—14钟离眜—15钟离接(钟离眜的次子),徙颍川长社,去离单姓钟,为颍川长社钟氏之始祖。”
其姓后世系为“1钟接—2 钟晏—3 钟钦—4 钟则—5 钟元—6 钟期—7 钟范—8 钟表—9 钟宝—10 钟皓—11 钟迪—12 钟繇—13 钟毓—14钟骏—15 钟晔—16 钟雅—17 钟诞—18 钟靖—19 钟源—20 钟挺—21 钟蹈—22 钟嵘。”
这里,钟嵘的姓前世系,对比钟蔚伦先生的《钟姓史话》,多了二代:钟离允和钟离祖。这样,《钟姓史话》中黄帝59世的钟离接(钟接),现在应该改正为黄帝61世了。
而钟嵘的姓后世系,对比《钟姓史话》,则完全相同。这说明,《钟姓史话》对接系钟姓的世系表述,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价值》对“颍川堂钟氏族谱”的许多不实记载,如任官职务等,作了否定,谢先生说:“……这些皆为修谱者欲为祖上增光添彩而妄加的,不足为信。” 对其中的某“钟氏族谱序”也被谢先生认定为伪作。这种谱史互参的考证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五龄的出生年代和“五龄之父”的争议
在广东“颍川堂”气系钟氏族谱中,有一个叫“五龄公”的支系。据粤东五县(五华、兴宁、紫金、龙川、河源)谱,“五龄公”就是“提龄(字壁)、遐龄(字坛)、祯龄(字坦)、祥龄(字基)、瑞龄(字堂)等五个兄弟。” 但是,五龄之父是谁?不同地方的族谱记载却不尽相同,计有三个:理公、天柱公、响公! 哪个是真?一直在困扰着我们。下面先介绍锺子良先生和锺光伦先生最近(2019-9)分别发表在锺氏微信群中的探讨文章,然后再谈谈我的看法。
(一)锺子良先生的观点
瑞龄公的后代、广东东莞凤岗镇锺子良先生在多个锺氏群于2019-9-11~ 26发表了连载文章《谱载析解五龄公父,理公,天柱公,响公》(下面简称《析解》),对五龄公为什么会有三个不同记载的父亲进行论述。他说,五龄系族谱以年代分为“古,老,旧,新”等四种,其对应的朝代为“宋,元明,明清,民国后”,分别为:
1、公元1136年(南宋高宗绍兴六年)由象洞十四祖编的谱是“绍兴年”古谱。他说,此绍兴年古谱载为“理生五龄”。
2、公元1576年(明朝万历四年)编的“万历年”老谱,万历年间是编谱的鼎盛时期,此老谱为“理—朝政—响—大相—天柱—五龄”。对比绍兴年谱,这里在理与五龄之间加插了四代人!这说明,500年前,人们就怀疑并否定了“理生五龄”。
3、公元1667年(清朝康熙六年)在福建汀州编的“康熙年”旧谱,此旧谱则是恢复了绍兴年谱的记载“理—五龄”。
4、公元1789年(清朝乾隆五十四年)江西龙泉县编的“乾隆年”旧谱,此旧谱又变了,记载为“理—大相—天柱—五龄”。还记载:“瑞龄公在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至公元1370年)迁居长乐(今五华县)立宅……。”以及“提龄,名壁,字应朝,号乐定。于元顺帝乙亥年(即至元,公元1335年),由闽汀迁粤至长乐铁炉坝开基一世祖也,生有始,有甲,有贤。”
民国之前,有某地手抄旧谱(从紫金 “德先楼”传台湾再传广州花都),继承了“乾隆年谱”,是三世天柱生五龄。但谱称:公元1248年天柱携五龄从汀州迁齐昌(兴宁+五华+龙川+紫金)。且记载:“兄弟五人因宋理宗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福建邵武,建宁,汀州三府冦乱,俱移广东各府州县地散居。各自立族谱。”
5、民国之后(没有说明年份),出现了新谱,它调整了“明朝万历年谱”中间四人的人名世序,即是将“朝政、响”与“大相、天柱”进行了对调,其世系变成了“理—大相—天柱—朝政—响—五龄”。而且出现了他们的生卒年份!还有记载:“响公带五龄公于公元1248年由梅州迁居五华铁炉坝。”
6、公元1999年之前,重庆市涪陵钟世昌、与广东兴宁县钟泽民、五华县钟繁中、大埔县钟用渣、梅县钟汀剑等宗亲,通过频繁的书信交流,编写了《钟姓源流述略》一书,将响公确认为“五龄公”之父,此书出版了小册子更名为《钟氏渊源校正本》。
7、钟蔚伦先生在2000年出版《钟姓史话》时采信了兴宁锺泽民先生提供的资料:“理—大相—天柱—朝政—响—五龄”; 子良先生说,钟蔚伦先生在2004年出版《钟姓源流史》时否定了兴宁锺泽民先生的观点,采信了“理—五龄” ,对《钟姓史话》做了纠错。
子良先生认为,凡载“五龄公父”为理公的族谱,对理公墓必有记载:葬于汀州井秋坑(可惜,2007年惠州市惠阳区钟氏文化研究会成员10多人专程到井秋坑堪察,无法找到理公墓);【锺胜注:据《锺史文选》和武平谱,锺理公1062年生于武平县象洞千家坪(今象洞乡沾阳村),1136年卒葬于千家坪。一个象洞人怎么会葬于离武平象洞50公里外的汀州井秋坑(今上杭县南阳乡)?】 五龄公的墓葬也在粤东有迹可寻;唯是“大相—天柱—朝政—响”无谱记载他们的墓葬在哪里。虽然明朝弘治年间在东莞清溪建立了天柱公墓,但不是实葬墓(注:据广西浦北锺敬和先生与广东紫金钟树芳先生考证,此墓应该是锺氏后人纪念东汉功臣锺桂公——逢治公之次子,约生于公元前26年,名桂,字天柱——的纪念墓)。
对前面七点的世系记载子良先生最后进行了评论,并表明观点:只有南宋绍兴年谱的“理生五龄”是正确的,其后的明清民国谱都是错误的。
在这里,“理公”是谁?文章说的很明确:理公就是福建武平谱记载的、曾经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罢职归田的锺友武之次子。据“2005年福建武平谱”记载,理公生于公元1062年,是“象洞十四祖”之一。
2019-9-19我在微信群里回应了子良先生,认为:在族谱的世系链上,“理生五龄”只是链线上的一个“点”,子良先生想要证明这个点。但是,世系问题不能只看一个“点”,而是要想办法理顺一段被模糊了的“线”,这段有问题的线就是“理至文亮多少代”。而且,我还顺着子良先生“理生五龄”的思路,证明“理至文亮”的平均代距很不合理:
(1) 如果绍兴年谱确实是正确的,说明“友文、友武、友勇、友盛”当年确实是有可能参与了反对在公元1069年北宋时实行的“王安石变法”,“2005年武平谱”说友武之次子“理公生于1062年”可信。如果真的“理生五龄”,那么“2006年江西赣南谱”说“提龄生于1078年”或“2008年四川内江谱”说“提龄生于1099年”就应该可信。
(2)但是,我有多篇文章(如《“理至文亮共九代”的数据分析》),用逆向考证法已经证明锺泽民编1997年兴宁锺谱“文亮生于1316年”可信,(注:我还否定了“提龄生于1078年”或“提龄生于1099年”的可能,见《基石”的应用和检验》,这里不谈 )。
于是,依据(1)和(2)计算得出如下的平均代距:
(3)A.据兴宁谱“提龄—文亮”,其代距为(1316-1099)=217 年 ,不合理;B.据五华谱和紫金谱“提龄与文亮是四代”,即“提龄—有始—升达—文亮”。平均代距为(1316-1099)/3=72 年,也不合理。用1078代替式中的1099,结果同样是很不合理。
由于平均代距很不合理,说明“理生五龄”无法解决“理至文亮多少代”的世系难题。
我想,子良先生本人就是理公之后,是否有考虑过自己的世系和平均代距?
有人告诉我,子良先生生于1949年、是瑞龄公24世孙。有某谱载,“理生五龄”,瑞龄生于1091年,则平均代距为(1949-1091)/23=37.3 ;据紫金谱,“响生五龄”,提龄生于1229年,推算瑞龄大约生于1241年左右,则平均代距为(1949-1241)/23=30.8 。对这个计算结果,不知道子良先生会有怎样的思考?
基于此,我只能说:我理解锺子良先生对五龄公之父的《析解》,文章虽有参考价值,但他没能解决“理至文亮多少代”的世系链。下面是锺树芳先生提供的、按“提龄生于1229年”整理制作的“部分五龄系宗亲平均代距调查表”,供子良先生和其他宗亲参考。
附:部分五龄系宗亲平均代距调查表
序号 姓名 出生年份 五龄世系 平均代距 籍贯 说明
----------------------------------------------
1汉强1945 提龄27世27.5兴宁岗背应和裔
2善标1948 提龄25世30.0兴宁岗背应和裔
3金海1956 提龄25世30.3紫金瓦溪应和裔
4亮森1949 提龄23世32.7惠城芦岚应乾裔
5少灵1945 提龄23世32.5紫金瓦溪应通裔
6荫源1939 提龄24世30.9紫金东门文振裔
7锋环1966 提龄25世30.7紫金中布文振裔
8娘顺1949 遐龄24世31.2紫金南岭
9威昌1951 遐龄23世32.7紫金苏区
10连生1949 遐龄25世29.9紫金瓦溪
11学远1951 遐龄24世31.3紫金苏区
12宣梅1948 祥龄21世35.5龙川车田
13先权1968 祥龄23世33.2龙川车田
14亚日1949 祥龄23世32.3龙川车田
15华星1987 祥龄25世31.2龙川车田
16佛培1954 祯龄24世31.3惠东稔山
17荣芳1945 瑞龄23世32.0紫金龙窝
18子良1949 瑞龄24世30.8东莞凤岗
注:①表中的1-7序号者其世系是按“提龄与文振文亮之间共四代”来计算的;②在计算平均代距时,五龄公的大约出生年份是取:提1229年,遐1232年,祯1235年,祥1238年,瑞1241年;③在《逆向考证的“基石”和提龄公世系说评》中,还有另外20位提龄系宗亲的平均代距调查可供大家配合参考,这里就不再抄录了。
从表中的数据说明,与这些五龄后裔宗亲的平均代距的合理性来说,提龄生于1229年,是可以接受的。那么,由武平谱理公生于1062年,则“提龄与理”相差167岁,证明理公不可能生五龄公。
(二)锺光伦先生的观点
(待续)
(续1)
(二)锺光伦先生的观点
2019-9-25至2019-10-9,钟廷弁21世孙、四川成都锺光伦先生在多个锺氏群9连载发表了他作于2019-9-8的文章《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下面简称《刍议》 ),他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理生五龄”,他既否定“理公生于1062年”,也否定“提龄生于1229年”,而且这个角度很前卫,基本上是以史志论谱,用志史碑记去否定族谱的记载。我虽然知道有好几个宗亲都有他这个想法,但见以文章发表的,光伦先生目前应该是第一人!
他的《刍议》重点有四:1、十七进士是官位造假,2、《源流传》可证明“理生五龄”,3、宋前谱世系疑为造假,4、廷弁与提龄非血裔。文章很长,下面只能将其文章述以梗概。
1、“钟氏十七进士”是造假
(1)“十三进士榜上无名”。 《钟姓史话》说,北宋时“友文、友武、友勇、友盛”的十四个儿子有十三个是进士,连同“四友公”,进士共为十七个。经查史料,宋朝共举行118次科举考试,有11万人登科;目前只能搜集到4万余人登科名录。在这4万余人中,有钟氏87人,但未曾查到有北宋“轰动朝野,震惊东南半壁”的钟氏十七进士。
(2)“朝廷为官子虚乌有”。 旧谱基本上都记载钟友文、友武、友勇等在宋神宗朝廷为官,甚至说与司马光、苏轼同朝为官,因上疏皇帝触怒龙颜而遭王安石、蔡京迫害。如此显赫的官职,但正史、方志上却丝迹难寻。遍查神宗、哲宗、徽宗三朝近六十年的朝廷官员,从宰相至御史的1196人中无一姓钟,也无任何史志记载友武叔侄在朝为官的踪迹。特别是南宋理宗朝吏部尚书李埴的《纲要》,刀笔无情地剥下了清代中叶后的“谱师们”精心编织的“友文官御史,友武官大中丞、柔为中书舍人”的华丽外衣。“大中丞”是谱师杜撰的官名。
(3)“无端附会元祐党人”。 《钟姓史话》说“……当时身为御史的钟友文兄弟,上表反对王安石变法,‘震怒龙颜’,遭宋神宗贬斥,兄弟相继‘去官归田’。宋徽宗上台后,支持蔡京、童贯等人围剿‘元祐党’,【反对变法的】友文兄弟以及他们的子嗣劫运难逃,遭受株连,全部落难。”但是,①“元祐党籍碑”无法查到他们叔侄之名,②北宋没有因言坐罪而被诛灭的事例,③蔡京的长子蔡攸还应钟诩之请,为宁波《钟氏族谱》写序,反而证明钟氏与蔡氏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④南宋高宗朝廷大力尊孔崇程大开党禁,对北宋保守派大事褒扬,由徽宗、蔡京导演的“元佑奸党”事件落下帷幕,被列入“元佑党籍”的保守派官员陆续得到追赠谥号或官职。新旧党争以保守派最终扬眉吐气而收场,“元佑党人”后裔以此为荣,于是朝野攀附纷纷扬扬。
文章认为,是辽国契丹人、金国女真人,特别是蒙古人的全面入侵才是宋代汉人流徙、南迁的主要原因;“四友”叔侄们的外迁背景即是如此。所谓“四友”叔侄遭蔡京迫害而避奔逃难,纯属天方夜谭,与史实相去甚远,这应该归于谱师们的攀附造假。
(4)“宋代广州从无刺史”。 众多族谱记载:“理公登宋朝进士,授广东广州府剌吏,因谏诤罢职,迁居长汀后被安石余党复害,于宋哲宗元年携男五人,避居广东惠州府长乐县。”这一记载与历史是否相符呢?查史书、《广东通志》和《广州府志》,①广州职官无刺史之官衔,②从971年查至1277年,广州守臣并无钟姓人。显然,“广州守臣无钟理”。
此外,“镇蛮大将军”无法考证。有谱载,钟理之孙天柱为南宋“镇蛮大将军”,但遍查《宋史》及广东、福建、河南等“通志”均无钟天柱之名,亦无“镇蛮大将军“之官号。
【以上内容,我觉得理据充分,可以接受,我是“佩服+赞赏”。谢文学先生的《价值》和钟光伦先生的《刍议》,都证明 “修谱者欲为祖上增光添彩”而在族谱中妄加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官职,这个结论应该是准确的。我曾经也是对此多有怀疑,只是不敢明说。所以,对族谱中的那些一笔带过的官职记载,如“某某曾为朝散大夫”、“ 某某曾为光禄大夫”之类,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假的,不要当真。
但我们所关注的,是族谱的核心、具有血缘关系的“世系链”。族谱争论的实质也是因为对“世系链”的互不认同。下面涉及到了文章的世系问题,这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所以就只能就地点评。在下面,我会尽量引用原文并做适当的压缩以保留原意,我对原文段落中加的注释和对段落的看法,会用方括号进行限制,加插在其中和其后,以区别于原文;对文章的看法,则在引用完原文之后再另用新的段落同样用用方括号进行限制来表达。 】
2、《源流传》可证明“理生五龄”
文章说,“同祖先人众说纷纭”, “算术平均臆造‘八字’ ”。主要是:
(A)五龄生父的差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钟友武生刚、理、齐,理生“五龄”;此说在福建、广东、江西、四川等全国各地的钟谱普遍有记载。二是友武生刚、理、齐,理生大相、大相生天柱、天柱生朝政、朝政生响,响生“五龄”…… 更有甚者,以“算术平均代距法”及孤本《钟氏族谱》考证出从理至提龄之子文亮严密的“九世说”; 此说仅见广东、广西极少数钟谱有记载。其中亦有说大相、天柱等生五龄者,不一而足。【 注:我估计,所谓严密的“九世说”,大概是指像我(龙川锺胜)所论述的那些文章。“九代说”不是出于孤本,五华、紫金、河源、惠州、深圳甚至外省都有。我最先关注“九代说”,就是香港锺煜晟先生的紫金文振系族谱记载:“1理1062——2大相——3天柱——4朝政——5响——6提龄1229——7有始——8升达——9文振1309 ”的世系链。“文亮生于1316年”则见于兴宁谱。还有不同世代数的其他族谱,主要就是“三代说(1+6+9)”、 “五代说(1+2+3+6+9)”和 “七代说(1+2+3+4+5+6+9)”了。我的家谱是“三代说”。我依据多本族谱进行探讨,根据平均代距的合理性,认为“九代说”比“三代说” “五代说” “七代说”合理。 】
(B)纵观钟提龄世系,各地、各派的钟谱,虽然记载各不相同,但有四点是相同的:一是旧谱无一记载了钟友武、理、提龄的生卒年月,更谈不上精确到时辰的“八字”。二是提龄为友武、理之后,友文、友武、友勇三兄弟和子侄刚、理、齐兄弟及毅、密、察等八个堂兄弟世居长汀县(宋代福建路汀州治所)。三是友武叔侄牵涉“元祐党争”,遭受王安石及余党打击迫害,被迫逃散今广东、江西等地,所处时代为北宋。四是钟理为北宋进士,“授广州刺史,因谏诤罢职,退居长汀”。
(C)“2006年12月在广东河源召开了‘五龄公世系’研讨会,会上持有两种观点,:1、理公-大相-天柱-朝政-响-‘五龄’(原按:提龄、遐龄、祯龄、祥龄、瑞龄)。2、理公-‘五龄’。两种观点都以谱为据,确实难于肯定任何一种。取第一的认定提龄公生于1229年,取第二种的认定生于1089年。近几年有几部新编谱,提龄生于1297年,殁于1368年。”原来钟提龄的年龄是研究者们呕心沥血“认定”的! ……不过,这段话还真道出一个客观事实:“两种观点都以谱为据,确实难于肯定任何一种。”以谱论谱,当然谁也不服谁。
同为钟友武、钟理之后,“提龄之父是谁”各支派族谱记载迥异,给后人带来极大的困扰,……仅仅依靠族谱来论证族谱,显然难以揭开真相。
【 注:以上是作者把问题摆了出来,就是“理与五龄”的关系很乱,各说各的,难以“认定”。下面,作者提出自己的“理生五龄”看法,并进行论证。这应该是整篇文章的重点。 】
应该信谁呢?
为此,作者寻找到的“理生提龄最早证据”,就是明朝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的《太平湖钟氏源流传》 (下简称为《源流传》 )。作者认为应该信它。
(1)公元1617年的《源流传》的来历和内容。。钟提龄4世孙应和的后裔带着旧《钟氏族谱》 【注:兴宁谱记载的世系是 1提龄-2文亮-3志聪-4应和。这里没有说明“带”的时间;可以肯定,这本旧《钟氏族谱》其实是“兴宁谱”,后面提到光伦的《本谱》也是“兴宁谱”】 回兴宁岗背寻根问祖(《钟氏族谱·提龄系第一卷》钟达权)。其谱载有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冬十月,提龄9世孙天奇倡首、世珍订证、逢龙修纂、天祐总理,重刻的《太平湖钟氏源流传》,重现了“原立于钟提龄之子文亮公祠”的已经模糊难辨的碑记。 【注:这说明,在这个“应和后裔携带旧谱回岗背”的时间点,兴宁岗背已经没有“岗背老谱”了,要靠应和后裔带来的旧谱来确认文亮公祠的碑记。我估计,由于1966年“文革”破四旧造成了“岗背老谱”消失,应和后裔带谱来岗背的时间点应该是在1990年左右。】 《源流传》载:“……宋末年间,因避难或江南、直隶……惟朝公与三子,长曰二十五郎,次曰二十八郎,三曰三十郞,移居汀州府白虎村,此为移汀州之始祖也【注:据武平谱,朝公之父叫锺贤,朝公生三子叫“远、道、逸”】……乃男二十五郎、二十八郎、三十郎挈家移落南岭穽萩(原文上穴下秋)【注:据武平谱,不是朝公之子去了穽秋坑,而是朝公之十一世孙浚公从白虎村迁去了穽秋坑】……长公、三公其螽斯瓜瓞,笔不胜载。而二公子孙(孙疑为衍字)钟四十郎,【注:即理公】名正懋,登宋朝进士,授广东广州府刺史。因谏争一事,遂罢其职。婆李氏,生五子:长曰提龄、次曰遐龄、三曰祯龄、四曰祥龄、五曰瑞龄……吾始祖提龄始入兴宁,卜居城北五里外,地名龙归洞、太平湖,版籍二图,此又钟氏之发迹者也。盖在盛世之际,国朝初兴先后耳,迄今二百余年。地宅丘冢,犹初原址也。此又吾钟氏源流。” 【注:①应和后裔带来的旧谱中,有《源流传》的全文记载吗?文章没有说明。②请注意《源流传》与武平谱在世系上的不同。③我为什么会关注武平谱?因为五华铁炉坝和兴宁岗背的上游谱在福建武平象洞,这里是“象洞十四祖”的出生地,而理公是十四祖之一。 】
(2)作者对《源流传》的解读。。这应该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由提龄9世孙天奇】首倡的断代太平湖钟提龄源流,是真实可信的。①一是“宋末年间避难”与蒙古人横扫南宋、流民四起、民不聊生的历史相符,时间节点上正好与《临汀志》、《宋史》对接,广东是南宋最后沦陷地区,逃避战乱至兴宁岗背镇等地也是合理的。 【注:元朝(1279--1367)。这里的宋末避难,是否指提龄避难是在宋末元初?是1279年时的人?】 ②二是提龄“盖在盛世之际,国朝初兴先后耳”明确说明他是元明交际人,《源流传》的作传人为明朝人,称当朝为国朝,纪年格式都是中规中矩的。也与提龄之子文亮在明代设置的河南布政使司任职相吻合(《河南通志》卷三十一·职官、《开封府志》职官中未查到其名,应该是低官阶职员)。明代汉人重新修谱也符合南宋至大元的历史和谱牒史,至于修谱时间就看各宗族的兴衰情况了。 【注:这里,说提龄是元末明初人,是后面的结论所认可的;1368为明朝元年,1279则是元朝元年。】 ③三是作《源流传》时间距离提龄时期二百余年,至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第九代修谱,【平均代距(1617-1368)/8=31 】符合人类繁衍规律,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本谱《族谱流传名录》也列出兴宁后裔天奇、世珍、逢龙、天祐作《源流传》的名字和时间。④四是提龄的曾祖为钟朝,【注:如果提龄是元末明初人,则曾祖钟朝应为元朝初年人;许多锺谱包括武平谱都说钟朝是南北朝(420-589)时长汀白虎村的开基祖,曾祖与孙提龄三代间隔了八九百年!《源流传》是否抄错了? 】其祖、父以数字为名,不敢臆断是否另有其名号,这个数字名倒是与明朝开国皇帝朱重八和勋臣常十万(遇春)、汤和等所能追溯的几代先人之名雷同,不知是否是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说的:“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提龄之父四十郎,名正懋,正懋即钟理,谱无异辞,充分证明了理生提龄。【注:1、作者说人的名字有数字化,与元朝制度有关,值得参考;但数字化的人名,唐朝有,清初也还有,宋朝有没有?不知道。如果宋朝有,这段文字就不准确了。2、作者的四点证据,特别是与武平谱巨大的年代差异,能证明上面介绍的“兴宁后裔天奇、世珍、逢龙、天祐等人“作的《源流传》真的是“真实可信”吗?我是有怀疑的。】
《源流传》后的《钟氏族谱次序列后》记载更较清楚:“一世祖提龄生元末交代之际,与弟满堂公即瑞龄公俱入长乐县学,国初(明洪武二年(1369年)割籍兴宁县,过北厢五十里、离城四十五里,地名龙归洞太平湖,创业建基址,正统始祖也,葬东厢马脐塘侧,祖婆罗氏……”【注:提龄葬东厢马脐塘侧,就是现在的兴宁机场;龙归洞太平湖就是现在的兴宁岗背;岗背距离兴宁机场有25公里。提龄怎么会生死在相隔25公里的两地?】 这也与兴宁市岗背镇、大坪镇尚有四位八十多岁的18代人健在的事实相吻合,这一客观事实必须受到尊重!他们世居祖籍,代代相传,世系不会存在偏差,说明提龄出生在元明交际是合理的,同时也间接证明了其父钟理应出生在元代。【 注:2011年作者光伦先生去岗背时还有“四位八十多岁的18代人健在”。就是这四个健在的老人是提龄18世孙大约生于1930年,“提龄生于元末”即1368年,平均代距(1930-1368)/17=33 ,这应该是作者认为“提龄生于元末”的依据之一,于是可以推算理公大约生于1338年左右的元代(元代是1279—1367)。对此,我会在后面讨论并借用这“四位”老人,并质疑“提龄生于元末”。 】
【注:作者通过以上分析,认为《源流传》是“理生提龄最早证据”, “理生提龄,提龄生于元末” 是可以确信的。但是,这些“证据”未能解决兴宁谱与武平谱的衔接问题。
然而,前面锺子良先生说过,在明朝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就编有“理—朝政—响—大相—天柱—五龄”世系的“万历年”《老谱》了,而且理公生于北宋。过了41年后编的明朝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的《源流传》却是“理—五龄”,而且理公生于元末。为什么“万历年《老谱》”与“万历年《源流传》”会有这种差别?是否意味着在万历年间就已经开始了“理与五龄”的世系之争?很值得大家思考。 】
3、宋前谱世系疑为造假
清代著名史学家钱大昕曾说:“宋元之后,私家之谱不登于朝,于是支离附会,纷纭踳驳,私造官阶,倒置年代,遥遥华胄,徒为有识者喷饭之助矣。”(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六·钜野姚氏宗谱序),这是对明清以来族谱的真实写照,真知灼见。从“十三进士”、“朝廷为官”、“元祐党人”到“广州刺史”、“镇蛮大将军”于宋史、方志、典籍无迹可寻,无一可考,不免会给人留下了钟友武兄弟和其十四个子侄是否真实存在的种种疑点。因此,至少可以确定友武、理不是北宋人,这是不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自然就没有在理与提龄之间安上“四代”而人为地将其推至北宋的道理。也许清朝中叶后有知道朝代、年号、干支纪年者发现了“北宋”的钟理至提龄时间跨度巨大,不能自圆其说,因此在理与提龄之间粗线条地加了大相、天柱、朝政、响四代,自然就可以“圆”了北宋“进士”、“元祐党”等之说,但在此之前理生提龄已经被各地钟氏后裔采信、传抄,因而理至提龄之间出现四代在时间上可能晚了很多,并且记载这四代的族谱在顺序和代数上也是颠倒不一、相互牴牾的。至此,以宋国偃王“三弟钟烈”为“启姓始祖”的世系在宋代300余年间的真相已经不言自明了。【注:这段话是否可以理解为,“谱师们”不但官职造假,连世系也造假,从钟烈到宋元时期的族谱都是“谱师们”经过造假而写的?】
【注:这就是《刍议》的结论。直接否定宋前谱,这在年度范围上比“理生提龄,提龄生于元末” 更大更广。
但是,武平谱中理公之前的世系能相信吗?结论没有明说,而是用清代钱大昕的一段话做了间接的否定,已经“不言自明”。就是说,从宋国偃王“三弟”为“启姓始祖”的钟烈到元朝理公,共1500年的钟姓世系,都可能是清朝谱师造假的产物! 这是钟姓史研究中前所未有的见解。 我之前没有看过这类文章,感觉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洞天!因为我没有认真研究过宋前谱,所以没有能力置评,只是增长了见识。
文章很明确,就世系而言:①《源流传》是正确的,“十四祖”不存在 ,即使存在,“十四祖”也不是北宋人,②大相、天柱、朝政、响等“四代人”是造假,③理生提龄,提龄生于元末,④“清朝谱师们”参与了锺谱的造假,元朝之前的谱都可能是造假的产物。我想,前三点是指局部,第四点则指全局,难道“清朝谱师们”能对全国的锺谱完成覆盖式造假?而且各地还把“假”造得彼此非常相似?这是很难解释的。
这里,我不评论光伦先生的结论,只想议一议兴宁的“四位老人”。
请注意:我在“逆向考证” 时也是在文亮的“原生地”岗背选得“基石”的!
光伦先生说:他在2011年去兴宁拜祖,调查得到“岗背镇、大坪镇尚有四位健在的八十多岁的提龄18代后裔。” 他们是当时岗背钟姓辈分最高的老人。1997年版兴宁谱记载“提龄生文亮,文亮生于1316年”。即这四位老人是文亮17世孙,大约生于1930年左右。今年是2019年,四位老人应该有文亮20世的后代出生了。
据兴宁谱,四位老人与文亮的平均代距为(1930-1316)/16=38.4年,说明老人的祖上大多数是幺子或生育迟后,所以代距大、辈分高。证明“文亮生于1316年”可信。
1316年出生的文亮至今年有703年了,如果按平均代距30年计算,现在出生的应该是文亮25世;如果按平均代距24年计算,现在出生的应该是文亮30世。就是说,2019年前后出生的兴宁岗背文亮公后裔,应该在文亮20世至30世之间,以“文亮24至26世”左右的出生率为最高。是否符合?请岗背宗亲自己去调查证明。
显然,光伦先生对这四位辈分最高的老人还按正常的平均代距33年去反推算提龄生于明初1368年,在理解上是不准确的;四位老人的真实代距应该是38年。这更证明了锺泽民先生1997年编兴宁锺谱“文亮生于1316年”的合理性。
“四位老人”证明了“九代说”的基石是牢固的,没有问题。但《刍议》的意图是要掀掉“天花板”武平谱(说理公之前的世系链造假),却没有足够的证据能真正掀掉,所以在武平谱被彻底否定之前,“九代说”的根基依然稳固。《刍议》的最大发现,是作者考证了自己的世系,被错误的链接在锺提龄的世系之下,正好印证了我的猜测(见《对广东兴宁文亮应乾脉系的探讨分析》和《逆向考证的“基石”和提龄公世系说评》 )。
下面,是作者对自己世系的考证,很有见地。 】
4、提龄与廷弁不是血缘直系
(1)“追根溯源寻找物证”
作者【光伦】将“宗之于弼生侄曾孙廷耀首修龙川县大塘肚至新田的《钟氏族谱》”简称为《本谱》。。据明成化五年(1469年)钟崇辉的《葺录流传》和兴宁后裔钟复章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的“采葺录存”,由“南宋高宗十年(即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闽汀后裔刚、毅十四公增修源流”到“明成化五年(1469年)”,333年间再无流传记载。所以,廷耀在【1782】首修的《本谱》自序中说“……传至廷耀兄弟四人,接老族谱详查大塘肚至新田桥头数百年有余,无人接修族谱……大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岁(1782)孟冬月朔四日……笔接抄族谱,故知前者已无可追而垂以后者。” 【注:这段话有些人可能会看不懂,下面是我的解释,供参考:(1136年“十四祖”在武平象洞修谱之后,族内有几百年不敢再修谱);钟崇辉在1469年只是做了笔记《葺录流传》,还不敢“违法”续修族谱;(1536年嘉靖皇帝恩准民间建祠修谱);1617年才有了“9世天奇等人”编的“重刻”兴宁谱(其中记载有《太平湖钟氏源流传》。此“重刻”谱就是兴宁岗背“应乾、应通、应和”三房的后代“9世天奇、天佑等人”在1536-1617之间首修的手写《锺氏族谱》的 “重刻”本);直到新田钟廷耀在1782年首修《本谱》时,才与“兴宁重刻谱”进行合谱(见作者下述),将新田谱与“兴宁重刻谱”进行了合并;但是,即使在1782年,钟廷耀也还没有找到“明成化五年”之前(1469-1136=)333年的世系链。即证明其前面的明朝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的兴宁谱可能也是断层谱。 还有,1757年兴宁钟复章的“采葺录存”,不管是属于个人笔记还是族谱记载,也同样是存在着这333年的世系断层。】
作者在2011年、2017年,曾经两上广东兴宁的岗背和罗岗,以及福建武平、广东龙川新田镇寻根问祖,并动员新田亲房寻觅龙川县新田镇至大塘肚(今属龙川县迴龙镇)的祖坟。……历时两年多,已经找到祖墓10代人近20座明清祖墓,有的碑记尚能辨认,有的碑记无法辨认,有的墓碑已经风化毁损。幸运的是几位关键节点的先祖墓碑基本能辨识,为研究本族世系提供极其珍贵的历史物证。作者考证首次发现,本族世系在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之前,凡刻明世系代数的墓碑均以大塘肚始祖钟廷弁为一世而非以提龄为1世(以下汉字数字代表廷弁世系,阿拉伯数字代表提龄世系)。龙川新田的世系链是:
1提龄-2文亮-3志聪-4应乾-5晖-6顺生---- 一7廷弁(大塘肚开基祖)-二8和-三9爵-四10子汝-五11全响-六12通-七13贵端(新田开基祖)-八14琦-九15惟喜-十16玖-十一17三奇-十二18日省-十三19暹发-十四20弼生(1688年生)-十五21(皆迁四川)超、道、建、近、元吉-十六22德相。 【注:其中1-6都在兴宁,7-20则在龙川回龙和新田,21之后去了四川。】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秋,十四世钟弼生之妻刁氏携五男九孙及诸媳约31人由龙川县新田约(今新田镇)举家入川,在成都西外麻糖坝侧(成都金牛区金牛坝附近)建房置田。弼生生于康熙戊辰(1688)年九月廿四日寅时,卒于乾隆九年甲子(1744年)七月十二日辰时,葬于原乡新田,后拣金【即拾取骸骨】到成都安葬。” 【注:由于《本谱》没有以提龄为1世祖,而是以廷弁为一世祖的,所以作者光伦先生应该是廷弁十四世孙弼生公的四川后裔,是“廷弁二十一世孙”。】
(2)“提龄廷弁或不同系”
在前文考述过程中,不难发现本谱所载的钟廷弁之上还有六代人【即1-6】,在正史、方志、《源流传》、兴宁后裔现状等诸多事实论据面前已经成为孤证,孤证不立,钟理与提龄是宋代人的推论已难成立。【注:“1-6”对光伦的《本谱》是孤证,对提龄系的其他谱则不是孤证,例如,我的家谱就记载了这“1-6”代人。】 提龄与弁廷亦难以形成裔嗣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其一、钟提龄与廷弁不应存在五代之差。本谱载“廷弁生于宋元之际”,以1279年【即元朝元年】时点做参照,至十四代【弼生公1688】的代距为30岁【(1688-1279)/13=31.5 】,如果在1279-1346年间出生,那么代距就是25-30岁,这是非常合理的代距,本谱也未有提龄1世祖之说。由此观之,【记录了“廷弁生于宋元之际”的】钟廷耀自序真实可信。若廷弁之上还有六代至提龄,则至少要将提龄推至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与至今尚有提龄18世后裔健在的现实相比对,平均代距就会超过40岁,显然有悖常理。【注:据上面作者的陈述,廷弁大约生于1279年,提龄大约生于1368年,廷弁应该比提龄大90岁;按“理生提龄”计,廷弁比理公也要大60岁左右。】
其二、钟提龄9世与廷弁九世亦几乎同龄。八世钟琦于明万历九年创建余庆堂,其子九世维喜、维善、维爱、维高、维远五位同胞兄弟与明万历四十五年修谱的9世天奇、世珍、逢龙、天祐兄弟,也是同时期人。 【据前注,说他们是“同时期人”,就有疑问了。 】
其三、“同代”后裔生年天壤之别。钟弼生之祖父、十二世(提龄18代)日省,约生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弼生的伯祖父、亮生的祖父日焕生于明天启初年(1621年),与【前面提到的“四位”约生于1930年】兴宁健在的提龄“同代”后裔出生时间相差310年左右,于情于理都无法让人信服。 【注:新田的“日省和日焕”与兴宁的“四位老人”,都称是“提龄18代孙”,但出生年份却相差了310年。310年应该有10代的差距了,显然不是“同代”。】
其四、两位钟理并存于一谱。众多族谱无论有何差异,理为提龄的先人是一致的,而钟亮生、弼生的伯高祖、十世玖之胞兄的谱名也叫理,前后两个同名者,在封建时代岂有不避讳的道理?民国三十年(1941年),亮生后裔修谱时断定不会犯先祖之讳,于是改为(左王,右畢)。2015年,我【注:即作者光伦】主修族谱时也有同感,以为是理为珵的笔误,所以改为珵。但墓碑的发现,证明我们的认识是错误的。碑证和谱证清楚地表明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他们还没有合族通谱,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立七世钟贵端元配李氏墓碑时仍然保留了原碑七世的记载,直至新田廷弁后裔在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立七世钟贵端的墓碑时,【钟贵端的】碑记才变成【提龄】13世的(见前碑照和钟廷耀序)。“一谱两理”的记载就不难理解了。【 注:这说明,1884年有兴宁岗背与龙川大塘肚的“合族通谱”了,1839年时还没有,即“合族通谱”应该是在1839至1884之间完成的。但是,下面会说到,早在1782年就已有新田与岗背的“合族通谱”了,为什么在过了57年之后的1839年还在用合谱前的记载?】
【注:结论是:锺廷弁与锺提龄几近同龄,年龄甚至比提龄还大,证明锺廷弁与锺提龄之间没有血裔关系。 】
5、《刍议》的结论
钟提龄和廷弁同是一代开基始祖,他们的交集是元代。一位【钟提龄】在“盛世之际,国朝初兴”时【即明初】立业于岗背镇太平湖,一位【钟廷弁】生在宋元交际时【即元初】,立业于迴龙镇大塘肚。他们【即岗背与大塘肚】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才合族通谱的【注:这个考证很重要,是我之前无法落实的难题。谢谢。】,至于他们之间的世系关系究竟如何,还有待于有识之士进一步考证。即便无法考证清楚,断代族谱也是历史使然,就连朱元璋皇帝也只能上数几代人。这种合族通谱的历史乱象不足为奇,皇帝与士族、庶族与士族合族通谱的记载可见于《宋书卷七八·刘延孙传》、《北史卷二六·杜铨传》、《南齐书卷五二·贾渊传》,那时的合族通谱,皇帝是可以公开进行的,庶族与士族则是秘密操作,免遭杀身之祸,到了清代庶民之间就任凭族长和秀才们决定了。【注: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时候“谱师”来了,而且是族长和秀才们配合了谱师的造假?】因而所谓的世系完整的“通天谱”,包括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早见讥于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 注:按照作者的说法,唐朝至南宋时还没有“谱师”。 南宋洪迈讥讽唐代林宝应该是说他的《元和姓纂》不严谨,这与明清时族长配合谱师故意造假不可等同。】
综上所述,钟理是提龄生父,符合国史、方志、墓碑、族谱等书证、物证。清代朴学之风盛行,各姓氏修谱蔚然成风。钟氏成千上万、星罗棋布的明清始祖以上的世系在清中叶“合族”、“通谱”中错合误通、倒置年代在所难免,但并不因此而改变理生提龄的事实。尊重历史,博采物证,切忌孤证是姓史研究的客观要求,实事求是、理智地对待旧时族谱中的讹误是研究者应秉持的基本心态。初涉谱学,才疏学浅,一孔之见,欢迎以证指正。(全文完)
【 至此,对《刍议》中论述世系的原文已经引用完毕。
我觉得,《刍议》在论证世系方面有三个“人证物证信息”值得重视:①谱记和碑记已经证实“提龄廷弁或不同系”,让新田廷弁系脱离了提龄系;②首次披露了《源流传》在世(但作者只是部分引用,内容没有全部公开。鉴于很多提龄系族谱都没有《源流传》记载,所以对它有疑问、检验、探讨、核实的价值);③兴宁“四位”高辈分老人的发现,为提龄裔世系的探讨增加了新资料。
文章引用完毕,下面则全是我的看法,不用加方括号了。 】
(三)我的看法
(待续)
(续2)
(三)我的看法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自从”象洞十四祖“在1136年编修族谱之后,直至1617年兴宁才出现首修的”岗背三房“重刻族谱,其中有(1617-1136=)481年的“修谱空白期”。在1617年”兴宁后裔天奇、世珍、逢龙、天祐作《源流传》“时,他们能为《重刻兴宁谱》补上这”481年的世系缺失“吗?天奇、世珍、逢龙、天祐在作《源流传》时,他们有去过福建武平调研了吗?《源流传》没有交代。所以,我怀疑《源流传》的世系表述有问题,也怀疑《重刻兴宁谱》对这481年世系的”续补“会有许多缺漏! 然而,《析解》和《刍议》都没有说清楚这个”481年的世系缺失“。
虽然锺子良先生和锺光伦先生都是坚持“理公生五龄公”的,但他们对“五龄公”和“理公”出生年代的理解却截然不同。
1、对《析解》的看法。锺子良先生的《析解》,认为只有最“古”的谱载正确,所以他认可“理公生五龄公”于北宋(如“提龄生于1078年”)。生于北宋的理公能与福建武平谱对接,但他没有解决理公之后“理至文亮多少代”的世系问题。他的方法是倾向于保守的从上(古)到下(今)的传统思维,以编谱的最早年代作为判别真伪的依据,所以没能解决理至文亮之间的世代数问题。而且他在微信中说不敢保证看到的“南宋绍兴年古谱”真的就是原谱。
2、对《刍议》的看法。锺光伦先生的《刍议》,与子良先生正好相反,他认为只有能找到祖先坟墓碑记对应的谱中记录正确,依据《本谱》与《源流传》,也是认可“理生提龄”,他推断理公生于元朝,提龄生于元末(如“提龄生于1368年”),能与广东兴宁谱对接;但没有祖先坟墓碑记对应的、又无志史可以证实的谱中记录,就用清代学者钱大昕的一句话,予以否定,让《源流传》不能与福建武平谱对接,成为合理。所以,他也没能解决理公之前(他说的是元朝之前)“锺朝至锺理之间多少代”的世系问题。而且因为他认为宋前谱都是谱师造假(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的证据),否定了福建武平谱,造成宋前无谱可接,于是,将钟姓谱的宋前世系推向了无法解决的困局。
同是“理生提龄”, 《析解》的提龄生于北宋的1078年,《刍议》的提龄生于明初的1368年,中间隔了两个朝代(南宋和元朝)相差290年!差别太大,无法合接!
由于光伦先生的想法已经跳出了“以谱证谱”的传统思维,敢于挑战现存的许多族谱的记载,认为这些族谱是“清朝中叶‘谱师们’编造的华丽外衣”, 认为现存族谱记载的元朝之前的或者“理公之前的所有世系”几乎都是“清朝谱师们”愚弄后世人的“杰作”,是不足为信的。这就等于否定了这些族谱!他的想法就显得前卫,偏于激进。
我没有研究过宋前谱,对光伦先生全面否定宋前谱,似有道理又觉得理据不足,虽有疑问但又愧于胸中无墨,没有丰厚的历史知识,难以反驳,故不敢评论。这个问题就留给那些研究历史的朋友们去处理吧。我不敢评,但可以议,下面是议论,算是我的读后感。
(1)锺光伦先生在文章开头就指出,唐朝之前崇尚门阀,朝廷据以选官和联姻的天下望族谱,因为长期战争和频繁的改朝换代,大多毁于战火或在逃亡流徙中散失,谱牒也就废绝并荡然无存了;北宋以后人们已不知自己的世系。到了明清两代,修家谱的风气才十分盛行,特别是清代满族人推行“外示儒术,内用黄老”、“以孝治天下”的同化汉族人的国策,从此中华大地才可以说既没有无谱之族,也没有无谱之人。就是说,现有的族谱都是明清谱,没有宋前谱;由此,锺光伦先生对元朝之前在旧谱记载的世系进行了大胆的否定。这是他对接兴宁谱(即宋后谱是可信的)、否定武平谱(即宋前谱是伪造的不可信的)的依据。应该怎样看待宋前谱?宋前的世系还能不能编?他没有说。破的很彻底,不说怎样立,只破不立,是文章《刍议》的缺憾!
(2)据《本谱》记载,锺廷弁是锺提龄的7世孙,锺光伦先生是锺提龄锺廷弁的后代。而他考证后的结论是,锺廷弁与锺提龄几近同龄,甚至比提龄还大,锺廷弁不是锺提龄的直系血裔;于是,他否定了《本谱》的记载,称自己是锺廷弁的后代,不是锺提龄的后代。考证的理据充分,无可挑剔,我觉得这是文章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他是目前在五龄谱系中第二个承认自己族谱是接错了源流的人(注:第一个否定自己族谱的人,是广西玉林锺宜万系,他们在几年前脱离了遐龄系谱,转入绍京系谱,见《玉林锺氏源流报告》 ),这说明光伦先生信《本谱》而不泥于《本谱》并质疑了《本谱》,胆识确实过人! 从龙川新田“阿华哥”在微信群的态度上看,新田廷弁系宗亲也是认可光伦先生“新田廷弁系错接了提龄系”的考证的,我们应该为新田廷弁系宗亲的理性点赞。
我在2018-9通过微信群对提龄系宗亲做了平均代距调查,将调查结果写入了《逆向考证的“基石”和提龄公世系说评》。结果发现,廷弁系宗亲的平均代距因地而异,龙川新田廷弁系宗亲与文亮隔34代的平均代距是20年,明显偏小;而紫金柏埔廷弁系宗亲与文亮隔25代平均代距是27年,很正常。这个差别说明,如果真的是误接的话,锺光伦先生的世系可能不是误接了锺廷弁(据我推算,“文亮的6世孙”廷弁约生于1450年左右),而是误接到锺廷弁后面的某代先祖了。事实上兴宁谱记载“七廷公”是提龄的后代,廷弁是“七廷公”之一,据我探讨,那些接错了祖源的宗系,都可能是错接于“七廷公”之后,而不是“七廷公”错接于提龄系。(见《对广东兴宁文亮应乾脉系的探讨分析》 )
3、对我“九代说”探讨的看法。在解决“理至文亮多少代”的世系问题上,我(龙川锺胜)的方法是“逆向考证”。 “逆向考证”的思路,就是对有问题有争论的世系,争取在该世系附近用其“原生地”的现代人的世代和出生年份来寻找“基石”;然后在上游谱找到“天花板”,在众多的族谱中找到平均代距符合人类生育规律的某本族谱世系,看看能否在其他族谱中得到佐证。例如,“理至文亮共九代”就是从紫金县文振系族谱中找到的,支持“九代说”的基石是“兴宁谱应通公生于1380年”和“龙川芝野谱应铭公生于1356年”,天花板则直接来自“福建武平谱理公生于1062年”(见拙文《南宋至今的世系探讨小结》和《“理至文亮共九代”的数据分析》 )。我的探讨证明,“九代说”的平均代距很合理,上能对接武平谱的理公,下能对接兴宁谱的文亮公。其中,我能证明“基石”是正确合理的,但却无法(其实是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证明“天花板”正确,这让“九代说”的说服力显得不足;因此,我只敢说“九代说”合理,而不敢说“九代说”绝对正确(见《“基石”的应用和检验》 )。
据武平谱:”友武公生刚、理、齐“,理公与齐公是亲兄弟。广西锺敬和先生是齐公后裔,他的《锺史文选》列有齐公世系。我将齐公世系与“九代说”的理公世系进行横向比较,两系非常吻合。如果删掉“四代人”,两条世系链在年代上就无法对齐,这就间接证明“九代说”合理(见拙文《“理至文亮共九代”的再说明》 )。但是,《刍议》依据《源流传》和《本谱》,不但要废掉“四代人”(说 “四代人”是造假),而且要掀掉“天花板”(说“十四祖”不是北宋人);不但要掀掉了“天花板”,而且连“屋顶”都要掀掉(说历史上不存在“十四祖”,即宋前的武平谱不可信)。对这种彻底的否定,虽然够大胆(也有一定的道理,如谱师造假),但理据并不充分。
4、质疑才是解决问题的动力。同是“理生提龄”,《析解》的提龄生于北宋的1078年,《刍议》的提龄生于明初的1368年,中间隔了两个朝代(南宋和元朝)相差290年!他们无法在年代上重合。而紫金谱“九代说”的提龄生于南宋的1229年,是“响生提龄”,上可对接上游的武平谱,下可对接下游的兴宁谱,可以实现武平谱和兴宁谱的良好对接。但“提龄”因为族谱不同竟对应着三个不同的朝代,好像都各有道理,人们能不质疑吗?
我曾经在2018-10微信群中说过:“……现在能够看到的族谱,大都是源自于明清时期。。 因为北宋时,除了世家大族可能留存有族谱外,其他小百姓通常都没有族谱。。 南宋朝廷禁编民谱,加上又是一个动乱的朝代,老百姓没有修谱的必要条件。。 元朝要灭汉,更要禁汉人编谱并毁汉人谱!因此,元朝根本无人敢修谱!直到公元1536年,明朝嘉靖帝才解禁民间建祠修谱,此后,民谱才有生存空间。所以,在宋元明时期(除非有人偷偷修谱),全国各姓的人们当有三四百年的修谱空白期。”光伦先生用许多段落来证明旧谱官位造假,觉得现存旧谱都是宋后明清人编的,都有“清朝谱师”造假的嫌疑,不无道理。
我虽然不敢贸然承认锺光伦先生探讨(即元前谱是清朝谱师伪造的)是正确的(因为我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水平),但是我佩服锺光伦先生对旧谱这样大胆的质疑,因为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事实上,近一二年来,有几个宗亲在微信私聊或者在微信群中,例如,上海锺小明先生、广西横县锺营先生,就有着与锺光伦先生相似的想法,只是他们没有文章见世而已。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假如这个想法是合理的话,族谱中元朝之前的世系和人物我们就有必要重写(其实,还能重写吗?因为清朝谱师的造假和朝向帝王将相的“攀附追溯”,意味着世上已经没有连续的血缘真谱了),这势必会引发人们比“一源多源”更大的争论和更多的矛盾!而且会无休无止!!若如此,就完全违背了我们编修族谱的初衷!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值得我们深思!
三、学习的感受和期望
严格说来,修谱、研谱和编谱不应该是一回事。修谱是在旧谱的基础上“续接”,没有改变旧谱的世系结构;研谱是对旧谱存在问题的质疑,被质疑的问题没有得到证实就不能入谱,网上文章大多是在研谱。编谱则是将原来被质疑现在已得到解决的问题,或者将来自外地谱的内容记入谱中(有可能改变旧谱的世系结构),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附于谱后,“以疑存疑”,清朝乾隆年间四川内江锺丕谟先生所编的版藏太史第的《内江丕谟锺谱》就是很好的编谱范例。但是,现在看到的明清民国谱,有许多谱都是实施了“修+编”,由于他们缺少丕谟先生的严谨,“以讹传讹”,让许多不实的内容也编入谱中,造成了今天的困扰。近几年,出现了比《内江丕谟锺谱》更好的现代编谱范例,就是“丘氏谱法”。丘姓人创造的“从下往上进行血缘认同”和“从上到下进行文化认同”的“丘氏谱法”,无疑是最有凝聚力、更受大家欢迎的编谱方法(见拙文《姓氏多源和文明编谱》 )。锺氏多源的《中华锺氏总谱》和锺氏一源的《中华锺氏宗谱》都是“编”谱,今年都已出版发行,虽已尘埃落定,但其中必有不尽人意之处,而且错漏可能会有大量的存在;就几年来他们对钟姓源流的争论来看,他们编谱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一本谱偏重于“编”,能显现各地族谱的基本形态;另一本谱偏重于“研”,以某人设想的某本族谱为基础去兼容和统一各地谱系,以“研究成果”来实现编者心中的一统设定,肯定无法显现各地族谱的基本形态。面对这样的窘境,我们能否迈上新的高度,向谢文学先生和锺光伦先生学习,戒骄戒躁保持冷静、排除宗族感情干扰、秉持学术心态,在不久的将来借鉴“丘氏谱法”,用血缘认祖与文化认祖相结合,将上述两谱“合二为一”,编出一部大家都能认可的《中华锺姓谱》来?(或者叫《中华锺姓谱集》会更好些) 今天看来真的是可以期待的。
综上,就文章的观点来看,锺子良先生的《析解》偏于保守,锺光伦先生的《刍议》偏于激进,而我的方法则偏于改良。如果锺氏族谱真的是在宋后才出现,而且还有“清朝谱师”在其中造假,锺谱就可能真的是明清追溯所得,追溯的世系就难免失真!追溯的官职就必有造假!则以上三人的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应该怎样去新编《中华锺姓谱》?“总会”的决策就显得很重要!保守往往没有出路,激进往往无人认可,介于保守和激进之间的改良也往往会趋于失败,人们都不会满意;只有面对现实(如许多旧谱都存在的源流太乱、世系断层、移旁做主、攀附嫁接等)、顺应民心(如实行各源各表,不要将钟姓强行一统的大众要求),且方法得当(如应用 “丕谟谱法”+ “丘氏谱法”,),或者会有成功的希望!
可以肯定,即使将来编出了大家都能认可的《中华锺姓谱》,她也会是留下大量未解决的“存疑”,更需要大家去继续研谱,不会影响大家的探讨热情。这应该是我们的期望。
我的感受和看法不一定对,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能力所限,议论不免有误有错,请子良、光伦二位先生见谅。
前几天有锺氏群的宗亲转发了有关报道:2019-10-5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在郑州举办第五届家谱展评大会,有132个姓氏2133套族谱参加了研评,《中华锺氏总谱》拔得头筹,获得最高的评价,奖项为“特别贡献金奖”!中华锺氏总会用数十人花10年时间编成的《中华锺氏总谱》获此殊荣,特表祝贺!
广东龙川 锺胜 2019-10-15
附:锺提龄出生年份统计(来自不同的资料)
1078 《2006赣南锺氏族谱》;
1089 “2006-12广东河源‘五龄公世系研讨会’的意见之一”(见《刍议》介绍);
1099 《2008内江钟氏族谱》;
1229 香港锺煜晟《紫金锺谱》、《2007平远县锺谱》;
1297 “近几年有几部新编谱”(见锺光伦《刍议》介绍);
1305 台湾锺银昌《用数据看五龄公世系》;
1368 成都锺光伦《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
(这是不完全的统计,已经达到上下300年的跨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