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xiuhong 发表于 2002-5-13 04:02:10

心懷客家 立足台灣

心懷客家 立足台灣

⊙楊鏡汀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在此歷史性的時刻,平日心懷客家文化、爭取族群權益的鄉親無不額手稱慶,是陳水扁繼台北市長任內的客家政策與競選諾言的兌現。

 當前,客家事務所面臨的當務之急是什麼?大家都知道,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人,客語教學的迫切,乃是眾所皆知,我們喊了十幾年,究竟有何成效,說來實在令人失望。

 今年九月,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新課程就要實施,這一部教改列車要啟動了,對於鄉土語文教學的籌備工作,各界所關注的焦點似乎在師資的培養與認證,至於教材、音標、用字統一等,專業領域的種種問題也同樣的重要,尚需與有關機關做政策性的決定。

 回顧十幾年來,台灣鄉土語文教學,由於本土意識抬頭,政府不得不順應民情,跟著民間的腳步走,因為地方政府各自為政,缺乏橫的連繫,中央政府始終是消極被動,事事慢半拍,今以客語音標為例:

 民國八十七年教育部鄉土教材彙編委員會編印的客語教材,採用漢語拼音;同一年,文建會也編印「客語記音練習教材」,採用的是教育部先前公布的「TLPA」(台灣語文學會製訂);台北市政府也在同一年編印「客家台語教材」,卻採用「通用拼音」,三個機關三種版本,蕞爾台灣,形成一國三制。

 至於其他縣市又如何?台北縣早在尤清第一次上任,就一直採用「教會羅馬」音標;新竹縣自范振宗開始,共編了三次課本,第一次用注音符號,第二次用教會羅馬,第三次用文建會版本的「TLPA」;苗栗、屏東採用萬國音標;台中東勢的大埔客,用積丹尼先生製訂的音標,如此紛亂的局面,在閩南語、原住民語是看不到的怪現象。

 由於各級政府對客語音標各有堅持,甚至在教育部內也有不同聲音,海外僑界也分兩派│漢語與通用。今年二月在美國成立「全球台灣通用語言協會」,主張採用通用拼音就是一例。教育部有鑑於此,曾經召開客語音標公聽會,鎖定漢語與通用兩種,徵求專家學者的意見,與會人士反應熱烈,最後調查結果,贊成漢語拼音者佔三十三%,贊成通用拼音者有六十%,教育部仍未做決定。據悉,教育部擬在六月底以前,對客語音標的懸案報請行政院做定奪,為此建請客家委員會,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積極協商解決此項關乎客語教學的重要抉擇。

 其次是用字統一問題,自從解嚴以後,縣市政府推行母語教學編印教材,缺乏縣市之間的連繫,對於客語特殊用字,均以當地的客語發音為依據,同音的詞彙,用字並不一致,至於民間或媒體則更加紛亂,今以八十七年台灣省鄉土語文競賽的朗讀題材為例:在各組試題中,竟有二十多個不相同的特殊用字,實在為難了參賽者,也困擾了評審人員。客家委員會應秉持公僕的精神,儘速召集專家學者以及各地文史工作者,共同研討,掃除這個障礙。

 第三是客語教材的研究,就大方向而言,其範圍應擴及整體客家學的研究,關於客家源流的研究,自早期羅香林以降,對於客家歷史的脈絡與定義,已有相當豐碩的學術成就,惟近年來,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不論中國大陸、海外學者,對客家源流、定義或客家民系的屬性,出現了相當分歧的論著,甚至否定羅氏的論著,有些人認為客家人是北方的遊牧民族,有人認為客家人是中國南方的原住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台灣的客語教材也人云亦云,出現客家人是遊牧民族,又說閩南人與客家人都是漢民族,矛盾百出,亟須釐清更正。

 客家學的研究在台灣尚屬一片荒蕪,客家的事務,客家人自己不研究,要靠誰來研究?客家委員會任重道遠,理應整合客籍學者專家,奠定台灣的客家研究基礎,客家人才能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唯有如此,客家文藝復興的理想才能實現。(作者楊鏡汀╱客家台灣文化學會理事長)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jun/17/today-o1.htm

[ 本贴由 yanxiuhong9 于 2002-5-12 20:28 最后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懷客家 立足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