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针针线线送红军 今朝红红火火创品牌 长汀服装商标魅力四射(ZT自中国工商报)
曾经为中央红军缝出第一套红军军服的福建长汀人民,如今凭着他们自己创出的优秀品牌和卓越的服装质量,再一次登上举世关注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由长汀县铭都公司生产的运动短裤被北欧7国定为奥运会运动员服装,届时闽西人生产的运动服将亮相国际赛场。偏远山区生产出来的产品何以能走出国门?当地针织服装业的资深人士坚定地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品牌的魅力。长汀人民发展针织服装产业有着传统优势,这一传统优势是中国革命给他们留下的一份“厚礼”。早在1929年,中华苏维埃政府就利用汀州手工业创办了一批公营企业,其中中华织布厂有工人300余人,主要生产军服、绑腿、子弹袋、干粮袋等供应红军总部;与此同时,红军的第一套正规服装在此诞生。从此,长汀人民结下了深深的“针线”情......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半手工半机械化的针织服装产业正逐步向内陆转移。长汀县委县府把握发展针织服装产业条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1999年提出了建设“万台针织城”的目标。作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推动力量,长汀县工商部门站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积极培育地方特色经济,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为针织服装企业的注册登记开通快速通道,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凡法律法规没明令禁止的,允许投资者自主选择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其经营范围可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大类进行核定;并放宽冠名限制,实行筹建许可制度,积极支持针织服装企业发展。到目前,全县已登记注册针织服装企业126家,拥有针织机1.31万台,织布机2200台,电平车1.2万台,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特别是吸引了香港华昊、亿华、福建天守、安踏等知名针织服装企业“落户”长汀,形成了“纺纱-织布-服装加工”一条龙产业链,填补了龙岩市服装加工企业的空白。
为更好地将服装产业做强做大,长汀县工商局努力为地方主导产业健康发展“导航”,将重点针织服装企业列为挂钩联系对象,选派业务熟悉、责任心强、服务到位的人员负责全程挂钩跟踪服务,主动上门,定期走访,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为企业发展出点子、想办法。该局开展了服务品牌战略活动,积极帮助针织服装企业实施商标发展战略,鼓励其利用商标战略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以品牌为中心的“二次创业”。长汀针织产业虽普遍具备了生产出口毛衫的技术和能力,具备了打造品牌的条件,但以前大多从事原料和市场两头都在外的来料加工,仅有加工费收入,效益相对较低,而客户只需将半成品毛衫后整洗烫、贴上商标后,价格即刻翻了几番。为改变“为人做嫁衣”这一现状,长汀县工商局领导和相关人员经常深入针织服装企业,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创品牌,宣传、指导、查询、设计、申报等商标服务工作多头并进。到目前,长汀针织服装企业已拥有“紫晶”等6个自己的商标。
品牌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现在,长汀针织服装企业的产品已遍布国内外市场,除铭都公司生产的运动裤被北欧7国定为雅典奥运会运动员服装外,当地威鸿公司生产的“卡利奴”服装在中东市场占有30%以上份额,华昊公司生产的“法狐”服装挺进法国,腾飞针织公司和天成针织公司联手推出的“旗”牌针织毛衫在龙岩、三明、江西等地备受青眯。目前针织服装产业已成为拉动长汀经济发展、带动长汀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