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闽南血统 发表于 2004-7-9 14:09:19

佛山三水区大塘镇六和几乎是一个纯客家的聚居地,全片共1.3万人,95%的人说客家话

在三水区大塘镇六和一带,聚居着这样一群客家人:他们的祖先300年前迁至此地,渐渐与当地人融合,现在已没什么差别,但他们又保留着一些原有的习俗文化,尤其是语言和建筑。近日,记者在当地人的引领下探访了这些古老的村落。


  六和几乎是一个纯客家的聚居地。全片共1.3万人,95%的人说客家话,说粤语的自然村只有3个。六和客家人的祖先可远溯至秦汉时期的中原人。几百年前部分子孙又迁到珠三角地区。因为客家话中保留中原古音较多,语调也较粤语更接近普通话。受粤语同化的影响,六和的客家话与梅州、河源的客家话已有些差别。


  围龙屋: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记者探访的第一个村叫蒲坑村。蒲坑村的客家人来自福建莆田,又因居住地是一个山坑,故名蒲坑。蒲坑村房屋的布局与客家围龙屋略有差别。虽然是按围龙屋三门布局,但整座建筑并没有围起来。该村东头的一栋三层小楼引人注目。据村里的林少英老人介绍,这是该村的了望楼,用来警戒的。祠堂门口原有两座小脸盆粗细的铸铁“猪仔炮”,用来对付山贼、土匪和“红头贼”(清政府对三水陈金缸农民起义军的蔑称)。这种战时防御建筑在另一个村子围屋村也可以见到。祠堂门前竖起一米高的花岗岩石板,上面有数个射击孔。


  六和的客家建筑风格独特。窗子高而窄,外窄内宽。门口旁边有一个专门给猫狗出入的“狗洞”,即使新房也如此。客家人的客厅不高,上面有木制的阁楼,称为“篷”。篷上有个一平方米左右的孔,平时用木板盖住,丰收时节就用绳子把谷子一筐筐地吊上去。篷里通风干燥,适宜贮藏粮食。


  客家围龙屋可分为两种式样,一种是福建一带的同心圆形,一种是半圆形。在六和,这两种建筑形式的客家围龙屋都有。木棉村的圆形围龙屋只剩下残垣断壁了。乐屋村是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半圆形的客家围龙屋。建筑中心是祠堂,两排房屋围着祠堂绕成同心半圆。祠堂大门和左右小巷各设一道门。三道门一关,外人难以进入。为了围成圆弧,祠堂后面的房子不是常见的方形,而是扇形的,内窄外宽。村里人说。如今大部分村民都已搬出去,围龙屋的房子只拿来放杂物。


  空心煎堆不是吹的


  六和客家人保留的最独特的习俗该数空心煎堆。腊月送完灶神后,六和客家人就开始做煎堆准备过年。煎堆用糯米粉拌上糖和水压成团,搓成小球后又压成饼状,然后捏成桔子大小的空心球放进油锅。一边炸一边用笊篱反复搓挤。煎堆里的空气受热膨胀成球状,最大的有柚子大小。一些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是用嘴吹出来的。(本报记者 何宁通讯员 邓翔、乐嘉和)。

佛山日报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4-7-9 15:41:47

互相参照:

三水市六和镇一万多客家人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0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1-16 17:14:15

http://www.fsonline.com.cn/news/foshan/foshantravel/200406140018.htm

六和片,客家风情300年 来源:佛山日报
责编:温爱霞

2004-06-14 08:46


■关于六和客家村

  三水区大塘镇六和片几乎是一个纯客家人聚居地,全片约1.3万人,95%说客家话。96个自然村中只有3个村的人讲广州话。六和的客家人迁居此地已有300年的历史,后代渐渐与当地融合,风俗文化已与当地人无异,但在语言和建筑风格上,六和客家人仍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传统。


六和客家村示意图


   乐屋村是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半圆形的客家围龙


客家民居建有一米多高,60厘米厚的三合土墙作墙基。


汩汩冒出的山泉水成了当地人饮用、洗衣的水

能为人治病的“龙泉”
   
    六和群山环抱,山泉眼众多,汩汩冒出的山泉水成了当地人饮用、洗衣的水源。诸多泉眼中,要数蒲坑村的“龙泉”最出名,也最具传奇色彩。蒲坑村的客家人来自福建莆田,又因居住地是一个山坑,故名蒲坑。蒲坑人是客家后代,说的却是广州话。原来,蒲坑人的祖先与当地人通婚,其后子孙也入乡随俗地说起了广州话。

    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仅有百人的蒲坑村。入村的路上,记者就碰到一辆前来取水的小货车,司机告诉记者,后面还有不少取水的人呢。果然,有骑摩托车来的,也有走路来的。有的用车驮着5加仑的塑料桶,有的捧着几个矿泉水瓶,一问,大多是六和墟的住户。在村旁蒲坑山一个不起眼的山脚,一条不起眼的水管正“哗哗”地冒出泉水。村民告诉记者,这就是“龙泉”。清晨和傍晚是取水的人最多的时候。周末还可以看见挂着南海、肇庆等地车牌的小车来取水。

    龙泉扬名还有个真实的故事:六和墟有个老太太患了肾结石,几年都没治好,后来坚持每天来龙泉取水喝,两年后竟好了起来。经佛山卫生防疫部门检测,龙泉水符合饮用标准。此后龙泉眼边人满为患、担者如云。为了保护自己的“母亲泉”,村民一度轮流派人看守泉水,外地人来取水收两元钱一桶。
   
为吃泉水不装自来水

    85岁的村民林日全告诉记者,他父亲就是喝龙泉水长大的,推测龙泉被发现至今有百多年了。20多年前,村民用铁管将山泉导出,并在山下修了个水池,打水就方便了许多。现在也没人能找到龙泉的源头了。记者发现,在蒲坑村里至少有十多个像林日全这样大年纪的老人,他们不驼背,不耳聋,说话也中气十足。

    蒲坑人以龙泉为骄傲。在泉边洗衣服的林姨说,龙泉水冬暖夏凉,村民们都是直接饮用。龙泉水很清,没什么杂质,放在瓶里几个月都不臭。用泉水泡的茶、煲的汤都特别鲜甜。村里水改时给每户人家都装上了自来水管,但村民们都只愿喝龙泉水,所以到现在蒲坑村还是不通自来水。


花岗岩石板上每隔一米有一个射击孔

  在客家村落的建筑中,军事用途的建筑随处可见。在与蒲坑同属一村委会的深坑村,一座三层小楼傲然耸立村落深处。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这曾是该村的瞭望楼,清朝时候用来警戒的。瞭望楼的窗子都用石板制成,内宽外窄,最外面只有巴掌宽。既能防止敌人爬进来,又可以当作射击孔,采光也不受影响。客家人迁到六和时,当地多山贼、土匪,有了瞭望楼便可一呼百应。该村祠堂门口原有两座小脸盆粗细的铸铁“猪仔炮”,用来对付山贼、土匪和“红头贼”(清政府对三水陈金缸农民起义军的蔑称)。

    另一个村子围屋村也有这样的防御建筑。祠堂门前竖起一米高的花岗岩石板,每隔一米便可见一个细长的射击孔。六和民居中有一种三合土的墙基,建筑工在地基上竖起木板,中间填充大石,再加入拇指大小的粗砾、糯米、红糖、石灰,用碗口粗的木棒夯实。这种至少60厘米厚、一米多高的墙基很牢固,在鸦片战争中,虎门炮台的三合土墙就曾抵挡英军猛烈的炮火。
   
客家特有的围龙屋
   
    六和的客家民居门旁或门上有一个小洞,专门给猫狗出入。客厅不高,上面有木制的阁楼,称为“篷”。篷上有个一米见方的孔,平时用木板盖住,丰收时节就用绳子把谷子一筐筐地吊上去。篷里通风干燥,适宜贮藏粮食。

    客家围龙屋可分为两种式样:一种是同心圆形,一种是半圆形。在六和,这两种建筑形式的客家围龙屋都有,但已基本销声匿迹。木棉村的圆形围龙屋只剩下残垣断壁了。乐屋村是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半圆形的客家围龙屋。建筑中心是祠堂,两排房屋围着祠堂绕成同心半圆。祠堂大门和左右小巷各设一道门。三道门一关,外人难以进入。祠堂后面的房子呈扇形,内窄外宽。据村里的老人介绍,乐屋村原有两层“围龙”,村民为建新屋已拆掉一层,仅剩的一层也有个缺口。现在,村里人都觉得要保护好祖屋,纷纷捐钱修缮,工程的日子已选在农历八月初四,希望修好后能留给后人一个纪念。
   

■观光小贴士:

   路线:蒲坑村、深坑村、乐屋村均未通公交车。游客可乘车到三水西南后转乘至六和的班车,下车后打摩的到各村。

    可供参观景点:龙泉、乐屋村围龙屋

文/本报记者 何宁
摄影/本报记者 何建新 配图/本报记者 黄珂展

冰子静雅 发表于 2005-1-16 17:16:17

原来佛山也有客家人????

大头古 发表于 2005-8-3 22:49:13

我有一次在佛山市区内坐公交车,坐在旁边的二个女仔在讲客家话,很容易听懂,和我们兴宁的有一点区别,我就问她们是哪里的客家人,她们刚开始的回答很令我吃惊,说是三水六和的,是土生土长的三水客家人,于是我就知道佛山也有本地的客家人了。

zoulong13 发表于 2005-9-7 10:26:50

我们班还有个高明客呢!!

Akatt 发表于 2005-9-11 18:30:36

应该都是移民了。
我认识一个也是高明的,原来是陆河人

巴人 发表于 2005-9-11 19:32:37

Posted by Akatt at 2005-9-11 18:30
应该都是移民了。
我认识一个也是高明的,原来是陆河人
高明区是分布着客家人村落的,现在的更合镇边远地方就居住着几千位客家宗亲.

yanxiuhong 发表于 2024-3-2 14:35:34

https://www.sohu.com/a/638904883_121124548

六和客家人从何而来?又是何时迁到此地?六和大坪村李老伯说,他们是明末才迁来三水的,至今已繁衍了16代。

大坪村宗祠有副对联写道:“祖德贻谋开鹿洞,宗功遂统接龙川。”鹿洞即现在的六和,龙川是指河源龙川县大路下邓陇村。大坪、西坑是最早到达六和的一族客家人。

现居六和大坪、西坑、豆地脚、乐屋、西边、茶园、刘屋等村的客家人,都自认为祖先是直接从梅州迁徙而来的。据清嘉庆版《三水县志》记载:“杨氏,塘贝乡,嘉庆丁卯科举人刘国宁之祖母也。

原籍嘉应州,适国宁祖,在颖早年孀守,节孝两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嘉应州牧曾颜其闾曰:慈竹春晖。后随子鹏可迁三水,俭积成家,子孙繁衍,塘贝一乡无不钦其贤者。”塘贝就在现在的六和。



六和客家现有李、钟、黄、陈、翁等30多姓,人口1万多人。除大坪、西坑等少数族人自明朝后期迁来外,大多数人入籍三水时间是清康熙至乾隆年间,距今自有200多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山三水区大塘镇六和几乎是一个纯客家的聚居地,全片共1.3万人,95%的人说客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