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城区的客家古建筑_寿山公祠的自保运动,期待你我的关注,希望大家发表意见!,进行专题讨论
梅州城区的客家古建筑_寿山公祠,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建筑,自去年三月开始,针对建商住楼的拆迁行为,寿山公祠的后裔自发组织了保祠护祠运动.在当下拆迁问题日渐敏感,并逐渐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寿山公祠的民间护祠显得更有意义.希望大家对此发表意见!,进行专题讨论.寿山公祠新动向:羊城晚报发表<护祠>报道,寿山公祠的护祠运动首次在新闻媒体得以曝光.
文化古祠面临商业性拆迁,梅州市区几十位群众自发起来保护“寿山公祠”。他们搭窝棚,睡地板,日夜轮流守在公祠旁。此事引起了该市有关方面的关注。文化部门经过现场勘查认为“寿山公祠”规模较大,是研究客家民俗难得的实物史料,也是广东古代宗祠极为难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寿山公祠坐落在该市梅江四路之旁,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建设,历尽沧桑314年。
该宗祠具有中原古建筑风格,祠内12万片清瓦和126根大梁,28条石柱矗立和它的殿堂式建筑让人叹为观止。大门外,那一口半月型的池塘,包涵着“圆满”之意。
今年已104岁的镜嫂对记者说:“这里一大二小三个厅,是古人给学生上课传授知识的场地。”
2003年的3月份古祠却面临“灭顶之灾”。当地某拆迁办突然贴出公告,限半年内拆除包括这一客家特色文化古祠在内该地的所有建筑,由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作商住楼开发。当地许多钟姓的群众一听到古祠将片瓦不留的消息后,自发组织起来义务护祠。
“我们在异地按原来模样再造一个古祠。”有开发商提出了这样的优惠条件。
“不,再造文化古祠,是假古董!”他们说。
目前,古祠保护小组日夜守卫着古祠,许多年轻人更是乐此不疲,今年31岁的钟伟炎对记者说:他们将不惜身家性命来共同保护这一文化古祠,还准备请古建筑界专家前来做进一步鉴证。
图:欢迎参观
图:护祠老人
图:古井
图: 古祠全貌
图:古碑文 支持护祠,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文化遗产采取正确的做法!
保护客家文化遗产,弘杨客家文化精神!
我坚决支持保护文物的行动.
我希望政府能够从长远的角度来保护文物.别这么短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