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客 发表于 2004-6-14 19:57:26

【原创】儒雅,撼动大山心魄

儒雅,撼动大山心魄
——读俞如先《培田:中国古村落》

宋 客


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学人的共同努力,客家学研究走过了从感性到理性、从一般的资料搜集整理到全方位的文化事象的系统探讨的认知过程。闽西客家研究亦是如此,经过了热闹之后,奉献给世人的应是有“份量”的专著的时候了!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闽西青年学者俞如先先生刚刚出版的专著《培田:中国古村落》一书(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2004年3月),这种感觉不但更加强烈,而且深深地为作者不为外界所动、一心一意搞调查著文章的恬静心境所感动。作者的足迹始终在培田古村落打转,两年多时间先后13次深入培田搞田野调查,耳闻目睹,眼观手摹,没有高谈阔论的喧哗,没有华丽词藻的烘托,而是静下心来,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检索史志谱牒,注重口碑实录,条分缕析,层层解剖,把历经600年风雨的培田文化统统“抖”出来,接受阳光的曝晒,然后又从培田的文化事象的个案入手,深掘开去,让我们看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古村落社会的微缩景观。

这种为学界所倡导的研究方法,正是运用了民俗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地理学、风水学等多种边缘科学,多管齐下,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剖构了培田其本质上属于“儒雅”气度的全部内涵,分析了培田之所以“儒雅”的原因及其贯穿历史时空的生命历程。这种方法研究的结果,经得起时间的磨洗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发显示出它的魅力,我们读着读着,似乎也跟着作者来到了培田,做了一次并不轻松的亲近或旅游,平静的心早被培田的儒雅风度所拨动,正如培田自它诞生的时候起就撼动着大山的心魄一样。

鲜明的观点,翔实的史料,周全的论证,是该书的一个特点。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认识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作者在书中费了好大的精力阐述了培田古村落在一个封建经济形态中崛起的历史背景、地理概貌及当时的领军人物,运用了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让我们从中悟出了培田占据山区一隅因了水量丰沛、直通汀江的宣和溪,激活了当地的木材、稻谷、土纸生意,加上这里地处通往汀州的官道,是官府设立的一个驿站,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培田的地理位置得以凸现,见多识广的培田人便有了开拓进取的务实作风,他们善于经营之道,从大山出发,把生意做到了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周边省份以及南洋各地,自然,大把大把的银票带回到了培田,不但光宗耀祖,更重要的是从此带动了培田产业的跨越,如手工业的兴起,农村种植业的扩张,稻谷、苎麻、蓝靛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运到了山外,形成了培田经济的良性循环,就在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如同山笋冒尖的时候,培田人抓住了机遇,并乘势而上,发展经济,就在远离皇权的闽西山区,一个在市场敢于争锋的培田快速崛起,成为气势雄雄、富甲一方的经济霸主!作者正是从这个历史断面切入,拿起显微镜,不放过一个蛛丝蚂迹,运用大量的谱牒资料和口碑传说进行佐证,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的培田财源滚滚、川流不息、风追满木的风光和奢华。这种自豪,保温了几百年直到鸦片战争、同治中兴,以至在光绪年间达到鼎盛。资本主义商品的大量侵入和工业化大生产运作模式的引进,培田作为一个传统的村落社会,几乎是束手无策,这一方面是因为培田原来稳固的社会形态在欧风美雨的冲刷下开始松动了骨骼,出现了与老祖宗的清规戒律格格不入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培田人没有从观念上检讨一以贯之的思想行为模式是否也应该与时俱进,在这样的恍惚中,作为封建帝制下产生的培田的辉煌真是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培田经济突然跌落,闽西大地原有的亮点如同划过的一道流星,从此开始羞以见人,那种财大气粗的凌厉攻势开始变钝,那种被世人一直尊崇的“三伯公”的儒雅气度早已不复存在,留下了后人自豪的同时,更多的是无奈的感叹。不过,作为在大山中崛起的培田所拥有的一切,我们不能有苛求的指责,因为,在我们看来,培田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厌其烦,精雕细刻,力透纸背,解读培田的“儒雅”气度,是书的另一个特点。作者在书中费了好多笔墨论述了培田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昌明的层面后,进而把书的着力点放在了解读培田文化弘扬“仁者爱人”、“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等传统文化的基本准则上,殚精竭虑追求人格的完美,从教育体制、道德建设、宗教信仰、民居建筑、村落规划等方面展开了深邃、阔大、辽远的论述,是儒家思想的正版。这正是培田给予后人留下思考的所在,也是培田文化所具有的不朽魅力的所在。有了钱,不是挥霍一空,而是盖房子,给后人留下点什么,这正是客家人崇先报本、见贤思齐的心理反映。于是,一幢幢美轮美奂的华屋建起来了,各个族亲之间、各个兄弟之间互相攀比,暗暗“较劲”,看谁赚得钱多,看谁盖的房子又大又阔气,看谁盖的房子画凤描龙,给人轻松愉悦的享受。这时,最让培田人自豪的是,把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准则全神贯注地融入了这些华美的建筑群落中,让人慨叹培田的同时,也接受着中华文化的沐浴。文化因华屋而传扬,华屋因赋予了文化的生命而显得充满生机,日出日落,培田就在这样的温良恭谦的氤氲儒气中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志存高远、敢于争雄的后昆。作者正是站在培田村落的中轴线上,以世序推进为经,以文化丰博为纬,就培田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渗透性进行全方位的诠释,个中的历史沧桑向我们娓娓道来,好像这里乌油油的泥土、哗哗的水流、跳动着灵性的月塘、熏满岁月烟尘的桁桷、刻在石柱门楣上的一副副对联,都是培田文化的守望者以至于随时都能“侃”出个培田的雄奇和伟岸来!文化生存的根本是银两,培田村里自有一套自老叔公留传下来的公尝、基金管理的路数,而且这些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心从不动摇,摊多摊少更是约定俗成,这样,社会事业发展就有了足够的保证,同时也为培田村的子民平添了一份责任。这不仅是村落发展的需要,也是传统文化中道德的要求,“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学,师之惰”,于是,培田有了这么一股强势的读书求仕之风,以至于人才辈出,文的武的,经商的当官的,写诗的作画的,堪舆的建筑的,真是行行出状元,除了他们有了务实的作风外,与培田这个文化大环境的濡染应不无关系吧!即便这里的妇女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照壁上书有“可谈风月”的容膝居就是一个鲜活的证明,这就难怪培田妇女知书达理,妇功老到,孝悌有常,受人称赞了。

围绕“儒雅”主题,思想开拓,善于用典,辅以描写,表达培田文化的意境是书的再一个特点。培田“儒雅”的本质是文化的艳丽和厚博,它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在南方这块土壤上衍生出来并开花结果的。因此,作者没有心气逼仄地就培田的文化事象而论事象,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试图把培田一隅的文化血脉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相贯通,笔生风雷,史里藏拙,恰到好处的用典,使我们看到了培田文化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是相互联系着的。在田野调查的时候,作者用功的程度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出。继述堂(大夫第)内雨坪花厅天井上方屋檐的一个瓦当,引得作者好生联想;郭隆公祠门楼前的一对石狮子,作者却看出了“狮子凸起的眼睛和阔大的嘴巴”与众不同,一定寄托着培田人的另一番希翼;如松堂里的“鱼龙雀替”,作者联想到这是培田人为土木结构的房子防火计而弄出的“水能克火”的镇邪之物;还有济美堂中的格窗及其雕刻,官厅大门砖墙牌楼上的“蚩吻”及其他楼房的“嘲风”、“红鲤”等灰塑,作者都进行了分析论证,并以为这都是培田人追求五行自然规律的心理写照。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还辅之以文学的手法,小处着眼,细微见着,让人如痴如醉。如作者说到世德堂雨坪“鹿鹤同春、松鹤延年”的卵石工艺图时,生动有趣的描写,给人阅读时平添了一种朴拙的美感,试引一段:

“鹿鹤同春、松鹤延年”图追求的是整体的艺术效果。图中的鹿和鹤神态生动,栩栩如生,松树松干挺拔,林叶婆娑,三题材定格在一幅完美的图画里;小鹿,线条优美,形态可掬,娇嗔回头,明眸善睐,小蹄微提,似要奔跑起来,奔向松林;松树下的仙鹤,瘦身轻盈,亭亭玉立,羽毛整齐,双脚细长,嘴角微动,似要引吭唳鸣,召唤百鸟咽鸣。在寂静的松树林里,鹤低吟,鹿回头,一呼一应,好一幅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的画面,于简单中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寄托了培田吴姓先民丰富的思想情感,达到了对称式结构所没有的意想不到的建筑装饰效果。

像这种灵动的描写,在书中还有不少,我想,这除了作者深厚的史学功底和用心的观察之外,舍此,别无其他。正是有了这种用心,使该书论述的培田及其儒雅的气度才撼得动大山的心魄并在我们的思想中呼呼作响。

全文3408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儒雅,撼动大山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