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集团军总司令 罗卓英 传略[大埔]
罗卓英
字尤青,号慈威,谱名高哲。1896年3月,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1961年11月6日病逝于台湾台北市,享年63岁。
他7岁起先后就读于蓝锡莪私塾、新湖学堂、湖山学堂等小学堂、湖山官学、大埔中学。
1918年,他入保定军官学校炮科,与陈诚是同班同学。
1922年,毕业后回家乡,担任湖辽乡湖山中学校长。
1924年实现国共合作以后,全世界反帝、反封建斗争蓬勃兴起。罗卓英辞去湖山中学校长职务,奔赴战场。在广州加入国民革命军,任第一炮兵营上尉连长。广东革命政府接连两次东征,讨伐叛变的陈炯明,取得胜利。罗卓英参战有功,被提为少校副营长、营长。他又率部先后再次参加北伐战争以及1930年的中原大战,他因战功累升团长、旅长、参谋长、副师长、师长等职。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罗卓英率部开赴华东,参加上海保卫战。他升任集团军司令官,指挥对日作战。
团军撤离上海后,他赴第三战区任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镇守武汉。他率部在南浔线一带与日军作战,有效地阻止了日军向西推进,为国民党政府西移蠃得时间。
1941年3月,日军兵分三路大举进犯湘赣交通要道赣西北的上高。罗卓英率部迎头痛击,奋战十四昼夜,获上高大捷。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卓英被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1942年4月,率远征军入缅甸,协助英军对日作战,大获胜利。救出了被围困的亚力山大将军及其率领的英军七千余人。
1943年3月,罗卓英被晋升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随后,被委以军委会训练总监、青年军训练总监等职。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罗卓英奉命回粤,任广东省政府主席。
1949年,罗卓英携家眷迁往台湾。退役后,台南屏东静居。 罗卓英是颇有文学修养的儒将。从军期间,在炮火弭漫,战况紧张之际,也从不辍笔。有诗集《呼江吸海楼》。
是65岁吧?
1896年3月,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1961年11月6日病逝于台湾台北市,享年63岁。 http://www.514200.cn/attachments/wt7Xv9Oiucq+0w==_Jy5fkgJfmzhn.jpg
民国广东省主席罗卓英故居——江东小筑
罗卓英故居—江东小筑
位于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岭下村的村东头,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围龙屋。 “江东小筑”是外门楼的屋名,进入外大门有一个外天井,外大门坐北向南。主体建筑名为“晓亭公祠”,坐东向西,背山面水,直面是风景秀丽的梅潭河。该建筑属砖木结构,规模雄伟,气势宏大;布局合理,左右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为上、下二堂,中间有一大天井,两边各有一排横屋,横屋亦有内外天井。屋内梁架拱斗雕有龙狮花鸟等图案,工艺精美,屋脊中间和两端用灰沙塑有鲤鱼含草,颇为美观。大门两侧壁画彩绘甚多,古朴典雅。
整个建筑进深34.2米,面宽41米,占地面积1402.2平方米,建筑面积1091平方米。
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别字慈威,今湖寮镇岭下村人。民国12年(1923)保定军官学校八期炮科毕业。先后任炮兵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副军长、军长、第十五军团司令等职。民国30年(1941),他以迂回战术大胜日军,后调任广东省主席。民国35年授上将军衔。1950年,在台北任台湾国民党总统府战略顾问、国防研究会副主任等职。
罗卓英热心教育,曾先后在家乡与乡人倡办虎山中学,在江西赣州创办卓英学校、宜山小学。亦具文才,曾著《呼江吸海楼诗集》二册、《正气歌注》一册及《从政言论集》等。
1961年11月因糖尿病不治卒于台北,年66。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5-9-22 at 23:09 ] http://www.514200.cn/attachments/wt7Xv9Oi_Kfg2qGpPs11M.jpg
罗卓英着军装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