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5:45:55

我从客家走过(二)

我从客家走过(二)

广东
新奇的历程   
晚报记者杨万东
    正如我所期待,这是一个充满新奇的历程。
    9月6日,我背起行囊,带着傻瓜相机,去采访一个不知谜底的地方——广东客家。
    经历23个小时的火车时程,先到龙川。这是广东东北部的一个县城。出站后举目四顾,远处是一圈的青山。汽车站就在山脚下。
    到处都是山,这是我在广东的感觉。在采访的20多天里,我每天乘车,常常在山道上行驶,有时是穿山而过,有时路的一侧是江,另一侧是山。1000多年前,客家的先祖从中原跋山涉水到这里,有了山,就可以躲避外族的入侵,山也提供了生活的必需:取暖可以就地取柴,搭房到处都是木头。而且,山中往往有溪,山下江水奔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这是不是客家人能将中原故土的风情原汁原味儿保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语言上的顾虑很快就打消。在汽车站,售票员通常操着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站里可以看到中年女子挎着竹篮卖牛筋糕,虽然用当地的话,仍能模模糊糊听得懂,不过还是差点闹了笑话。有一次从梅州到松口的中巴车上,邻座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大约两岁的孩子。孩子一直天真地盯着我,我有意地看着他的脸庞,心里琢磨:应该是中原人的轮廓吧?孩子母亲拍拍孩子说:“叫‘爸爸(音似)’。”什么意思?我蒙了。后来我才知道,指的是叫“伯伯”。
    按照采访计划,驻留梅州两天之后,我应该沿东北至西南的方向一路到海南。但走进梅州之后,我发现当初的想法应该改变。这里是一座涵盖客家人一切的“富矿”:建筑、文化、名士、华侨、风俗、宗教,等等。每到一处,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所想所思,都有新奇的东西。
    我也因此而常常陷入困境:如何描述我所接触的一切?
    比如建筑。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围龙屋了,非常独特。当时我和江西、福建的两路记者通过QQ联系知道,他们那里都有形式各异的屋子。福建的是圆形,叫土楼;江西的是方形,叫围屋;广东东北这些独特的半圆建筑则叫围龙屋。为什么叫围龙屋呢?我找不到答案。
    9月16日开始,我离开梅州到广州、茂名、湛江等地,直至海口的对面徐闻县。徐闻不是纯客家县,客家人已经完全本地化了,讲的是雷州话,我根本听不懂。仅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虽然讲的也是雷州话,但有一个“中”字河南味十足,令我欣喜若狂。

福建
夜宿普陀寺

晚报记者 张锡磊
    9月8日下午3时20分坐上由郑州飞往厦门的航班,到达目的地时,已是华灯初上的傍晚6时30分。当时正值厦门召开投资洽谈会,酒店早已爆满。在市区内奔波了3个多小时,住宿问题仍没有落实,最后在一位当地人的指引下,找到了位于厦门大学附近的南普陀寺,在那里借宿了一夜。
    到福建才发现语言不通问题并不那么严重,无论是长途客车的司机还是小吃店的老板,他们对于外地来的客人说的都是普通话,连土楼里的老人普通话也能说上几句。听说我是从河南来的也特别热情,采访起来特别地顺畅。
    但仍感到时间的紧张。每天5点多钟起床后,便直奔车站,赶往另一个地点,福建虽然属于沿海省份,闽西的交通并不是很发达,如果错过一班车,到下一个地点就得等上几个小时甚至耽误一天时间。上杭和长汀两个县城之间只隔着一个连城县,9月12日,我只因为在上杭错过了中午12时30分那班开往长汀的汽车,只好在上杭县又住了一夜。因为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到处是山,山便成了眼中最常见的事物,每当看到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都会勾起思乡的情绪,很容易地就想到了中原。我不知道,当年的客家先民刚刚从中原地区迁到这里时有没有这种感觉。
    除了坐在车上赶路,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和在一些建筑前想象客家先民的生活外,我每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躲坐在网吧的一角写稿、查资料。几乎每天上网的时间都在5个小时以上。在上杭县,中午进入网吧,从网吧出来已是晚上9点多钟。走出网吧时,眼前是黑糊糊的一片,因为长时间打字,稍稍一抬胳膊,就能感到一阵酸疼。有几次从网吧里出来时都暗暗地发誓,明天不再写稿,可到第二天,采访结束,腿却不由自主地往网吧里迈。

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5:49:51

江西站(一)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江西站(一)客家民系的摇篮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9日)

来源:郑州晚报
推开客家之门
    时光淌过,悠悠千载。一代代黄河子孙,一代代客家先民,溯赣江而上,历尽艰辛,来到赣州。在这里,他们开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书写新的历史。于是,赣州成为接受中原南迁汉民最早、最多的地区,成为孕育客家民系的摇篮。
    2003年9月7日凌晨

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5:52:41

江西站(二)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江西站(二)小城宁都的自豪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20日)

来源:郑州晚报
 
    一个伟大的民族或者民系背后,总有一些同样伟大的人物,在历史的星河中发出最为璀璨夺目的光芒,支撑着整个民族或者民系历史的脊梁。客家民系也不例外。
    岳飞、文天祥、孙中山、邓小平、陈寅恪……在客家民系多灾多难、坚强不屈的发展过程中,因为这些名人的存在,历史变得厚重起来。一踏上赣州这块凝聚着客家人精魂的红色土壤,我就隐隐感到一种别样的人文底蕴,让人自然而然地充满敬意。特别是走进宁都后,这种敬意不仅得到充分体现,而且可以很清晰触摸到一个又一个客家星空里光芒四射的“明星”。每一个伟大的人物都是一部光辉的历史,解读他们就是解读客家历史。
    从石城乘车向西北而行,两个小时后客车便驶入一个宁静的小城,一条大河将小城拥在怀内,武夷山脉环绕四周。树木郁郁葱葱,将小城掩藏在一片绿色之中。千里赣江在这里无声流淌,落日的余晖漫过武夷山脉,一派宁静、苍凉。
    客车乘务员说,宁都到了。
    2003年9月9日,记者漫步走进小城。站在一段斑驳凹凸的古道上,迎接记者的宁都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主任邓文钦说,这里曾经是客家人迁徙必经古驿道的三岔路口,从这里往东经石城可以进入闽西宁化;南经瑞金转闽西南长汀,也可直抵会昌,寻乌通往粤东梅州各地;西经于都,兴国可达赣州;越过梅关,可达闽北南雄各地。
    在走向县城时映现的一个小山坡上,一座座石碑排列在上面,很是惹眼。邓说,那都是客家先民的坟墓,从大量的谱牒和古墓证实,客家民系中唐宋时南迁汉民大多是沿着抚州的宜黄、乐安、吉州的吉水、永丰进入赣南的北部,首先在宁都落脚,成为客家先民早期聚居地。
    “宁都是一个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的纯客家县,宁都三魏、易堂七子、堪舆鼻祖杨筠松、孙中山远祖孙俐都出自这里。”邓文钦用这样的开场白向记者介绍宁都。
    宁都三魏
    夕阳西落,一群中原汉民奔波在明朝末年的迁徙路上,他们成群结队南下躲避战乱,从开封一直往南,一路穿山涉水。
    携带着3个儿子的中原贤士魏兆凤,夹在熙熙攘攘的流徙人群中,显得格外忧郁,虽然饱读史书,但看着国家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急人之难甚于己的他拒绝了朝廷的封赏,随百姓一起南下迁徙,背井离乡。就这样一路忧虑着,魏兆凤到了宁都山区。到宁都后,魏潜心隐居,传史书给3个儿子,大儿子魏际端自幼好学,20岁时所著诗文已过3尺;二儿魏禧秉性仁厚,精研史书,造诣很高;三儿魏礼喜欢游历,足迹遍全国,在游记方面有建树。三兄弟天资敏捷,在父亲的教导之下刻苦自励,俱善诗词古文,成了著名的散文家,古时人称“宁都三魏”。
    邓文钦对宁都的客家文化潜心钻研了很多年,在赣州是有名的专家级人物。“客家先民来自中原文化发达地区,落籍宁都后,仍秉承中原遗风,以耕读传家,形成了崇文重教的民风,遂造就了在文化学术领域,客家人英才辈出,延绵不绝。”
    随着邓从1.5米宽的客家居民的小巷道蜿蜒而行,一边是车水马龙的人流,一边是璀璨如星的客家先民,古代和现代就这样在眼前交会,历史和现在就这样在时空碰撞,10万人口的宁都小城不知不觉中变得厚重起来。
    易堂九子
    “去翠微峰看看吧,来宁都,那里是绕不过去的。”邓文钦建议。遂出城向西北方向乘车行约5公里,抬头仰望,翠微峰便呈现在半空中。翠微峰以峰险、洞幽、泉美而闻名于世,被称为道家第三十五福地,翠微峰名在奇特,胜在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地势险峻,四面均是悬崖,顺着惟一的一条道拾极而上,“易堂九子”渐渐在眼前清晰起来。
    明末清初,因为战乱,“三魏”均无意仕途,终身以布衣结交天下贤士。明亡后,“三魏”举家迁到翠微峰上,并派人守住要道,不受乱兵侵扰,在山上谈学论文。一时,吸引了不少士友加入,其中有南昌的林时益、彭士望,宁都本县的李腾皎、彭任、曾灿、邱维屏等当时有名的文人。这6人和“三魏”在这里聚堂讲《易》,相互切磋,人称“易堂九子”。易堂诸子在魏禧为首的领导下,九家平时躬耕自食,亲如骨肉,被当时的后人传为佳话。
    站在易堂面前,想象着易堂九子坐堂论学的影子,记者深深感动,淡泊名利、相敬互让的中原传统,在易堂九子的血脉得到传承,他们把这些也带到了客居的异乡,把很多人感动得无法言表。号称“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亲临翠微峰后,就曾站在记者脚下的方石上千年一叹:易堂真气,天下无两。
    风水始祖
    客家名士总是钟情于灵土,“三魏”前脚刚走,杨筠松又来了。进入黄昏的唐朝,黄巢领着一帮子农民,挥舞着反唐大旗,将唐僖宗李俨赶得狼狈逃出长安。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管灵台地理事务的杨筠松,目睹李唐王朝的衰败,弃官为民,千里奔波来到宁都隐姓埋名,悉心钻研堪舆术。
    杨筠松在民间几乎是一个神话。记者在宁都肖田乡王泥排村探询杨的足迹时,该村年过七旬的老汉廖震虎这样讲述:杨在朝中任职期间,与琼林御库的司库总管相处甚善,便给他提供了进库阅读和借出藏书的便利。从而使他获得潜心披阅中国堪舆学鼻祖青乌子的《葬经》、郭璞的《锦囊经》、陶侃的《捉脉赋》、一行和尚的《界水说》等一大批珍贵古籍。在他决定弃官的时候,将库中的所有经典风水地理秘籍带到民间。以他的堪舆术,浪迹各地,为世人勘探风水宝地,择定吉穴佳壤,营造祖先坟墓。他平素布衣芒靴,深入民间,怜贫惜苦,在民间有口皆碑,称之为“救贫先生”。
    在杨筠松以前,看风水只是皇宫的专利,而杨开创了民间看风水的先例,并且技艺高超,是东南风水文化的创建者

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5:53:56

江西站(三)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江西站(三)将星璀璨耀兴国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21日)

来源:郑州晚报
 
    客家是汉族中一支优秀的民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或者民系的文化特征。近年来,由于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的影响渐大,引起中外不少学者的注意,对客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不少的学者对于客家精神的认同几乎如出一辙。美国传教士肯贝认为,客家人的南迁是不肯屈服于异族的统治,由于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所以养成了爱国爱族的精神和同仇敌忾的心理。英国学者布肯顿则在著作中说,客家人有着勤劳、耐苦、节俭、慷慨、团结、爱国、敢作敢为等优点,赞美客家人是“牛乳上的乳酪”。客家学大师罗香林认为,客家精神的核心是团结与革新,开拓与进取。
    从赣州的土地上一路走来,我一直在心底叩问,到底是什么力量,几千年来支撑着客家这样一个世界性的民系逐步壮大?蕴藏在近亿客家人灵魂深处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究竟谁才有资格体现或者代表客家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当我探寻的脚步踏上纯客家县兴国的土地,这些疑问获得了初步的答案。
    2003年9月10日。
    按照采访计划,我乘车从宁都赶往兴国。一路上风景宜人,两个小时的车程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客车刚进兴国县境,一股“霸气”便迎了上来。
    一面10多米高、20多米长、呈旗帜形状的红色影背墙,就横在进入县城的必经之路上,上书3个金黄色大字:将军县。没有县名的任何提示,没有任何多余字样,就这3个气势磅礴的大字竖在那里,将一种霸气洒向来访的每一位客人。
    将军荣耀
    “我们兴国光开国将军就有54位,新授衔的还有8位。”搭坐摩的进入市区,的哥介绍起兴国滔滔不绝,骄傲和自豪溢于言表。在兴国县城内一家网吧上网,坐在身旁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正投入地和网友聊天,记者不经意地看到,她在向初识网友报自己家乡时,她只写了3个字:将军县。
    县委宣传部的陈小兵向记者介绍,兴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江南小城。三国时建县,以北宋“兴国”年号为县名沿袭至今。这是一个纯客家县,非客家人极少。历史名人海瑞曾在此治县,文天祥曾在此开府抗元。但最辉煌的是在近现代,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和革命年代成为著名的革命圣地,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兴国是中国三大将军县之一,但是惟一的一个客家将军县,不但有开国将军,还有建国将军,不仅有共产党将军,还有国民党将军。”兴国县社科联主席胡玉春说:“来兴国,将军馆应该是第一个必须看的地方。”
    将军馆位于县城的东边,与将军广场、将军园连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浓厚的将军氛围,让每一个进入兴国的客人都肃然起敬。无需过多介绍,将军馆内陈列的将军图展看过去,什么都明白了,满满张贴了200余米的墙壁,肖华、陈奇涵、温玉成、康志强……一个个都是功名显赫的革命前辈。陈列馆里写得很明白:开国将军中上将2位、中将5位、少将47位、新授衔将军8位。他们的籍贯上写着同一个名字:兴国县。
    “还有30多位国民党的将军也是兴国人,这里没有展出来。”胡玉春在一旁说。特殊的革命时期使兴国出了这么多的将军,除了偶然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兴国长期以来继承并沉淀得很浓厚的客家精神。这使兴国在世界声名远扬,这几年有很多中外客家学者不远千里来兴国感受和研究客家的精神内涵,还有很多客家商人也看准了这点,到兴国来投资开创事业,以期受到将军文化的熏陶和传承。
    将军渊源
    漫步在将军馆,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在记者心头。论地势、论人口,兴国和邻近县市的情况差不多,为什么单单这里会出这么多将军呢?将军馆的讲解员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1931年7月,在这里苦战了几个月的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要撤离了。走出兴国约5里地时,突然一个10来岁的小孩光着双脚追上了队伍,找到了毛泽东,说要参军。毛泽东笑着问他,几岁了?14岁,小孩清脆的声音让很多人忍俊不禁。就在这时,一位妇女也追了过来,小孩一见,转身就藏在了毛泽东的身后。妇女泪眼婆娑扬起一双布鞋,“华儿,妈不是来让你回去的,要当红军了,总要穿鞋吧!”
    毛泽东眼睛湿润了,回过头面向兴国的方向说,我们的革命一定能成功。
    胡玉春说,那个小孩便是肖华,共和国最年轻的上将。这个“送子参军”的故事在兴国流传很广,一直鼓舞着当地人参加革命。
    “兴国的客家人和其他县一样,都是从秦汉时期开始陆续往这里迁徙的。”胡玉春说。因为迁徙来这里,刚开始受到当地土著人的排挤,他们大多只能居住在山区、荒凉的地方,恶劣的自然和居住条件使客家人传统里不服输的精神格外强烈。客家人原来是中原汉民,中原人粗犷豪爽的性格特征,锻造出了客家人乐观豪迈、刚强弘毅、勇敢豁达的特性,继承了“北方强者的血统和遗传”。在与土著人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经受了艰辛的考验和磨炼,使客家人的民族性格得到锤炼,自始至终带有一种浩然正气的民族节操。他们崇尚忠义、反抗压迫、同仇敌忾、爱国爱乡,形成了勇于反抗的天然秉性,这在解放战争中非常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1933年,处于江南中心位置的兴国,因为地势险要,山岭秀丽,毛泽东一眼就看中了这里,大手一挥,红军几万大军便转战到了兴国。于是,这里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一个中心地带。
    历史上著名的第三次反围剿就在兴国打响。蒋介石当时孤注一掷,派了4路集团军、3路土军,一下子拉来了几十万军队,要将红军消灭在这里。然而,3个月过去了,国民党在弹丸之地兴国就是见不到一个红军,而处于几十万军队包围之下的红军却在兴国老百姓的掩护下悠然自得地喝茶、谈笑、生活,兴国百姓守口如瓶地用智慧甚至生命保护着红军。
    这些让毛泽东甚为感叹:兴国是天然的革命圣地。蒋介石也感叹:中国人民解放军几万大军竟在重兵包围中如进无人之境,兴国这里真活见鬼了。
    国共双方在对峙的同时,都加大了征兵的力度。共产党曾提出扩大百万铁红军的口号,得到兴国人的强烈响应,3天时间就组织了3个师的兵力入伍,被毛泽东命名为:少共国际师、模范师、工人师。
    胡玉春认为,客家先民是中原华胄,他们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虽经流转迁徙,但其文化气质不变,他们普遍存在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在当时的兴国,客家人形成了一个观念:只有当兵才能强国,父母大都支持、动员儿女当兵,因此形成了一个当兵入伍的热潮。”胡玉春说,那时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当兵了,不是参加红军,就是参加国民党军。如此出那么多将军就不难猜测了。
    将军馆前面是将军广场,62位将军的石塑挺立在那里,中间的小路蜿蜿蜒蜒。陪同记者采访的县委宣传部干事陈小兵说,这小道叫将军道,是按长征的路线设计的。沿着小道而行,脚下是浸透着革命先辈血汗的长征路,迎面的是对着你微笑的将军塑像。
    将军经济
    走向城区,街道宽阔大气、建筑高耸现代、空气清新干净,很像一个地级市。这是给记者第一感觉的兴国。“我们县在赣州甚至全国都是建设得最好的县之一。”陈小兵说。
    兴国的经济靠什么发展呢?记者颇感奇怪。
    “主要是外资,有很多广东、香港、台湾的商人来我们这里投资。”陈小兵指着旁边的迎宾大道说,“这就是一个香港商人投资建设的,比北京的长安街还要长,旁边还要建中国一流的商贸区。”
    兴国西北接壤吉安地区,南为于都,东临宁都,人口不过70万,论位置和人口,优势都没有其他县明显,为什么这里却吸引了那么多外资呢?
    “功成名就后,很多将军回归故乡时还保留着淳朴的作风,从不张扬,这些都影响着兴国的民风。还有兴国人的热情好客,优良的人力资源、优美的人文环境吸引和挽留了很多投资者。”陈小兵说,很多来参观将军县的商人都因为兴国人的淳朴民风而留下投资。事实上,兴国的人民也确实给予了投资者足够的回报,很多商人都在这里取得了预想的成功。
    关于兴国人的热情好客,记者身有感受。作为一个外省媒体的记者,在这里停留的两天里受到了热情接待,陈小兵还亲自全程陪同采访,提供了一切方便。记者所到之处,都是兴国人的热情和真诚的笑脸。
    离开兴国时,走的还是那条迎宾大道,路旁作业的机器正在轰鸣,配套的大型商场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给记者送行的陈小兵说,这条11月就可以竣工的迎宾大道在全国创了5个第一,最长、最宽、技术含量最高、设计单位规格最高和建设速度最快。
   
□特派记者尹海涛文

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5:56:02

江西站(四)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江西站(四)古风犹存三僚村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22日)

来源:郑州晚报
 
    在赣州的几个县采访,三僚的名字不止一次被受访者提起。宁都、兴国、于都等地的客家文化研究者,在向记者介绍起当地的特色时,都不约而同地提起了三僚这个名字,而且总是与风水文化相提并论,称那里为中国风水文化的起源地。三僚至今活跃着四五百名“风水先生”,中国两大风水理论流派之一、江西形势派始祖杨筠松也曾在这里定居,因此被誉为“中国风水先生的故乡”。杨筠松成名在宁都,但却将定居地选在了兴国三僚,宁都成为杨的故乡,兴国三僚则是他最为钟情的“归宿”地。
    于是,三僚在记者心中充满了神秘色彩,探访的愿望便强烈起来。2003年9月11日,记者乘车从兴国出发,行程75公里到达该县梅窖镇,然后又租了一辆摩的,穿过10余公里的土路,终于到了久负盛名的三僚村。
    三僚村的“成名”
    唐朝以前,三僚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杨筠松的定居让它声名远扬,享誉全国。
    公元879年,乾符末年,正值黄巢起义轰轰烈烈之时,一位身穿长衫的中年男子来到位于兴国境内的三僚村口,端详很久,才走了进去,在村旁一间无人居住的草房中住了下来。这位男子便是杨筠松。几天后,三僚村民|知道了他就是当时官拜金紫老禄大夫,职掌灵台地理事务的杨国师。
    陪记者一同前往三僚村的兴国县梅窖镇办公室干事黄明说,杨筠松在三僚定居后不久就利用他的风水地理之术为村子里的百姓勘察风水,选择吉穴佳壤。因为他的眼光独到,看得特别灵验,使生者居而能安,死者葬得其所,名声便在周围的十里八乡传播开来,很多人不惜千里迢迢来三僚村请他去“作法”。因此,三僚村的名声也随之响了起来。
    兴国县社科联主席胡玉春对堪舆(记者注:就是风水)文化研究了10余年,他说,杨筠松逝世时,也就是公元903年,他在民间便成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风水大师,享有极高的声名,人们为了纪念他,集资在他住过的地方重新建了一座祠堂,取名杨公祠,很多人都来上香祭祀他。因此,三僚村也成了很多百姓,特别是风水先生必去拜访祭祀的地方。
    因为所掌握的地理勘测术自成一派,杨筠松被称为中国两大风水学派之一的形势派始祖。特别是在三僚村,杨筠松所传下的风水地理术得到了后人的继承和发扬,出了不少享有盛名的勘舆大师,三僚也成了风水先生们经常聚会、交流经验和切磋技艺的重要场所。因此,三僚村的风水文化愈来愈浓厚,被称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一举成名天下知。
    永乐十一年夏天,一位著名的风水大师跟随庶吉士王英率领600精兵,历时6年,考察了辽宁、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甘肃6省,实行因地而形,用险制塞的风水术,主持了明代长城修复的勘测规划工作,把长城变成了一道纵深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位风水先生就是杨筠松的传人曾从政,他后来又为号称中国第一祭坛的天坛相卜勘测。
    胡玉春说,杨筠松来到赣南后,先至宁都怀德乡,生活了10多年,名声渐起,被宁都客家研究者和风水先生视为骄傲,后定居兴国三僚,足迹遍布赣南地区。他在研究堪舆术,造福百姓的同时还收徒传艺,培养出了为长城十三陵选址设计的廖均卿、永定著名圆土楼———承启楼的选址设计者陶张等一大批地理风水学家,至今在宁都、兴国、于都等县仍有不少风水先生称自己为杨的传人,仅三僚村就有四五百人号称杨的传人,以看风水为生,活跃在民间。
    三僚村的现在
    胡玉春说,去三僚村,从兴国向东需要75公里,而从宁都向西需要45公里,处于两县的交界处,位置非常偏僻。
    9月11日,车刚进兴国梅窖镇,一幅巨大的宣传画便出现在眼前。上面写着几个大字:三僚——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然而,从梅窖镇中心街区到三僚村还要走10余公里的土路,而且路面崎岖不平,摩托车一路小心翼翼,记者坐在后面,提心吊胆了一路,半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三僚。
    摩的一直开到村子中心的杨公祠门前才停下,杨公祠大门紧闭,一副对联很是惹眼:学究天人泽被九州士庶,功参造化名倾万国衣冠。两座石狮孤独地守候在空旷的祠堂前,一缕香烟在门前的台阶上淡淡升起,周围很静。黄明说,平时这里很少有人来,但是每逢节日,就会来很多的人祭祀杨公,如果这里的风水先生新收了徒弟,就要来这里举行仪式,也很热闹。这里的人认为杨筠松喜欢宁静淡泊的生活,所以没有重大的事情一般不会来打扰他。
    三僚村的地形很独特,是个群山环抱的一个圆形盆地。盆地中间为平整厚实的黄土冈(当地人称黄土嵊),冈中间却孤零零凸起一座狭长的石灰岩小山岗,坐北朝南,名曰“罗经石”,北宽南尖,形状酷似罗盘中间的指针。罗经石上还有一孔天然石灰岩溶洞,深不可测,当地人取名“吸石洞”,这石峰就是杨筠松当年钳记里的“前有罗经吸石”。
    黄明告诉记者,到过三僚村的人,都会觉得这里的地形是一个堪舆使用的罗盘。《易经》曾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三僚村曾、廖二姓的村落,正好是太极中的“两仪”。三僚村是一个按照易经原理进行建设的古村,后天进行了“四维八景”的点化,以吻合易经原理。三僚村“四维”,就是在村子\东、南、西、北四角分别建筑的东华、西竺、南箕、北斗四座寺庙。东华寺位于三僚圩东面东华山半山腰,距圩场2.5公里,还有东谷朝云、眠弓峻岭两个景点在这座山峰。东华山山顶是兴国县与宁都县的分界线,山北属兴国,山南属宁都县,山南麓有一座碧波万顷的水库。听着黄明的解说,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村子,顿时变得神秘万千。然而走在村子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记者却感觉村子和其他的村庄没什么两样,甚至比其他的村子更穷一些,房屋大都很破旧,朝向也都以整齐为主。然而,让记者感到奇怪的是,一路走过来,在这样破旧和偏僻的小村里,却有不少的高级轿车停在那里,村民张大山说,那是外地来本村请风水先生的,平时有很多广东、福建甚至香港、台湾的老板来这里请风水先生。
    黄明介绍说,三僚现在全村人口约4600人,分居在18个村民小组,居民主要是曾、廖两姓,大多以种庄稼为生,也有一部分出去做生意,最富有特色的是,这里有四五百名风水先生,活跃于赣、闽、粤和台港地区的民间。因为是杨筠松的故乡,所以人们很看重这里的风水先生,他们平时都很少在家,分布于各地勘察地形,这里实际居住的都是老人和小孩,青年人也很少。
    从原路返回,摩的换成了三僚村的,一路颠簸。的哥说,这里年底就会修成水泥路,不久前,一位香港老板来拜杨公,看到路面如此差,就对村里表示要出资20万,把这条通向外面的路修好,以方便更多的人来三僚。
    客家人的风水情结客
    家先民的风水习俗由来已久。史书记载,中国的风水术起源于华夏民族先民对于居住环境的勘察和选择,中国最早的文学总集《诗经》就有先民相地的记载。据《大雅·公刘》篇载,公刘率领周朝先民迁居幽地时,不仅察其山水,亦测其日影,相其阴阳,观其日起日落,以确定居处。
    作为一个风水学家,胡玉春说,风水术在学术界也称相地术或堪舆学,是华夏先民经过数千年的创造、演变而成。虽然扑朔迷离的风水学很长一段时期被认作“禁区”,但近年来“风水”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认可,认为其中既有迷信的影子,但也不乏科学的成分,就其积极意义的一面来看,主要是指人们从生存需要出发,结合传统文化,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安排与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门学问。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认识到水火山泽、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自然方位四时变化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至汉末,形成了风水术的原形。唐宋之际,形成了两大风水理论流派,即江西的形势派和福建的理气派。
    胡认为,当初中原的客家先民在迁徙来赣州时,因为受到当地土著的排斥,为了生存,他们只好选择还没有开垦的荒山野岭居住,山区即可避乱,又适合繁衍生息,因此客家人格外注意选择山清水秀的地方居住,在客家居住区有“有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说法。所以,住房选址要看风水,成了客家人一项很重要的风俗,并逐渐形成了传统,代代相传。
    在宁都洛口镇灵村南侧大埠坪,有一座唐朝温氏邱太夫人墓,风水之好历来为民间所津津乐道。温氏为唐天宝年间光禄大夫邱文仲之墓,文仲原籍河南洛阳,其祖父曾任唐武卫将军,因直言高宗被贬平民,文仲定居灵村,其妻为诰命夫人,文仲为赣、闽、粤、台、湘等海内外邱氏始祖,衍传子孙逾百万人。当地人认为邱氏能有百万裔孙,都是因为温夫人墓是杨筠松传人点定的,风水好。从此,人们在为亲人筑墓时都十分看中风水,必定请风水先生勘察地形,确定方位。
    胡玉春说,在赣州很多纯客家县中,不仅筑造坟墓要看风水,盖新房、办喜事等都要请“风水仙”占卜、选择吉日,这至今还是客家人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

□特派记者尹海涛文

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5:57:12

江西站(五)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江西站(五)唢呐吹奏千年兴衰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24日)

来源:
郑州晚报
 
    唢呐手肖秋林
    9月13日,于都文化馆馆长何小兰领着记者,在于都一个偏僻的小街道上七拐八绕,才找到唢呐手肖秋林的家。敲开门后,迎接我们的却是肖的妻子,“秋林几天前就去罗拗镇演出了”。肖秋林是于都很知名的唢呐手,不仅唢呐吹得好,还能同时演奏7种乐器,很受当地人的欢迎,所以经常被请去表演。我决心找到这位唢呐高手。
    在于都县委宣传部肖干事的帮助下,记者来到了罗拗镇水段村大埁坑。在一阵高亢的唢呐声中,不用问路,我直接找到了正在该村马氏祠堂内表演的肖秋林。一个高台之上,肖藏在围布里面,正表演木偶戏《桃园三结义》,一会儿鼓声一会儿琴声,同时还会响起唢呐和其他乐器的混合声音。沧桑的唱白不时从台上传出,一群村民围在周围,兴致勃勃地观看,高潮时不断有笑声响起,奇怪的是没有掌声。
    马灶发是这个村马氏家族的理事。在肖正表演的时候,马告诉记者,原先的马氏祠堂因为破旧不堪,经过族人的商量,决定重新修建,刚建好的祠堂是要庆祝的,所以就花钱请了手艺最好的肖师傅来演出5天。今天是最后一天。他们这里的“老表”和家族的人们都很喜欢肖师傅的表演,尤其是肖的唢呐声音清亮婉转,传出很远,“这可以光宗耀祖的”。
    上午11时许,肖秋林结束了上午的表演。坐在我面前,55岁的肖显得有些苍老,头发斑白,但是有一种民间艺人的特殊气质,衣服朴素但穿得很整齐。肖秋林说,他自小就对唢呐充满了兴趣,13岁时就开始学,一直坚持了40多年,掌握了至少100种唢呐曲牌。“你别看一支小小的唢呐,吹奏可是大有讲究,不同的场面就得吹奏不同的曲调,一般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活泼欢乐,悲调深沉低吟,吹奏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就会砸了自己的招牌,没有人会再请你。”聊起唢呐,肖兴致勃勃。
    唢呐世家的由来
    肖家唢呐曾经有过辉煌。肖秋林说手艺是祖传的,从他这代算起,向上至少5代以前就开始吹唢呐了。最辉煌的时候应该是他的父亲,然而他却从没有见过他,他还没出生父亲就参加了革命,跟着红军的部队走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然而父亲在部队的故事却传了回来。
    祖父是名传十里八乡的唢呐好手,肖的父亲从小就受到熏陶,15岁时就成为一个唢呐的高手,能一直吹两个小时不停。19岁那年,国内革命正处于紧要关头,父亲在家人的鼓励之下,参加了红军,跟着毛泽东的大军奔赴了前线。到了部队之后,因为肖秋林的父亲唢呐吹得很好,受到了战友的喜爱。在战争闲暇和最激烈的时候,唢呐成了战士们最好的娱乐和激励斗志的武器,肖父的名声也在部队传开。一次,在为战友表演唢呐的时候,被来视察的毛泽东看到。了解了肖父的情况之后,毛主席称赞他说,不愧是唢呐世家,技艺高超,并鼓励他要用唢呐为革命服务。随后,因为乐器相通,肖父成了一名司号手,高亢洪亮的号声鼓舞了不少战士为革命冲锋陷阵。在一次战斗中,肖父不幸牺牲。
    毛泽东的一句“唢呐世家”鼓舞了肖家几代人。肖秋林的两个儿子都是方圆十里有名的唢呐高手,有了红白喜事,人们争相请他们去表演。
    肖秋林的现实生活
    肖秋林说,虽然他从没见过父亲,但是他的手艺还是得到了祖父的亲传,一些诀窍是别人都不会的。13岁时,他参了一个师傅但没有拜过师,经过自己的刻苦自学,加上祖传的传统秘诀,现在他可以吹打唱一起进行,一口气吹上十里地,喉咙不干。从18岁开始,肖秋林便以唢呐手艺闯天下了。肖说,在于都一直保留着一个传统,就是每逢婚丧嫁娶或者祭祀建祠堂,一定要请唢呐吹打几天。他便成了专门靠唢呐手艺吃饭养家的艺人,每个月至少有20天在外边表演。像这次遇到的“庙会”,就是一连表演5天,每天3场,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每场要两个小时左右。
    肖秋林一家10口人,老伴没有工作,在家为儿子们带孩子。两个儿子均已经成家,大儿子肖访华也是从事唢呐表演为生,二儿子在街上做饭店生意,女儿在家没有工作。一家10口要吃饭,只有4个人挣钱。“勉强够生活吧

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5:58:16

江西站(六)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江西站(六)白鹭一飞赣州生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24日)

来源:
郑州晚报
 
    走进白鹭古村
    9月15日上午8时30分,在赣县县委宣传部干事聂道英的陪同下,我向白鹭村进发。在车上,聂道英告诉我,白鹭村位于赣县的北边,距县城63公里,与兴国县和吉安市的万安县相邻,整个村落依山傍水,沿着村子里的一条小溪呈月牙形分布,南北走向,长约1公里,宽约0.5公里。客车一路颠簸,不时为停在路边或为正在作业的挖掘机和运输车让路。聂道英说,白鹭古村今年3月份进了县里的开发计划,要把它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现在正在修路。隔窗相望,四周山峦起伏,一条小道蜿蜒在山的半腰,看不到前面,不少修路机器正在如火如荼地忙碌。
    10时20分,客车在相邻的田村乡停下。下了客车,很多摩的围了过来。聂道英说,上午没有去白鹭的客车了,只有租摩托车去。听说我们去白鹭,的哥异口同声,一人6元钱,少了不去,“有20里哩,路也不好走,一直都是这个价”。
    坐上摩的,沿着一条狭窄的山路而行,让人提心吊胆。的哥说,是去看白鹭古建筑的吧,这几年来这儿的外地人很多,都是去看建筑的,有时候一天能拉七八拨儿客人往返白鹭和田村。11时,终于到达白鹭村。
    因梦白鹭而留居
    白鹭村的由来起源一个传说。在白鹭村口一块大石头上休息的钟经文老汉,向我讲述了白鹭村的来历。南宋高宗绍兴六年,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的16代孙钟舆,从老家兴国县竹坝乡携带妻儿,赶着百余只鸭子,游牧到现在的白鹭。因天色已晚,他们便露宿在河边。半夜梦见自己的百余只鸭子变成了一群洁白如云的白鹭展翅高飞,钟舆不禁失声喝彩:“好白鹭,好白鹭。”结果把妻子惊醒。第二天,奇迹出现了,只见满地银光闪闪,百余只鸭子一晚间生了200多个蛋。钟舆便对妻子说:“咱们不走了,就在这个白鹭入梦的地方安家。”白鹭这地名就因此而起,钟家在此繁衍生息。
    钟老汉热情地把记者领到一条小溪面前,“现在这条鹭溪小多了,在以前可是一条大溪流”。他说,鹭溪源于现在的兴国县,穿流白鹭村中部进入赣江,它不用通过弯曲的赣江支流贡江就直接流入赣江,缩短了北下的距离,使古代兴国永丰、赣县白鹭、田村一带的木竹通过鹭溪源源进入赣江,缩短了流程60多公里。古代的鹭溪河面宽阔,水深也足以木竹通行,正是这条黄金水道的优势使白鹭乡的木竹打入市场,村子开始繁荣。
    因为从事木竹生意,钟氏后代便富裕起来。他们见了世面,认识到要培养有文化的后代,于是开始重视兴办教育。因此从清代早期开始,钟氏家族涌现了大批读书人,不少人取得了功名。白鹭乡主管宣传工作的尹书记说,那时白鹭村共出了两个知府、6个知州知县,举人17个,秀才568人,这一阶段是钟氏家族最为鼎盛的时期。
    明清建筑保存完好
    潘少平说,白鹭村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保存完好的明清时代的古建筑群落。这是客家先民留下来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潘是白鹭乡党委书记,刚上任半年,但是对白鹭的古建筑群落却耳熟能详。他带着我们从乡政府的大院向西走,不到200米便进了白鹭村。顺着白鹭村的古道而行,时光就像倒回了古代,一切都是古色古香原汁原味。主街道两旁是梳式民居分布,屋栋之间的界隙形成宽窄不一的小巷互相连通,以1.5米宽的巷道为主,构成错综复杂的街巷网络。道路都是鹅卵石铺砌,呈龟背形。站在附近的山顶俯视村落,错落有致的4条主要街道,极似一横置的“丰”字。
    在潘少平的带领下,记者步入一家民居。大门入口是一个呈八字形的门楼,门外框用青石平墙而砌,外抹一道灰浆,一个高约30厘米的门槛横在那里。这是一个标准的“四水归堂”式建筑。“四水归堂”是白鹭村古建筑的一个特色,白鹭人认为雨水是财气的象征,所以在建房屋的天窗时,就修成四边高,呈一个倒立的漏斗形状,以利于雨水流回屋内厅堂的池子,池子下面有一个管道,通向自家的田地,意为肥水不流外人田。走出民居,潘少平说这是一个标准的清代的建筑。在白鹭村,像这样的明清时代的建筑就有69座,都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它们大多保存完整,而且都还有居民居住,这在全国都很罕见。潘少平说,白鹭还是赣南久负盛名的东河戏的发源地,“打轿”“烧瓦塔”等客家民俗风情延续至今。另外,白鹭村还保存着中国第一座以女性命名的王太夫人祠、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江南第一个村级民俗博物馆……而且,白鹭古村落的民居和古建筑,为了解和研究赣南古代的村落形成、布局、建筑、艺术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其建筑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协调,具有显著的社会应用价值。赣县客家研究会主任汤正明说,赣州作为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曾经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停留大站,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有一部分再次迁徙往外地。这批留下来的客家人被称为“老客”,而白鹭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一座客家古村落。白鹭村的独特价值,正是它自南宋形成至今,基本上没有外来移民杂居,形成了同一祖宗的钟氏家族村,也即是一座所谓“老客”意义上文化相对纯粹的古村落,它对研究赣南客家史的发展以及新、老与土、客之间的文化交融现象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
    白鹭古村的“未来”
    白鹭村现有村民2500多人,主要以种地为生,也有一部分外出做生意和打工,经济因为交通的闭塞而落后于其他村子。但是白鹭人的思想意识很开放。
    潘少平说,白鹭村的开放意识源自古代。在村子中央的钟氏祠堂前面5米左右,有一个用鹅卵石铺成古钱币形状的东西,潘解释,那是曾经的白鹭首富钟正英铺的,他因为做生意发了财,据说他在分家时,一口气为子孙们盖了17座豪宅,后来就在钟氏祠堂前铺了这样一个标志。古人都是藏富,白鹭人却露富,这不仅有激励后人的意思,也充分证明了那时客家先民思想意识的开放。至今白鹭的村民还保留着开放的民风。我在上午的采访中,随着潘少平串家进户20多处住宅,所到之处的居民都敞开着门,看到陌生人进入也毫不介意,甚至有很多住宅家里没有一个人,大门也不上锁。
    “一部以白鹭村为实景拍摄地、30集电视连续剧《云端的白鹭》,剧组明天就要来了。这是白鹭一次绝好的走向外面世界的机会。”聂道英告诉记者,县委宣传部和福建电视台已经达成了协议,以白鹭的古村落为主要场景的电视剧将于近期开拍。
    其实,这几年白鹭因为古建筑的独特特色而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香港凤凰卫视等知名媒体曾慕名来采访,还吸引了法国远东学院院士劳格文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客家历史。
    潘少平说,白鹭现在已开始向着旅游品牌村方向发展。曾经辉煌的白鹭因为近几十年来交通、信息的闭塞,经济逐渐衰退,然而可喜的是,白鹭村的祖先们为后人留下的一大片宝贵的古建筑遗产。
    夕阳西下,古老的白鹭在晚霞的照耀下光彩灿烂,宁静而美丽。我相信,它的明天一定会更美。
   
□特派记者尹海涛文

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5:59:28

江西站(七)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江西站(七)围屋围满沧桑文明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25日)

来源:郑州晚报
    围屋文化
    人类生存有两个必要环境,一是建筑环境,一是社会文化环境。建筑环境又是社会文化环境的舞台和载体,因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建筑环境就突出地反映出社会文化生活的种种特点,沉淀积累了许多历史印痕和信息。欧洲一位思想家曾说过,建筑是最为神奇地东西,把没有灵魂的石块、泥土、木头,按照一定的方式搭在一起,它们便活了起来,而且那么生动,远远胜过那些珍藏在雕花木柜里的文献资料。
    自从踏上赣州这块热土,我就一直在思索,作为一个独立的民系,赣州客家人是用什么样的建筑来体现自己独特的生活?到底什么样的建筑才能承载客家人的精神和文化?赣南客家联谊会副主任廖军说,是围屋,只有围屋才能代表客家人建筑文化的鲜明特色。2003年9月18日,我沿着客家人的足迹一路南行,车过“脐橙之乡”信丰,就进入了“烟云缥缈千山回”的龙南,来到了被国内外客家研究专家学者称为“客家围屋之乡”的小城。当听到该县县委宣传部廖彩新介绍说,这里保存着风格迥异大小不一的围屋就有370座时,我再也坐不住了,谢绝了廖“先休息,第二天再去”的建议,一路探寻,只身走进了充满客家风情的围屋中。
   走进围屋,就走进了历史的客家;走进围屋,就走进了客家的历史。
    沧桑可歌燕翼围
    对于龙南县杨村镇杨村的赖力一家来说,2001年7月16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他家世代居住的“燕翼围”榜上有名,和同县关西镇的“关西新围”一起成为了赣州客家历史上仅有的两座“国宝”。
    2003年9月18日上午10时,我乘车来到了距县城约60公里的杨村镇。随便向路人打听燕翼围,都会给你指点方向,燕翼围在这里妇孺皆知。
    从镇子的中心市场西行500米左右,一面墙壁上醒目地标着燕翼围的方向,在一大片建筑物中,燕翼围被掩藏其中。顺着一条狭窄的巷道而行,燕翼围的围墙渐渐出现在眼前。站在燕翼围的正门前,古老的门楼、高耸的墙体、丛生的杂草、灰冷的格调将一种沧桑感呈现了出来。一旁的墙壁上一块牌子很是入眼,上面提醒进入围内的游客要购买门票,落款为“杨村围屋保护委员会”。
    在门口,围子的主人赖力接待了我,并带着我登上了围子的最高层。顺着有点破旧的木梯而上,他说,原装的梯子已经坏掉,这是1958年重新修建的,梯子没有栏杆,到了第三层就只有一个直上直下的简陋云梯。站在四楼,整个燕翼围的内部一览无余。这是一座四层悬挑外廊式土木建筑,依四周围墙而建,四面相通相连,形成围子。在四个转折处,还有向外突出的炮楼,专门用来防卫、监视围子外面的情况。赖力说,四楼平时为储物层,战时为射击层。在外围墙壁上还有很多4个斜面形状的小孔,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围子外面的任何一个角落。
    燕翼围因其东北角、西南角炮楼突出墙体,鸟瞰如一只展翅的飞燕,故得名。围子以极其强悍的军事防御功能著称,围屋的下层用花岗岩砌筑厚2.5米、高3米的石块墙裙,异常坚固。惟一的大门有三重防御机关,第一层为钉有铁板的大门,第二层门内砌有护墙,用粗大的门杠横拦大门,第三层为从二楼贴墙放下的沉重的千斤闸,最后是厚重的便门。在大门入口处,记者看到,只有一层钉有铁板的大门,内侧还留有一道深深的小槽。大门顶上还设计有漏斗,防止敌人用火烧门时以便放水。
    赖力说,这座围屋是先祖赖福之建于公元1644年。赖福之在外面做木材生意发了财,年老时就回到老家,建造了这所住宅。围子总长41米,宽31米,占地1200余平方米,总共四层,每层有房间34间,共有房间136间,还有祠堂、炮楼等专用房间,是当时村子里面最豪华的围屋。赖福之是老三,在燕翼围的北边还有哥哥建筑的两座围屋,但是规模小多了。这个建筑一直传了赖家十二代人,在古时受过土匪的攻击,解放前受到日本侵略者飞机和炸弹的侵袭,但承受了359年的风风雨雨,一直固若金汤。
    燕翼围里的生活站
    在燕翼围的四楼向下望,原本空大的院子被两间瓦房占满,在一楼、二楼的栏杆上还搭晒着很多衣服。赖力说,围子里现在还住着自己一大家子,80多口人。“我有5个儿子,9个孙子,都是这围子的风水好啊。”今年54岁的赖力谈起自己的家庭,一脸的幸福。
    那平时都靠什么生活呢?赖力说,种地,但是这里的土地已经不够用了,每人只有三分地,还不够口粮,大部分孩子都去广州打工了。从院子里走过,房间都有些陈旧,但几乎所有的房间都没有上锁,我随便走进一间房间,正在忙碌的主人看了我一眼,就继续干自己的活了。因为经常有一些陌生人来参观围子,大家都习惯了。
    在大门口,我看到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正在照看一个幼儿。老人耳朵已经有些不灵了,本想询问一下她的生活情况,可费了好大劲,她也没有听懂我的意思。赖力说,那是他的母亲,今年81岁了,自从嫁到这里,就很少出过围子,根本不知道外面的生活,更听不懂外来人的说话。在这个围子里,女人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看看孩子、做饭,偶尔才去赶集。这几年因为围子的名气大了,有很多人赶来参观围子,去年就有美国、法国、日本的专家来考察,国内、省内的就更多了,因此大家也都长了一些见识。走出燕翼围,突然一个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这么庞大的一座建筑,随着年代的久远,它的维修和养护必定会越来越重要,那么赖家靠什么维修保护它的完整呢?
    赖力解开了我的疑问。他说,都是靠自己一家人的共同努力来修,哪里漏水了,哪里塌了,实在顶不过去了,就请人简单修修,但是由于没有资金,所补修的地方都与原来的样子相差很远,导致现在有很多地方失去了原本的风格。
    走出围子,在一处高坡上回望燕翼围,在大片现代建筑的包围之下,高大的围屋显得格外的古朴,连在一起,成了一个古老的城堡,更像一个传说……
    28年建成乌石围
    “如果说燕翼围是客家家庭在异乡生存艰辛的一种体现,那么乌石围则代表了客家家族在面对外来侵犯时的智慧和力量。”此次探寻客家围屋出发前,龙南县县委宣传部的廖彩新曾这样告诉我,看过了燕翼围就没有理由错过乌石围。
    从燕翼围出来,乘客车南行不到10分钟,便到了杨村镇乌石村,一个著名的围屋群落———乌石围就坐落在这里。下了车,还站在大路上时,一片城堡似的围墙便出现在眼前,不用问,那便是乌石围了。9月18日中午,我信步迈向了这个藏在山峦之中的客家围屋。
    2001年2月4日上午8时,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主持人尹莉,身穿大红休闲装,站在一座围屋前,兴奋地向全世界的观众介绍一个独特的民居。当日,央视《直播中国》栏目将直播的镜头对准这个“隐居”了390多年的建筑,从此,乌石围的名字伴随着这期名为“客家人的围屋”的节目传遍了世界,“一朝成名天下知”。
    在村口,我遇到了村民赖允伦。这是一个在乌石围生活了62年的老人,在他的讲述中,我完成了对乌石围的历史掌握。
    乌石围是客家赖姓子民的民居,赖氏祖先早在三国末年,就从中原迁徙来到赣南宁都,至南宋高宗年间,宁都赖姓一分支迁到龙南,为客家龙南桃川赖氏始祖。到明永乐年间,也即公元1403年,一位叫赖海清的又从龙南迁到今天的杨村镇东水村开基,“乌石围”客家人的祖先赖绍先在粤赣通道横岗隘任私隘官,主理盐道商务关卡和御贼之事,世代经营木排生意。二世祖思章公曾因放排九江将老木曲杉送给皇家建行宫,被授予“天下老人”封赠,官加三级。六世祖元宿公遵祖俗放排行商,家财日聚渐丰。万历三十八年前后,已40岁的元宿公便与66岁的老父商议,请来广东名匠黄师傅,开基建围。先立祖厅,定好中轴线,后建房。连年续建。元宿公9个儿子长大后又接续兴建,经28年工夫,历三代之力而建成,耗白银1200两。
    防御体系固若金汤
    最神奇的是乌石围建筑本身。乌石围里,前有三栋祠堂四院旁屋,后有环形居室,并在后院挖出一口甘泉供围子里的人饮用。围屋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四周有厚厚的围墙围住,墙高8米,仅有3个出入大门,每门二栅一板三道,两边有炮楼守角,枪眼炮眼密布,可居可防,既是居室又是防御工具,可让人高枕无忧。而且整个围屋形状奇特,前面是方形,后面是半圆形,方形是雄伟建筑,半圆是高墙环绕的门前院落,院落有乌石身影花草园地,还有水榭亭台,气派非凡。
    赖允伦说,一般来乌石围的客人都要选择高处俯视。在他的指点下,我登上附近一处山顶,举目远望,山下的圆形乌石围与方形老围呈“月”字形与“日”字形,黑瓦白墙,在苍穹下密密集集。
    从山上下来,我绕着高高的围墙寻找大门,围屋的外墙高六七米,顶层墙上设有一排排刺目的枪眼炮门,有的在碉堡上还建有一单体小碉堡,可见其最大特点当数“防御性”了。整体外貌没有复杂的装饰,仅以巨大的尺度、完善的防御体系、固若金汤的结构,令人感到一种威慑力。门前是一片很大的空场,孩子们玩耍着,不时有身穿蓝色粗布褂的客家妇女挑着担子经过。
    围屋里面大多是二层砖房或石屋,用木梯上下,路面很窄,以土石铺成,行至其间,感觉有点像开封的小胡同,不同的是两边房屋是二层的,可以用简陋来形容,而且常会看到养得非常肥大的母鸡。赖允伦说,乌石围“外圆内方”,周边房屋做成圆形,围着祖厅,意即盘龙状。地理名师认为,此围“来龙”很远,龙头在广东连平州,龙尾在此结穴,所以乌石围是块风水宝地。(注:本文为“探寻客家历史足迹”大型系列报道最后一篇)
   
□特派记者尹海涛 晚报见习记者游晓鹏文
 

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6:02:10

福建站(一)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福建站(一)
河洛是根 闽西是祖地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27日)

来源:郑州晚报
 
    走近闽西
    9月8日下午3时20分,从郑州飞往福建厦门的航班准时起飞。
    闽西的客家人性格如何,客家话能不能听懂?在我一遍遍的猜想中,飞机已经在福建降落。
    从出租车司机的口中,就能知道福建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福建的西部。该地区包括龙岩市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连城、新罗、漳平7县(市、区)和三明市所辖宁化、清流、明溪三县的连片区域,总人口347万人。
    在闽西采访时,客家学专家们还告诉我,客家的根虽然在河洛,但闽西在客家的发展史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客家在江西还是一个处在母腹中的胎儿,而客家在闽西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客家在广东梅州则已长大成人。客家的祖地在闽西是个不争的事实。在闽西这片热土上有客家的祖地宁化石壁,客家母亲河汀江也从山清水秀的闽西发源。
    许多客家人便顺着汀江迁移到广东、江西,甚至海外生活。客家人因为喜欢迁徙,又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
    客家地区虽然现在还有些落后,但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在闽西大地上,有高大雄伟的永定土楼;有筛选秀才的长汀汀州试院;有供奉客家李氏始祖的上杭李氏大宗祠;有连城四堡的雕版印刷……
    在闽西有古老的民俗,山间不时回荡着悠扬的山歌,少女出嫁要哭嫁,春节时节要送穷。
    闽西还有敬祖重文的传统,穿梭在客家地区,在每一个村落里都可看到有一个或数个祭拜祖先的祠堂;还有为了激励家族人奋发向上而立在祠堂前的石旗杆。闽西客家地区还是一个地杰人灵的地方。这里养育了胡文虎、胡仙父女;李嘉诚、李光耀是闽西客家的子孙;从这里还走出了将军刘亚楼、杨成武……
    在闽西采访越深入,越发感到客家文化的神秘。闽西客家文化如同一本永远读不透的大书。
    闽西是客家祖地
    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居住在中原地带的汉人们为了躲避战乱,就不断南迁。他们在江淮流域稍作整顿,就又南下直奔赣南和闽西地区。中原客家人在闽西地区居住、繁衍,到南宋时期,居住在福建宁化一代的中原汉人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客家话,客家也随之形成。
    闽西作为客家“出生”的地方,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龙岩市7个县(市、区)中有5个县的居民以客家人为主。闽西客家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城,被誉为“客家首府”,汀江河被称做“客家母亲河”;客家传统民居的代表永定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的上杭稔田李氏大宗祠,被称为“东南亚李氏宗亲的大本营”;客家人具有尊宗敬祖的传统,在长汀的河田镇有宗祠排成行的古街。闽西有华侨及港澳台胞30多万人,其中不少是东南亚地区政界、商界知名人士和实业家。
    龙岩市交警支队退休的谢耀承说,他的家乡在永定县下洋镇东山村,他们一个家族迁往台湾省的就达42户。
    同处于闽西的宁化石壁还是客家人的祖地,每年都有许多海外的客家人来这里祭祖。
    悠久历史值得骄傲
    据闽西客家研究会会长李逢蕊介绍,在龙岩市辖区内,历史上首次建立地方政权是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设置的新罗县(县治设在今长汀县境内),现龙岩市城关,古称苦草镇,为新罗县所辖,至今为止已有1700多年历史。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新罗县治所设在苦草镇,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新罗县改称龙岩县。
    如今,已发展为龙岩市,现辖新罗区、漳平市和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五县,下设123个乡镇、11个街道办事处。2001年全市总人口287万人。市政府设在新罗区,龙岩市中心城市人口26.4万人,城区建成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
    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通称闽西。地处闽、粤、赣边区,东与泉州、漳州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邻广东省梅州市,北接三明市。
    龙岩市东西长约192公里,南北宽约182公里,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5.7%。在采访的10余天里,我对闽西的最大感受就是山多。坐在长途汽车上,向车窗外张望,如果不想看到山,那是很困难的事,车经常在山腰盘旋。据龙岩市市委宣传部的同志说,整个龙岩市的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东高西低状,平均海拔460米,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94.8%。
    在闽西龙岩,即使30℃的高温,你也感受不到炎热,因为空气很湿润。这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5℃~20.8℃,年平均降水量是郑州的一倍以上。这里气候温和,无霜期的天数超过了300天。据当地人介绍,这里的冬天没有严寒,也无需穿棉衣,夏天也无酷热难耐的天气,植物四季常青,无论春夏秋冬,看到的都是青山绿水。
    重要的交通枢纽
    龙岩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交通要地。龙岩市东临厦门、漳州、泉州、南接广东梅州,西邻江西赣州,既是厦门经济特区、闽南金三角开放区的腹地,又是内地的前沿,是闽粤赣三省的交通要地和物资集散地、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带和经济走廊。
    国道319、205线贯穿闽西全境,漳州至龙岩高速公路(龙岩段)已全线贯通,漳州段仍在紧张施工。漳(平)泉(州)铁路与鹰(潭)厦(门)铁路在漳平市交会。福建出省的第三条铁路,连接华东与华南的重要通道梅(州)坎(市)铁路已投入运营,连接京九线的赣州至龙岩铁路正在建设中,预计2005年可投入运营。连城机场开通民航项目已开工建设。龙岩作为连接东南沿海与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不断“升级”,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龙岩市中心区和各个县城都建在山谷和山腰上,地势高低不平,由于出行靠自行车很困难,大多数市民用摩托车代步。在龙岩的新罗区、长汀县、永定县采访时,记者还发现,像郑州街头来回穿梭的出租车在那里还不多见,在城区内拉客的多是摩托车。
    闽西地下遍是宝
    龙岩是资源丰富的黄金宝地。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金属矿种有铁、锰、铜、铅、锌、稀土、钼、钨、金等28种。
    该市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6种,据专家估算,其中17种主要矿藏原矿价值750多亿元。有11种矿藏探明储量占该省第一位。其中,铁矿储量5.4亿吨,占全省80%;高岭土原矿储量7239多万吨,占全省44%;煤炭储量6.6亿吨,占全省49%;紫金山铜矿是全国近年发现的第二大铜矿;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08万千瓦,可开发量140.8万千瓦,国家重点工程,装机60万千瓦的棉花滩水电站已并网发电。
    整个闽西的树都比较多

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6:03:27

福建站(二)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福建站(二)
来的都是客是客都尊贵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29日)

来源:郑州晚报
 
    从9月8日起,我在闽西的龙岩和三明两市采访,穿梭于永定县、上杭县、连城县、武平县、长汀县、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客家人聚居的乡村与城镇之间,所到之处均弥漫着客家人热情好客的气息。
    客家人好客,一见面他们就会给你端出一杯热腾腾的香茶。
    客家人好客,喝酒如中原人一样豪爽。客家人好客,即便上个厕所也要让客人“高自己一等”。我到福建的第一站是在厦门,接触到的第一个人是一位出租车司机。这位司机是漳州市南靖县人,家乡紧靠龙岩市的永定县。一听说我是来采访客家人的,他显得更加热情,说他就是从永定迁到南靖的客家人。在车上,这位司机不停地讲客家人的性格、风俗、建筑、生活、语言等。下车付钱时,他说什么也不肯收,说:“你为客家人服务,我作为客家人为你服务,是理所应当的。”但最后我还是把钱硬塞给了他。在闽西,你到客家人的家里,他们会端出最好的食物让你品尝,长汀人会给你端来糯米酿造的酒娘,宁化人会为你制作宁化地区特有的老鼠干。每天被热情好客的气氛包围,心情特别舒畅,我想,其他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做客的人会有同样的感受。
    山间无数茶亭迎客
    在闽西客家地区流传着一句话: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山,有山的地方就有茶亭。从厦门出发,一路西行,进入漳州市南靖县境内,惊奇地看到,在山上不时地会闪过一个个茶亭。车上的乘客说,看到了茶亭,就算到了客家人居住的地方。问起在闽西到底有多少茶亭,车上没有一人能说得清。他们只是这样回答:只要山上有村庄,附近就会有茶亭。
    9月14日,我走进长汀县馆前乡一座大山中的一个用木板搭建而成的茶亭。茶亭离公路不远,在通往一个村庄的石砌路旁。茶亭内的茶水已被晾成了凉开水。用碗舀起,喝几口,水非常的甜润。茶亭内还设有锅灶,是用泥巴砌成的那种土灶,在这走很远还看不到人烟的地方,茶亭对于长途跋涉的人来说,就像是一个加油站。大部分茶亭内还都放有几条长长的木凳,坐下休息一会儿,欣赏绿绿的山,青青的溪水和高高低低的梯田,心中便生出一种惬意的心情。
    据当地人说,这些茶亭有的是村民们自发搭建的,也有热心人捐钱建的,一是为了村民耕种离家较远的田地有个歇脚的地方,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给走路的客人一个休息的场所。
    “请茶”飘香客人心
    客家人请人喝茶,是无条件的,他们不管认不认识,也不管你和他有没有关系。他们只尊奉一句话:只要来了就是客。
    第一次“遭遇”客家人请茶是在9月10日。上午9时,我赶到龙岩市永定县县委宣传部联系采访工作,秘书股的吴艳接待了我。环顾整个办公室,一套紫砂茶具很醒目地摆放在门口附近的茶几上,茶杯小如中原地区的小酒盅。
    吴艳还没有问我来意,就把一小杯热茶端到了我的面前,这种热情让人无法拒绝。茶喝下,一股香气在口中回荡,同时一股暖流也在心中涌动。
    走在永定县县城的大街上,想在路边的商店里买点东西,脚还没有迈进商店的门,商店的店主就端出一杯茶来,说:“来,喝杯茶。”面对店主的热情,我有些犹豫,店主说:“买不买东西都没关系,只要来了就是我的客人。”
    在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土楼振成楼主人之一林日耕和我见面后,接待我的也是一杯热茶。在振成楼共住着14户人家,林日耕领着我参观,每到一户人家,都会有一杯热茶等待着我。在闽西地区采访,这种热情时时刻刻环绕着我,自己也不知一天到底喝了多少杯茶。
    客人入“专用厕所”
    客家人的好客不仅仅是礼节上的,在设计自己的住所时,他们就已经把如何待客敬客考虑了进去。在雄伟高大的振成楼外,我看到正面的大门高大雄伟。林日耕说,如果在平时,大门是关闭着的,但客人来了,这个大门就立即打开。让客人从正门进来,是我们对客人的尊重。在振成楼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个侧门,住在土楼里的男女老少们进进出出都是由这两个门通过。
    就是在一些细节上,他们也为客人考虑得很周到,让客人感到处处受客家人的尊重。在振成楼厕所的建设和设计上,也展示着客家人的好客情怀。振成楼的东西两侧还有两栋附属性建筑,呈对称分布,东边的那栋原来是振成楼里的孩子上学的地方,当时称之为私塾。西边的那栋原来是振成楼里的成年人创造财富的地方,是一个做烟刀的家庭作坊。远远看去,整个振成楼就像一顶乌纱帽。就在西边的这栋用做家庭作坊的两层建筑里,还设计建造有3间厕所,一楼建有一间男厕和一间女厕,是供土楼的男女老少用的。在楼上还建有一间厕所,专门供客人使用,平时厕所门是关闭的,客人来了才把锁打开。
    酒风豪爽如中原
    无论是在福建的漳州和厦门,还是在福州和泉州采访,一说到客家人,人们都会说一句话,闽西客家人好客、豪爽,喜欢喝酒、划拳。
    在从龙岩出发,去永定、长汀等地采访时,龙岩市委宣传部外宣科工作人员龚祖灿告诫说:“小张,我们客家人喜欢喝酒猜拳,你要小心点,别喝醉了。特别是在长汀,如果你喝不醉,他们就觉得仿佛没有尽到地主之谊。”但在闽西经过几天的采访,我却有许多疑惑,闽西客家人喜欢喝酒,可我在街头的一些饭店内,很少看到有卖白酒的,即便有卖白酒的,酒精度也很低,高于30度的酒就少之又少。
    到长汀后,才真正感受到了客家人的豪爽。客家人不喜欢喝烈酒,他们觉得只有让客人喝自己家用糯米做的酒娘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意。长汀县人大副主任李文生说,在长汀,酒娘几乎家家都会做,做好后,就盛放在铝水壶里,喝酒就像喝水一样,无论什么时候倒一杯就喝。这种酒喝起来虽然甜润,但后劲挺大。客家人也不喜欢吃凉食,所以在街上的饭店内是很难看到凉菜的,如果要一桌菜,汤大概能占到一半。按照闽西客家研究会会长李逢蕊的话说:“我们客家的菜其实和中原地带的很像。我吃过洛阳的水席,我们的客家菜和洛阳水席差不多,吃洛阳水席时,我就有一种吃客家菜的感觉。”
    客家人喝酒和中原地带一样,喜欢划拳,猜拳令也大抵和中原地区相同。他们喝酒也从来不耍滑,如果客家人想敬客人酒,他会先喝上一杯。
    自降一辈示尊重
    在客家人的风俗中,为了显示对别人的尊重,还往往要贬低自己。在称呼别人时,自己往往要先降一辈。
    福建省三明市客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善群说,宁化县是客家人的祖籍地,一些风俗习惯和其他地方就有很多不同,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所以宁化县的客家话还有“客家土语”之称。在宁化县有一种风俗,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在称呼别人时,自己先降一辈。
    在宁化的大街上,你也许会碰到两个年龄相仿的人碰面,一个人喊另一个人姑丈,你这时也许还会纳闷。刘善群说,像这种情况,其实往往是一方只是另一方的姐夫或妹夫,妻弟或妻哥为了表示对姐夫或妹夫的尊重,便自降一辈喊姐夫或妹夫为姑丈。而姐夫或妹夫反过来为了表达对妻哥或妻弟的尊敬,要称呼妻哥或妻弟舅公。
    刘善群说,如果两个人结婚后,双方父母之间的称呼也很有意思。男方父母要称女方的母亲为妈妈。而女方的父母则称男方的父母为公公、婆婆。
    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敬,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禁忌。在宁化一带的客家人,说死是对死者的家属不尊重,所以客家人说死就用走了等字眼来代替。因为四与死谐音,四也便成了一个不吉利的数字。我在宁化的街上转了转,发现他们遇到这个数字时,往往用其他词来代替,他们会用“舍”代替,更大多数时候,他们会把四说成“红数”,如四十斤大米,宁化的客家人会说成“红数十斤大米”。
   
探寻客家历史□特派记者张锡磊

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6:04:40

福建站(三)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福建站(三)
始祖“开山”福泽后世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30日)

来源:郑州晚报
 
   福建宁化县有一个石壁镇,还有一个石壁村。但在客家人眼中,石壁却不仅仅是一个村庄和一个乡镇,她是客家人心目中的祖地。说起石壁,总有一种神圣的情绪在客家人的血管中涌动。
    从地域范围上说,客家人所指的石壁也不是一个乡镇和一个村庄,宁化县城西的石壁、淮土、方田、济村等4个乡镇统统被称为石壁,面积达400平方公里,包括200余个村庄。石壁甚至还可代指宁化县。
    如果说赣南地区孕育了客家的话,客家在石壁就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据宁化县客家研究会会长刘善群介绍,作为“客家中转站”、“客家祖地”、“客家摇篮”,在客家人的姓氏中,有200个以上是由宁化石壁播衍到海内外各地,占整个客家姓氏的88%。而且自宁化石壁播衍各地的祖先,大都被奉为客家各姓氏的始祖、一世祖或开基祖。
    除了宁化石壁是早期客家人的播衍中心之外,她还是早期客家文化的传播中心,石壁的客家文化也被称为初期客家文化或客家原始文化。如宁化的方言就有“客家土语”之称。宁化作为客家的祖地,在世界各地漂泊的客家子孙们每年都要到这里来祭拜祖先。
    他们走进宁化石壁客家宗祠的大门,抚摩着刻有自己姓氏起源的石碑,总会心潮澎湃。一位从太平洋东海岸留尼旺而来的老人,在宁化石壁客家宗祠内看到客家宗祠的工作人员,在一个特制的世界地图上留尼旺标注有客家人居住时,他竟像孩子般呜呜哭了起来。
    一个“世外桃源”
    我是9月16日去石壁村的。在宁化县客家联谊会会长张恩庭和宁化县客家研究会会长刘善群的陪同下,从宁化县城出发,向西23公里处,我们就到了石壁村。到石壁后的第一感觉是仿佛到了世外桃源。
    武夷山走到这里,就像故意绕开一样,高高低低的山把石壁附近的400平方公里环绕成一片开阔的盆地。从我9月8日踏上闽西客家聚居地开始,在眼前晃动的到处是山,这样的开阔地还是第一次见。
    远山上是绿绿的树,汩汩清泉从山间缓缓泻出。山溪中的水很清澈,可以看到鱼儿在水底嬉戏、追逐。被山环绕的石壁盆地很平坦,地里长的是快要成熟的水稻,整个盆地被沉甸甸的稻穗染成了一片金黄。
    刘善群指着西边的山说,那里就是站岭隘,是江西石城通往福建的必经之路。客家先民就是从站岭隘进入石壁的。
    客家祖地的标志性建筑客家公祠就建在石壁盆地的北侧,自1995(,年客家公祠建成后,海内外的客家人就不断地来到这里祭拜客家先民。10月16日至18日,是客家人集中祭拜的时间,每到这几天,远在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地的客家后人也会纷纷赶来。这几天也是客家公祠一年中最热闹的时间,一大早,当地成千上万的居民就来到客家公祠的牌坊外迎接从远方来的乡亲。远方的客家人来到后,当地居民用锣鼓欢迎。
    走过牌坊,是一块块石碑,排列在道路的一侧。
    进入客家公祠的大门,是一座大殿式的建筑,厢房和南侧的房屋墙壁上挂着各个姓氏族谱的简单介绍。来这里的客家人首先会在这里寻找自己的祖先,然后站在那里久久地凝望。祭拜大典是宏大壮观的,客家公祠的院内站满了身穿黄色马甲的人,随着隆隆的礼炮声,写有大大“祭”字的黄色大旗缓缓升起。满院子的人朝着供有各姓客家人始祖牌位的大殿,齐齐跪拜在地。
    祭拜完之后,客家人还要到大殿后的客家文化展厅看一看。去年,一个从留尼旺专程赶来祭拜的老者,看到展厅中的客家人世界分布图上标有留尼旺时,激动得老泪纵横。
    客家功臣巫罗俊
    说起客家的形成不能不说巫罗俊,说起石壁也不能不说巫罗俊。虽然他不是最早到石壁居住的中原人,但他为石壁的开发、石壁初期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隋朝末年,巫罗俊随父亲从山西迁到现在的福建南平附近居住,后又迁到古代的黄连峒,即现在的宁化附近居住。巫罗俊的家庭是一个官宦家庭,他自幼喜欢舞枪弄棒,又酷爱读书,是个能文善武的青年。在当地人中有很高的威望。
    据宁化县客家研究会会长刘善群介绍,巫罗俊到石壁居住时,石壁已有从中原来的汉人居住。最早的应该是管姓人,但由于当时土著人的侵扰,来这里的中原汉人并不能安居乐业。
    巫罗俊到石壁后,就带领人们筑起城堡,保护从中原来的汉人。据刘善群介绍说,现在还没有考证出巫罗俊筑城堡的具体位置,但从宁化境内发现的另一个城堡来看,当时的城堡肯定很大,很坚固。在宁化境内发现的那个城堡建于唐代,说起墙的厚度,宁化客家联谊会会长张恩庭说如果在墙上建一间房的话,还会有一个走廊的空间,规模之大也令人惊叹,城堡内还建有9条街道。
    由于巫罗俊能文善武,跟随巫罗俊的中原汉人很快过上了安稳的日子,附近的汉人闻讯后,纷纷来投奔巫罗俊。
    开山伐木创大业
    唐朝以前石壁附近没有建制,属于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战火也很少燃烧到这里,相对于中原地带频仍的战乱,这里就是一个世外桃源。无法得到朝廷保护的人只有寻找自救的办法,巫罗俊筑城堡保卫汉民的做法,使跟随他的人也越来越多,石壁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巫罗俊对这一进步并没有满足,经商的意识开始在他的脑海中成长。石壁附近是一个山高林密的地区,又是汀江、赣江和闽江的发源地,山间沟壑纵横相连,从赣江可以到长江。唐朝的长江三角洲已很繁荣,巫罗俊望着满山遍野的树木经常发呆:能不能把这些树砍伐下来,通过水运把木头运到苏州、扬州一带去卖。
    想法成熟后,他就开始带领跟随他的中原汉人干起来,石壁很快就通过卖木材富裕起来。
    有了经济基础的中原汉人继续在石壁一带开发土地,为大批的南下汉人迁入石壁提供了条件。唐贞观年间,皇帝看到这里开发得很好,就在石壁设置了建制,设黄连镇。石壁适合躲避战乱并能安居乐业的名声越来越大,迅速在准备南迁的中原汉人中传播。
    唐末的黄巢起义和宋朝的金兵南下,使中原地带的战乱进一步升级,南迁到石壁的人越来越多,人口很快达到了饱和。为了寻找新的居住点,石壁的客家先人又不断从石壁往外迁移,先是迁到闽西的永定、连城、长汀、上杭、武平等县。
    文天祥抗击金军失败后,一部分人被逼无奈之下又迁向广东梅州,继而一部分从梅州又迁往江西南部。
    后人为了纪念巫罗俊的功绩,为他建了祠堂,称为客家的始祖。在宁化,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也是巫罗俊。
    同姓太多通婚成难题
    随着中原人不断迁入石壁村,又不断迁出石壁村,石壁的居民姓氏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客家人中88%的姓氏都可在古代的石壁找到,也就是说在客家人的200多个姓氏中,有近200个姓氏的客家先民们在石壁居住过。可现在,石壁只留下张、杨等几个姓氏的人居住。
    特别是张姓居民在石壁占了绝大多数,在石壁地区,目前共有8000多户家庭,而张姓家庭就占了6000户。由于在石壁姓氏的单一,张姓在前几年的通婚中出现了困难。
    作为中原的汉人,心中对人伦道德看得很重,特别是同姓不结婚的思想特别浓烈,这有着很深的科学道理在里面,近亲结婚对后代的智力、身体健康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原汉人禁止同姓结婚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但随着张姓在石壁占了绝大多数,张姓青年男女的婚姻大事便成了难题。
    无奈之下,他们做了变通手法,从村中央的大路为界,修谱时不再续总谱,各自另立家谱。在通婚时不再固守同姓不通婚的规定,但必须在五辈之内不能有血缘关系才能通婚。
    现在的石壁村在宁化县中经济不算落后,在石壁,烤烟是农户的最大收入,果林业在最近也发展起来。虽然石壁的地势在闽西是相对平坦的盆地,但很大一部分属于梯田,人们耕作仍是传统的生产技术,拖拉机等农具在整个闽西地区都很少见。
    石壁也生产稻米,一年两茬,但每户种得都不多,只够自己食用。
    客家原始文化在石壁
    宁化县客家研究会会长刘善群说,宁化的客家文化,在整个客家地区来说,应该说是保留中原东西最多的地方。如语言,和中原古语最为接近,如果用宁化当地的客家话读文章基本和普通话的音韵差不多,因此宁化的客家话被称为“客家土语”。
    我在闽西客家地区采访发现,宁化当地的客家话比起其他地方的客家话更好懂一些。石壁话的词汇里还保留着许多古汉语,如宁化当地人不说“吃”而说“食”,宁化人还把“柴”说成“樵”等。
    宁化当地的民俗也与中原民俗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许多在中原地区早已消失的古俗,在宁化及周边许多客家地区却仍然存在。如宁化人至今还保留着夜晚迎亲的习俗。也就是说,迎亲队伍和新郎于白天上午到达女方家,晚上子夜把新娘接上轿,约清晨时分到达夫家,然后按择定的时辰进门拜堂。
   
□特派记者张锡磊

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6:06:38

福建站(四)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福建站(四)
客家首府蓄势突围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01日)

来源:郑州晚报
  汀江从宁化县和长汀县的交界处发源,向南汇入韩江入海。汀江流经地区大部分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汀江穿过高山峡谷,迎来一批批客家人,又送走一批批客家人。通过汀江,客家人从客家的祖籍地闽西迁到广东的大浦、樵岭、梅州等地,然后又远赴海外生存,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是汀江繁荣了客家地区的经济,孕育了客家人的子子孙孙。长汀县是汀江流入的第一座城市,古称汀州,下辖长汀、宁化、连城、上杭、武平、永定、归化、清流八县,是当时客家人聚居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有着“客家首府”的美誉。
    汀州城的发展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了顶峰,因为当时又是革命根据地,便又有了“红色小上海”的美称。汀州城的美也倾倒了国内外游客,当时在海内外流行着一种说法,在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山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另一个就是福建的长汀。可现在的长汀却被许多城市甩在了后面,作为客家首府的长汀,在现代的闽西一带,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已很难体现。汀州城古代的繁荣是个什么景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的衰落,汀州城又如何进行复兴?
    曾经千船齐泊
    漫步在汀江河畔,望着汀江清清的、浅浅的河水,我的思绪想要极力地还原古代汀州城的繁荣景象。这时恰好碰到了一位叫李长栓的老汉,他今年已经70多岁了,一直在汀江边居住。他说,要说现在的长汀比原来的汀州城最繁荣的时候还要繁荣,但现在的长汀人还是有些失落。
    新中国成立后的长汀因为没有其他地方发展迅速,闽西的中心地位已渐渐丧失。李长栓的爷爷那一辈还在靠汀江生活。汀江当时的河水很大,每天从长汀发出和进入的船上千只,放眼望去,河里到处是来来往往的木船。我们是站在古城墙的四通门上谈论汀江的。李长栓用手指着四通门外的河边说,那里就是码头,许多货物都是从这里装运和上岸。从这里运出货物大多都顺着汀江入韩江,然后从潮州入海,货物多是木材、烟丝、纸张等,而从潮州方向过来的船只,卸下的多是盐巴、煤油等。
    因为当时船多,一个码头无法满足每天上千只船停靠,所以当时汀州城外还有几个码头。在每个码头的附近都有许多商铺。李长栓的祖辈当时就在四通街上开有商铺。李长栓领着我走进离四通门不远的四通街和店头街转了转,说这些街区就是汀州城当时最繁华的地方,是长汀城的传统街区。像这样的街道,长汀城还有几条。我在街上转了转,街道很窄,只有两三米的宽度,机动车辆肯定是过不去的,最宽处也不过4米。街的两边都是商店,有小吃店、理发店、药店等。李长栓说,在汀江通航的时候,这里大多是盐铺、布行。
    在宁化,一位姓张的老汉也告诉我,那时的汀州城是他们很向往的地方,因为当时要用担子挑着这里的特产到长汀,然后再从那里挑一些盐巴回来。从宁化到长汀全是山路,来回就是几百里路。他当时就想:“如果住在长汀就好了,不用受这样的挑担之苦了。”汀江还使许多客家人从闽西迁移到广东,又由广东返迁至江西,使客家人的居住范围进一步扩大。还有一些客家人通过汀江水路走出大陆,到台湾、东南亚等地谋生。
    古建筑诉说辉煌
    漫步在长汀街头,最容易看到的就是古建筑,仔细聆听,这些散落于长汀街头巷尾的古建筑似乎无不在述说着作为闽西文化中心的辉煌。在这些建筑中,最能代表长汀作为文化中心的就是汀州试院。汀州试院建于宋朝,在明清时就成了闽西八县考试秀才的场所。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还是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国家八部委曾在这里联合办公。走进汀州试院的大门,正对大门的是一座高大的厅堂式建筑。
    据长汀县博物馆的范馆长介绍,那就是考秀才时,监考官监考的地方,清朝名臣纪晓岚就站在这里,筛选过秀才。在大厅的后面有几个房间,是监考人员休息的地方。
    大厅的两侧,是两排厢房,这就是秀才考试的号房,当时考试秀才不和现在的考试一样几十人一个考场,考秀才的人都“享受”单间待遇。在汀州试院正南方是一座城楼,名叫三元阁,取状元、榜眼、探花之意。据说是专门为祝福在这里考试的考生而建,希望汀州能多出人才。汀州试院东面不远处还有一座文庙,庙里供奉着孔子。在古代每到考试前夕,文庙里都是烟雾缭绕,考生们都要到这里祈求孔老先生能够保佑他们考出好成绩。
    “公祭母亲河”
    汀州是古代闽西八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汀江是客家人的母亲河,汀州城(现为长汀县城)又是汀江流经的第一座城市,对母亲河的公祭活动自然而然就在长汀县的汀江边举行。公祭母亲河是马来西亚永芳集团姚美良、姚森良兄弟二人发起的。姚美良、姚森良是马来西亚著名企业家,祖籍在广东大浦,虽然他们离开故土已有很长时间,但尊祖敬宗的观念在他们心中茂盛地生长着。他们是客家的子孙,他们一直牵挂着客家的故乡,牵挂着客家祖籍地和客家母亲河。
    1995年,他们决定捐钱在长汀县城汀江岸边建一个客家母亲园,从海外归来的游子每年可到客家母亲园祭奠母亲。客家母亲园当年就建成使用,当年10月就在客家母亲园举行了盛大的公祭活动。9月15日,我走进造型像船一样的客家母亲园。看到客家母亲像和真人一样大小,是传统的客家妇女形象,头戴斗笠,左手拿着船桨,右手拿一朵小花,扭着头逗着背上的孩子,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在江边居住的女孩赖新丽说起公祭活动,便兴奋异常。她说,在一年中,汀江最美丽的时候就是公祭母亲河的那天晚上。
    在华灯初上时,河边的居民都纷纷从家里拿出蜡烛,用纸叠一只只小船,把点燃的蜡烛放到河里。放眼看去,满河都是摇曳的烛光,把汀江照耀得朦朦胧胧,人好像是在梦中一样。
   衰落的长汀要突围
    长汀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文生说,长汀县和原来相比是有很大的发展,但和周边地区的发展相比却显得有些落后。长汀原来作为闽西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优势几乎已丧失殆尽。走在长汀的传统街区,街景显得有些败落,部分店门紧闭,一些商店门前老板们在闲聊。还有些建筑损坏严重,有的屋角甚至已经塌落。漫步汀江边,沿古城墙而行,古城墙上到处是民居,有些民居还相当简陋,破破烂烂,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在刚修建好的四通门城墙上,竟然还开有一家名为“四通”的饭店,有点不伦不类。
    在上个世纪,有一个游遍中国大地的法国人说,在中国有两个山城最漂亮,一个是湖南的凤凰,另一个就是福建的长汀。但李文生副主任说,虽然他没有去过凤凰,但从别人传来的信息看,长汀和凤凰相比已有了差距。长汀虽然这几年在传统街区和古城墙的保护上作了一些努力,但县里经济还不太发达,暂时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修复古城墙和整修传统街区。在街上,一位商店老板说,现在的长汀是农业大县,一些产品名气都很大,如名列“世界五大名鸡”第二位的河田鸡,“中国四大名菇”之一的汀菇,“闽西八大干”之一的汀州豆腐干等,但由于都是初级产品,没有深加工,所以经济收益并不很大。说起长汀衰落的原因,李文生认为,长汀是随汀江航运的衰落而衰落的。
    因为在古代闽西的公路不发达,许多货物运输只能靠汀江完成,随着闽西的经济发展,闽西的公路网也初步架成,一些货物便改走了公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汀江的河水也变得越来越小,汀江内能通航的河段已变得很短。
    从什么地方摔倒,就从什么地方爬起来。长汀人也早已悟出了这个道理。他们吃了陆路交通不发达的亏,于是就大力发展陆路交通。在他们的争取下,一些道路正在建设和筹建中,如横穿全县的319国道正在整修中,与京九铁路线相通的贯穿全县的赣龙铁路预计2005年建成通车,从长汀到龙岩的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设。长汀的目标就是通过道路网的建设成为闽东南沿海联结内陆省份商品流通和经济走向的“黄金通道”,在陆路上找回昔日水陆上的辉煌。
   
□特派记者 张锡磊
 

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6:08:53

福建站(八)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福建站(八)雕版遗风存四堡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07日)

来源:郑州晚报10-07
    □特派记者张锡磊见习记者游晓鹏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四堡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它一样有着悠久历史的还有它的雕版印刷业,这里现在仍保留着许多用雕版印书的作坊,是目前中国惟一活着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见证者,是中国古代文明领先世界的实录,并且在这里经营印刷业的古代先民们早就有了“打击盗版”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雕版书刊垄断江南
    四堡,位于闽西连城、长汀、清流、宁化四县交界处,是一个偏僻的山区小镇。然而,这里曾以其兴盛的雕版印刷业而赫赫有名,成为明清时期全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名列“福建省历史文化名乡”,幸存的古书坊群也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穿行古镇雾阁村,小巷两边是一幢幢久经风雨剥蚀的风火屋,就是用雕版印刷的古书坊,现在仍有被称为“印房里”的遗址百余处。四堡印书坊基本上属于家庭作坊式,多由家族世代经营。雾阁村的邹氏和马屋村的马氏,就是经营四堡雕版印刷业的两大家族。
    据史料记载,四堡雕版印刷业有南宋末年、明朝成化年间

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6:11:28

福建站(九)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福建站(九)
土楼媲美金字塔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08日)

 在福建省永定县境内绵延百里的青山绿水之间,大大小小或圆或方千姿百态的古堡与蓝天白云、茂林修竹、飞鸟野花、潺潺小溪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充满着田园牧歌的诗情画意。
这些古堡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永定土楼。
 振成楼有土楼王子之称,振成楼楼主之一林日耕认为土楼闻名海内外有两个原因,一是建筑艺术,二是土楼所体现的客家人的文化。
    在建筑艺术上,它沿用了黄河流域古代先民的生土夯筑技术,并对这种技术进行改进。使土楼具有了很强的安全防卫、防风抗震、防火防潮、冬暖夏凉的功能。
    更重要的原因是,土楼作为世界奇观、神秘的东方古堡,它全面地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展示了客家人坚忍不拔、开拓进取、团结互助、崇文重教的精神,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和载体,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土楼遍布村落
    闽西客家研究会会长李逢蕊老先生今年已有74岁高龄,在客家人研究上是全国的权威。在我见他第一面时,他就建议我到永定土楼去看一看,并说看土楼不能急,要仔细琢磨。他说自己研究客家已经有些年头了,但到土楼后,仍感到到处存在着神秘。
    9月10日,因为想早一点看到土楼,便起了个大早。6时30分从龙岩市出发,车刚驶入永定县境内,我就看到了令人向往的土楼。在永定,几乎看不到平坦的土地,那些大大小小的土楼就建在山谷与河流之间。
    永定县博物馆馆长胡大新这些年一直在作土楼研究,按振成楼楼主之一林日耕的话说,胡大新是让外界认识土楼的大功臣,是对土楼最有发言权的人。
    在胡大新的办公室,我们围绕着土楼侃侃而谈。
    永定目前存有大小土楼2.3万多座,散布在全县的1800多个村落里,几乎每个村都有。
    在1949年以前,永定所有的建筑都是土楼,包括学校、医院、机关的宿舍和办公楼在内。钢筋水泥的新式楼房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兴建起来的。永定县县委和县政府的办公楼在20世纪90年代还是土楼,拆掉也就10年时间。
“核基地”吓煞美国人
    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员前来中国福建省考察,认为闽西的客家土楼是世界建筑的奇迹,可与埃及金字塔媲美,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一“奇迹”的发现据传说是因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错误引出的。
    1985年的一天,美国总统里根看到中央情报局送来的一份秘密报告:根据我们每天7次通过中国上空的KN22卫星报告,在中国福建省西南部的6000平方千米范围内有数千座不明性质建筑物,呈巨型蘑菇状,与核装置极为相似。这很可能是一个大得无法想象的核基地。
    里根顿时一惊。当年12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派情报人员贝克,携有中国血统的夫人,以摄影家的身份潜入闽西南乡村,进行实地侦察拍照。他们发现漫山遍野的“核基地”只不过是普通的客家土楼,这些民居已经在山间存在了几十年、百余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了。他们不由得松了口气,继而却异常地震惊,为什么在深山中会有如此巨大而又奇特的民居。
    返美后,贝克写了一份报告。他在报告上这样写道,调查地区:中国福建省西南部。在3001平方千米范围里,发现有1130多座各种类型的土楼。这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有圆、方、伞形等形状,每座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一般为3~5层……这种建筑最早的距今已600余年,十分坚固……客家土楼外现主要为圆形、方形。从高角度俯视,往往被认为是有特殊用途的建筑,产生误解……
    也就是因为美国中央情报局产生的“误解”,才引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员前来考察和认定,使我国古老客家土楼从此名扬天下。
卖烟丝盖土楼
    永定的公路是沿着山势蜿蜿蜒蜒向前延伸的。在路上很难看到庄稼,山上多是绿树和叶子大大的芭蕉。
    永定县博物馆馆长胡大新说,永定的可耕土地很少,这里不种小麦,稻米种得也很少,但经济作物种植的面积却很大,特别是烟叶。由于永定盛产上等烟丝,永定的富有在明清时期在福建都是出了名的。
    到底是谁发明了土楼,哪一个土楼是永定的第一座土楼,现在都已不可考证。
    但土楼至少已有1200年的历史。目前尚存的湖雷乡的馥馨楼就建造于1200年前的唐代。但土楼的兴盛是在明清之后,土楼的经典之作圆楼也是这时才开始出现的。
    土楼的兴盛和永定烟丝的畅销有着直接的关系。
    明万历年间,烟草从菲律宾传入中国,永定开始大量种植,由于气候、土壤、制作工艺等综合因素,永定生产的条式烟畅销长江以南地区。在长江以南的大小城市,都有永定生产的香烟出售,大城市都有永定人开的烟草制作作坊。
    由于烟草的利润很大,当时永定的富裕人家便多起来。
    永定的客家先人们便想把自己的栖息之地建造得再舒适一些,便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兴土木。
    但到20世纪20年代时,在日本卷烟的冲击下,烟草的利润大大降低,永定的烟草业也开始衰落。
    现在的永定客家人种植的烟草面积和以前相比也大大减少,到20世纪80年代,全县种植的烟草面积只不过15万亩。
    烟草利润降低之后,永定的客家人便盯上了果树。湖坑镇洪坑村的林日耕说,他们村有的家庭每年生产的红柿就有数十万斤,年收入数万元。
    永定的客家人还沿袭了先民迁徙的习惯,喜欢向外走,在外面做老板的永定人就有10多万人。以洪坑村为例,常在家里待的人口只有1000人,但整个村庄的人口却有5000人。
    由于这些原因,永定的经济在整个龙岩所有的县中仍属于实力最强的一个。
夯筑技术源于中原
    永定县博物馆馆长胡大新向记者反复强调说,土楼用生土夯墙的方法不是永定独有的,和客家来自中原一样,客家土楼的造型艺术和夯土技术也来源于中原。在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遗址上就有大量的圆形的和方形的建筑。夯土技术何时在中国出现,尚难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早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文化遗址中,就可以看到夯土实物。郑州的商城遗址中,就发现商城城墙就是夯土而成的。
    到了宋朝,夯土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明朝时,夯土而成的民居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土楼只不过是其中把夯土技术推向登峰造极的一种民居。
    当然,土楼的造型艺术和夯土技术在传承过程中,发生了变异,使夯土技术得到了成熟。
    在土楼的结构上,土楼也吸取了中原地区的建筑风格,在土楼中就有极具中原特色和宫殿很像的五风楼,府邸式土楼也非常讲究对称,借鉴了中原地带的府邸建筑。
    在土楼中,还都有一个中心的位置,这个中心位置的功能大部分是祠堂,用来节日祭奠祖宗之用。沿袭了中原地区尊宗敬祖的传统。
土楼体现客家精神
    客家人崇文重教、尊宗敬祖是出了名的,永定土楼人当然也不例外,我在土楼中到处可以看到客家人崇文重教、尊宗敬祖的痕迹。
    无论是在永定的下洋镇还是在永定的湖坑镇,所看到的土楼中都有祠堂,祠堂正对着大门,祠堂里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如果是较大的圆楼,天井中心位置往往是一座四方形的四架三间两堂式祠堂,既做家庙又做家族开会的地方,还可做学堂。我在有土楼王子之称的振成楼内看到,振成楼的祠堂像是一个现代化的多功能大厅,可供全楼人婚丧喜庆、聚会议事、接待宾客以及演戏看戏。
    永定的村庄内,一般一个自然村中只有一个姓,基本上都属于一个大家族。除了土楼中有祠堂外,每个村还有一个全村的祠堂。
    除了祠堂多之外,在永定还有一多,那就是学校。据永定湖坑镇五联村一位村民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永定的一些乡村,可以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已经普及了,在当时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私塾和学堂,甚至一个村有几个学堂。在他们永定很少有孩子不上完初中的,重视教育已在他们客家人心目中根深蒂固。
    振成楼楼主之一林日耕说,他们兄弟姐妹中只有他留在家中耕作,其他都通过上学出去就业了,有的在北京有的到海外,有教授还有中科院院士,建国以来,从他们振成楼考出去的大学生就有42位。

特派记者 张锡磊

夏荷 发表于 2004-6-6 16:13:41

福建站(十)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福建站(十)
“堡垒”坚不可摧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09日)

在永定的山谷中,在永定的小河边,你最容易发现的也许就是那高高大大的土楼了。这些土楼不仅有聚族而居的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能防御外来者的侵犯,无论是炮打还是火攻,对它们来说都毫发无损。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更像一群堡垒,日日夜夜守候着它们的主人。
上了堂“基础课”
    在从龙岩到永定的路上我就看到了土楼,但从近处仔仔细细地端详土楼,已经是我到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土楼群之后的事情了。
    在从永定往洪坑土楼群出发前,永定县博物馆馆长胡大新先给我上了一堂土楼知识的基础课。他说,你不了解这些内容,你只能感叹于土楼的外观高大宏伟,只有了解了土楼的这些知识,你才能真正读懂一座土楼和一群土楼。从胡馆长那里我知道了现存最早的土楼是馥馨楼,建于公元769年,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永定,宋代和元代的土楼也有不少。明代的土楼则可以用随处可见这个词来形容。当然现存的土楼中最多的还是清代康熙年间至上个世纪70年代所建。
    每一座土楼还都有一个名字,土楼的主人给土楼起名字的认真劲儿绝不亚于为自己的孩子起名字。在起名字时,土楼的主人必须再仔细地研读一遍自家的族谱,用祖训或者用祖宗的名字命名,用以砺志、纪念,同时表达一种吉祥如意的心愿。土楼楼门的两边是一对楹联,大都是楼名的藏头联。如振成楼的楼门联是:“振纲立纪,成德达才。”
    胡大新馆长说,因为在新闻媒体上,大多出现的是圆土楼,便想当然地认为土楼都是圆的。其实土楼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主要有圆形、方形、五凤形,另外还有椭圆形、八卦形、半月形、日字形等。同一种形状里有又着不同的变化,可谓千姿百态,但它们却有着明显的共性。
    振成楼楼主之一林日耕也告诉我说,有时所建造的土楼的形状并不是建造土楼的主人所决定了的,土楼的形状是根据地形、山势和自己家土地的形状等因素决定的。
不出楼可生活数月
    现在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一个争议性的问题,建造土楼是为了防御土匪和战火的侵扰,还是满足聚族而居的需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一座土楼被围困,生活在土楼里的人们足足可以生活数月。
    在湖坑镇洪坑村振成楼内,我看到整座圆土楼呈八卦分布,里外各有一环建筑,外边的一环共四层,里边的一环是两层。现在在土楼内共住着14户人家,属于一个家族,都姓林。他们使用房屋仍沿用建筑时为土楼划分好的使用功能。一层做厨房和卫生间,每家也可在一楼养些鸡鸭猪羊。二楼主要的功能就是储存粮食。三楼之上才是住人的房间。
    能被围数月而可照样生活的更重要原因是,土楼的主人们在土楼内解决了吃水问题,我在洪坑村内转了转,除袖珍圆楼如升楼的水井在不久前被填埋外,其余的无论是方土楼还是圆土楼内都有一口水井,振成楼打破了一个土楼内有一口水井的规矩,在土楼内挖掘了两口水井,恰好位于这个八卦楼的阴阳两极上。
    更令人惊奇的是不出土楼就可耕作。位于永定高陂镇上洋村的遗经楼就是一座这样的土楼,因此人送外号“天下第一农家”。
    人走进遗经楼回字形的院落内看到的是田园风光,院落里建着一个颇有规模的花园,花园的旁边有一个池塘。据遗经楼的主人讲,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红军驻扎在此楼内,被国民党军团团围住,国民党本想把红军困死在里面,但因为楼内设施齐全,围了数十天,驻扎的红军仍安然无恙。
坚固赛城堡
    在永定县湖雷镇下寨村,有一座古老的方楼,右侧一角已经坍塌,在岁月无情的磨蚀下,墙皮大面积剥落,显得坑坑洼洼的,夯土墙上生长的杂草看上去也已有一人多高。在蓝天白云下,它越发显得沧桑,好像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无言地凝视着所有走来的后人。这座历经沧桑的土楼就是现存最早的土楼馥馨楼。根据此楼居民孔氏族谱记载,它建于唐代大历四年(公元769年)。
    也就是这座历经了风霜雪雨的土楼,相传在太平天国时期,大楼一角被烧毁,但是整座楼现在依然坚不可摧。前几年,楼内的人家觉得只有一个门出入不便,想要在楼后开一个小门,几个壮汉挥起开山锤,乒乓一声,锄头被墙壁重重地弹了回来,锄嘴倒卷了一个口子,而墙壁除了出现一个白点,纹丝不动。楼里人家只好请来石匠,像凿石头一样,丁丁当当,一小块一小块地凿,起早摸黑干了20多天,才开凿出一扇窄门。
    馥馨楼的四周原来还有一个4米宽的壕沟,楼里人家以吊桥进出,整座楼就像一座城堡,易守难攻。
    无论是圆楼还是方楼,无论是大楼还是小楼,在楼的外面,我没有看到一座楼在一、二楼设窗户的。这让我十分惊奇和纳闷。住在永定县高头镇高北村深远楼内的一位老者解开了这个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谜,他说,在一楼或二楼设窗户,很容易给入侵土楼的人提供攀登的方便。
    在三楼以上的房间则大部分都开有窗户,但窗户又窄又小,按照建造土楼时的设计,这些窗户的更重要的功能是向外射击的枪孔。
    土楼的防御功能还表现在它那又高又厚的大门上。我在振成楼看到的大门上钉着厚度达半厘米的铁板,据林日耕介绍,原来这门上钉的是钢板,钢板在大炼钢铁时被拆去炼钢了,这层铁板是后来钉上去的。因为楼门又高又厚,又钉有钢板,所以门显得便特别沉重,五六岁的孩子站在门边,常常使尽了吃奶的力气也无法推动大门。
    在一些土楼中,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来犯之敌,还在大门的上面土楼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各设计一个射击台,使大门处在火力交叉点之下。
火攻难奏效
    为了防火,建造土楼时,土楼的建造者们也想了不少办法。在我走访的几个土楼内,只要大门外侧没有铁皮包着,大门之上肯定通有水管和水箱。在敌人用火攻击时,就打开水龙头,火自然而然就会被扑灭。
    振成楼的防火技术也很到家,在20世纪30年代的战火中,振成楼曾经失过一次火,被烧的两卦迅速下沉,却没有向其他六卦蔓延。这件事情曾引起过一些专家学者的兴趣,最终揭开了振成楼失火后不蔓延之谜。
    人们一般把振成楼当成圆楼,其实它是一座八卦形的同圆心内外两环的土楼。外环四层高16米,一共有184个房间,内环两层,有32个房间。在振成楼的顶楼四楼,木质地板上铺有青色的地砖。而其他楼层的地板则全是木质地板。当土楼起火时,四楼的地砖就会迅速下沉,把火压灭。
    振成楼有很好的防火功能还因为它的结构很特别。它的外环以标准八卦图式分为八卦即八大单元,每卦之间筑青砖隔火墙隔开,但有拱门相通,如果关起门来,便自成院落,互不干扰,开门则全楼贯通,连成整体。
地震震不倒
    土楼特别是圆土楼具有很强的防震功能,位于湖坑镇南江村的大圆楼环极楼更有“抗震巨堡”的美誉。
    1918年2月13日,永定发生七级地震,环极楼楼顶的砖瓦几乎全部被震落,大楼正面第三、四层楼的墙体裂开了一尺多宽的大缝,看起来相当吓人,可是当地震过后,裂缝竟慢慢地合龙,只留下一条细长的裂痕。
    振成楼楼主之一林日耕解释说,圆土楼和住在圆土楼的人一样,因为楼基较厚,楼的墙体越往上越薄,所以整座楼有一种稍向里倾斜的凝聚力。
    土楼为什么能抵抗如此高震级的地震,和它特殊的夯筑技术有很大关系。
    从一筐土到一段墙到一座楼,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土的灵魂在糅合、发酵中不断地飞跃。
    高大、坚固的土楼就来自闽西南乡村最常见、最不起眼的土:红壤土、瓦砾土、田岬泥(耕地下层尚未翻犁的新土)。夯土用量最大的是红壤土,这种土在永定的乡村随处可见,瓦砾土和田岬泥也很容易取得。这三种土是决不能单独使用的。必须经过配制、复合、发酵。发酵成熟的土,在夯成墙之后才不会有大的开裂和倾斜。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土楼也是这样,客家人采用的多是特殊配方的湿夯方式来夯墙。特殊配方的湿夯方法首先要配三合土,所谓三合土就是红壤土、瓦砾土、田岬泥在一起搅拌发酵成熟的土、砂、和石灰的“桃园三结义”。
    特殊湿夯的特殊配方还在,三合土中还要加入红糖、蛋清、糯米。但这三种东西是不能直接加入的。对于这一配制过程,客家人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将糯米磨成粉,先以冷水拌匀,然后加入大量热水,使糯米粉汤变得异常的稀,这时再放进红糖,然后在冷却之后,再打入蛋清,最后将这特殊制造的黏合剂倒进三合土之中,用锄头翻动,使之彻底拌匀。
    振成楼楼主之一林日耕说,他们的先民上千年前配制而成的这种黏合剂,其凝聚力远胜于大量用于现代建筑中的水泥,多少土楼历经风雨、战火和地震,至今仍固若金汤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但林日耕说,这种特殊配方的三合土的代价很高,他们客家人有这样一句话:一碗猪肉才能换来一碗这种配方的三合土。

特派记者 张锡磊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迁移万里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