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gang 发表于 2017-5-24 10:19:52

文振公是哪个祖先的二世子?

锺胜34- 文振公是哪个祖先的二世子?

    从北宋末年到明朝中叶的300多年里,全国各姓都停止了修谱,一方面是战乱频仍,更主要的方面是朝廷禁谱毁谱!修谱是犯法的,是要被问罪的!锺姓也不例外,因为族谱停修了300多年,各地都在续修族谱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世系缺漏方面最为严重,给今天的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就本系而言,在这300多年里,从北宋时“象洞十四祖”的理公,到南宋举人的提龄公,再到明朝河南布政司使的文亮公,在他们中间到底有多少代人?各地的记载很不一致,各持己见争论不止。我依据粤东四县的族谱介绍,加以比对探讨,用平均代距、结合时代事件,认为“理公至文亮公共为九代”,已经在我之前的五篇文章(《提龄公与“三文公(文振、文亮、文康)”之间关系的探讨》、《谁是广东铁炉坝锺姓开基祖?》、《文亮公是哪一个朝代的人呢?》、《“理至文亮共九代”的再说明》、《“提龄至文亮共四代”的补充说明》)中做了分析和归纳。所谓“九代”,就是:“ 106理(生于1062年) —— 107大相 —— 108天柱 —— 109朝政 —— 110响 —— 111提龄(生于1229年)—— 112有始 —— 113升达 —— 114文振(生于1309年)、文亮(生于1316年)、文康” 。
    但是前几天(2017年4月中旬),在某个锺氏宗亲的微信群里,有兴宁宗亲说:“装有文振公遗骨的金埕的内盖上写有‘二世’二字,是证明他是提龄公之子的证据”。我想,有了这个事实,就真的能证明文振公是提龄公之子了吗?
    下面,我不妨再说多几句,就这个似是而非的问题,谈点看法。

    一、“提龄为一世时,文振文亮应为四世”

    据文振公后裔、原籍广东紫金县城东门儒林街、现住香港的钟煜晟先生在网上发表的《钟氏族谱辨伪》,他在文中披露了他的家藏族谱(以下称“紫金文振系谱”)世系排序。紫金谱将提龄公定为一世,然后便是:“ 一世提龄公(1229—1315)生三子:有始(1254-?)、有甲(1257-?)、有贤(1267-?)。二世有始公生于1254年,妣吉氏生三子:升达、升逵、升递。三世升达公,妣黎氏,生三子:文振(1309—1400)、文亮、文康。”这是“提龄为一世时,文亮为四世”的排法。
    我们都知道,《提龄公谱系全》(即兴宁文亮系谱谱)的排法,和我家的旧谱一样,是“提龄为一世,文亮为二世”的。我曾经在文章里分析过,这个排法不符合人类的生育规律,大有问题。但是,我们都知道,文振与文亮是亲兄弟,若文振公之前用紫金谱(见《钟氏族谱辨伪》)的世系排序,文亮公之后用兴宁谱(见《提龄公谱系全》)的世系排序,然后将其合并,得到的情况却会大不相同! 变成:“ 一世提龄公(1229—1315),生三子:有始(1254-?)、有甲(1257-?)、有贤(1267-?)。二世有始公生于1254年,生三子:升达、升逵、升递。三世升达公,生三子:文振(1309—1400)、文亮、文康。四世文亮公,生三子:志福、志明、志聪。五世志聪公,生三子:应乾、应通(1380—1444)、应和。”

***1世*******2世 *******3世******4世******5世****6世****
———————————————————————————————
提龄1229—→有始1254—→升达—→文振1309**志福****应乾
************有甲1257****升逵****文亮1316→志明****应通1380
************有贤1267****升递****文康******志聪—→应和

    分析:提龄公25岁生下长子有始公、28岁生下次子有甲公、38岁生下三子有贤公,很合常理。而有始公比长孙文振公大55岁,也很合常理。伯公文振比侄孙应通大71岁(爷爷文亮比孙子应通大64岁),也很合理。提龄公至应通公共5代相隔151年,平均每代间隔(即平均代距)为30.2年,也很合理。就是说,这个排法不仅是合理的,而且可以用珠联璧合天衣无缝来形容! 因为它基本上解决了兴宁谱和紫金谱之间在世系排序上几百年的争论和矛盾,而且证实了提龄公与“三文公”之间确为曾祖孙关系,不是父子关系。这个结论的取得,完全是由兴宁谱文亮公之孙“应通公生于1380年”去推导证实的,所以,我称它是“四代说”的基石!假如不用“三文公”后代的生卒年份去反向考证,就无法证实“四代说”!
    从平均代距的合理性和符合人类生育规律的要求来看,记“提龄公为一世,文亮公为四世”的“紫金文振系谱”,无疑是比其他地方的族谱更为准确合理。

    二、提龄至文亮共四代人的生存地域

    我在《谁是广东铁炉坝锺姓开基祖?》中说过:
    【 (一)106世理公,是“象洞十四祖”之一,他在公元1098年为避“元祐党事件”之难而来到广东五华的铁炉坝,是铁炉坝锺姓的开基祖。公元1136年他回归象洞,并在当年卒于象洞。他的子孙仍留在了铁炉坝。
    在理公和五龄公之间的“107大相、108天柱、109朝政、110响”等四代人,生活在南宋这个动乱的年代,他们如果不是抗金的战士,就是出生于铁炉坝及老死于铁炉坝的普通村民(至于他们曾否为官,因谱无记载,无法得知);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家”在铁炉坝。
    (二)据广东兴宁锺氏族谱编委会的文章《求是》介绍:“传至五龄公时,锺姓已是人丁兴旺,地域狭小之铁炉坝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除幼弟瑞龄仍留居铁炉坝外,提龄、遐龄、祯龄、祥龄均陆续离开铁炉坝迁徙他乡(如兴宁、紫金、龙川、河源等地),‘五龄’又成了新居地的开基祖。” 我认为可信。】
    这里,我要介绍一下粤东客家人的丧葬习俗:二次安葬。为后面的讨论做些必要的铺垫。
    人死之后放入棺材,通常是在就近的山地(一般在5公里之内)掘穴安葬,这是“一次安葬”,即首葬、初葬。几十年后,他的子孙将其棺材挖出,拾其骨骸盛于金坛(又叫金埕,外径约35厘米呈榄圆形,平底,是高约60厘米、顶口有内盖和外盖进行封闭的陶制品)中,家境好的则即时选块好地圆坟立碑进行二次安葬(又叫迁葬),家境不好的则找块山边干爽之地先将金坛作临时寄放,待家境好转时再圆坟立碑进行迁葬。这就是“二次安葬”。客家人信风水,一般来说,首葬时因棺材太重只能就近,对风水要求可以不高。但迁葬是永久性的,对风水要求就很高,且因金埕较轻,选择的迁葬地就有可能会很远(达几十公里),也有可能很近(就在家门口几百米),即远近不是问题,一切都由风水要求来确定。(注:粤东客家人以前没有火葬的习俗,几乎全是土葬,是1980年代之后,人们才慢慢地开始接受政府所推行的现代火葬的。)
    我所以要介绍粤东客家人的丧葬习俗,就是我们在阅谱时一定要注意到,谱中人的初葬地附近才是他生前的可能居住地,而他的迁葬地却不一定能代表他生前的居住地!就是说,在公元1949年之前的旧中国,一个已故的客家人的生前居住地,在初葬地附近的概率比他在迁葬地附近要高得多!

    下面,我们不妨探讨一下提龄至文振文亮共四代人的卒葬地,及其生存地域。
    (1)111世的“五龄公”生于铁炉坝,后来都离开了铁炉坝。据《提龄公谱系全》,居“五龄公”之长的提龄公,他迁去了兴宁城,卒葬于兴城东门花螺墩寨仔脑。1960年,因建飞机场致移民建房规划而被再迁葬于兴宁永和锦洞脚庵里鹅公嘴。他是兴宁县城锺姓的开基祖。
    (2)112世有始公是提龄公的长子,有始公生三子:升达、升逵、升递。《提龄公谱系全》没有提供他的初葬地,但提供了他的最终迁葬地:“公妣及子媳合葬五华县潭下镇新田小左鸡栖角山顶“金盘载宝” 形壬山丙向碑镌九位佳城。”
   注:查地图,五华潭下镇在铁炉坝南面15公里,距兴宁县城30多公里。所谓“九位佳城”,就是有始公妣2人、升达公妣2人、升逵公妣3人、升递公妣2人,即父子两代(4男5女)共九位合葬于一处。
    (3)113世升达公。据《提龄公谱系全》:“升达公:有始公长子,妣黎氏,公妣附葬有始公墓。” 但是没有升达公后代的任何介绍。据《钟氏族谱辨伪》:“升达公:有始公长子,妣黎氏,公妣附葬有始公墓。生三子:文振、文亮、文康。”在这里,我采信了《钟氏族谱辨伪》即紫金文振系谱。
    由于《提龄公谱系全》和《钟氏族谱辨伪》都没有提供有始公及其三个儿子(升达、升逵、升递)的初葬地,而这,却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重心,所以我只好将他们的生前居住地暂时(请注意这个“暂时”)定位在提龄公的开基之地:兴宁县城。
    (4)114世文振公。 据《提龄公谱系全》:“文振公:字六一,明时举人,开基兴宁,妣陈氏、吴氏、刘氏、继陈氏、罗妣、生六子:政、隐、俊、通、荣、安。考妣葬兴宁寨仔脑马荠塘,于1960年公骸迁鹅公咀附葬于提龄公祖坟。”据《钟氏族谱辨伪》:“文振公(1309-1400):長樂舉人,妣劉氏陳氏生六子,明洪武二十三年辛未歲(1390)由五華鐵爐壩劃籍遷入興寧縣馬齊塘寨仔腦定居,其弟文亮劃籍入興寧崗背。 參考綱鑑,文振公是元末舉人正史有載﹐文亮公任河南布政使司亦有載﹐表明文振文亮二公是元明時代人。”
    114世文亮公。据《提龄公谱系全》:“文亮公:字六二,县学生,贡大学,辟授河南布政使司经历,归营别墅于本邑龙归洞大平湖(即今岗背镇)。公享寿九十九岁。卒葬岗背大平湖‘象形’;1958年,因建粮所,征及该坟,地坟已毁。妣余氏,葬兴宁东门寨仔脑马荠塘。”
    由上述可以证明,114世的文振公的生前居住地是在兴宁县城东门寨仔脑;而其弟弟文亮公的生前居住地则在兴宁岗背。我由此推断:文振公是继承了兴宁县城的祖业,他不是开基祖;而文亮公却是开发兴宁岗背的开基祖。

    三、文振文亮的“划藉”问题

    但是,《钟氏族谱辨伪》(即紫金县城文振系族谱)为什么要说:“文振公是明洪武二十三年辛未歲(1390)由五華鐵爐壩劃籍遷入興寧縣馬齊塘寨仔腦定居,其弟文亮劃籍入興寧崗背”呢?我觉得, 这句话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解答:
    其中的第一个问题是,文振公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从兴宁迁去了铁炉坝的?在朱元璋执政的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文振公已经81岁了,为什么还要从五华铁炉坝又回迁兴宁县城? 第二个问题是,在1390年,文亮公也是74岁了,应该已经从河南开封布政司离任回到了广东兴宁,为什么他却去了兴宁岗背? 而不是同哥哥文振一起迁去兴宁县城? 第三个问题是,什么叫“划藉”?他们兄弟俩为什么会分别“划藉”去了兴宁县城东门寨仔脑和龙归洞大平湖(即岗背)的? 文康公为什么没有被“划藉”?    我对此一直感到迷惑不解。
    对这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大概是需要我们从历史中去找答案了。
    据 客家风情>客家人社区论坛>客家概况>客家姓氏 栏目《江西泰和柳溪陈氏》的作者广东兴宁县陈汉民先生,他在文章后面737#、738#、755#的跟帖中说(经整理):
    【兴宁县志载,元朝末年,兴宁有烟户1700 户。到了明初的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西安远人朱三官(又称“周三”)作乱,进兵兴宁,害民三年,加上瘟疫严重,至1390年只剩烟户20余户!致使兴宁一片荒芜,成了个空县,兴宁便附于长乐,由长乐知县习韶兼管。随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兴宁县令夏则中,上疏招收流民,遵朝廷令编制册籍。这时候的兴宁县是“到处有现成的旧房子可住,人们可以随便择地而居。” 在短短两三年内,兴宁人口大增,吸引到了一千多户。因此,当今的兴宁民众,几乎都是明初从外地迁来者的后人。】
    广东紫金县锺树芳先生对兴宁历史上的这段“朱三官事件”,与兴宁县陈汉民先生的表述完全相同(此略)。
    据此,上述“划藉”方面的疑问就有了大致的答案。我们可以由这个历史事件做出如下的猜测和解释:
    在明初朱三官1387年造反之前,“三文公”兄弟家族可能是生活在兴宁县城的(因为文亮之妣余氏葬于兴宁东门寨仔脑马荠塘,可能是在1387年之前的事)。在1387—1390期间,由于朱三官兵犯兴宁滥杀无辜,“三文公”兄弟族人只得避祸回居祖籍五华铁炉坝,从而躲过了这场劫难。1390年兵祸被平息。但这时兴宁只剩下20多户人家,成了个荒芜的空县!“1391年,兴宁县令夏则中,上疏招收流民,遵朝廷令编制册籍”。这就是“划藉”,将招收的流民编制入册安置到指定的区域进行开发。这时兴宁的秩序已经安定,文振文亮兄弟族人又从铁炉坝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兴宁。因为文振在兄弟排行中居长,夏则中政府于是将文振家族优先“划藉”安排回到原籍兴宁县城以继承祖产,而将文亮家族“划藉”安排到兴宁县城北边50公里较为荒僻的龙归洞大平湖(即今岗背镇)去拓荒开基(这大概就是后来文亮在1414年卒葬于岗背大平湖,其妣余氏却葬于县城东门寨仔脑的原因)。三弟文康家族则因已经迁去惠州,生活较为安稳,所以就没有再回迁兴宁了。
    此外,广东紫金县锺树芳先生曾在2016-10给我发来文亮公那时候回迁兴宁的相关信息:
   【   当时,文振、文亮年事已高,经考察,文振携家眷迁居至兴宁寨子脑,他的后代裔孙后来迁至兴宁各乡村。而文亮公那时也是儿孙满堂,但对迁徙却有更长远的考虑:长子法保(即志福)携家眷迁五华华城西林坝开基,次子法生(即志明)携家眷迁五华潭下开基,文亮携三子法旺(即志聪)迁居至兴宁岗背发展。
    1994年在粤东地区较早编提龄公系族谱的,是五华县博物馆馆长锺繁中先生(西林坝村人),他主持编写了《五华锺氏壁公谱》。该谱中记载,文亮公长子法保为西林坝开基祖;谱中世序为:提龄 — 有始 — 升达 — 文亮 — 法保。】
    据广东兴宁岗背某锺姓宗亲(文振公后裔)在微信群中介绍:“当今兴宁锺氏几乎都是文振文亮的裔孙,其中岗背锺姓有二三万人是文亮公的后代,比较集中;而文振公的后代则散布于兴宁各地,比较分散。”    我想,当今兴宁锺氏的这个人口分布情况是有道理的,正好与我的上述猜测相符,即印证了我的猜测。因为荒僻的岗背地域较大可以容纳文亮公后裔好几代人的扩大发展,所以现在此地人口会比较多而集中。而“繁荣”的兴宁县城则是各姓人的集中地,相对于当时的岗背必然是人多地少,这就迫使文振公的后代不得不要较早地离开兴城向周边去发展,所以他们在各镇的人口分布就比较少而分散(人口总量大概与文亮系相当)。文康一家因已迁去惠州宝安,在兴宁就必然看不到他的后代的分布了。

    四、文振的“二世”是怎样一回事?

    据兴宁宗亲说,文振公的金埕内盖上写有“二世”二字。如果这是事实,那“一世”是谁? 这是个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问题。
    提龄系的宗亲几乎都说提龄公是“一世”,这是对的,因为提龄公是从五华铁炉坝迁来兴宁县城的锺姓开基祖(注:生于1229年111世的提龄公不是五华铁炉坝的开基祖,铁炉坝的开基祖是生于1062年来自福建武平106世的理公!这里要分清楚)。但有部分宗亲将文振公的“二世”套入提龄公的“一世”中去,我不知道其依据是什么? 据说与金埕内的“二世”两字有关。
    有宗亲说,因为提龄公是兴宁县城开基祖,是一世,葬于兴城东门花螺墩寨仔脑;而文振公也是葬于寨仔脑,而且他的金埕内盖上写有“二世”二字,所以“二世”的文振公就应该是一世提龄公之子。 这个说法好像是顺理成章“合情合理”;其实,问题很可能就出在这里! 我觉得,这是感情用事,是缺乏理性思维的误解。我们知道,提龄公生于1229年,卒于1315年,文振公生于1309年,他们相差80岁,他们能是父子吗? 况且在“三文公”兄弟中,文亮(生于1316)和文康是在提龄公去世后才出生的,你怎能用父子来解释?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俩同葬于寨仔脑这个地方、文振的金埕里有“二世”二字,就想当然地将他们理解为父子!
    另外,我在前面说过,我只是暂时将有始公及其三个儿子(升达、升逵、升递)的生活地域定位在提龄公的开基之地兴宁县城,说明我怀疑升达公他们的生前居住地可能不在兴宁县城,有可能迁徙到别处去了(可惜找不到相关的谱记来证明)!由此,我如果说升达公是“一世”,文振公是“二世”,你会认可吗? 我估计,你一定会反对:“你有升达公是一世的依据吗?”确实,我没有这个依据!因为至今找不到相关的谱记为据! 但是,你是否考虑过,在那外族入侵、天下大乱、禁谱毁谱的元朝(1279—1368)乱世,几乎代代都要迁徙才能求安,那么几乎代代都可能是开基祖,从而无奈地“转为一世”!(我在上面说“暂时”,就是“假定”之意,说明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提龄-有始-升达”三代同居一地的可能性不大!!) 我想,升达公(估计他应出生于元朝初年,他的三个儿子“三文公”必定是出生于元朝)是否因为战乱在兴宁县城生活不下去了,他父亲有始公被迫携家带口(或者是长子升达先外迁,站稳脚跟之后其他的再随迁),曾经离开了兴城去了另一个地方立基谋生了(比如,在他们的迁葬地五华县潭下镇附近)?如果是的话,那么升达公就是新地的一世开基祖,则他的儿子文振公就是“二世”了。
    还有,依据前面锺树芳先生和锺繁中先生的说法,我有一种值得探讨的猜测性看法,就是:后来文亮公的次子法生(即志明)携家眷迁五华潭下镇,有可能不是去拓荒开基,而是代表文亮去继承了祖辈(即潭下镇的居所很可能是升达公所开创的,则升达公就是“一世”了,“三文公”就是“二世”了)在潭下镇留下的基业;而文振公则去兴宁县城继承了提龄公留下的祖业;文康公去了惠州,生活比较安定,他放弃了继承。
    上面的112世有始公及其三个儿子升达、升逵、升递在五华潭下镇的合葬墓“九位佳城”,是我作此猜测的第一个物证。而文亮公曾任河南布政司使让他的目光相对远大,能以开放的态度正确地对待迁徙问题,且有文字记载,是我作此猜测的第二个物证。据广东钟氏宗族网《广东兴宁岗背概况》:文亮公在送裔孙离开岗背家乡迁居外地时,曾作诗以壮行色:“岗背平湖渺渺茫,送我长孙岀外乡;迁移别省财丁贵,分居各县亦荣昌。”嘱咐子孙要志在四方勇于拓土开疆,勉励他们要不断进取不要太儿女情长,“故土虽难忘,他乡即故乡”!对他来说,三儿迁三地,孙辈也放养。我为先祖文亮公的宽广胸怀而感叹!
    当然,“升达公可能是新地的一世开基祖”,这是我的猜测,是没有证据的猜测,只是为宗亲们在进行探讨时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而已。但愿兴宁、五华、紫金等地宗亲,都能关注一下自己的族谱(特别是要关注升达公的两个弟弟升逵公和升递公后代的族谱),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记载(例如,关于有始、升达、升逵、升递等的生前居住地和初葬地方面的信息)。如果证实升达公是新地的一世开基祖的话,则“文振公金埕内盖上的‘二世’两字”之谜就破解了。
    我为什么没有证据也要做这样的猜测? 去证明提龄与文振不是父子关系? 理由是“文振公金埕内盖上的‘二世’两字”的所谓父子证据,与他们的生育年龄、平均代距、以及时代事件(例如,文亮的河南布政司使、兴宁的“划藉”等),都无法对接上! 而将他们定位为曾祖孙关系,则可以很好对接(见前述的五篇文章,此略)!
    有不少的宗亲,虽然热心宗族事业和谱牒研究,但是他们不喜欢数字数据,只喜欢“文字”“事实”,也不敢质疑问题,更不愿假设和推理。我觉得,这对历史上的许多是非问题的判定,不是一个好方法。假设和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去寻找事实,数字和数据可以让我们准确判断事件的年代及其与历史的符合性。所以,我喜欢数字和数据,也喜欢推理和假设,去寻求事实、事件与年代的合理对接。只有如此,才能防止武断偏离事实,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尴尬,防止产生新的矛盾而使问题复杂化。
    总之,文振公金坛中的“二世”两字的真相是什么? 我和大家一样,还没有答案。但从他的出生年份和相关族谱的记载,以及理性的分析,他都应该是提龄公的曾孙,而不是提龄公的儿子。我们不能因为某个孤立的事件,就臆断其中的关联,重复地犯上前人续谱时把关不严的错误(例如,我家的旧谱记载为“理-提龄-文振”,问题就很大)。让我们继续努力,共同去寻找这个颇具争议的所谓“二世”的答案吧。
    本文可以作为《文亮公是哪一个朝代的人呢?》的姐妹篇,它们是可以相互补充的。

       广东龙川县锺 胜2017-4-16(今修改于2017-5-13)

wugang 发表于 2017-5-24 10:29:12

文亮公是那一个朝代的人呢?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7-5-24 10:30 编辑

      大家都知道,要证明一个人是那一个朝代的人的最好办法,就是知道他的生卒年份。那么,文亮公是那一个朝代的人呢? 我们只要证明他是生于哪一年和卒于哪一年的,就能知道。因为他是我的直系上祖,在编写族谱时,这个问题我就难以回避。
据《锺姓源流史》:文亮公的生卒年份是1101年至1199年见(见142页),是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7年)丁丑科进士官河南参政(见148页)。我不知道这些记录来自何地何处,因为书中没有说明。我不认同该书对文亮公的这些介绍,因为这在年代上与广东兴宁县文亮系族谱(见网文《提龄公谱系全》)和广东紫金县文振系族谱(见网文《钟氏族谱辨伪》)的记载完全不同,其差别确实是太大了——单就出生年份来说,两者在时间上相差就达200多年!
我在《提龄公与“三文公(文振、文亮、文康)”之间关系的探讨》和《谁是广东铁炉坝锺姓开基祖?》这两篇短文中,主要依据《提龄公谱系全》和《锺氏族谱辨伪》,对相关探讨做了总结:“由兴宁县文亮系族谱提供的应通的出生年份(1380年),证明了紫金县文振系族谱提供的文振的出生年份(1309年)是正确的,进而证明粤东四县提龄系锺姓的谱记中提龄生于1229年是正确的;再由理公生于1062年(见于《锺史文选》和福建武平锺姓谱),进而证明了紫金县文振系族谱对这段世系的记载——从理公至文振公共为九代——是正确的。”其中,对提龄公生于1229年我还用了七个方面的资料和谱记作为证据去加以证明;而且得出,当气公为63世(气一世)、理公为106世(气四十四世)时,提龄公是111世(气四十九世)、文亮公是114世(气五十二世)。具体的证明过程,见于这两篇短文,此不重述。
既然文振公出生于1309年是正确的,那么要探讨文亮公的出生年份就不难了。文振公在“三文公”(文振、文亮、文康)兄弟中排行第一,文亮公排行第二。虽然兴宁县文亮系族谱和紫金县文振系族谱都没有标明文亮公的生卒年份, 但我们可以做如下推测并进行分析:假定文亮比文振小5岁,则文亮约生于1314 年,这年头约在元朝(1279—1368)中叶。据《提龄公谱系全》:“文亮公享寿九十九岁,卒葬于兴宁岗背大平湖,坟地为‘象形’。”即文亮约卒于1413 年,这年明朝已经建立45年了,为明朝(1368—1644)前期。1368年元亡明立(明朝洪武元年),这年文亮约为54岁;即是说,他可能在54岁之前是元朝的官员,在54岁之后是明朝的官员。志聪之次子(文亮之孙)应通生于1380 年,爷爷文亮这年约为66岁。可以由此断定,文亮及其儿子(志福、志明、志聪)均生于元朝(公元1368年之前),志聪之子(应乾、应通、应和)则生于明初(如果兄弟年龄间隔也以5年来推算,则“三应”兄弟的出生年份分别为约1375年、1380年、约1385年,皆在公元1368年明朝立国之后)。
另外,谱称文亮公辟绶河南省布政使司任布政使之职务,是事实吗? 经查史料,宋、元两朝没有布政司使之官衔,是到了明朝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才改行省设承宣布政司,掌一省之政(布政使是布政司之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长);该行政建制仅为明清两朝所用(在此两朝之前和之后都没有布政使司的省级设置)。显然,如果文亮公曾官任河南省布政司使之职务,则他必定是明朝的官员而不会是宋朝的官员。按上述推算,在朱元璋设置省级布政使司时的1376年,文亮约为62岁(以他99岁的高寿,62岁只是他的中壮年期,身体健康良好是无疑的),他在62岁被明朝官授或者改授河南省布政司使之职务,并继续在任几年才离任回到广东兴宁老家,无疑是可信的,证明了谱载之任官职务不假。这也在年代上证实了紫金县文振系族谱(见网文《锺氏族谱辨伪》)所载的这段世系和年份的准确性。
另有网上文章称,今河南省长葛市石象乡封升岗(昔名叫颍川锺离山),古时此地属许(当时的许昌旧城在今许昌市东,今仍有古城遗址。封升岗在此古城北三十里左右),封升岗上有“古闻人墓”,传为本系锺姓姓前祖锺离烈公之坟墓,当时因避难不称真名实姓(注:据《锺史文选》,此墓更可能是锺姓姓前祖先伯州黎的。其实到底墓主是谁,目前尚无定论)。文亮公明朝时(注:网上文章说的是明朝)在河南开封任布政司使,当他离任南归广东兴宁路过许昌时,曾面对长葛石象封升岗的方向注目良久,并赋诗《过颍川》一首以拜祖:“乱世乏力拯众难,辞官南归效平民,遥望封升闻人墓,倍感祖德恩泽深。”
由此可见,“三文公”(文振、文亮、文康)都是生于元朝和卒于明朝,而且文亮公确曾是明朝的官员————河南布政司使,不可能如《锺姓源流史》所说的是南宋时之人。。
作 者 声 明
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 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在网上共发表了以下介绍和探讨有关锺姓谱史方面的文章: 1 提龄公与“三文公(文振、文亮、文康)”之间关系的探讨 , 2 谁是广东铁炉坝锺姓开基祖? 3 “颍川锺姓”有没有“烈系”? 4 颍川锺离山是怎样被发现的? 5 九龙岗名墓和迁坟事件 , 6 “元祐党事件”和“象洞十四祖”, 7 颍川堂气系锺姓的修谱史, 8 学习锺姓史的心得和体会 , 9 “颍川锺姓谱”简要介绍 , 10 关于锺姓谱世系问题的思考, 11 浅议《中华鍾氏宗谱》的编纂, 12 鍾氏真的有统为一源的启姓鼻祖吗? 13 “汀州谱”和“祖名歌”,14 文亮公是那一个朝代的人呢? 等十四篇。其中,我曾在2015-3-3将前面的12篇短文集为一文,名为《颍川锺姓谱史探评 —— 介绍“颍川锺姓谱”的十二篇短文》,还在文中开头写了“自序”末尾写了“结语”。这14篇短文,我都先后向以下锺氏网站投稿了: 锺氏宗亲网(www.zhonghome.com) 、楚天锺氏网(www.ctzsw.com) 、安徽锺氏宗亲网(www.zhongah.com) 、广东锺氏宗族网(www.gd0753.com) 、锺氏天空(www.yctzh.com) 。 为此,作者声明:
一、我的文章都是没有稿费的,所以从主动的角度来看,向多个网站一稿多投是我的权利,从被动的角度来看,我没有投稿的其他的网站也可以转载(即我不会打官司告转载的网站侵权),我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很明确: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向大家尤其是锺姓宗亲介绍锺姓谱,让大家了解坎坷的锺姓谱史。
二、我在退休前是一间现已破产了的地方国企的技术员工,几十年来关注的多是与企业有关的技术业务数据,没有多少文学修养,更没有研究过古代史;退休后空闲了因为编家谱才开始学习锺姓谱史的,故所写的文字显得枯燥无味直来直去没有文采,且看重数字(如在族谱中注重人物的生卒年份和平均代距的合理性)多以数据说话,往往用数据去探讨谱中世系的准确与否,这可能与职业习惯有关。所以对我的文章,各网站可以自主编辑修改,令其生动些准确些,只要不改变文章的原意就行;是否刊登、登多登少也是释随尊便,我都不会介意。对其他我没有投稿的有意转载的网站,我也持同样的态度。
三、读者可随时对我文章中的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注:我发现,安徽锺氏宗亲网 对我的文章基本是原文照登一字不改,体现了我文章的原汁原味)。因为批评就是争鸣,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大众辩清事实辨明是非,让锺姓谱史符合历史事实;况且我在文章中也对别人的文章(包括“四本书”及网上文章在内)作了许多质疑评论甚至抨击(但都是对事不对人的,更没有针对文章的作者),所以我对批评持欢迎的态度。声明:我欢迎批评,但未必会对来自读者的批评做出回应,请见谅。
四、我将“作者声明”当作是《文亮公是那一个朝代的人呢?》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有意刊登的网站,能尊重本人的意愿,不要将其从文中删除。
广东省龙川县 锺胜 2015-04-14

wugang 发表于 2017-7-12 09:32:14

http://www.gd0753.com/Article/ShowInfo.asp?ID=5925         祖坟简介
提龄公生于公元1229年,公定居长乐(今广东五华),后携妻罗氏迁兴宁岗背,公与罗妣葬于兴城东门花螺墩寨仔脑葵花向日形,坟额刻“云山拱绣”两旁刻“系接汀邦远,泽开兴地长”。一九六0年,因建飞机场移民建房规划(后因当地群众抵制,没有建成移民房,提龄公坟地原址至今尚在),而被迁移至兴宁永和锦洞脚庵里鹅公嘴,谚有云:‘鹅公咀,鸭公头,谁人葬得到,世代出公侯’坟茔巽山兼已乾向,故又云:‘乾山乾向水流乾,代代出状元’。因坟荒日久,有五华族贤煜荣,繁中,绍芬等倡举修坟事宜。旋于1994年组成理事会,以锦洞的佛伴为理事长,西林的繁中,岗背的泽民为副理事长。于1995年闰八月十一日举行完坟庆典,是日盛况空前。
黎妣葬五华县华城镇铁炉坝李坑“金龟驼印”形,巽山乾向,公元一九九五年仲夏月重修。蓝妣葬龙川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振公是哪个祖先的二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