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news 发表于 2016-7-28 17:07:08

马鞍老街:扑面而来的客家风情

仪陇马鞍镇有一条老街,名叫红军街。这条老街历经风雨,记录了当地历 史 风貌。7月22日, 记者穿过“马鞍老街”牌坊,踏着青石板进 入 老街,整条街雕花木楼,石刻青瓦,古朴雅致,意韵悠长。

【红色印迹】

古老砖墙上红军标语历历在目

   从马鞍新街出发, 走过一段大约500米的公路就是红军街, 远远地可看到一个标志性建筑———立于街口的高大牌坊,上面刻有“马鞍老街”四个大字。马鞍文琳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许仕军告诉记者,红军街原本叫马鞍老街,因当年入驻过红军遂改名。

   穿过牌坊, 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 街的两边是一楼一底或两楼一底的建筑。 虽然呈楼房建筑式样, 但房子依旧沿袭川北传统的穿斗结构, 个中点缀着客家建筑的风格。

   老街不直,弯弯曲曲,四道斑驳的高大砖墙将老街隔成几段,砖墙中间下方,建有拱形的门洞, 相传系清光绪年间所修。站在第一道砖墙的门洞里朝前看,一串串门洞形成别样的风景, 如同皇家园林一角。“墙高10米,厚半米。当年门洞有门,天黑时分大门关闭,任何人休想入内。” 在老街生活了63个年头的邓永礼对记者说。

   “反对吊打穷人,反对国民党攻打红军!”第一道门洞两旁,有两幅石刻标语,落款为“红九军政治部”。由于时间久远,石刻的字迹有些模糊。

   对老街历史文化颇有研究的罗德吉老人告诉记者,当年红军在老街上留有40多幅标语,但历经战乱,如今保存下来的只有11幅。

【追根溯源】

老街源于隋末年间“幺店子”

   相比马鞍镇政府所在地南海路的车水马龙,红军街显得偏僻而宁静,街上少有行人,偶有轿车缓缓驶过。两三米宽的老街两边是古朴沧桑的木板房、石头房,街面由石板铺成,一路蜿蜒。

   “老街源于隋末年间的几间‘幺店子’(即路边小店)。” 年过古稀的罗德吉1981年就在马鞍工作,30多年来他查阅了许多典籍,对马鞍镇的历史比较了解。据他介绍,隋朝末年时,当地一侯姓人家在马鞍千垭村的山垭口开办了几间“幺店子”,作为巴、仪、营、蓬一带行商来往歇脚之所。后来,山垭口店铺增多,逐渐繁荣,在唐代中期形成了一个小集镇。由于集镇位于荒山之上,故名“荒山场”。明崇祯二年, 当地人在荒山场附近修建了一座关帝庙。明末,荒山场焚于战火,仅关帝庙保存下来。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马鞍周边的邓、张、许、丁、林等15姓人家倡议重建场镇,经时任县令批准,乡人修建新场镇,并与关帝庙相接。

   “绝大多数是那个时期的老房子。”马鞍镇城乡统筹办主任鲜勇指着老街两边的房屋告诉记者,这些房子的历史已经有近300年。

   在老街街尾有一间废弃的老房子,当地居民告诉记者, 这就是关帝庙。在当地人口中, 关帝庙与老街上的禹王宫、万寿宫、龙母宫并称为“三宫一庙”。记者在禹王宫、龙母宫两侧看到,分别有一堵高墙将老街隔断,行人、车辆只能从墙下拱门穿行。罗德吉说:“这是风火墙,如果发生火灾,火势将被控制在两道墙之间,避免火势蔓延,这也显示出古人的防火智慧。”

【客家胜地】

老会馆书写两百年客家传奇

   马鞍老街虽然不长, 但以会馆为载体的“宫”却不少。漫步老街,禹王宫、万寿宫、龙母宫、 广圣宫、 文昌宫……一一矗立在街道两边,虽历经沧桑,但大多数被保存下来。龙母宫是客家文化的集中体现, 也是研究客家文化的重要物证。 近30万客家人聚居的仪陇也因此被专家称为“客家胜地”。

   老街正中的龙母宫是从广东、 广西迁徙到仪陇的客家人于清嘉庆年间修造, 迄今已有200多年。龙母宫大厅上的横匾“海不扬波”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一旁的上联阐述了修建龙母宫的目的, 下联则道出了龙母望子成龙的期盼。殿中正龛塑像就是龙母娘娘,高1.5米左右,神态端庄,栩栩如生。正殿对面建有戏楼,为二重宝顶式楼房,飞檐斗拱,四角高翘,风铃叮当,正面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广东人尊崇龙母, 这段街道是马鞍最繁华的地方,逢年过节都要演大戏、舞狮子、耍龙灯。 据一直居住在老街的八旬老人代玉兰介绍,上世纪80年代的马鞍老街热闹非凡,当场天从场头到场尾, 不长的距离要走上半个多小时。上世纪90年代,艺人邓传平经常在此表演看家节目“双龙火流星”,曾在南充市演出获得过一等奖。“两个铁丝笼里装上火炭,晚上把灯一熄,双手把带子一拎,立马就在夜空里闪现出惊险刺激的炭火奇迹。”提起当年观看邓传平表演的“双龙火流星”,代玉兰至今记忆犹新。

来源: 南充晚报    http://www.yilongnews.com/html/4-26/26210.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鞍老街:扑面而来的客家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