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方言为何复杂?
连城方言为何复杂 赖念念:严教授能否解释一下连城方言的起源和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种复杂方言的历史原因吗 我:与尚武精神+宗族内聚与排外有关。赖念念:每种方言能否找到对应的中原流域呢我:谁能统计下,明清两代闽西各县的武进士的数量?谁能统计一下 有多少个村子 内部因为 不同姓氏,不同房派而存在差异的?谁能统计下,连城县境内宗派斗争的案例,次数?包括激烈的械斗次数?我:这些问题搞定了,连城方言的 复杂程度的 解释就跃然纸上了。哦:@XHYAN 查县志我:因为宗族之间尚争斗,因此各个地方语言之间难以高度统合,各自坚持自己个性。赖念念:为什么就是连城方言这么复杂,闽西其它县不会呢我:就是因为这里 宗族+械斗强化了。另外要加一个 山水+移民的因素。有不同来源的移民。我:因为连城盆地是 不小的,但是盆地内就有复杂的方言分化了。这不能用山水阻隔来解释。只能从社会心理阻隔来解释。赖念念:山水移民和宗族械斗我觉得不足以解释连城方言在闽西方言中的特殊性赖念念:为什么其它县没有 我:若统计结果显示:械斗频度高于其他县,武进士比例高于其他县,宗族聚会活动(春秋两祭+会期密布)多于其他县的话,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语言的差异与这个宗族激烈斗争的频度是密切相关的 我:其他地方也有,我是要知道连城的频密程度。我:我提出这个假说,需要去统计论证。我:在上杭古田,有“连城人会打架”一说我:这就是一个口碑证据。我:你们自己身在庐山,不觉得,在我这个外乡人看来,连城的宗族认同与排他,尚武与争斗对峙是非常突出的。赖念念:连城尚武是这样的赖念念:以前参加过罗坊的走古事和游龙,就是两个村的男人对打赖念念:两条龙斗我:是啊,这个频度 应该高于其他地区。宗族之间明争暗斗非常多。频率高于其他地方!!这个是一个思路,要统计。凭借经验提出这个假说,但需要不断地以数据去证实。我:还表现在斗酒,猜拳上。赖念念:连城话最早形成是在哪个朝代呢我:林坊-隔田-洋地-培田-文坊-李坊这些都是 武术出名的地方。我:宋以后吧,底子宋代之前也有。但是主要格局是宋元明清。 赖念念:有种说法,说唐朝主要说粤语,宋朝说闽南语,是这样吗? 我:粤语表层是宋代官话。闽语文读是唐代官话吧。底层都有更古老的上古层。我:另外“卖酒唔卖罂,卖人唔卖声!”,这个语言道德的训律是对连城女人的,嫁出去的女子,一方面要学习夫家的话,又不能忘却娘家的话,这种两难,会导致语言歧异的增加。对嫁出去女子母语坚持的要求,这个连城是唯一的,其他地方没有的。 本人1996年开始调查20个点(连城境内16个,周边4个),完成了博士论文,连城方音研究。-------------
1998年补充了5个地点。
---------------------------------
2012年开始,做连城方言文化典藏,调查民俗与方言,拍摄了上万张民俗图,几十个视频。
-------------------
2014年开始,已经完成语言地理学 130个地点(连城境内101个点)的调查,有录音存档。
我:
我是说根本在于宗族内聚与排他,械斗与习武只是表征。
李锋(印宝贸易):
@XHYAN 宗族内聚 的原因是什么
李锋(印宝贸易):
我以上观点有说到 缘何宗族内聚
我:
内聚因为 外在压力大以及内在生存扩张的需要。
李锋(印宝贸易):
@XHYAN 你说的原因太范
我:
我是外围的,觉得连城以宗族名义举行的祭祀、会期、习武的程度超过了 周围的县份。这是我的经验观察,大家可以看是否合理。我也希望有统计数字。
李锋(印宝贸易):
没到点
我:
已经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心理了。还要更细则愿听高见。
李锋(印宝贸易):
盆地 二字 仔细体会 足矣 我:
说起城关,还有个特殊原因。城关话更像是一个方言岛,就是建县之初估计是汀州府的一群人,构成了城关话的基础。城关话,地域不广,未能同化更多的。可见建县之初,这里有既有的势力在——文亨话集团。这个话语集团一直与城关话抗衡。
我:
那差不多,至少连城居民不会比长汀早。
我:
但长汀的语言统一程度超过了连城。
我:
从长汀来看,先生提到的古老,先到 不是构成差异的原因。整个闽西,福建,乃至南中国都有宗族内聚与排他的问题,我也是说连城的程度可能比较高,这个社会男性度(宗族房派之间的对抗不服输)比较高。再加上移民因素,就构成了连城特有的方言歧异纷呈的现象。
我:
如果族谱资料,人口资料,宗族排他案例(械斗,互不通婚,世仇),内聚(祭祀、内部支持),习武-械斗的关联——这些都有比较可靠的数据了,就有答案了。
我:
嗯,多谢你补充了走古事的对抗性这个观察点。
我:
我观摩过 北团板凳龙,姑田大龙,走古事,烧炮,母子龙,游大粽等,对这些活动背后宗族(男丁兴旺-内部团结,外部宣示力量)含义深有体会。
李锋(印宝贸易):
@XHYAN 对连城的感情很深
我:
我的舅舅,平远 仁居 杨姓,是从 新泉杨家坊 迁出去的。我在连城很多好同学。得到当地很多人的帮助。感情当然很深的。 晋江是晋代中原人南迁,怀念中土而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