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湖禅寺:客家佛国第一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05/51aacd8029ea40169b9308d3321cb90e_th.jpg 凡人都追求繁华、热闹,但修佛学道之人却偏偏选择那些远僻、寂静甚至是绝顶荒凉之地静修禅悟。笔者带你寻访古老的文明遗存——位于龙川县四都镇的河源佛教文化之地的历史。
那天是个暖阳高挂的日子,天空飘着几丝白云,天气非常晴好。我们驱车顺着四(都)黄(石)公路前往鹿湖禅寺。在禅寺对面的公路上遥望,一座风景秀丽、长满修竹和杂树的大山把禅寺包裹得严严实实;四周人烟稀少,峰峦叠翠,绿树成荫,各种花草争妍斗艳;一条清溪像一把弯弓绕禅寺流过,清沏的溪水缓缓流入禅寺前面的大湖,再流向“铁扇关门”,注入东江。湖内碧水茫茫,晶莹剔透,近百个白鹤成群结队翱翔戏嬉,那浮影在湖中掠过,宛若天上的星星掉到湖底,忽闪忽闪的,煞是好看,忽然一阵凉风吹拂而来,使清澈如镜的湖水泛起圈圈涟漪。后来,我们沿着公路,迈步来到禅寺面前,进行面对面地对视交流,眼前,禅寺气势恢宏,古朴典雅壮观,什么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什么地藏殿、观音殿、祖师殿、财神殿、僧寮、斋堂、客堂等一应俱全,全是仿明清风格,融古今建筑之精华、禅寺园林于一体而建……这时,我不禁喃喃地轻声细语:天下名山僧占多。在这种超越世俗的空间,我顿时神思轻盈,耳边不再是城市的喧嚣声,一切浮躁、一切丑陋全都远遁敛迹,只有欢乐相伴在身旁,仿佛走进了蓬莱仙境。
河源地区建寺较早的寺院
鹿湖禅寺坐落于四都镇鹿湖嶂下,距龙川县城仅有20公里之遥。据悉,鹿湖禅寺最早建于东晋年间,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2008年重修鹿湖禅寺时,曾在旁边的小山上发现有80多位住持方丈的墓穴,由此可见禅寺历史之久远。此寺原是一座砖瓦结构的小寺庵,名曰“懒庵”,后人谓之“鹿湖庵”,只有一个住持方丈和几个法师在此念佛诵经,是河源地区建寺较早的一座寺院。
历史进入南朝梁武帝时,因其热衷于建寺修庙,菩提达摩从印度来到广州,以一苇叶渡江,北上洛阳,不久,佛教渐渐流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此时,居住在“懒庵”的僧人到处化缘,进行扩修。扩修之后仍称“懒庵”,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一倍,也经常有法师、和尚、尼姑云游到此诵经念佛。
相传,很久以前,风水大师赖布衣从江西沿东江赶龙,随着他的一声吆喝,龙当即从江西飞经龙川的东水嶂,然后跃过东江停在四都的黄沙阁。龙过之处,兽走禽飞。此时,适逢一只梅花鹿从天山摘取灵芝路过,被吓得不知所措,到处乱跑。赖布衣见此鹿很有灵气,疑是天上太上老君的坐骑,便从后面赶来,当来到四都北面的一座大山嶂时,那只梅花鹿跑得气喘呼呼,口渴非常,就到这座山下的湖里喝水。赖布衣见状,随即又大吼一声,那只梅花鹿瞬间跃入湖水里不见了。赖布衣走到湖边一看,原来那只梅花鹿是仙鹿,已经在“懒庵”结了大穴。他立即走入“懒庵”告知僧人,说这“懒庵”有仙鹿结了穴,是建造禅院、寺庵的圣地。闲聊中,僧人告诉赖布衣:“‘懒庵’始建成于东晋年间,据说佛教六始祖惠能大师也曾在此说法有一年之久,并留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千古绝句。”
仙鹿在“懒庵”结穴三年之后,这座大山嶂也绿黛了,山间还喷出一股清泉,湖里的水也不再浑浊了,变得晶莹如玉,僧人把这座大山叫做“鹿湖嶂”,也把“懒庵”也改为“鹿湖禅寺”。此后,鹿湖禅寺香火日渐兴盛,周边不少善男信女也到此躬身朝拜,寄托福禄,祈求佛祖保佑,且十分灵验。
明洪武年间,大量的人口迁入四都,至嘉靖年间的1545年,四都开墟设市,商业繁荣,为鹿湖禅寺的扩建带来契机。
明朝宗祯年间,四都邑人魏珊、骆奇璋竭尽全力发动众人捐资,重建“鹿湖禅寺”。落成那天,时任龙川知县沈瓒(1642年),亲自光临,并为禅寺题匾,匾曰:“鹿苑重光”。此后,鹿湖禅寺声名大震,成为东江上游的一处香火鼎盛之地。
游击队在禅寺背后的密林研究作战计划
魏珊当时为什么对重建“鹿湖禅寺”会有这么浓厚的兴趣呢?诸位,这还得从他的老祖宗说起。
据了解,明朝万历年间,落居在四都魏姓第四代老祖宗——直环公,他生有珊、瑚、珌、琯、琔、璜、珖七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因直环公中年丧失妻,他既当爹又当娘,一把屎一把尿把九个儿女拉扯成人。儿女们长大之后,一个一个各自成家另立门户,而直环公这个老祖宗却独居一室,心里常常感到孤单和寂寞,很不是滋味。
有一年除夕,老祖宗直环公的七个儿子都先后约请他到自己家中吃年夜(客家人把吃晚餐称为“吃夜”,年夜就是除夕的晚餐),老祖宗也一一应诺。但是到晚上“吃夜”时分,七个儿子却没有一个来叫他,原因是七个儿子相互依赖,珊以为瑚已请他吃了年夜,瑚认为珌先请他吃了,珌又以为琯先请他吃了,珌又以为……结果,除夕之夜儿子、儿媳、孙子个个酒足饭饱,唯独这个老祖宗直环公害怕丧失尊严,不敢声张而忍饥挨饿——“冇夜吃”。
各家吃罢晚饭,老祖宗的七个儿子、儿媳妇围在一起欢聚闲扯。闲聊中,珊问几位弟弟:“大年除夕,你们说今晚有没有人冇夜吃?”珖听了之后,抢先回答:“今日除夕,家家都杀鸡、买肉、酿豆腐,还有谁没有年夜吃的呢?就是狗也会喂饱了”。此话正好被老祖宗听见了,他感到十分伤心,便悄悄地回房安寝。
这一夜老祖宗直环公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思量着小儿子珖的说话,越想越气越烦恼:儿子不孝敬,再多又怎样?除夕之夜连狗都不如!经过一夜静思细想,直环公他看破红尘。大年初一清早,便带着衣物和一个契纸箱出家到鹿湖禅寺修行。其七个儿子、儿媳见他要出家,个个苦苦相劝哀求,但都挽留不住。七个儿子为弄明老祖宗出家的缘由,便一起到他的房间进行观看,发现他在书桌上留下一首诗:“七个儿郎枉自多,不孝不敬又如何,除夕挨饿不如狗,新年出家念弥陀。”这下,其七个儿子当即悔疚不已。
此事传出之后,居住在四都的异姓乡人,都把这事编为故事讥讽四都魏姓家族。魏姓家族为教育自已后代,以此事引以为鉴,定下族规:除夕之夜,各家各户不准吃年夜;大年初一不准吃鱼肉荤腥,要吃素菜。
直环公在鹿湖禅寺圆寂前夕,把魏珊和几个兄弟叫到身边,说禅寺己残破不堪,叫他们兄弟在他圆寂之后,要将禅寺修缮一新,以洗却自己的罪过。直环公圆寂后,魏珊和几个兄弟将父亲抬回进行厚葬。尔后,作为兄长的魏珊,为了却父亲生前的夙愿,洗却自己对父亲不敬不孝的罪孽,便与骆奇璋一起发动大家捐款献物,重建“鹿湖禅寺”。重建后的鹿湖禅寺座向子午,冬暖夏凉,是个回字型的寺院,四周墙基用石灰与砂石砌成,建筑面积约300多平方米,内设有:观音厅、祖师厅、财神厅、僧房、斋堂、客堂等,门前有门坪,周围还有菜地、果园。那时,禅寺的和尚、尼姑也多了起来,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佛经、佛学,练习武功,种菜、种花美化寺院,为芸芸众生做了许多好事实事。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川中游击队的骆昂文、魏洪涛等领导经常在禅寺背后的密林深处开会,研究作战计划,部署打击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后,禅寺的僧人全部被遣送回乡,鹿湖禅寺的香火曾一度灰飞烟灭。上世纪60年代,禅寺已成残墙断壁,四都公社则在此兴办“鹿湖林场”,禅寺成了林场的办公场址。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林场解散,禅寺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目。
鹿湖禅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部分建筑已破烂不堪,正常的佛事活动受到影响,所幸每年仍接待香客达几万人次。今逢盛世,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欣赖政府宗教政策,仰仗佛陀慈光普照,在鹿湖禅寺住持及当地社会贤达的倡导下,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鹿湖禅寺才大兴土木,全面进行修复。
消息网络来源:http://mt.sohu.com/20160405/n443333542.shtml
.......北上洛阳,不久,佛教渐渐流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此时,居住在“懒庵”的僧人到处化缘,进行扩修。......shall explore any relaitonship with the LUHUTang in Dabu.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