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包圆:客家人独特的团圆味
“靠山吃山”,这几乎是所有山居小城的特征,也是所有山居人们的饮食特色,“铜鼓三宝”也由此而来。 其中,“包圆”——这个饱含团圆味的食物,成为了铜鼓客家人的最爱。
http://fz.lyrb.com.cn/uploadfile/2016/0325/20160325092753674.png
将包好的包圆蒸十来分钟后,便可食用。记者宋攀
□开栏语
“靠山吃山”,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也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而生活在湘赣边的人们,更是深谙此道。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热情的他们将生产生活的智慧与大山的慷慨恩赐结合,以招待远来的客人。今日起,本报推出“品味湘赣边”栏目,和您一起品味湘赣边的各色美食和特产。
浏阳日报记者宋攀
昨日上午9点多,浏阳市东北部,岗峦围绕的大围山镇沐浴在晨光中。一路向东,翻过大围山,一座名为“铜鼓”的县城映入眼帘。这里是赣西北客家人聚居中心,全县人口14万,70%为客家人。这里也是客家人王林一家世代居住的地方。
“靠山吃山”,这几乎是所有山居小城的特征,也是所有山居人们的饮食特色,“铜鼓三宝”也由此而来。对于“三宝”——包圆、撑酒、温泉,王林都了如指掌。感恩于大山慷慨的馈赠,勤劳的客家人多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而农家自产的杂粮、蔬果、禽畜,又与大山丰富的自然资源一起,构成了铜鼓客家人日常的饮食。
其中,“包圆”——这个饱含团圆味的食物,成为了铜鼓客家人的最爱。
“山里红薯山里芋,客家包圆好口味”
上午10时许,经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记者一行驱车到达铜鼓县,热情的客家人王林已经等候多时。
在王林的记忆里,招待客人、逢年过节,铜鼓客家人的桌上少不了两盘包圆。而这个吃着包圆长大的客家人,并不满足于逢年过节才能吃到包圆的情况。于是,他的海辉食品厂诞生了,“生产包圆是我厂里的重头戏”。
包圆个小,制作工序并不简单,只有熟悉各个工序的人才能胜任。32岁的李玲佑便是做包圆的能手,“别看年龄不大,做包圆她是熟练得很。”王林这样介绍这位厂里的员工。
“17岁就学会了做包圆。”李玲佑的自我介绍很简单,一如她制作包圆的手法,简洁、干练。
“山里红薯山里芋,客家包圆好口味”,将芋头洗净、蒸熟、去皮、捣烂,是制作包圆的初始步骤。而后洒下客家人自制的红薯粉,加以搅拌,食物的芬芳便开始散发。“加多少芋泥与各自的喜爱相关,芋泥多时,包圆皮更软。”李玲佑介绍。
“左手握着粉团,右手大拇指从中间按下去,将粉团从里到外捏成一张薄皮,中间的凹状留着放包圆馅。”当记者还沉醉于芋泥和红薯粉混合的香味时,李玲佑双手配合间,一张包圆皮已经成型了。
之后的馅则随个人口味了。芋头与红薯粉制作的包圆皮,配以冬笋、猪肉爆炒出的肉馅,蒸熟后,包圆入口,细腻滑润的口感与肉香便在味蕾上跳跃起来,这也是许多客家人的最爱。相比之下,李玲佑钟爱的花生、芝麻、白糖馅的甘甜包圆,则更显得清新了。
“包圆是一宝,团圆少不了”
包圆受到铜鼓客家人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舒爽的味蕾体验。
“一大家子团坐在一起,一边捏包圆,一边说话聊天。”李玲佑认为,包圆,包裹着的是客家人浓浓的团圆味。做包圆,几乎成为了铜鼓客家人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
逢年过节,餐桌上必不能少包圆。李玲佑还记得去年年夜饭,孩子们大口吃着晶莹剔透的包圆,从中吃出一个硬币的惊喜笑脸。而饭桌上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则是包圆这种食物额外的赠予了。
正倾听李玲佑的回忆,两盘热气腾腾的包圆被王林递上了桌。雾气蒸腾间,一个个三角形状的包圆更显晶莹。好客的王林招呼着大家,“吃包圆要趁热,这样的包圆更鲜嫩,包圆凉了皮就会硬。”
“包圆是一宝,团圆少不了。”吃一个晶莹的包圆,品一口热气腾腾的客家撑酒,王林说,这就是客家味。
消息网络来源:http://www.lyrb.com.cn/html/news/lynews/szjj/2016/0325/60017.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