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客家茶文化 打造世界客都·茶博城(组图)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4/44/4455945F1ADBEA08D1659FBECB55EA46.jpg
世界客都·陶瓷城和世界客都·茶博城规划图。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A/A0/A0E6A7FAD54E029B23725F5AFA24893B.jpg
锦绣国际在客商大会签约时的镜头。
人们常说:无山不客,无客不山。客家人长年生活在山区,种茶、做茶、食茶的历史悠久,开门七件事少不了茶。而客家人天性好客、热情,茶不仅是用来解渴的,更是待人接客一种方式,“进来,食一碗茶嘞!”这是我们客家人待客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梅州人爱喝茶,也种茶,梅州是广东省著名的茶叶生产基地。马山传统绿茶、嘉应银毫、石正云雾有机绿茶、西岩绿茶、金单丛乌龙茶、香妃翠玉、西岩乌龙等等这些都是梅州著名的茶叶。
客家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为了让梅州的客家茶文化走出去,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开幕式上,梅州锦绣国际与市政府双方代表签订了世界客都·茶博城招商引资合同,与客家茶商携手,共同打造世界客都·茶博城,进一步集中呈现梅州客家人文,使之成为梅州耀眼的城市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新名片。
撰文:陈萍 黄思华
自古以来,梅州是广东主要产茶区,不仅茶历史悠久,而且茶产量较大。据统计,梅州种茶面积达18.11万亩,产茶量1.38万吨,占到了广东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并呈逐年增加趋势。梅州茶业市场潜力巨大。
梅州茶产业盼来“及时雨”
但相比梅州的茶历史、茶种植、茶产量,梅州茶品牌和茶规模均未形成大效应与大品牌,实际上表现更多的是茶叶销售分散,多为零散小店,大部分被外省以半成品买走,再包装成外省品牌进行二级分销,没有形成以客家文化为积淀的茶品规模和品牌。与国内其他省份特色茶区比,也存在明显差距。打响客家茶名声,搭建以客家文化为底蕴的客家茶展示、设计、创意平台工作,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为扎根并深耕梅州市场,锦绣国际自进驻以来非常重视开发与推广客家文化及在其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特色产品,并一直为之努力。“客家人爱喝茶,梅州也有许多的好茶,但是缺少一个大平台去宣传梅州的茶文化,推广梅州的茶产品,所以我们想打造一个城内外茶文化交流的平台,以客家茶为核心,让梅州的茶走出去,走得更远。”梅州锦绣国际招商部商业副总经理聂云华说。梅州锦绣国际应“建设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政府规划而落户梅州,由喜之郎集团投资80亿元打造,项目占地540亩,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
茶博城做好“茶文章”
据介绍,客家·茶博城的初步规划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5亿元。届时,客家·茶博城中将汇聚客家各大名茶及其配套茶具等,现场还设立展览、展示、销售、电商等环节,将锦绣国际打造成为客家茶的集散地,将客家茶文化远播开来。
为保障茶博城持续发展,茶博城还将组建5个销售辅助平台,包括批发、零售、展示的实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微信商务平台,喜之郎全国各项目定点采购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同时,开展4个培训,分别是茶叶电商人才培训、茶叶营销人才培训、茶艺师培训、品牌推广培训,为茶企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此外还有丰富的茶艺活动,每年将举办1至2次客家大型茶陶文化展、季季评比、月月斗茶、周周拍卖,这些充满客家特色的茶艺现场体验活动能够让客家茶文化在交流碰撞中得到发扬传承。
茶博城开业后,将为梅州本地的茶农、茶商和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卖茶、买茶、品茶的平台,茶博城开业后将产生10亿产值、上亿的利润、千万的税收,以及带动千人就业,不仅促进了梅州茶产业的发展,对梅州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http://news.163.com/15/1014/06/B5S9VU2900014AED.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