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news 发表于 2015-9-30 21:33:17

婺剧声声到客家 山水悠悠入画来





  400多年前,一队车马由闽西莆田取道西南,客家人作为自西晋以来汉民族的重要南迁族系,又一次背井离乡,开疆拓土。
  莆田历名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自古为闽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誉,亦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这一队客家人跋山涉水,历尽艰难,或许因为某种故土情结,途径素有江南“小邹鲁”之称的古婺大地,便从此定居婺州南山之巅,地名随水名,唤为“琴坛”,世代沿袭。
  数百年来,纵然高山土地贫瘠,性格坚韧的客家人始终以辛勤的双手耕耘着客家人心中的一亩桃花源,只要有一小方平坦的土地,便耕植上同样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玉米和土豆,待粮草成熟,打成碎末,拿水搅拌,随手一捏便是一团,甚至不需要任何佐料,蒸熟了便是琴坛客家人最为亲切的“玉米拳头馃”;以米粉为主要食材,取稻草灰的炭火香,便是琴坛客家人嘴里一口越嚼越香的传统米糕;祖辈由故乡带来的一盏闽红则成了琴坛客家人几个世纪以来唯一的消遣,千年客家文明也仿佛一坛佳酿,在与当地古婺文化的碰撞交融中愈陈愈香……
  不久前,一条盘山公路串起了婺州南山之巅的村落,联通婺城区箬阳乡与武义县,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来到琴坛,探访这个如清晨般宁静的地方。慷慨的客家人也将数百年的客家记忆从岁月长河中打捞出来,举办了婺城区首届“客家文化节”。中华千年书画,古婺数百年婺剧,还有上世纪的老电影,如聚会一般来到了这里,让旅居婺州的客家人,不再孤独。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10/35/17103557_632550.jpghttp://img2.zjolcdn.com/pic/0/17/10/35/17103558_309966.jpghttp://img2.zjolcdn.com/pic/0/17/10/35/17103559_967502.jpghttp://img2.zjolcdn.com/pic/0/17/10/35/17103560_735520.jpghttp://img2.zjolcdn.com/pic/0/17/10/35/17103561_172695.jpghttp://img2.zjolcdn.com/pic/0/17/10/35/17103562_922135.jpg  婺剧声声萦绕客家山居  是谁哼着小曲嗯嗯啊啊,是谁拉着胡琴咿咿呀呀,婺城区婺剧促进会婺剧音乐培训班在琴坛村开班,也把声声婺剧送到了客家。  400多年前,恰是客家人初来婺州的时候,明代古楼里,一招一式,字句铿锵,“文戏武做,武戏文做”,古婺原生戏曲进入滥觞期,因地为名曰“婺剧”,并很快红遍婺州大地,成为浙江最为典型的地方剧种之一。曾几何时,婺州大地上,无论婚丧嫁娶,主人家总会请个戏班子,在家中唱上几天几夜,并邀请亲朋好友同来观戏,直至上世纪末,婺剧都是金华农村祭祖、庙会等重大节日及仪式中不可缺席的角色。  如今的婺城区则是婺剧的主要发源地、传承地和流行地之一,如今,婺城区亦有不少婺剧艺术人才和民间婺剧艺术爱好者,然而,当下婺剧艺术演员及爱好者趋向老龄化,婺剧艺术的传承遭遇了又一次危机。  婺城区婺剧促进会成员及广大婺剧爱好者勇挑历史重任,积极参与到婺剧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来。婺城区婺剧促进会组织婺城区范围内舞剧艺术传承人及爱好者参加本次婺剧音乐培训班,并邀请到了有关婺剧艺术专家到场授课,对学员们进行了包括婺剧声腔鉴赏、婺剧演唱、婺剧乐器演奏等专题讲座以及唱伴结合训练等内容的,为期四天的系统培训。  学员们彼此鼓励,提出要珍惜学习机会,积极提高婺剧艺术水准;发挥岗位优势,促进婺剧人才培养;携手并进,推动婺剧事业发展;婺剧发展正当时,要坚定信心,一如既往做好婺剧传承与发展工作,持续发力,继往开来,让婺剧艺术向校园、向年轻一代普及,让婺城大地重现婺剧繁荣。  培训期间,学员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一同温习老师教授的专业内容,还就着琴坛的青山碧水,随心拉起了胡琴,约起了票友,切磋起了婺剧音乐演奏心得,随性而欢愉。由此,亘古琴坛边,婺剧声声与客家哗哗的水声、晨曦的鸡啼、风吹丛林的沙沙声,还有那白发老人的几声轻叹融为一体,仿佛已在此沉吟千年,与琴坛风韵浑然一体,俨然已成为客家的又一抹亮丽风景。  于此过程中,婺城区婺剧促进会邀请了婺剧研究、金华地方史学研究、剧本创作研究等多领域专家团,就“白沙老爷”传说婺剧剧本改编召开专题讨论会。  “白沙老爷”传说在婺城区范围内流传十分广泛,婺城区沙畈乡、琅琊镇、白龙桥镇等地都建有“白沙老爷”古庙。“白沙老爷”人物原型为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期一名叫卢文台的归隐将士,史载:“卢文台,字高明,幽州范阳(今河北定兴县)人,汉成帝末,为步兵尉,后授骠骑将军。王莽篡汉,卢谢病,免归顺;建武三年(公元27年)率部36人从宜阳退隐到辅仓停久(今婺城沙畈乡停久村),垦田卢畈,首筑白沙溪堰,引水灌田,其后数百年,经百姓共力,筑起三十六堰,沿岸百二十余村受益。乡民怀其惠,立庙以祭,敬称白沙老爷。”  婺城民间传说中的“白沙老爷”拥有神明般的智慧与力量,土地般的善良与悲悯,除却率领三十六名部将修筑三十六堰,长山乡的十八泉、琅琊镇峭壁上的五指印、崖对面的无头石人山、传言里千年前化险为夷的瘟疫……都与之有关。千年传说承载着善人善果的世界观,舍己为人、造福一方的人生观以及东方民族的归隐情怀,支撑起百十代人的坚定信仰,成为当地人宝贵的精神财富。目前,婺城区“白沙老爷”传说已被列入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大类代表性项目名录。  “白沙老爷”婺剧剧本由婺城区退休文化干部洪增贵创作。研讨会上,专家团认为,“白沙老爷”传说婺剧剧本改编应充分考虑婺剧这一金华传统地方戏的特点,故事安排应适当紧凑、简洁、明朗,紧紧围绕“白沙老爷”修筑白沙溪三十六堰这一造福百姓的百世功勋为故事主线,扎根客观历史背景,突出刻画人物个性,通过安排自然与人为因素双向阻力,巧妙设计戏剧冲突,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进而彰显“白沙老爷”高尚的道德品质。婺城区婺剧促进会有关负责人提出,“白沙老爷”婺剧版的创作目标是让当地基层老百姓喜闻乐见,成为继《千秋令》之后更为成功的一部由婺城民间传说改编而来的优秀婺剧作品。  琴坛山水被书画带到了山外人家  文人最喜雅集,琴坛客家的婺剧声声唤来了一群书画家的加入。琴坛山水悠悠入画,名家书画则把琴坛带到了山外人家。  不往琴坛走一趟,或许不知道,客家山居融于婺州水土,确是独具风韵。闽西一带多崖壁,且山势险峻,民居或居山谷,或处险峰,偶居山腰,客家民居有如江南一般的粉墙黛瓦,却与江南民居又有明显的不同。江南民居是一尺矮墙围成一方院落,无论楼宇、门扉或是轩窗都是低矮袖珍款,相较之下,江南民居的门扉与窗棂又比客家民居的更大气,进而让整个江南民居洋溢着满满的恬淡气息,好似画家的随心泼墨。客家民居则更似工笔,一笔一划都是精心谨慎的,高墙配以小窗,连瞧一眼天光都是要仰望的,直把外面的一切纷杂都锁住了,加之闽西山峦环抱,当地客家民居就仿佛一座被层层包围的迷宫,一座牢不可摧的城堡。  当客家民居邂逅婺州山水,则是另一番光景。婺州山地坡形较缓,地势更为舒展,客家人于琴坛一带未受土著排挤,得以入乡随俗,沿水而居,由水向山不过四五户,且均背山面水,隐身郁郁丛林,兼得山景及水景,豪迈之余,竟有一份犹抱琵琶半遮面般的欲语还休。  琴坛一带多黄土,生长着连片的竹林,一眼望去,苍翠欲滴,一汪琴坛水宛若一缕玉带穿梭其中,一块块巨石匍匐于水面,现出冰山一角。奔涌的激流撞击着巨石,溅起层层浪花,哗哗水声不绝于耳。数百年来,琴坛一带少有外人造访,且当地居民世代遵循着自然法则,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当地水土由此得到了最好的保护,山清水秀,虾美鱼肥。如此动静结合,森罗万象的一个小山村,一再撩拨着艺术家蓬勃而出的灵感。  自琴坛村于今年8月中旬举办持续一个月的客家文化节以后,金华八县市乃至全省各地的画家们或三五成群,或十余人一队,结伴来到琴坛写生,创作题材涉及民居、山水、山里的老艺人等等,艺术形式涵盖油画、水彩、国画等。自古书画不分家,于琴坛亦然,书画名家齐聚,一场场笔会接踵而至,一张张名家书画把琴坛风物带到了大山外。时隔一月,越来越多的书画家赶赴琴坛,书画名家现场创作,也成了新时代琴坛古村的又一道文化景观。  琴坛村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琴坛村已成立一家旅游发展公司,融合当地资源,统筹运营琴坛村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已发展民宿数十家,可容纳数百人同时留宿。琴坛村文化礼堂已与金华市黄宾虹书画院结对,黄宾虹书画院将陆续组织国内各地画家到琴坛写生,通过书画作品助力琴坛旅游业发展,琴坛村将为前来写生的书画家提供免费住宿,并逐步建设具有一定专业配置的画室及书画展厅,琴坛村亦十分期待各地书画家将作品在琴坛村文化礼堂进行展出,为琴坛文化增色。  半个世纪前的老电影在千古琴坛边拉开序幕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琴坛客家人坚守数百年的作息。外人来访,也得入乡随俗。下午六点多,夜幕已悄然降临,在大都市,闹腾的夜生活还未及开始,在小城镇,或许已是万家灯火,在琴坛,却唯有竹林间的几缕清风,和一汪碧水之上升起的蒙蒙水汽。  在这个时间点,琴坛客家人早已收拾完碗筷,琴坛边的农家乐饭馆里的客人,也被敦促着走到了门廊外。山腰上农户家里拉亮的灯不多,近水的几家却不约而同地拉亮了门外的夜灯,照亮了一潭奔腾的碧水。客家人与来此游玩的客人都汇聚到了村中的水边,三三两两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或久远或时下的见闻,语调调侃,闲适得都仿佛竹林里的风。那山林,那民居,那群人,还有人脚边躺着甩尾巴的那条狗,全倒映在了水里,在浪花的拍打下扭曲变形。山边一个琴坛,水里又是另一个琴坛。在琴坛里,时光是慢慢流淌的,谁都不急,谁也不怕来不及。  于此间,大家都闲闲地看着一个人升起荧幕,取出旧式电影放映机,连接好一整套线路,仿佛潜入岁月的湖底,串联起了整整半个世纪。这于客家人或是游客而言,都是一个莫大的惊喜。  影片是当年的八个样板戏之一,钢琴伴唱京剧《红灯记》。荧幕就在水边,携一把小竹椅便可随处选个好位置,就着一壶闽红,把着一只建盏,或者酣畅淋漓地就着一罐冰啤,看一场露天电影,任沁凉的水汽穿透肌肤,深入骨髓,直至把那被繁杂琐事灼烧的灵魂都冷却下来。  李铁梅,一个名字,一场电影,烙刻在一个绝无仅有的年代。在那段文化贫瘠的岁月,看电影曾是城乡数亿人口难得的文化奢侈。如当年一样的露天电影,总会吸引临近数十余村的村民结伴而来,哪怕同样一幕剧已看过数遍乃至数十遍,熟悉到都能不假思索地说出任何一句旁白。更令人称奇的是,当年的人们,由此而生的情绪不是厌烦,却是兴奋。时隔半个多世纪,电影导演早已跨过第六代,曾经的少年早已步入中年,再次观影,有的却似乎不仅仅是怀旧。  这场露天电影的放映人是婺城区婺剧促进会婺剧音乐培训班的讲师、国家一级演奏员陈建成。他从本世纪初便开始寻找并收藏各式放映机和电影胶片,辗转十余载,300余个电影胶片成了他最为珍爱的宝贝。偶尔得闲,他也乐意在人民广场或是黄宾虹公园,找个合适的视角,也给自己找个舒服的姿势,放上一场露天胶片电影,哪怕观众只有一个人。  他说,成为一名职业电影放映员,曾是他少年时的梦想。
消息网络来源:http://jhwcw.zjol.com.cn/wcnews/system/2015/09/30/019788194.shtml

skc 发表于 2015-10-13 17:34:27

莆田,婺源,闽粤赣客家地区,三者不同

namlow 发表于 2015-10-17 04:22:08

yi du:

...............婺剧声声萦绕客家山居
  是谁哼着小曲嗯嗯啊啊,是谁拉着胡琴咿咿呀呀,婺城区婺剧促进会婺剧音乐培训班在琴坛村开班,也把声声婺剧送到了客家。
  400多年前,恰是客家人初来婺州的时候,明代古楼里,一招一式,字句铿锵,“文戏武做,武戏文做”,古婺原生戏曲进入滥觞期,因地为名曰“婺剧”,并很快红遍婺州大地,成为浙江最为典型的地方剧种之一。...................

lai dao dabu cheng wei: hanqu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婺剧声声到客家 山水悠悠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