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与游牧的一个区别就在于牛与羊。 农耕民族是不吃“牛肉”的,这你也不知道呀?
旧式的中国农民是不吃牛肉的。宁吃狗肉也不吃牛肉。不吃狗肉才是游牧人的特征,因为狗是游牧人的朋友,而农耕民族无所谓,农民的朋友是牛。
西方人也是游牧人为主,所以他们喜欢吃牛肉。
现在中国人也是吃猪肉为主,受到游牧人(西方人)的影响,吃牛肉的人也多啦。 我觉得羊肉比猪肉好吃,这是真的,我在新疆时,已经习惯了羊肉,不爱吃猪肉。我说的羊肉是指草原上的绵羊,而不是南方的山羊,山羊不好吃。
[ Last edited by 侯永 on 2004-5-31 at 11:34 ] Posted by 注册用户 at 2004-5-31 11:24
农耕民族是不吃“牛肉”的,这你也不知道呀?
旧式的中国农民是不吃牛肉的。宁吃狗肉也不吃牛肉。不吃狗肉才是游牧人的特征,因为狗是游牧人的朋友,而农耕民族无所谓,农民的朋友是牛。
西方人也是游牧人为主, ...
农耕民族只有牛肉可吃,这是常识。武松吃了多少牛肉,喝了多少酒,才打死了老虎。 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吃。”只见店主
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来。武松拿起碗一
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酒家道:
“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
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再筛一碗
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筛下一碗。 古代祭祀也杀牛羊。 四川灯影牛肉
你到过“天府之国”北部大巴山南麓吗?那里有座达县城盛产美味佳肴——灯影牛肉,当你打开灯影牛肉罐头轻轻取出一小片,放进嘴里细嚼,便知它名不虚传。也许你感到奇怪,这种食品何故叫“灯影牛肉”呢?它的形态非常奇异,与其他牛肉食品迥然不同。它薄如纸片,半透明状,红艳艳,油滑滑的置于灯下可以把自己的红色影子映在纸上或墙上,好似演灯影戏一般,故而叫“灯影牛肉”。 太康咸牛肉
产地:中国河南太康。
工艺:太康咸牛肉是以本地牛宰杀后的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佐料腌制而成。宰杀时血要放净,以保证肉色鲜红;剥皮时要细心,以保持肉块完整。皮剥下后,要把整个牛体卸开,一般每头牛卸10块。也就是前腿两块,脖头两块,肋条两块,腰窝两块,后腿两块,全部卸下来后,要用清水洗净,晾透,而后下缸。下缸时,放一层肉,撒一层盐。盐与肉之比为1:20,并且盐里最好加少量的火硝,这样能使盐往肉里渍得快。缸装满后,每天翻摔两次。以使牛肉色鲜透明,过盐快而均匀,连续翻摔十几天后,盐水全部浸渍到牛肉块内,把两块牛肋挑出来盖在上面,何时煮何时捞。如果不煮,千万不要再翻动,如果一翻动,肉色由红变绿,味道就不好了,但最好的时机是头年农历10月到来的正月。煮时,一般用老汤。要滚锅下肉,冷水下肉易中毒。下肉时,肉面朝下,肉泡在水中不能露出水面。花椒、大茴、良姜、豆蔻、白芪、鹿桂等佐料要装在小布袋内,与牛肉一起下锅,先用大火烧,逐步变小火。一小时翻一次,五个小时后肉可煮烂,再翻一次停火。焖两个小时,待肉汤降到50℃时,把汤里的油盛出来,而后捞肉块即可。
特点:它以红色透明、肉烂味鲜而闻名于世 Posted by 注册用户 at 2004-5-31 11:24
农耕民族是不吃“牛肉”的,这你也不知道呀?
旧式的中国农民是不吃牛肉的。宁吃狗肉也不吃牛肉。不吃狗肉才是游牧人的特征,因为狗是游牧人的朋友,而农耕民族无所谓,农民的朋友是牛。
西方人也是游牧人为主, ...
照此说来,河南四川以及武松都不是农耕民族了,是游牧人?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