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客家菁英 群像網站上線
由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出版,傳播與科技學系製作的《新客家人群像》系列報導作品,日前完成了網站的架設(http://hkp.nctu.edu.tw/與內容的數位化,讓累積七年、總共一百八十八篇的客家人物與社區報導作品,全部呈現在網路上。讓廣大讀者可以更方便地接觸和認識各行各業的傑出客家人,以及客家文化風貌。)出書七年 首度數位化
《新客家人群像》是傳播與科技徐係透過課程規劃與實施,讓學生親身參與尋找對象、進行採訪、編輯成書等過程,所完成的系列作品。內容以報導客家族群人物為主題,進而展現和傳達客家文化的精神與內涵。從二○○八年開始,《新客家人群像》系列作品已經歷經七個年頭,累積多達一百八十八篇的作品。過去都是以書本印刷作為唯一的出版形式,但是從二○一四年也開始搭建專屬網站。日前已經將作品全部數位化並上架完成,也成為客家文化學院的重要教育成果之一。
網站架設依文章報導性質、期別分類,內容不只是一篇篇的圖文報導,也能下載一整本完整的電子書和海報。網站整體視覺呈現古拙的樸實感,也呼應了客家精神。負責網站美編設計,目前就讀傳播與科技學系四年級的吳承樺表示,「用牛皮紙的風格滴上墨水為背景,表現出書寫紙以及墨水在上面留下的痕跡,而LOGO的設計也是以這種形象做出來的,毛筆字加上前面一本書的感覺。」
從科學到藝術 從人物到社區
在近兩百篇的作品中,看見各行各業的客家人在各自領域的傑出表現。這些人物的職業橫跨農業新生、文化紀錄、表演藝術、法政社會、工程推手、自然科學以及醫學等等。這些優秀的人才都是以自己的專業形象為大眾所熟悉,但是其客家人身分卻鮮少有人知道。
這些傑出人物當中有一些我們並不陌生,包括曾榮獲金鐘獎娛樂綜藝類最佳主持人曾國城、知名客家歌手羅時豐、曾經活躍於政治界的羅文嘉、葉菊蘭,以及歌仔戲演員葉青等人。而從報導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見他們自己對於客家身分的思考和體悟。
而除了人物特寫,客家人群像作品中也包括對於客家文化和地方社區的挖掘,同學們深入各地實際進行田野調查與訪談,完成一篇篇客家社區的深度報導。報導的範圍以新竹地區為主,但是也擴及桃園、苗栗,甚至屏東、花蓮等地的客家社區;面向也從文化傳承、自然生態、地方產業、老街新風貌等不同角度切入。發生在台灣各地客家社區最獨特的故事,就在這些文字記錄中保存下來。
學生時期作品 畢業生有感覺
對於自己在學生時期的作品能在網站上被看見,目前於報業任職記者,傳科系友張芮瑜有感而發,「客家人群像作品是我第一次接觸正式採訪流程,從最早的找尋採訪對象、列企劃書、列訪綱、約訪、採訪,到事後的整理資料、寫作,全部都是第一次嘗試、自己來,所以我覺得這個練習算是一個震撼也是很好的學習體驗。作品更不用說,看到自己的成果被那麼正式的展現出來,也很欣慰。」
透過這樣採訪寫作訓練,學生不僅增進自己的採寫實力,也能體驗媒體實務過程與專業精神,還能為發揚臺灣客家文化盡一份心力。日後網站也將持續刊登更多客家相關報導作品,帶給大家更多的精采故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