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向前走》
客家電視首部跨國拍攝紀錄片《客家人向前走》真實紀錄海外客家人奮鬥史資料來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張貼時間:04-05 09:26
客家電視首部跨國拍攝紀錄片《客家人向前走》
真實紀錄海外客家人奮鬥史
你對客家族群認識多少?
你知道日本沖繩那壩市「久米三十六姓」的後代子孫,同樣有著立春掃墓的客家習俗嗎?
你相信靠著客家話可以行遍馬來西亞的沙巴嗎?
你曾聽過印度塔壩有一群「硬頸」的客家人在逆境奮鬥的故事嗎?
四月四日起每週日晚間八時三十分,十七頻道「客家電視」《客家人向前走》節目將帶您到亞洲各個角落,一窺客家人的海外奮鬥史!
《客家人向前走》節目是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中央通訊社首次跨國拍攝的作品,也是台灣第一個以紀實報導方式,尋訪亞洲地區馬來西亞、印尼、泰國、香港、新加坡、印度以及日本等國客家人士,探討海外客家文化的現況與願景的節目。有別於一般旅遊獵奇式的風光介紹,試圖經由誠摯的人文關照,在影像語言之外,添加一層具國際觀、前瞻性的觀點,客家人在異鄉的原質,如何憑藉著「硬頸」、「打拼」的精神,客居他鄉在地為家!如何發揮客家精神,適應異地生活開發生命價值!
「日本眾裡尋客」、「找頭路泰打拼」、「雅加達的來時路」、「失落文化在印尼」、「客跡‧足跡‧新加坡」、「到香港圍村作客」、「檳城客地同心力」、「印尼新娘與台灣速成郎」…走訪各個國家的同時,我們發現有一種客家人,像一盞盞不息的燈火一樣,尋找著和自己一樣講客家話、關心客家事物的族群。不管是集合日本客家婦女力量的黃壽美會長夫婦、全心投入香港客家圍屋修築的徐國新師傅、或者是走過風暴的雅加達台商林錦魁、羅瑞森,還是發起檳洲會館重建工程的謝詩堅、盧朝燃….,這些發生在海外的客家人物故事,雖然不是什麼致富的個案,但是當您看到他們自信的笑臉,想必可以找到人生中無形的生活財富。
認識客家,發揚客家,不分遠近與國別,特別是在亞洲這麼一個族群豐富的地區。《客家人向前走》是一個用鏡頭紀錄歷史、啟發客家未來的節目,以最嚴謹的製作、最珍貴的紀錄,分享海內外客家人群策群力所營造的美好成果,體驗客家人堅忍不拔的辛勤故事,十六集節目集集精采可期,將帶給您豐富的人文之旅,共同體認一泓溫暖的血脈之流。歡迎所有的觀眾自四月四日每週日晚上八時半起,跟著我們前進亞洲各國尋找海外客家人的蹤跡,一起親炙『客家人向前走』!
「客家人向前走」跨國紀錄片登場
在今天的單元中,我們將帶大家來了解「客家人向前走」的跨國紀錄片,,在每個星期日晚上八點三十分,第十七頻道,即客家電視頻道,就可以看得到了。這部影片主要是紀錄我們海外的客家鄉親在當地如何奮鬥、努力的過程,以及打拚的精神。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客家人向前走」的創作理念和理想,我們特別訪問了導演倪瑞先生,他有非常棒的創作理念,以及製作電視節目的經驗。
「我們客家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又去到國外?因為我本身是外省人,父親是從廣東來的,也是客家人,所以我從小就覺得自己是移民,就像那些移民到海外的人一樣的想法,因而有了拍「客家人向前走」的理念,想去了解在海外的客家人是如何生活的?如何打拚的?我們客家人的移民過程又是怎樣的?由此來構思節目。節目的內容總共作了十六集,每一集都有一些小人物的大故事。」
「客家人向前走」裡面包括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香港、印度、日本等等各地的客家人故事,我們現在就請倪瑞先生來和大家介紹一下節目裡面包含了哪些故事?
「在印度那麼遠的地方,也有客家人,那裡有一個地方叫『那壩』,那是過去英國統治印度的首都地方,那裡的客家人將近二千多人,他們大部分都是在「作牛皮」,因為印度那裡有兩種宗教:回教、印度教,回教吃牛,但是印度教則視牛為神聖的,但是因為兩個教派的人數差不多,所以沒有人願意作「牛皮」。因此客家人就把「作皮」當作一個事業來經營,這是相當辛苦的,因為皮要泡在藥水裡面,需要用手來作,用腳來踏,所以對人體的皮膚是有傷害的。」
若沒有透過這樣子的說明,真的難想像印度的「那壩」竟然有那麼多客家人,而且他們在那裡都是「作皮」,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他們的生活一定相當辛苦,加上當地的印度政府認為「作皮」會污染環境,所以這讓作皮的客家人更加艱困了,他們又是如何來解決這樣子的艱困呢?
「印度的政府規定不准作皮,原因是會污染環境,但事實上是在打壓中國人,而且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沒水沒電,甚至半年沒有水、沒有電的生活,這是很平常的,於是全都要靠客家人自己去接水接電,自己創造出一種社區生活的典範,而政府是完全不管在那裡的客家人如何生活的。因為政府的打壓,迫使「作皮的工業」需要轉型,於是那裡的客家人有了一個理想,就是將「那壩」變成像「唐人街」那樣,就在這樣的努力下,那壩的客家人曾經達一萬多人。但是在政府的不斷打壓下,人口變少了。而為了生存,大家開始想其他的謀生方式,開了餐廳,但是常會有流氓來搗亂,或是以教派要辦活動的理由來討錢。」
客家人不管到哪裡生活,都相當的艱苦,也都很努力、認真的生活著,而且就算再怎麼艱困,客家人總是會想到子女的教育問題,我們來聽聽看客家人是怎麼重視子女的教育?
「在印度的客家人,都會把小孩送到台灣來讀大學,讓小孩子能夠有台灣的思想。但是北美中學,從國小到初中,雖然教室多,但沒有很多學生,所以變成在一個班中有各個年級的學生,第一排是一年級、第二排是二年級,先教完一年級的學生,然後讓一年級的學生休息一下,溫習功課,老師就在這時候再教二年級的學生,此時三年級的學生也是先溫習功課,因而變成一個班要同時教三個年級的學生。另一方面,那些教科書也都已經被用爛掉了,我知道這個情形後,也告知了海外教育司,因為在過去海外教育司對這些書籍、教材都有補助,現在都沒有。而我描述這個故事,就是希望讓更多人看到這些在海外的客家人的打拚精神。」
在海外,不只是印度的「那壩」有這樣的故事,在馬來西亞的沙巴也有故事,我們相信接下來聽到沙巴的故事,對於在馬來西亞的客家人感觸會更深。
「在沙巴的客家人,很多都是在台灣讀完大學後,再回沙巴去服務,把在台灣所學到的,應用到自己家鄉去,例如作生意,都是很有成就的。所以在沙巴,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客家人,而且客家人的經濟能力都很強,充份發揮在台灣的所學。」
聽了這樣子的介紹,我們感到「台灣」對於海外的客家也有很多的貢獻。由倪瑞先生導演的「客家人向前走」,已經自四月四日開始,每個星期日晚上八點半,在客家電視播送。在前面的十六集,就是介紹十六個國家中的客家人,就像是一個世界客家地圖般,同時也提醒在世界各地的鄉親們,可以提供更多的資料給「客家向前走」的導演倪瑞先生,相信這些都是相當好的資料。
[ Last edited by kiet on 2004-5-16 at 23:37 ] 今晡日播個係馬來西亞馬六甲客人個報導,馬六甲客家公會會長係大埔人
講個客話lau臺灣個差毋多,這隻節目一好,大家做得佇網路上收看
禮拜日暗夜八點半開始
客家電視網路收看 http://api.hichannel.hinet.net/play?url_id=105425 真正对客家文化做出贡献的,不是一些网友说的那些声名赫赫的什么“客家的骄傲”,相反,恰恰是那些默默为客家文化耕耘的客家文化工作者。他们虽然不是什么院士,不是什么将军,但他们是客家文化能继续传承下去的希望火种,是客家文化真正的无冕之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