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又叫“扣肉”
“东坡肉”又叫“扣肉”制作时先将“五花肉”晾干下锅煮熟捞起,趁热用红糖、酱油着色,然后再将肉放至油锅内炸成皮呈棕红色,捞起沥干切成小方块,整齐排入大扣碗内,掺以白糖、酒、五香粉上沸水锅旺火蒸一个小时左右出锅,每块肉间夹一片香芋,倒扣入另一浅盆中再上蒸半个小时左右出锅即可。 楼上的,你是不是客家的呀,扣肉是要有霉菜的,要是霉菜在制作的时候加了酸梅粉的那种做出来的扣肉那才叫好吃呀。 霉菜??是菜干吧,就是芥菜,拿晒干。我们这里都是说菜干。 felly:
你是韶关始兴那里的,我也是始兴,很高兴在这里可以认识你的了。 我們這裏做扣肉,多數是加檳榔芋,也有加梅菜的。 台灣就叫'梅干扣肉'.
缺一不行. 我們這裏客家人用豬肉做的菜餚,扣肉以外,還有豬肉炆咸菜(加木耳),還有豬肉炆竹筍,我們叫筍霞,是用鹽淹制的,要出水。入冬以後,用木桶裝的台灣產筍霞,在市面上有售,我有時候也會買回來炆豬肉,女兒也喜歡吃。 哈哈原来那就是扣肉呵呵呵呵呵 扣肉的芋头要求一定是香芋,而且不能生水 东坡肉不叫扣肉
东坡肉据说是苏东坡在杭州做知府时发明的,现在杭州快餐店特别多,1,2元一大块,超市也有即食的就是一块很大很厚的红烧肉,带皮,带肥肉,骨头,扣肉要卤味店才有卖,论碗卖
扣肉的区别是要加蔬菜蒸(一般用梅干菜,用芋头切片的也有),切得很薄,刀口不切断
蒸的时候皮朝下,精肉朝上,糖,蔬菜等配料放上面,蒸好后,用一个碗扣在上面,翻过来,原来的
碗拿走,上菜时变成皮朝上,蔬菜在下面,看起来就象一整块,我想这就是"扣"字的来源
[ Last edited by slook on 2004-7-27 at 17:57 ] Posted by slook at 2004-7-27 17:56
东坡肉不叫扣肉
东坡肉据说是苏东坡在杭州做知府时发明的,现在杭州快餐店特别多,1,2元一大块,超市也有即食的就是一块很大很厚的红烧肉,带皮,带肥肉,骨头,扣肉要卤味店才有卖,论碗卖
扣肉的区别是要加蔬菜蒸(一 ...
同意! 东坡肉当然不是扣肉,东坡肉是一块很大很厚的红烧肉,带皮,带肥肉,骨头。
我现在在杭州读书,食堂里吃的是这样子的,2.5元一块,外面吃的也是这样子的,扣肉是比较小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那里有扣肉,是片状的,往往把菜干放在肉底下一起蒸.而东坡肉也有,只不过不叫东坡肉,而是叫"团肉"或"大团猪肉",炸过以后就蒸,不放其它配料 原帖由 午后晨星 于 2004-5-18 08:37 发表
楼上的,你是不是客家的呀,扣肉是要有霉菜的,要是霉菜在制作的时候加了酸梅粉的那种做出来的扣肉那才叫好吃呀。
我相信楼主绝对是客家人
扣肉分为两种,一种是很常见的梅菜扣肉,还有一种就是芋头扣肉
我们那里弄的也是芋头扣肉
做法跟楼主讲的类似 我们这边的扣肉都是芋头扣肉。
东坡肉不是扣肉。
我们这里的东坡肉是这样做的:猪肉(肥、瘦不论)切成小块,用盐等调好味,裹上一层生粉浆,放到油锅中炸熟。 原帖由 gxyyh 于 2007-1-25 14:28 发表
我们这边的扣肉都是芋头扣肉。
东坡肉不是扣肉。
我们这里的东坡肉是这样做的:猪肉(肥、瘦不论)切成小块,用盐等调好味,裹上一层生粉浆,放到油锅中炸熟。
这个我们那里也有弄
很多人都叫咕噜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