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mund_chf 发表于 2014-12-29 15:21:07

马来西亚一位老华侨的奋斗历程

早期华人漂洋过海,在南洋吃苦打拼的故事,忆不尽,说不完。坏事多、好事少的2014年临别在即,我们要讲一个关于华人先贤南来谋生,成功后无私贡献社会,建设华校的故事。借以这传奇却默默无闻的人生,鼓励大家勇往直前。尽管天有不测风云,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共勉之。老华侨的奋斗历程一个被遗忘的老人,一段被遗忘的伟大事迹。在老人离去大半个世纪后,才由孩子们透过字迹流传歌颂。老人叫王叔金,先后创办4所学校,一所妇产医院及一所书报社,将毕生精力和金钱贡献给社会。如此伟大人物,社会对他的描述几乎是零。社会遗忘了他一次,这一次,我们要记住他。就跟许多早年南来先贤一样,王叔金当年会搭上南来船只,是要逆转命运,摆脱贫穷。从小在穷乡长大,家中人口多、粮食少。身为家中长子的他,从小辍学工作,每年工资只有48元,家里环境也不得改善。当时听闻南洋工作多,橡胶业、锡米业发达,认为那是唯一的出路,不顾父亲反对只身放洋。初期定居安顺南来初期定居于霹雳安顺,开始帮人从乡下挑扁担送水果到镇上,也试过在杂货店担任帮工。后来自己有点小资本,做起“摇鼓担”生意,每天挑着72公斤重的扁担,到处兜售杂货,日子过得清贫艰苦。摇鼓担本来做得不错,却熬出了健康状况,决定与友人合资开杂货店,结果合伙人突然违约,害他白白损失数千元。有过经验,他做生意也更谨慎,后来他与几位友人在实兆远开设商号。虽然生意收入可观,但合伙人多,分红少。王叔金决定另起炉灶,开设了两家商店,专营橡胶生意。他也与义弟庶安合资开设多家公司和商店,分布在曼绒县内,包括实兆远市中心、甘文阁、实兆远港口、红土坎等地,也有远至泰国勿洞。王叔金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白手起家积极投资橡胶园、土地、购买商店,成为当地一大户。创办首所华小中年的王叔金,生意上了轨道,转而专注做慈善。他36岁时创办了霹雳州实兆远第一所华文小学———中正小学(今中正国民型华小)。之后又相继创办了实兆远南华中学、红土坎平民义学和红土坎天定中学。直到去世前两年,才正式放下慈善工作,奉献教育和社会超过大半个世纪。关于王叔金的一切,要不是因为《王叔金,一位老华侨的奋斗历程》一书出版,可能再也没人知道这段佳话了。这本传记是由王叔金第17子王建士和第25子王永裕所促成。
■实兆远中正小学(今中正国民型华小)建于1920年,是当地第一所华文小学。当年只有36岁的王叔金是发起人之一,首先投入1000元作为建校基金,抛砖引玉。王叔金自1920年被推选为董事会秘书后,在董事会服务将近30载,期间多次担任董事长长达20载。中正高中随后在1931年成立。■实兆远南华中学(今南华国民型中学)当年实兆远中正小学、甘文阁国民小学和益智小学,及爱大华的民德小学皆设有初中部,可是人数却非常少。1935年,王叔金与其他社区领袖议决将4所学校的初中部合并,成立“南洋华侨中学”,简称南华中学。王叔金也被推选为建设委员会及筹募建校基金委员会主席兼秘书,他也个人捐献3000元购下一块地皮作为建校用途,并以岳母杜菜燕、第二任妻子邱素枝及父亲王春耻的名义捐建3间教室。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也获得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大量捐款,1940年建竣的礼堂也命名虎豹礼堂。学生在迁入新校址没几年,日军占领马来亚,校园受到严重破坏。日军退去后,王叔金重新被推选为董事长、建设委员会及募捐委员会的主席,担起重建校园及修复毁坏设施。■红土坎平民义学王叔金与友人苏清楚为了要给红土坎本律的贫穷家庭的孩子提供中文教育,在1951年创立这所义校。当时,他已届67岁。从筹办到正式投入运作,前后用了5年时间。他为这所学校身兼多职,包括建校筹募金、主导规划、主持建设、校长及教师,他也编辑和出版校刊出力。他在董事会一直服务到1962年,也是他逝世前两年。■红土坎天定中学王叔金与沈丁元希望长期资助平民义学的运作,在1953年决定开办技职中学,将原属平民义学的校地上建设新教室作为天定中学校舍。建设该校的大部分筹款都来自外地,包括新加坡、吉隆坡和怡保等地。但后来基于缺乏合格教师,办不成技职中学,便以普通中学方式继续运作。1954年1月,天定中学终于正式成立。学校只有初中部没有高中部,后来在家长们的请愿下,董事局在1959年9月8日至1960年10月18日,展开了长达213天的筹募活动。他们南下北上,走遍曼绒县及全国70个大城小镇,成功筹募了20万元作为建高中部基金。研究父亲的一生王永裕感慨道:“许多华人先贤为华社贡献良多,可是得到歌颂的却没几个,我父亲就是其中之一,他将一身奉献给华社、华教,可是却未得到表扬。”因此,他和哥哥王建士不惜自资出书,将父亲伟大的一生用笔墨记录下来,渊源流传。他人口中了解父亲今年66岁的王永裕现定居于澳洲悉尼,自退休后全情投入研究父亲的一生。他坦言,父亲与3名妻子共同育有44名孩子,排行25的他出生在父亲中年以后,父亲离世时仅15岁,因此与父亲关系疏远,对父亲的认识多从他人口中得知。很妙的是,王叔金热心华教,可是王永裕却不谙中文。王永裕说,父亲为人务实,44个孩子因出生时代不同而接受不同教育,较早出生的孩子都是受中文教育,而在英殖民时期出生的孩子,则送往接受英文教育,因为认为学好英文容易在殖民地生存。王永裕不谙中文,王叔金不懂英文,在家里他们都用闽南话沟通。王建士是王永裕的同父同母兄长,11岁时被父亲送回福建永春,从此再没回来过,对父亲的记忆,大概只停留在11岁和后来父亲给他寄去的生活物品和书信。当年父亲将王建士送回国肯定有百般不舍,但肯定又基于某些原因不得不这么做。王永裕透露,父亲曾两次要求将王建士重新申办返回马来亚手续,但都未能如愿;也从父亲给王建士的书信中看出父亲的对儿的思念。王叔金是个传统男人。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贡献社会,从现代角度看似不负责任,但他从不忘记家中妻儿的生活,给他们提供丰足的生活基本需求,做到安家的责任。“我们的家庭不像一般家庭,父亲放工回来一家人围着吃饭,这场面恐怕只有新年才见;平日我见父亲的时间不多,他经常不在家里,很多时间都在为学校筹募。”虽然王叔金仅受过6年初级教育,但他认为人穷不能穷教育,发起成立4所中小学(实兆远中正小学、实兆远南华中学、红土坎平民义学及红土坎天定中学),4所学校现仍在运作。除了以上4所学校,他积极资助其它多所华校,另也在实兆远创立妇产医院(今转为老人院)和益智书报社。该报社是为当时南来工作的中国人提供一个阅读书报及交流的场所,2012年该社才迎来了100周年。王永裕表示,虽然父亲家财万贯,但其实他们家里生活非常朴素,因为父亲从不吝于帮助他人,比如他在1910年回乡建屋,也金钱资助在马亲人,更将大部分金钱捐献华教。该传记最后这样写道“……献身教育及社会福利,加上日本占领马来亚,让王叔金的经济状况受到极大的拖累。有好几次,他甚至没法缴付孩子的学费,亲戚在知晓他的困境后,也都纷纷出手帮忙。”留存父亲贡献专访前一天,书本才新鲜出炉,王永裕这趟从澳洲悉尼回马就为这事。在与兄长王建士合著《王叔金,一位老华侨的奋斗历程》,从资料收集、史料察研、追根溯源,撰写、编版、到书本出版,前后花了整整四年。父亲将毕生贡献给社会,王永裕也将退休后的生活回馈给纪念父亲伟大事迹。这本传记出版前,王永裕也曾撰写及出版家族相关的三本书籍,首先出版的是家人联络簿,然后是家谱,及英文版传记《No Other Way Out》。王永裕在2010年中旬开始着手撰写父亲事迹。其实在更早以前,他便有将父亲事迹出版成籍的念头,只是碍于工作忙碌一直未能实现。“大概在20年前开始有写出的想法吧!人到中年爱回忆往事,想起父亲一生的贡献却无人知晓,作为孩子的应该将父亲的事迹记载流传。”终于在退休后,他才有了写书的时间。不只写书,这是一场大型计划。琐碎工作繁多,包括收集父亲留下的资料、相关史料包括中国和马来亚历史发展、收集散播在全球各地家庭成员的联络方式及成员姓名。这些工作不是一通电话,一则电邮就能完成的。他要做的不只是一本书,而是一个将几百人家庭成员联系在一起的计划。“出版书本不只是要让大家认识我的父亲,更重要的是将父亲的后代,我的兄弟姐妹们联系起来。”他透露,父亲膝下44个孩子如今分布在中国、新加坡、加拿大、澳洲、大马各地,关系疏离。由于兄弟姐妹之间年龄距离大,像王永裕,是父亲晚年出生的孩子,在他年幼时,大哥哥大姐姐早早出外读书工作、成家立室,彼此本来就不熟。后来,大家各分东西,各自生活,平日鲜少联系,亲戚之间也多不相识。王永裕不忍见父亲的后代关系疏远,发起了联系家人的活动,所以也出版了联络簿和家谱,并在去年10月假八打灵再也培才一校举办一场集合400人的世纪家庭聚会,给家人之间建起桥梁。越洋搜集资料为了联系家人,为了完成传记,4年来,王永裕多次往返悉尼和大马,也组亲友团回乡省亲。从福建厦门、永春、泉州,跟着父亲的脚步走一回当年南下的艰苦道路。当年先贤下南洋,从乡下走路到岸边搭船,一趟行程就是大半年。王永裕将近七旬,多次搭飞机奔波也累人,他苦笑表示,比其父亲的苦,根本算不上什么。才辛苦收集了资料,难题又来了!王永裕从小接受英文教育,不谙中文,查看父亲的手稿、回忆录碰到了许多难题。幸得外甥陈昆峰懂得双语,做他私人翻译,将中文资料翻译成英文,再将英文稿翻译成中文稿。后来得知在福建厦门定居的兄长王建士也着手为父亲写书,两人决定共同写这本传记,可是王永裕不谙中文,王建士又不懂英文,还得由陈昆峰帮忙翻译。书本大部分资料从父亲王叔金的3本分别载于1947年、1957年和1962年的回忆录中获得。王叔金最后完成的一本回忆录,也是最大型的一本,共300多页,他还将之印刷成书,分发给所有儿女。回忆录主要记载王叔金在南洋超过半世纪的生活,也清楚记录回乡路程和家乡永春县的介绍,深怕子孙不懂回家路。资料以外,还要照片。王永裕挨家挨户查问哪家存有父亲的旧照和兄弟姐妹各自的家庭庭照。资料有了,翻译有了,照片有了,可是他不会电脑操作,图片编辑、图表设计、编排等,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收集资料、奔波劳碌、写书编书,还要搞懂电脑,问他想过放弃吗?他感慨道:“我尽最大能力为这大家庭团圆付出,但能不能确实将大家联系起来,还得靠所有家人的努力了。“我做我认为应该做的,过程不容易和处处碰壁,我不苦,也不会放弃,但我也老了,不保证哪一天我累了,身体状况不容许我再继续这项工作,希望有人,不一定是我的孩子,我希望是其他兄弟姐妹的后人,能接管网站,继承这项伟大的工作,希望哪天我不在了,家人还是不离不弃的。”他表示,去年那场世纪家庭聚会获得热烈反应,是一个好开始。虽然大家在一次聚会不可能立刻熟络,但那次之后家人之间交换联络,也建立聊天室,每日聊天室里都热热闹闹。转帖:南洋商报网报道:周季鋺摄影:陈成发2014.12.29

namlow 发表于 2014-12-29 18:31:40

这机场应是怡保机场。我想应是他到机场迎接客家永定人胡文虎(左四)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来西亚一位老华侨的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