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news 发表于 2014-12-8 21:34:54

清末民初的衣袂 带你探寻梅州嘉应州城

http://guangdong.sinaimg.cn/2014/1207/U11478P693DT20141207105132.jpg民国廿三年(1934)驻县飞机停降在古塘坪
  嘉应州在宋朝以前可谓无城可防。
  外防通过烽火台预警实现乡村拱卫
  嘉应州地处山区,三省交界,历代《地方志》多有“寇乱”的记载,不光有山贼,还有海盗来袭。
  外防还沿袭春秋以来的防御方法,设立烽火台预警。梅州各地均有烽火台遗址,梁伯聪在《梅县风土二百咏》中有:
  传烽报警起城墙,十里遥连达四方;
  古戌荒凉犹有堠,梅江东下水头塘。
  并注明:“从梅江东下十里,曰头塘,江岸上尚有古传烽堠,立土墩上,如烟囱管焉。”
  头塘烽火台现被工业园开发已无存。现存的烽火台遗址尚有“三乡烽火台遗址”,位于梅县区雁洋镇三乡。全境有烽火台遗址5处,分别在甲坑村割田坪顶、小都村竹头墩寨顶、小都上村西洋坑口、四和村寨顶、四和村义安寨顶,可互相守望。据考证,烽火台原址为宋朝末年所建,台基由石块垒砌,台垣黄土夯筑,内有烽火池一口,以堆放燃料。
  筑城垣内防仍屡被攻破
  在内防方面,筑城自御。在热兵器发明以前,城垣对于主动防御有一定作用。但嘉应州城还是屡被攻破,据乾隆《嘉应州志》载:明洪武十四年,程乡县吏陈伏与县令有过节,便媾和海阳县的海盗饶海隆前来攻城,陈伏作内应,州城很快被攻破。
  至今梅州民间尚有“东门唔开,西门逼坼(裂缝)”的谚语。后汪政出任嘉应州知州时,发动民众修复西门城楼。
  第二次在1865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太平军第二次攻嘉应州时,从石扇镇石峰径以当地农民为向导,星夜偷过伯公坳,迅速扑向嘉应州城。嘉应知州程培霖闻报太平军逼近,逃出州城,乘船往潮州而去。当时守城官军为潮州左营游击将军英秀,满族镶白旗人,奉命驻守嘉应州。他在西城楼见城外旌旗蔽日,烟尘滚滚,知城无可守,回到游击署,先将妻儿杀死,然后穿戴整齐官服,端坐于堂上。太平军涌入州署,康王汪海洋见英秀坐在大堂上,命抬枪齐射毙之。康王念他是个“硬汉子”,把他风光葬在署侧柚子树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民国的城防兼具有防御性和攻击性。民国廿一年(1932),经当时广东省省长陈济棠的批准,在梅城近郊西厢的古塘坪修建军用机场,并指派国民党第七师师长李铣及梅县县长彭精一负责督建。机场面积600亩,总投资17500元大洋,由梅县永安联合建筑公司承建。当时无机械化施工,全靠人力。经过两年多的紧急修建,于民国廿三年(1934)基本建成主体工程,跑道、简易机库、油库,兵营则未建。随即由粤空军某飞行队派来3架飞机驻防。当时是除广州外广东省的第二个机场。
  1938年日寇在进犯广州之前,派飞机轰炸古塘坪机场,由于多次轰炸,古塘坪一带弹坑累累,其中李屋后面竹林中的一个大弹坑,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尚未填平,人们把此地改称“炸弹坑李屋”,以便后人永远记住日寇的侵略罪行。
  德国造“克虏伯”大炮现身梅州城防
  嘉应州的城防在清朝以前并不为朝廷所重视,所以山贼海盗俱能迅速攻破城池。但自太平天国覆灭于嘉应以后,作为闽粤赣三省边界军事重镇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在1871年李鸿章从德国进口328门“克虏伯”大炮后,着重安置了10多尊在嘉应州作城防之镇。梁伯聪诗云:
  铸字赫然克虏伯,卧苔原日尚多尊;
  城除炮亦归乌有,民教馆中仍一存。
  并注:城未拆前,尚留大炮十余尊,卧城墙上,铸字克虏伯厂造。城拆后移送汕头绥靖公署,仍留一对,现陈列民众教育馆中。
  “克虏伯”大炮的名声在全球军界几乎是尽人皆知,在中国名声尤大。在近代,克虏伯大炮几乎就是中国海防的代名词。
  自李鸿章一口气向德国克虏伯家族买下328门各种口径的大炮后,克虏伯大炮便成为了中国国防的骨干中坚。及至民国,已经在中国国防服役了几十年的克虏伯大炮老当益壮,依然活跃在军阀大战、抗日战争中。八·一三淞沪大战,吴淞口炮台上的士兵就是操着克虏伯老炮在抗击日军。
  梁诗中提到的克虏伯大炮现仍有一门存于梅县金山顶原博物馆内,炮身全长1.7米,其中炮筒长1.6米,口径为100毫米,重500市斤。虽在露天存放,但至今尚无半点锈蚀,仍露出乌黑光亮的炮筒,炮眼、膛线、后栓等仍完好无损,其中可见德国人所造军火之精良。
来源:http://gd.sina.com.cn/zh/travel/2014-12-07/110019763.html

候鸟係五妹 发表于 2014-12-10 13:11:58

长知识了 承蒙鱼 {:1_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末民初的衣袂 带你探寻梅州嘉应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