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新山客家公會--張潤安會長
本帖最后由 edmund_chf 于 2014-12-8 14:56 编辑新山(Johor Bahru),馬來西亞最南端的城市,也是整個歐亞大陸最南端的城市,隔著柔佛海峽,對面就是新加坡。雖然分屬兩個不同的國家,新山和新加坡的關係卻密不可分,每天來往於跨海大橋的車輛絡繹不絕,許多新山人到新加坡工作或讀書,在家看的也是新加坡電視節目。其實早在20世紀初,許多客家移民就是經由新加坡來到新山落腳,至今兩地在生活上依舊相互依賴。
三年前初次拜訪新山,印象中的新山還是個純樸小鎮,當地擁有全馬來西亞最大的華文獨立中學—寬柔中學,以及由客家先賢蕭畹香老先生捐地興建的南方學院;相隔三年再度造訪,新山有了極大的變化,由於有鄰近新加坡的優勢,加上消費比新加坡便宜許多,新山近幾年快速發展,老街區出現許多新大樓及豪華酒店,郊區則是開發成一個又一個新社區。許多從事房地產相關行業的華人,就像當地人開玩笑說的,發財發得不清不楚。
其中最受矚目的房地產開發商,就是近幾年崛起的「和麗園集團」(Austin Heights),集團總裁就是6月才剛上任的新山客家公會新任會長張潤安先生。來到和麗園的接待中心,張會長侃侃而談他的經營理念和未來願景,不過了解他的成長背景後才發現,眼前這些成就並不是天上掉下來,而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建築起來的,透過張會長的故事,我們看見新一代馬來西亞客家人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
艱辛的移民生活
張潤安的父親出生在廣東省增城縣的地主家庭,祖父是當地相當有名望的地主,因為聽了算命說,這個兒子如果可以來南洋的話,會大富大貴,所以13歲就叫張潤安的父親飄洋過海來到南洋,從此開始馬來西亞移民生活。
張潤安的父親做過各種工作,做過羅里司機、藥材店,也有合股做生意,母親則是車衣幫忙補貼家用,但是在經濟上並沒有太大的突破;家庭生活倒還不錯,育有3男4女,其中張潤安排行第六,由於早期生活比較苦,大姊和三姊犧牲讀書的機會,讓下面的弟妹唸書,對這兩個姊姊,張潤安一直感念在心。 也許因為環境的關係,張潤安從小就展現做生意的天賦。從小學一、二年級開始,就在學校做起買賣舊書的生意;中學畢業後,為了完成出國留學的夢想,張潤安到建築工地打工賺錢,終於在出國前一個月存夠旅費和學費。 「我跟爸爸講,我想去英國留學,我爸看著我,突然看見他眼睛濕濕的,他講『我不是不支持你,我用什麼支持你?』我說,爸爸不用擔心,我全部都準備好了,我的錢全部有了。那一剎他很感動,也很安慰!」就這樣,張潤安前往倫敦展開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 「很多人留學,是父母親寄錢給他,我還可以寄錢回家!」張潤安憑著自己半工半讀,想盡辦法賺學費。除了在宿舍幫忙開伙出菜之外,看到許多學生半夜煮完東西,經常忘記關瓦斯,垃圾也亂丟,好幾次差點釀成火災,就去投訴,「我投訴是有目的的,我跟宿舍管理說,不如你每晚給我兩英鎊,我下來巡邏兩輪,擔保全部水電關好,垃圾打包好。」就這樣,張潤安一個月又多了一筆收入,甚至後來成了地頭蛇,宿舍大小事全由他負責安排。 紮實的專業訓練 張潤安在倫敦大學讀的是土木工程,畢業後回到馬來西亞,先到公共工程部服務,對於政府操作有深入了解。4年後一家私人建築公司以雙倍薪水挖角,這段期間,張潤安對於建設公司的運作、工廠的管理,以及建築材料的價格都能清楚掌握,不過對張潤安來說,最大的興趣還是在設計大樓及橋樑。 之後張潤安就職於吉隆坡著名的工程設計與顧問公司,負責最大的工程項目。1984年由世界銀行資助的居鑾蓄水及供水工程,總經費高達5億馬幣,張潤安帶著30多位工程師來到柔佛州,雖然團隊裡有許多資歷比他深的工程師,老闆卻指派張潤安擔任總工程師,這段經歷也訓練了張潤安的執行、管理和領導能力。 累積了多年實戰經驗,張潤安在朋友邀請下,決定嘗試自行創業。「那時候我拿一筆錢給我太太,我說接下來兩、三年沒錢給妳,讓我出去打拚一下,不然不甘心,如果3年後不成功,我再回來乖乖跟人打工,如果沒回來,就祝我成功!」張潤安和朋友合資成立建築公司,承包各項工程,由於之前累積豐富經驗,做起來相當輕鬆,從一開始蓋工業區廠房,之後與政府部門合作進行市街開發,由政府出地,讓張潤安少了許多買地的資金,這種合作模式,讓公司很快賺到一筆錢,並進入收購土地進行開發的階段。
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
不過這個時候股東們決定見好就收,紛紛套現退出;張潤安卻不安於此,決定獨立創業,以6千多萬馬幣買下並不看好的茂奧斯汀區和麗園地段,2004年開始發展,沒想到遇上金融風暴,他先按兵不動,邊打球邊看情勢,一直到2008年才出手。 由於當時新山的治安不好,連帶影響房地產價格,張潤安首先推出毗連式屋款(Cluster House),減少小巷設計,以圍牆提高居民安全感,推出後大受歡迎,引領其他發展商跟進,形成一股風潮,不過更重要的成功關鍵,在於張潤安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 張潤安的發展概念不單是房地產,而是要打造一個溫馨的社區,包括住宅、休閒、教育、人文藝術,全部都要考慮在內,從小孩到老人都能在此安居樂業。基於這樣的理念,張潤安在發展之初,捐了一塊地給當地的寬柔華文小學,沒想到學校在短短2、3年,學生人數增加到4千多人,「好像孟母三遷,很多人為了接近好學校,開始買我的房地產,現在想起來,捐地給學校是我做過最明智的決定。」如今社區內不但有華小,還有國際學校及大學學院,完整的教育環境,讓原本打算8年發展的房地產,5年內就消化完,總發展2億馬幣。
接著張潤安以2億馬幣買下連年虧損的高爾夫球場,將36個洞的球場保留一半做休閒俱樂部,另一半規劃為高級住宅與商業發展區,推出短短3、4個月,已經賣出6、7億馬幣的產業,總產值高達60多億馬幣。短短幾年內,和麗園集團成為新山地區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張潤安的竄起絕非偶然,而是他一路走來的紮實訓練和獨到眼光,以及感恩回饋的心。
企業管理帶入客家公會 張潤安雖然加入新山客家公會的時間不長,但是由於熱心參與,對於教育事業也相當熟悉,在大家的推舉下,於6月正式接任會長。上任之後首要工作,就是以企業化管理取代傳統的家長式管理,「以前大家說情、理、法,我要推廣法、理、情,差別在如果事情到了情和理都不行,最後講法的時候已經很難看了,等到法庭見,所有人都是輸家,沒有贏家。」張潤安認為,企業化管理就是先用法來講,從法律條文的角度,讓對方知道錯了,之後再講理,該怎麼補救,最後動之以情,把事情化解掉,就不用鬧到法庭去。
除了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以及服務會員之外,栽培年輕人擔任公會重要職務也是重要的工作。我們可以看到新山客家公會這幾年舉辦的活動,都有年輕一輩參與其中,在接觸這麼多的華人社團中,新山客家公會的活力及創意,最令人印象深刻。 張潤安坦言,現在客家公會的功能已經改變,如果以文化傳承的角度,大家比較沒興趣,但是如果旅行很多人都喜歡,為了吸引會員的參與,新山客家公會以尋根之旅的名義,讓大家透過旅行重新認識客家,也讓年輕人對客家產生興趣,想要繼續了解。除了回大陸原鄉尋根之外,新山客家公會也在2010年10月,組團到台灣進行客家文化之旅,觀摩台灣對於客家文化保存及傳承的作法,帶回去做為未來成立新山客家文物館的參考。
成立於1926年的新山客家公會,從早期由5位老新山人成立的同源俱樂部,之後改為同源社,到現在的新山客家公會,至今已經走過87個年頭,也發展出屬於新山特有的文化慶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每年春節期間的遊神大會,這項習俗已有百年歷史,五座供奉在柔佛古廟的神明,分別由五幫人士負責祭拜,其中客幫分配到感天大帝,雖然感天大帝在大陸原鄉與客家並無關連,但是到了新山,則成為代表客家的神明。
如今,遊神大會已成為新山最著名的觀光慶典,為期5天的活動,湧進超過20萬的人潮,尤其是正月廿一的眾神夜遊,從晚上鬧到通宵,萬人空巷蔚為奇觀。新山客家公會在此慶典中,也以充滿客家風味的花車裝置及表演,分享新山的客家文化。
除了本地的慶典,新山的客家美食也非常具有特色,在一家土樓客家餐廳裡,所見菜色都是台灣客家人所沒有的,像是鹹茶(鹹的擂茶)、釀豆腐、豬腳醋、鹽土雞、算盤子等,風味絕對不輸台灣客家菜,另外還有水果之王榴槤,和一般吃到的泰國榴槤相比,馬來西亞的榴槤不但香氣更濃,果肉也更甜美肥厚。
早期的中國移民,從事膠園等勞力工作,或是做打白鐵、買賣建材等小生意,到1980年代後投入棕油種植以及房地產業,新一代新山客家人,經歷了2、3代的努力,終於擺脫貧困的生活,應驗了算命仙大富大貴的預言。在新山華族歷史博物館,我們看到了新山華人對在地華人文化保存所做的努力,這些前人走過的軌跡,是新山人重要的資產,也是未來發展觀光的文化財。 南方學院於2012月6月獲准升格為南方大學學院,成為全馬第一所華文大學。筆者於2009年趁前往新加坡採訪之便,私下拜訪新山客家公會,受到熱情接待,並邀請他們來台灣交流,隔年他們真的組團前來,筆者為他們安排苗栗行程,與頭份流東社區進行美食及山歌交流,以及南庄山水之旅。2011年公會董事再度來台灣參加海外客家歌謠及美食研習課程,更加拉近兩地的關係,這次採訪受到前會長蕭光華、副會長何寶珠熱情招待特別在此致上謝意,感謝在新山的家人們。取名同源之意為「同心連一緒,源流匯百川」。
转帖:海外客家网 撰稿人:黎振君
长知识了 承蒙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