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科学 文明永恒
本帖最后由 温竞清 于 2014-12-2 08:54 编辑热爱科学 文明永恒
温竞清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科学不只为尖端技术服务,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科学,是人们使用频数最高的一个词,这个词如何解释?中外大百科全书及各种字典、词典的诠释可谓五花八门,话越说越长,给人的感觉越来越精彩。
那么,科学是什么?科学——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包含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科学就是讲求证据,逻辑严密的人类认知。科学是人类文明伟大的创造。科学的三大特征:一是客观性:科学研究和论述必须是遵从客观实际的;二是验证性:科学研究的结论必须是可验证的;三是系统性: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必须是系统的、完整的。对于科学的认识,它包括感性认识: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源于实践中对于感性认识的升华;非感性认识和非理性认识:实践中始终存在的思维的混沌认识;用实践的观点、立场、方法、方式,去认识世界和宇宙,使人类的思想结晶和技术手段逐渐的走向科学,并且,建立起科学的发展史。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科学浓缩。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预测对宇宙的形式、组织、知识、系统的企业。“科学”还指可合理解释,并可靠地应用型知识的主体本身。科学的从业者被称为科学家。
自古典时代,科学作为一种知识的理念已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的方法奠定了基础,强调实验数据及其结果的重现性。在西方世界在近代早期的话“科学”和“自然哲学“有时可以互换使用。在西方世界直到17世纪,自然哲学(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自然科学”)被认为是哲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
在现代用法中,“科学”经常指的是追求知识,不但对知识本身的追求,也经常受限于研究有关知识派生出来的分支寻求解释物质世界的现象。在17世纪和18世纪,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寻求自然法则,如牛顿运动定律方面制定知识。而在19世纪的过程中,“科学”一词变得越来越与科学方法本身相关联,成为研究自然世界有规律的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它也使科学家由博物学家区分为自然知识和知识创造两大类。然而,“科学”还继续使用在广义上表示可靠、可教的知识的一个话题,反映在现代术语如图书馆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也反映在学术研究的某些领域,如“社会科学”或“政治学”等。
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然而,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这恐怕与科学家有一定的关系吧。也许是他们沉浸于科学美中,自得其乐,忘记与大众分享了。但也有例外,李政道近年来频频撰文著书,极力宣传科学美。他曾经请了著名画家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等作画描绘物理学的内涵美,这引起了科学界和艺术界的注目。旧金山大学的天文物理学家琳达·威廉斯说:“天文物理是最美丽的。还有什么比宇宙的诞生更美丽?还有什么比黑洞、多重宇宙和交响共鸣着的宇宙流更美丽。”不仅物理学是美丽的,数学也是非常美丽的。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艺术家就发现了人体的曲线美。现代派的雕塑家和画家以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几何形体的视觉美,毕加索晚期作品中频频出现的怪异人像——两个鼻子三只眼睛等等,据说其灵感来自数学中超越现实三维空间的抽象高维空间。数学家以叠代方程在复数平面上产生的“分形”图案之奇幻迷离、千变万化,使艺术家也叹为观止。
科学迫求真理,揭示宇宙万物的真相及其变化规律。真正的科学家都懂得:真理是简单的,而且越是深层次的、适用范围越是普遍的真理就越简单。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这就是科学美之源泉。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常人往往认为苦,其实他们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科学家顿悟和突破后的快感乃先睹为快——享受前人从未见过的瑰丽美景。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近代的科学,旨在理性、客观的前提下,用知识(理论)与实验完整地证明出的真理。是指以培根倡导的实证主义,伽利略为实践先驱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获取关于世界的系统知识的研究。分为以自然现象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和以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社会科学,与艺术,哲学,宗教,文学等相区别。现代科学,还包括以人类思维存在为对象的思维科学。但是一种理论是否是科学的,是否能被全世界的科学界所接受,绝不是中国的科学官僚所能主宰得了的。现在的科学家普遍认为,要判断一个理论是否科学,要符合逻辑的、经验的、社会学的和历史的四套标准,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还必须知道,科学没有国界,没有种族、文化的界限,凡是声称某种科学只有某国某种族才能掌握的,肯定不是真科学。科学也与信仰无关,凡是声称“信则有,信则灵”的,肯定不科学。对于科学来说,如果是有的、灵的,你不信也照样有、照样灵;如果是没有的、不灵的,你信了也不会就有、就灵。科学承认自己不会永远正确,它会出错,但是知错能改。如果根据某种理论预测世界杯的比赛结果,结果没有预测对,从科学的角度看,就必须承认这种理论至少是有缺陷的;相反地,如果只是怪罪预测者水平不够、对这种理论没有真正掌握,那么相当于认定这种理论永远正确、只能被证实而不能被否证,那与科学无关。归根结底,科学是一种方法,是战胜愚昧无知的最有力的武器。
要真正理解科学,仅弄清科学的定义是不够的。想迅速理解科学的捷径,要掌握一些主要的科学方法。在牛顿那个时代,科学与哲学是同一个词,后来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现代科学开始建立在各自种概念的基础之上,科学与哲学在实践中逐渐的分离开来,真诚是科学精神的基石。科学,因其正确地反映了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而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和基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思想是重要的精神力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总结世界发展的历史经验,我们就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文化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崇尚科学,就是要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方法,学会科学思维,并自觉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愚昧无知,是对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畏惧、屈服的结果,也是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的一种反映。我们反对愚昧无知,不单纯是反对没有文化知识,也是反对不学科学知识, 不用科学方法,不尊重科学,不重视人才。现阶段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反对不按科学规律办事。
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 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 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有关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 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 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科学素质纲要》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要想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就必须由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将《科学素质纲要》纳入有关规划计划,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公共投入,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全民参与——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和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不仅要反对“无知”的愚昧,更要反对“有知”的愚昧。那些相信邪教、崇洋、迷信、愚昧、无知之人,人们很容易识别。但对那些不按规律办事,上工程、拉项目全靠“拍脑门子”的无知行为,则往往不易分辨。然而,却往往是这类愚昧无知更祸国殃民。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说明只有科学的东西才最真实、最正确、最可靠,也最高尚、最光荣。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首先必须崇尚科学的理念。崇尚科学,才能讲科学;讲科学,才能运用科学,用好科学。只有崇尚科学,才会反对愚昧无知,告别愚昧无知;告别愚昧无知,才能放下架子,才能老老实实学习科学,才能健康发展,文明永恒。从全球的视角来看,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民族要自立,国家要强盛,经济要发展,必须大力倡导崇尚科学、反对愚昧的精神,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我们要团结一致,爱民为民,关注百姓,关注教育,关注生活,把“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荣辱观落实在生产实践中和日常生活里,使其成为每个社会公民为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在神州大地上,城市农村、上上下下各个领域形成讲科学、学科学、信科学、用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并最终成为我们全民族的共同思想理念。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作为时代的主人,我们应该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立志创新。成年人要崇尚科学远离邪教、求真务实、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和谐;青少年更要养成热爱科学的习惯,努力学习科学,积极运用科学,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不但要努力学好各种文化课,同时,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去阅读科普书籍、报刊,并积极动手搞各种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培养对科学的兴趣。长此下去,一定能够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经典的格言不知激励了多少渴求知识的人。我们相信,华夏儿女一定会用科学文明的伟大成果来勉励自己,做热爱科学、善于学习的新一代,为祖国的明天,谱写出更加美丽、辉煌的诗篇。
热爱科学,文明永恒。紫竹斋主,竞清即兴,得七绝诗,以抒情怀: 科学美丽真理荣,热崇科学护文明。永恒德富务民利,人与自然欣实情。
(本文发表在:人民网、广东省人民政府政务论坛、广东发展论坛 、深圳论坛、河源论坛、紫金论坛、客家人社区论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