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news 发表于 2014-10-15 22:49:02

客家文化与开封 客家话 中原古韵的“活化石”

客家话伴随客家人诞生  客家话,即客家方言,一般指客家语,简称客语。客家话的形成,与客家人历史上的几次大迁徙是分不开的。客家先民原本主要是中原一带的北方士族。当时他们讲的是中原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河洛雅音,是当时北方地区通行的交际语,即北方官话,在迁徙过程中又吸收当地的方言,从而产生了新的次方言,这就是今日客家话的源头。客家先民南迁过程中,又不断吸收了古越语、瑶语、畲语和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方言。
  宋朝时期,客家先民迁徙闽、粤、赣交界地区,因这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融合,他们便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然后形成了汉族一支新的民系——客家人。同时,作为这个民系共同的交际工具——客家话也在这里诞生了。一般认为,客家话在南宋便初步定型,而被定名为客家话是20世纪的事情。客家话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一门语言(非方言)。尽管如此,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其归属至汉语方言,抑或是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特别是在中国,它被认为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客家话称我、你、他为“捱(ai)你(en)、佢(ju)”,其中尤以“捱”最为特殊,一些人便称客家话为“捱话”。因为客家方言历史久远,通行地域广泛,在各地也就有不同的叫法。据著名客家文化研究专家谭元亨编著的《客家文化史》记载,有些地区称客家话为“麻介话”,也有些地区叫“新民话”、“客籍话”、“怀远话”、“河源声”等。顾名思义,“新民话”、“客籍话”是指新来的居民所说的话,“怀远话”、“河源声”是以新来的居民原住地来命名所说的话。
  与其他方言相比,客家方言是比较独特的,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以地域来命名,不局限于某一省一地,而是分布于全国许多省区甚至海外。客家方言在中国通行的地区主要有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海南、台湾、香港,其中以广东省东部、北部,福建省西部,江西省南部最为集中。地处五岭之南的广东是大规模移民和民族融合的地区,也是客家人聚居最多的省份。广东境内号称“三语鼎力”,客家话是其三大方言之一,几乎分布于全省各地,主要集中在粤东、粤北地区。由于梅县被誉为“世界客都”,梅县话被奉为客家方言的正统,所以人们平时常说的客家话,一般就是指梅县话。福建也是客家的重镇之一,说客家话的人约有400万,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在江西,客家方言是其第二大方言,使用人口约有800万,主要集中于南部地区。广西境内的客家话是该地区汉语的第三大方言,分布也相当广泛。此外,有关资料显示,在湖北、河南、云南、贵州、安徽、江苏、浙江、新疆和西藏等地也有一小部分客家人聚居。侨居海外的客家华人华侨,则遍布于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
  客家话是客家人的母语,是客家人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客家之所以区别于非客家,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语言。客家方言不仅是客家之所以成为客家的标志和客家文化的主要要素,而且也是客家民系自我认同的内聚纽带。一个客家人之所以把另外一个客家人认同为自己的属群,其最直接、最简单的就是因为双方都讲一样的客家话。在客家人眼里,语言就是自己的命脉,就是自己的根,因而客家有句古训:“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客家话的特殊作用,就在于它是客家民系的认同标志。客家话最独特的一点,是联结了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华人地区客家人的民系认同。客家人无论在大陆的广东、福建,还是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只要会说客家话,坚持客家人“不忘祖宗言”的特性,就会互相视为“老乡”、“自家人”。而不会说客家话,没有客家认同的人,即使有客家血统,一般也被视为客家后裔,而非客家人。正如客家古训所云“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不讲客家话被看成是忘本叛祖行为。现在客家地区婚俗中,仍以男女双方能否保持或学会客家话,作为能否百年偕老的标志。如忘却客家话,往往会引起婚变。正由于这一习俗,使客家人的后裔,顽强保留客家话而世代相传,越是侨居国外,就越被强化,即使十代八代前高祖就迁离客家地区,到海外或国内非客家地区,其后裔亦可说客家话。客家话的这个特点,导致在客家人占多数的地区,其他族群往往学习客语,以争取客家人的认同,甚至在马来西亚等地,政治人物为获得客家人的支持也主动学习客家话。
  由于客家人传统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客家话的传承曾一度依赖于不受外界干扰的封闭社会和口口相传的严厉祖训。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封闭社会被快速的城市化瓦解,传承客家话的传统法则也在信息时代逐渐被抛弃,客家话因此成为世界上衰落最快的语言之一。台湾地区曾于1988年发生了还我母语运动,后来逐步发展客家语现代媒体,使客家语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客语流行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公共生活领域(如广播电视、交通服务)语言服务的出现等,使客家语走出封闭环境,迈向现代化,融入了时代潮流。但因为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流行文化,客家话在中国北方的知名度远不如粤语、闽南语高。
  客家话源于中原
  客家方言的源出地,客家学界一般认为来源于中原。
  清末嘉应州(今梅州)人黄遵宪在《梅水诗传》序中说:“此客人者,来自河洛……而守其语言不少变。余尝以为,客人者,中原之旧族,三代之遗民,盖考之于语言、文字,益自信其不诬也。”语言大师章太炎先生在《客方言·序》中说:“广东称客籍者,以嘉应诸县为宗。”“大氏(抵)本之河南,其声音亦与岭北相似。”美国耶鲁大学韩廷敦教授在《种族的品性》一书中说:“客家人原出北方,他们的方言,实在是一种官话,像中州河南的话。”上述中外专家的观点从语言学的角度,证明客家话源于中原,保留河南中州音韵,是河南的官话。
  已故河南大学教授曾广平研究了一辈子方言,研究了一辈子客家话。河南是客家人的根,要研究方言尤其是客家方言,不到客家人的根去,怎么能行呢?原本是广东人的曾广平来到了河南开封,来到了河南大学。他认为,客家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一个分支,因此客家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章太炎对客家语言系统作过一番研究工作,他选取了63条客家话词语,用《说文》、《尔雅》、《方言》、《礼记》、《毛诗》、《战国策》、《老子》等古代典籍加以印证,说明客家方言的词汇与古汉语同源。客家话保留的中州音韵,历时千年,至今基本不变。
  “客家话源自中原,同中有异。”福建省三明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的吕清玉在《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之比较》一文中如是说。
  古代的中原地区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是人类最早居住繁衍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语言文字最早产生之地。7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的贾湖遗址中发现有原始文字,在商代晚期都城殷墟发现大量甲骨文,可以说中原在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处于领先地位。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始创文字学,是中国第一部字典。《河南通志》称:“河洛渊源为万世文字之祖”。
  中原土地肥沃,地势险要,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是兵家必争之地,屡遭外族入侵。各族之间冲突、共存,交流、融化,中原语言起了很大变化。客家话源自中原不同于现代中原语言,它与少数民族交融,又不像他们的语言,它是“杂交”语言,集百家之长自成系统。客家话中有许多古音,但有微小变化。比如:古汉语:“食毕”,客家话:“食撇”,普通话:吃完了。古汉语:“日”,客家话:“日头”普通话:“太阳”。古汉语是客家话的母体现在已经被公认。
  吕清玉说,三明市宁化县的邻县建宁(纯客家县)方言近似中原汉语语言。乾隆年间编的《建宁县志》卷九《风俗·方言附》(朱霞拟稿)曰:“建邑之语近似中原,即音多燥硬,非同蛮响间。”民国时期编的《建宁县志》卷五《风俗·附方言》云:“建邑之语似中原,虽音多燥硬,要不同于舌间。”“音多燥硬”是指送气音多,比如步、度、匠、重、共等都念送气音,其他闽方言则不送气。“要不同于舌间”是指建宁方言的两个特点:舌音t读为擦音h(比如“吞、托、汤、糖、洞、地等);齿音ts读为舌音t,比如次、草、插、蚕、出等,它和宁化话有相同的渊源关系。客家话在保留中原地区的许多古汉语词语与常用词一些词语的发音等方面都有共同点。
  将乐、泰宁县(纯客家县)也保留大量的中原古汉语词汇,其中中原古音、形容词运用单音词重叠前置作性状形容的特点十分突出。比如“精光”(光溜溜)、“雪雪白”(非常白)等,将乐纯音保留许多中原古汉语(雅语)汇语,有些连中原的古音都保留下来。比如:我称“涯”(亻字旁)(俺的转音),你称“伲”(氵女的转音),说话称“话事”,学校称“学堂”,房子称“厝”,蛋称“卵”,吃称“食”,走称“行”,跑称“走”。此外,将乐、泰宁因靠近江西,方言有赣化倾向,受江西影响很大。江西也有许多客家县,明溪(纯客家县)话有很多与中原话近似,连未读过书的人也很容易学说普通话,比如“砍柴”念“砍樵”。
  客家话至今仍作为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而流行于粤东、闽西和赣南等客家地区,并成为现代汉语中一个独立的方言系统。
  开封话曾是北方官话
  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北京语音的普通话,古代汉语的标准话就应该是古代作为首都的地方方言的音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但秦朝仅仅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经过一番楚汉相争之后,刘邦建立了汉朝,中国进入长达400多年稳定的统一王朝时期,这为汉民族以及相对统一的汉语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中国境内虽然方言众多,但自周朝以来,就有一种主导的语言。周秦时这种主导语言叫做“雅言”,西汉时期则称作“通语”。西汉的首都在关中,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一带,所以西汉通语应该是继承自周秦雅言的关中话。到东汉则迁都至现在的洛阳一带,当时的“洛语”则上升为了官话,魏晋继承自东汉,“洛语”仍是其官话。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汉人纷纷南渡,晋室也迁至现在的南京。这些中原士族把洛音也带到了江淮一带,与当地土著的吴语交融。长达近300年的南北朝对峙,中原汉语“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隋统一中国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强盛的唐朝。隋唐的首都都在关中西安一带,金陵音与长安音形成南北两大官话之后,最终长安音占据了上风。唐末北方战火纷飞,大量中原居民南迁,经历五代,宋一统天下。因宋都在东京(今开封),所以开封音就成为宋元明所称“宋音”、“雅言”或“中州音”。随后金灭北宋,宋迁至临安(今杭州),即南宋。北宋灭亡后,黄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南迁,一次次的移民浪潮一直延续到南宋末年。自绍兴元年(1131年)起,临安一直是南宋都城,在此后的140多年间都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因此,从北宋首都东京南迁的皇室和一部分皇族、文武官员、商人、士人、市民、士兵、僧尼大多集中在临安。由于这批移民的身份和地位特殊,数量较多,居住集中,定居在临安后依然说开封话,所以在临安城内形成了一个开封方言区。杭州还有来自北方其他地方的移民,他们原来的方言与杭州方言有很大不同,却与开封话接近,自然会选择向开封话靠拢,开封话遂成为朝廷官话。
  随后,蒙古灭南宋,建立元朝。元朝军队对北方汉人实行灭绝式的屠杀,以至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几乎成为无人区,黄河中游的“中原音”也几乎完全消失。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诏修《洪武正韵》,以宋朝中原雅音为正,构成明朝的官话,后来就形成了今日的下江官话(江淮官话)。明末,清朝入侵中原,最终夺取政权,强迫汉人剃发易服。清朝时,北京内城居住的清朝贵族本不会说汉语,后来学说,完全丧失了入声,有了翘舌和儿化音这些阿尔泰语系的特征。内城话最终蔓延到了整个北京,到清朝中后期,最终战胜了作为明朝官话的下江官话,成为清朝的官话,这就是现在普通话的基础。
  历史上的官话被中原移民带到了南方各省并以某种方式保存了下来,而客家话、闽南话就是中原移民带去的北方官话,并融合当地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特别接近唐宋的官话。
  在客家人眼里,客家话就是自己的命脉,就是自己的根。而客家话的根在中原,所以客家人的根也在中原。
来源: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4/10/15/010501676.s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文化与开封 客家话 中原古韵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