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news 发表于 2014-10-10 10:50:35

河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河源日报讯记者周焕通讯员陈伟勇记者从10月9日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汇报会上获悉,截至今年8月底,河源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60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52亿元,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松贵、吴素香出席了汇报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赖泽华参加了汇报会。2007年至今债务增长约4倍据了解,河源市本级第一笔政府性债务是由市财政局向省财政厅举借于建市之初的1988年,当年度政府性债务余额为50万元,用于河源中学等项目建设。建市之后,随着河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市本级政府性债务亦逐年增加。2013年底,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56.03亿元,同2007年底的14.46亿元相比增加41.57亿元,6年来年均增长25.33%。其中,2010年比2007年增加29.24亿元,增速较快;2013年比2010年增加12.33亿元,增速有所回落。截至今年8月底,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60亿元,同2007年底相比增长约4倍;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约52亿元。逾四成债务用于市政建设这约60亿元资金用于市政建设的约27亿元,占比约45%;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基础配套等)约11亿元,占比约19%;用于公路交通建设的约8.1亿元,占比约13%;用于教育的约7.3亿元,占比约12.1%。从举债主体来看,今年8月底市本级约60亿元债务余额中,政府部门和机构余额约9亿元,事业单位约14亿元,融资平台公司约27亿元,国有企业(不含融资平台公司)约10亿元;从债务资金来源看,银行贷款约41亿元,上级转贷地方政府债券约9亿元,市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全市政府性债务使用成效明显近年来,我市各地在自身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举债融资,为经济社会发展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良好实效。市高新区自2003年正式启动开发以来,市本级政府通过举债方式投入园区建设资金超过20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土地储备,增强了园区的接纳能力,对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0年间,园区以平均每年增加1.5平方公里面积的速度不断“扩容”,截至目前,园区总规模已超过15平方公里,引进近200个工业项目,形成以模具、手机为代表的规模产业,解决就业达7.5万余人。同时,政府性债务的使用还加快了我市城市化建设进程,使得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建设和改造成效明显,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继续加强,比如,客家文化公园逾7亿元的建设资金中就有3.3亿元通过银行贷款获得。此外,政府性债务的使用还促进了我市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改善了民生,比如改建了一批中小学校,新建一批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改造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大幅改善市区群众就医环境;比如,通过省转贷地方政府债券重点安排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市档案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资金,促进了市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据了解,截至2013年底,河源市本级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债务的直接债务率为68.24%,加上担保债务和负有救助责任债务的总债务率为79.9%,未超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债务率控制标准参考值90%―150%。2013年的总偿债率为11.93%(财政资金偿债率为6.48%)未超过国际常用的偿债率指标控制上限20%,市本级偿债压力较小,风险较低。此外,截至2013年底,市本级政府三类债务中未出现借新还旧的情况。总体来看,虽然市本级政府性债务逐年增加,但总体负债水平不高,偿债压力不大,总体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编辑:黄剑锋                 [责任编辑:yfs001]
来源:http://economy.gmw.cn/newspaper/2014-10/10/content_101347137.ht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