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精准扶贫 改“漫灌”为“滴灌”
扶贫就像中医看病,号不准脉,就下不准药,治不好病。精准扶贫,就是要“号准脉,下准药,治好病”。——题记一组数字足以证明我市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截至2013年底,全市低收入农村人口降至12.86万人,比2002年减少40.95万人;贫困村从2002年的612个减少到2013年的380个;列入低保救助的共108299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比例84.21%;完成搬迁和危房改造33059户,行政村整村搬迁30个,自然村1134个……
从救济式扶贫到基础开发式扶贫,从综合开发式扶贫到参与式整村推进,到如今,闽西革命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
然而,在成效凸显的同时,仍然还有12.86万人人均年纯收入低于3000元,尚存380个贫困村几乎没有村集体收入。面对既要脱贫又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双重任务,原来的“大水漫灌”式扶贫所存在的弊端、困难、矛盾日渐显现,而其投入大、见效慢、易返贫等问题,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要从根本上提升扶贫实效、突破发展瓶颈,就要有新思路、新举措。今年7月17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的意见》。《意见》围绕下一阶段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如何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作出重要部署,通过创新机制,做到扶贫对象精确、扶贫措施精准、扶贫责任到位,从而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这也标志着我市扶贫开发改“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进入“精准时代”。
精准识别“扶真贫”
精准扶贫首先得把真正的贫困户识别出来。
2月14日,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调查与建档立卡工作的通知》,对全市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通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照国定、省定贫困户认定标准,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所有贫困对象进行调查确认。
调查摸底严格按照程序开展。首先是对照省定贫困人口的认定标准,由户主本人申报,并在申报书上签上户主姓名后,交村民委员会。然后在统计部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由村“两委”组织村民代表进行初步审查核实。村级初审后的扶贫对象名单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
经村级张榜公示无意见后,由村民委员会统一将扶贫对象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然后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县级人民政府备案后,由各村民委员会将审批结果再次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告。
据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各县(市、区)已完成贫困人口登记造册工作,并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电子档案。现阶段正在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审核,按照国扶办、省扶贫办下达的识别规模及时更新确定,并将数据信息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来源:http://www.fj.xinhuanet.com/zhengqing/2014-10/08/c_1112729923.ht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