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总工会工作在“省尾”实现弯道超车
贺州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地理位置上被称作广西“省尾”,因为是后成立的地级市,底子薄,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难以与区内其他“先发城市”相比,因此原本是地理位置特殊的戏称,常被“揶揄”到该市的其他各项工作指标,当初的工会工作就是其中之一。 “省尾”的帽子,确实不好受。日前记者来到贺州市采访工会工作,果然印证了“省尾”的第一印象———市总工会的办公场所,是一栋看上去很老旧的楼房,与其他市总工会办公场所比起来,确实显得寒碜。原来,因为新建的办公场所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交付使用,目前只好先借用贺州市八步区总工会的楼层办公。但就是在这个看上去老旧的地方,贺州市总工会的工作却一点不落后于人———
2013年积极推进“两个普遍”工作,全市共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协议610份,达应签企业的108.7%,获得自治区总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专项考评一等奖;全市非公企业法人单位数据库建会率达99.22%、职工入会率达98.32%;2013年,全市已建工会组织的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职代会建制率分别达100%、100%和96%;在全市企事业单位工会中推行“劳模创新工作室”,一批专于技术创新的劳模工作室如雨后春笋不断创立;继续打造服务企业、帮扶职工品牌,开展“金秋助学”活动…….
这是贺州市去年工会工作的成绩单。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贺州市总工会荣获2013年度全区工会重点工作特等奖等诸多荣誉,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各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职业教育在贺州的发展中起到很好的人才培养作用。贺州市总工会负责人介绍,与贺州一些部门办公场所的“寒碜”相比起来,该市的职业学院及学校,显得非常“高端大气”。贺州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列入当地的发展行动计划,将原来在梧州市区办学的桂东机电工程学校、桂东卫生学校等7所学校搬迁至市职教中心园区集中办学。目前,园区的一些学校,已成为国家职业教育的示范点及基地。贺州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从今年3月开始,该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农民工服务站(工会工作站)23个,其中在市直工业园区、重点工程工地成立工会工作站8个,在全市劳务输出大镇成立农民工服务站15个。各级工会不断丰富服务站内涵,开展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23个农民工工作(服务)站共举办了各类培训班35期,培训农民工2800多人。
近年来,贺州市工会组织围绕贺州市工作大局,全面履行工会职能,在组织职工建功立业、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依法推进“两个普遍”、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帮扶救助困难职工、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打造了亮点品牌,创造了有益经验,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区工会前列。
对于贺州“后发崛起、赶超跨越”的市情,贺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育安深有感触地说,贺州市总工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全力打造活力工会,激发广大职工与工会干部创新创造的活力。
“贺州市总工会将进一步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本报记者 韦敬鹏)
编辑:郭丽娟
来源:http://acftu.workercn.cn/28/201409/22/140922150555507.s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