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xiuhong 发表于 2014-9-25 00:56:38

善哉,增城客家文化研究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期刊二)
作者:增城文化研究会 2012-01-18 点击数: 14057  字体:[增加 减小]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论文
赖际熙——客家学奠基人之一
张卫东

§1 赖际熙——一位杰出的增城客家人
增城有个赖际熙,香港有个崇正总会。二者皆赫赫有名,但一般人多不知他们的关系。
香港崇正总会,旅港客家人士1921年10月创建的第一个客家社会团体。经历80多年的风雨,而今已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客家团体。由她倡导每两年一届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到今年已是第22届了。
香港崇正总会能有今天,不能不令人追忆其创始会长赖际熙。
赖际熙(1865—1937年),字焕文,号荔坨,晚号圆智,原名韶祥,增城市增江街湖塘埔村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其高祖赖君佐率本族20余人,由福建永安经紫金辗转来到增城。赖际熙自幼发奋读书,学了三年后,本村老师说:际熙,我教不过你了,你要去找老师了。于是,他找到石炳熙(增城人,法学士)做老师,随后再赴广州求学,就读于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24岁中举,38岁考取进士(1903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届),钦点翰林,在京学习三年,授国史编修,再晋国史馆总修、总纂。1912年,与几位清朝遗老徙居香港九龙。第二年(1913年)应聘做了香港大学中文总教习兼教授,创办中文系、学海书楼,专心从事中文教学与国学研究,著有《清史大臣传》,编有《赤溪县志》(民国九年)、《增城县志》(民国十年)。数年间,在旅港客籍社会中已享有崇高威望。1921年,香港崇正总会创建,被公推为临时会长,并连选连任第一、二、三、四、五届理事会的会长,主持会务整十年,为总会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他是一位立足史学关注现实的创新型学者。他从旧营垒中走出来,时代的浪潮,将他推到了客家研究开拓者的位置上,他无愧于历史的嘱托,完成了《赤溪县志》、《崇正同人系谱》等编纂任务,为现代客家学夯下了硕大而稳重的基石,为香港第一个客属社团撑起了不朽的精神栋梁,他本人也不期然地成为香港崇正总会公认的永久的精神领袖。
他既是建树丰伟的史学家,是新兴客家学的奠基者,又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型客家社会活动家。
§2 参与创建并领导香港崇正总会
2.1 香港的客家人
客家人到香港拓荒,从清康熙年间到香港开埠(约1670—1842年),为动迁阶段。清初的“迁海复界”, 也曾使香港成为无人区。复界后,粤、闽、赣的客家人,始有成批迁入。到1840年,香港共有336个村落,其中客家村128个,约占三分之一。此后香港客家人口比例亦大致维持在这一水平。
1841年1月20日,中英双方签订《穿鼻草约》,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香港地瘠山多,水源缺乏,唯一的天然资产就是有群山作屏障的优良港口,这也是吸引英国人的主要原因。英国人留居香港,维多利亚港成为东亚贸易通道的要冲,不久更成为与中国进行转口贸易的枢纽。
港九开埠,又租新界,城市初建,需要大量劳力。于是,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人,又有很多经由惠州、淡水而至港、九定居垦殖。来到香港的客家人,仍保持和发扬“耕读传家”的好传统,其子弟有许多人成为教师、记者、医生、律师、公务员或企业家。罗香林《香港崇正总会发展史》(1950年12月《崇正总会三十周年纪念特刊》)对香港客家人有评语如下:
香港区域之崇正系人士,其迁入与莅止年代,虽各有先后之别,所服务与经营之事业,或各有不同。然考其上世,实同出一源,至今同操客语,同具刻苦耐劳精神,同赋自强不息气质,同被誉为汉人中最优秀之一枝。其在香港区域,亦各有其相当贡献,故能为中外明识之士所特敬重。而其日新又新,迈行无倦,其所经营之事业,亦正方兴未艾也。
2.2 创建香港崇正总会
崇正总会发起于1921年秋。这是旅居香港客家人组织的第一个永久性社会团体。日本《东京新闻》1996年一篇文章说得很到位:“统帅香港客家人的组织是香港崇正总会。该组织成立于1921年,它拥有全世界客家组织总部的职能。”
在港客家人士,为什么要成立崇正总会呢?这既是环境、形势所迫,也是社会进步、发展所需。自1905年起,《广东乡土历史》、《世界地理》等“教科书事件”,这一波接一波的诋毁、侮蔑客家的事件,屡屡酿成社会风波,迫使人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应对。
广东的一些客家人士考虑得较为深远。广州方面,于1921年夏间,委派饶芙裳、姚雨平、黄鍊百诸先生抵港,与香港客属人士廖新基、李瑞琴、黄茂林、赖际熙、何天池……等联络,决定于9月29日,假座西环太白楼游乐场,开旅港客属代表大会,组织旅港客属团体,以便与国内各地客属大同会,互通声气,共策行动。当日出席者,有赖际熙、李瑞琴、廖新基、黄茂林、江瑞英……等136人。
这一历史性时刻,罗香林《香港崇正总会发展史》有生动详尽记述:
时黄茂林先生建言:吾系人士,侨居香港者至众,似宜设立永久团体,俾同系人士,得聚集一堂,敦睦乡谊,共谋同人工商事业之发展,并推举博学之士,编纂专书,以阐扬我客家源流与历史语言文化人物等,用光前代,永资昌明。
此一建言,着眼于社会进步和客家发展所需,而其“推举博学之士,编纂专书,以阐扬我客家源流与历史语言文化人物等,用光前代,永资昌明”的主张,尤为独到,彰显这一系人士对先进文化与社会进步的追求,道出与会者的心声,因而获得一致赞同。
而李瑞琴先生,附议尤力……李瑞琴先生复提议商会“当以旅港崇正工商总会为名,不必冠以客家二字……取崇正黜邪之闳义,而称为崇正工商总会”。众以为然,决议以旅港崇正工商总会为本会名称。公推赖际熙、黄茂林、李瑞琴、江瑞英等28人为组织总会筹备员,分工负责租赁会所,起草章程……香港之有崇正总会,肇基于此。
整个筹建工作,卓有成效;发动过程,异常顺利:1921年夏秋之际成立筹备委员会,次年6月审查通过总会章程,公推赖际熙先生为临时会长;9月已征求会员八千人;10月,“建会工作,正式完成”。1925年12月30日,为了更好地团结香港各行各业各界客家人士,总会进一步议决去掉“工商”二字,径称“香港崇正总会”。
2.3 崇正总会的文化特色
香港崇正总会,萌动于一个抗争异常激烈的年代,以“团结起来、崇正黜邪”为立会之本,敦睦乡谊、共谋发展。这个团体的创始人,不是一个,而是一群,是一群社会精英、成功人士。他们既热心公益,又不乏远见卓识。他们能以史为鉴,放眼未来,于草创阶段,即能虑及其文化建设,因而能有如黄茂林先生这样的发起人建言于前,有“博学之士”赖际熙先生受命于后,“编纂专书”《崇正同人系谱》。
一个民间社团,以阐扬本民系源流、历史与文化为己任,并立志为此编纂专书,从而催生了“客家学”这样一门新兴学科,让本民系的生存与发展,走上了一条更为自觉的道路。在中国社团史上,这是空前辉煌的一页。
1922年12月,赖际熙主持征求会内同人族谱,致函国内外,征求资料,旁征正引,不厌详考,老宿英儒,必殷采访。1924年冬,始正式撰书,几经修改,1925年秋末脱稿付印。全书凡十五卷,约30万字,内分八类:一源流,二氏族,三语言,四礼俗,五选举,六人物,七艺文,八丛谈。
赖际熙的著书立说,完全是着眼于崇正同仁的文化提升,寄望于振奋客家,团结友邻,和谐相处,共图发展:《系谱》“将使人皆从流溯源,因此知彼,在己无自贬之见,于人无相轻之心。不自贬,则可以迈远;不相轻,则可跻大同”(赖际熙《崇正同人系谱•序》)。不自褒亦不自贬,不相妬亦不相轻。在这个世界上,中国人就应该如此,而客家人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积淀为依托,决意首先从自己做起,振奋自家,团结友邻,和谐相处,共谋发展。这是崇正总会的宗旨与目标。《崇正同人系谱》完满地体现了这一理想。
崇正总会的诞生,《崇正同人系谱》的编纂,可以看作是客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标志着客家人、特别是香港客家人已经步上自觉发展的道路。1949年,又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客家学的一代宗师罗香林(兴宁籍)举家移居香港,并积极参与总会工作。崇正总会在其草创与中兴的两个阶段,先后有赖际熙和罗香林参与总会之主持与服务,既提升了香港崇正总会的文化品质,同时也成就了当代客家学和客家文化社会活动的两位泰斗级人物。
§3 为客家学奠定史学与方法论之理论基础
近二十年,一说到客家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罗香林教授。是的,罗香林是客家学大师级学者,他的《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等著述,是他那个时代的集大成者,成就了客家学总的框架结构。而在他之前,为这一“框架结构”奠定史学与方法论基础的,当首推赖际熙先生。在客家史、客家学一系列理论支点和史料文献方面,他都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论述与著录。从赖际熙到罗香林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脉络关系,是清晰可见的。赖际熙的主要贡献有:
3.1 论证中原先民南徙而渐成客家
《崇正同人系谱卷一•源流》正确地指出:“魏晋递降,中原多故,于是天堑长江不能限北人之飞渡。大抵最著者,厥为东晋之渡江,继而南宋之渡江……”“中原南暨,岭海丛阻,人民蕃殖渐被之序,赣为先,闽次之,而粤为後。”“其于内地各省,则于官商二途,名利奔驰,近者复返江之东西、湖之南北,远者更入川陕滇黔,源流秩序,皆有可寻”。“凡兹所述,皆吾系前后经过之概略。综而观之,足徵其先固出自中原,同为禹甸之人民,同为黄帝之子孙,谱系可稽,源流可溯也。”由此开启客家史“五次大迁徙”说之先河。
五岭南北客家的分布,亦缘于客家多次之转徙:
“综观吾系著地之大势,如粤省方面,愈近南则愈少,愈近北则愈多。南、韶、连、循、梅、大埔各地,皆在北鄙,而与中原南陆赣湘等省壤接毗连,遂为吾系萃处其中。此非由中原南徙而来之确据乎?今日环绕五岭之麓,如赣、汀、南、韶、连各州之吾系民族,乃当日中原南来初经一次为客之民族也,而未再转徙且已成为今日最先之土著矣,然实则客中之主也;今日循梅二州与珠江、西江上游及福建潮琼同系各族,乃皆当日度岭愈南、再经二次为客之民族也,而不复转徙则亦成为土著矣,然实乃客中之客也;今日增城、东莞、花县、番禺、新安、龙门、从化、清远以及一概插处之客族,乃又近代生齿日繁、人稠地逼、因图发展更经三次四次为客之民族也。而转徙不已,又若成为频动之客族矣,是则客中之客而愈客也。而究何者纯为土、何者不为客耶?明乎此,而吾系之本末昭然也。”
3.2 肯定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源流关系
“大抵中原民族之来,本挟中原文化以俱来。民族已逐渐而南,文化自亦逐渐而南,先后具有次序。江西之赣南、福建之上四府、广东之南、韶、连三府,为中原民族南来之先至地,即为中原文化南暨之先达地……盖岭东地域,在东晋、南宋二代,较近首善,田野已辟治,民物已殷繁,而文化输入有年,重以衣冠旧族优秀多才,自得风气之先而发达蓬勃,则族高望重,其语音因能保存其固有而不为南蛮鴂舌所混同。于是岭东之墟,遂由正音而酝有今日吾人之客音也。至于来自南宋者,则其地客音已盛,再传即同化矣。试观今日赣、闽、粤三省毗连之地,言语皆同,可见是即最初一次之客而未经再次之客也。”
肯定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源流关系,这是符合历史的,是实事求是的,因而是完全正确的。近年台湾省内有一股“去中国化”的逆流,在客家学领域则表现为“客家本土化”,即竭力否认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源流关系。这是值得警惕的。
3.3 对古循州(今惠州)客家源流分析最为透彻
“考循州沿革,……而其民族,实分水源、福建二派。水源者,东江之水,发源于赣南长宁、定南二县之间,即其地也。赣省之水多北流,惟此一水南流,厥为东江,南转西行,至东莞、增城、番禺间,汇于珠江而入海。此派民族,殆为沿江而下者。中有福建一派,则殆由兴、泉、漳、汀各州,经过潮州而转入。其缘因,当是地理之关系。而其语言,亦有统系可寻。上游和平、连平、龙川、河源、长宁、永安等县,水源系也。其民殆纯为客语。偏东海丰、陆丰二县,福建系也。其民则福老语而解客语。首县归善,则客语居七八,而间有福老语,府城则为土客相间之语。至博罗,则客语居多,而亦有土客相间之语。此循州民族之大略也。而《惠州府志》又云:旧俗惠民多居南雄,因元兵将至,中元节预十四日荐祖,次日避兵。故居惠犹循其俗,则又有来自南雄一系矣。”
这一分析,对今天增城、东莞、深圳、惠州的区域文化研究,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4 对第四、第五次大迁徙记述尤详实
“广州属之增城、东莞、新安、番禺、花县、龙门、从化、香山、三水等县,又西江之肇、阳、罗,沿海之高、雷、琼、廉等府州县,广西全省各州县,湖南毗连广东等州县,在在多有吾系,大抵皆在清初康、雍、乾各朝代由梅州及循州之人,或以移垦而开基,或以经商而寄寓,此盖为最后移殖者。至海南别有一部分之客,则又在清末咸同年间因世乱避地而迁往者,皆安置于高州之信宜、雷州之徐闻、琼州之陵水各属。若广州西陲之赤溪一厅,亦当时所置、划地以安集移徙之民者也。”
赖氏《赤溪县志》记录康熙年间“迁海复界”与咸同年间“广东西路土客大械斗”引致的客家移民大潮述录更为详尽透彻。今人研究这两大事件,重构第五次大迁徙历史,引证最多的文献就是赖氏《赤溪县志》。
增城、东莞、深圳今之客家社区的形成,跟第四、第五次大迁徙关系最为密切,而海外客家又多由此出发。这一地区的客家,可称为“滨海客家”,跟闽、粤、赣三省交界山区传统的客家,在文化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自有其特色。欲作“滨海客家”研究,必先读赖际熙。
3.5 为解决“客家”称谓奠基
有关“客家”称谓的成因,学者已有所论及。正如深圳大学刘丽川教授所说:“最早谈及且作出全面、详尽分析者,莫过于清末翰林赖际熙。”由他撰写于民国九年的《赤溪县志》卷8《开县事纪》,二万四千余字,可以说是一篇论“咸同间土客械斗”的力著。其中论及“客家”称谓云:“边界虽复,而各县被迁内徙之民能回乡居者已不得一二。沿海地多宽旷,粤吏遂奏请移民垦辟以实之。于是惠、潮、嘉及闽赣人民,挈家赴垦于广州府属之新宁,肇庆府属之鹤山、高明、开平、恩平、阳春、阳江等县,多与土著杂居,以其来自异乡,声音一致,俱与土音不同,故概以客民视之,遂谓为“客家”云。”
《佛岗厅志》(道光)可印证此说:“国初自惠、韶、嘉及闽之上杭来占籍者为客家。”
这些资料表明:“客家”称谓的出现与“复界”诱发的“移民垦辟”直接相关。刘丽川教授作《“客家”称谓年代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2 期),论证“客家”称谓之产生,其时间是康熙二十三年“复界”之后,其地域为广东肇庆府的“复界区”,换言之,就是咸同年间发生的、持续14年之久死伤四十余万人的震惊中外的“广东西路土客大械斗”之前。这一论断,使争论多年的“客家”称谓问题得以解决,为学界广泛首肯,实得力于赖际熙者多矣。
此外,利用谱牒梳理客家史脉络。重构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轨迹,就必须充分调用姓氏谱牒这种中国特有的民间历史文献。《崇正同人系谱》。《系谱》第二卷《氏族》,收有丁氏等135姓的姓氏源流。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考定客家源流、客家史与五次大迁徙,用的是同样的方法与材料。语言是文化的标志。赖际熙和罗香林,皆曾大力讨论客家语言。这是研究客家文化的一条正途。赖际熙的做法属老派,致力于常言熟语的汇集训释,语源词源的追寻考证。以此种方式论证今客语与中原古汉语之渊源关系,有其价值,但科学性欠缺些。罗香林是新式教育培育的学者,他致力于将客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与汉语史诸阶段做历史比较,从而找出客方言“真正的统系所在”。两代学者,两份遗产,都代表了他们所在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今天,我们仍可从中获得启迪与裨益。
赖际熙和罗香林,一位筚路蓝缕于前,一位肯构肯堂于后,两位伟人,两代学者,开创了客家学的新天地。他们二位,对客家学,各有建树;对崇正总会,各有贡献。要推进客家研究,振奋客家精神,发扬光大客家文化,我们还要继续不断地向这两位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如何作好学问,如何办好客家社团。而对于进一步开展滨海客家研究,则需要更系统、更深入地研习赖际熙先生留下的文献。

参考文献:
① 罗香林《香港崇正总会发展史》,见香港崇正总会编印《崇正总会三十周年纪念特刊》(1950年12月),1995年重印。《香港崇正总会发展史》页2(全书无统一顺序页码)。
② 赖际熙主编《崇正同人系谱》,1925年香港奇雅承印,1995年重印。
③ 赖际熙等纂《赤溪县志》卷八《开县事纪》,民国九年(1920)。
(载入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五篇《客家人物》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10月.第1版)


2008年10月 西安“炎黄文化与客家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一个广府村落的“客家情结”
                      ——对广东增城棠村王氏的调查
刘丽川

论文提纲   增城棠村位于珠江三角洲东端,距广州市仅30公里。棠村村委会下属两个自然村:棠村和埔心。棠村现有居民2500多人,全姓王,均源自一个祖公;埔心村全姓邓,有村民400多人。王氏与邓氏都是操粤语的广府人,增城当地人称之“本地人”,而棠村和埔心则被称作“本地村”。笔者于2007年7月中旬对棠村进行了考察,本文即是在此考察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文章讨论的棠村,就是指由王姓村民构成的自然村棠村。本文借助《增城县志》、《王氏族谱》、碑文、村民口述等资料,对王氏族源、棠村的开基、村落地理等逐一进行介绍,因为王氏从北宋政和年间(1115)进入增城后的发展时期,也正是增城地区被大规模垦殖的时期。虽说王氏是广府人,从其族谱中也看不出他们与客家有何血缘关系,但棠村人都说“我们本来是客家人”,而且与清初“迁海复界”后移民到棠村周边的客家人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由于长期与客家人接触,棠村的一些习俗多少受到了客家文化的影响。也许正因为增城地区本地人与客家人之间有这种和睦关系的存在,增城客家人才避免了卷入在清中后期广东出现的咸(丰)同(治)土客大械斗,也从而避免了广东西路客家人在大械斗后不得不进行的第五次迁徙的悲惨命运。
关键词:棠村;王氏;本地人;迁海复界;客家
笔者应增城市方志办的盛情邀请,于2007年7月中旬对增城市荔城镇棠村进行了考察。棠村村民与客家人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互动关系,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兴趣,本文即是对此种互动关系的介绍与考察。

一、棠村与王氏
1•1 棠村概况
增城市隶属广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东端。而增城市荔城镇棠村的地理位置为西距广州市区30公里,东距增城市区20公里。现在的棠村村委会下属两个自然村:棠村和埔心。棠村现有居民2500多人,全姓王,均源自一个祖公;埔心村全姓邓,有村民400多人。王氏与邓氏都是操粤语的广府人,增城当地人称他们为“本地人”,而棠村和埔心则被称作“本地村”。本文讨论的棠村,指的就是由王姓村民构成的自然村棠村。
有关棠村的建村时间,村委会的王孔光先生(64岁)告诉我们说是北宋1119年。开基祖王泰,是福建王审知的第十七代传人,从福建莆田来,“宦游于增东”,就留在了此地。查阅(新编)《增城县志》卷三“人口”,其中纪录棠村的开基祖王泰在“北宋政和(1115)”建村1,时间上比王先生说的少了4年。1115年是北宋政和五年,而1119年是北宋重和二年,但无论如何,棠村建村于北宋末期是没有问题的。
1•2 王氏概况
1•2•1 碑文、族谱纪录
棠村村委会保留有“嘉庆元年(1796)仲夏”建增城王氏祠堂时的“增城王氏祠堂记”碑文。碑文由东莞十二世孙王弘文撰文,并留有“十一世孙族长王孟材等同立”字样;一部《王氏族谱》(共15册)。但这部族谱不是棠村这一支的,棠村王氏族谱在文革时期烧毁了,“改革开放”后,棠村王氏从东莞厚街王氏那里“请”回了这部族谱。
碑文和族谱对王氏的谱系纪录都一致:推王审知为入闽一世祖。王审知是今河南固始人,五代十国时的闽国建立者,黄巢起义后与兄王潮俱从王绪起兵。后攻入福建,据闽中五州之地。王潮死后,王审知被唐朝任为威武军节度、福建观察使,至后梁封闽王。他对福建经济文化的开发,功不可没。六世祖王圿迁居莆田,成为莆田开基一世祖,至王泰是十二世。若从王审知算起,王泰则是十七世。
1•2•2 王氏入增源流
族谱载王泰“登政和进士一百二十三名”,“授丞史郎,宦游广,抵增城棠村”。嘉庆元年的碑文记述增(城)、(东)莞两地王氏起始于王泰的源流,曰:“泰先娶叶氏,生颙;继娶许氏,生春。二祖避金乱,迁于广。颙则舍于增城之棠村,春则舍于东莞之后街(即今之厚街)。二母之葬各依其舍,惟泰则依葬增城之番风,实增莞之始祖也!”。也就是说,王泰在北宋政和年间中进士后到广东为官(“宦游广”),这之前在莆田已先后娶二妻,生二子,那时他们留在莆田并未随王泰入广。
其后,金人入关,徽宗、钦宗父子被俘,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靖康之耻”。以后,高宗南渡,再以后临安陷落,“闽粤赣义民,起而勤王抗敌”。2据史料可知,这个时期,闽粤赣交界地成为宋军与金兵“双方展转攻守的场所”,向日居住在这一带的居民为避战乱,纷纷“展转逃窜,流入广东东部北部”。3
闽粤赣交界地成为拉锯区,其周边地区自会受到波及,莆田也会在其中,这也就是王颙与王春“避金乱,迁于广”的社会历史背景。可能因“一山不容二虎”的通例,为免家庭争执,王泰二妻便各携其子异地分居。也许由于王泰曾在广东做官,看好增城、东莞的“地利”,因此颙与春则分居增、莞两地,其母逝后的坟葬也“各依其舍”;而王泰的坟墓,为求得更好的风水葬于增城之番风。据棠村王孔光先生说,那里的地形为“玉龙吐珠”。4番风,在今正果镇。
增城棠村王氏与厚街王氏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正因如此,棠村王氏在本世纪八十年代后,从厚街王氏那里“请”来了族谱。
二、王氏与客家之关系
2•1 王氏在棠村的发展
宋、元、明是增江三角洲被全面开垦的时期,5王氏在棠村的发展期正在这个时段。村民们说“900年前(即北宋末年),棠村这里原有何、郭、唐等10个姓。我们来后,因为有钱、做官,势力大,把地都买过来了。应在早于天赐公的时候,10个姓就陆续迁走了。村里有座马牯桥,原来叫何步桥,是姓何的修的,早几十年还叫何步桥呢。”4王天赐,王氏在棠村的第五代传人,翰林院直学士,村里现在还有座“天赐祖祠堂”。
从嘉庆碑文和族谱的纪录看,村民对他们先祖“有钱、做官,势力大”的说法是有根据
的。有关王泰的情况前文已谈及,不再赘述。王泰之子王颙在功名上没有留下什么纪录,但
嘉庆碑文对王颙的五个儿子却有如下纪录:
“颙娶叶氏,生五子。长俊,仕宋,嘉熙(南宋嘉熙1237-1240)间国子宣教;次杰,
仕宋,端平(南宋端平1234-1236)中翰林侍讲;三傅,仕宋,始兴知县;四仪,仕宋,官至员外郎;五佐,弗仕。实为增之三世!于今子孙蕃衍。若讳佐者,领泰乡荐,为南平府尹。”            这段话是说王泰五个子在南宋有四个为官,唯王佐没有做官,但他因享爷爷王泰的荫庇,也得一福建南平府府尹之功名。家有如此五子,可想当年在棠村、在增城是何等牛气!因此,碑文里赞叹道:“盛哉!王氏宗祠矣。”
族谱载,次子王杰的儿子王一琴是翰林院直学士;上文说到的王天赐即王一琴之子,也是翰林院直学士。
对这一门三代翰林的情况,(宣统)《增城县志》“卷15•选举1”中,有王俊、王杰、王傅、王仪、王佐的得官纪录:王傅、王仪在理宗朝,王俊、王杰在度宗朝,他们的官职与碑文一致;王佐是在“明景泰朝”得“南平知县”。在他们之前还纪录了一个王铎:“宋高宗朝,王铎,棠村人,绍兴间举明经,官国子助教。”
棠村王氏子弟留在县志“选举”里的还有另外8人:明代洪武朝的王思谏、王泰忠,正靖朝的王一鹏,万历朝的王公魁、王道明,泰昌朝的王惟善,清代雍正朝的王绍祖,道光朝的王跃如。特别是雍正朝的王绍祖,任两浙钱青场盐大使,县志的“人物”里因他“好学”、“孝友”、“善抚幼侄”、与友“分甘苦”等为他立了传,他的两个儿子“亦有声于庠”。
虽然明、清间棠村王氏陆续有人登榜,但出的显赫之士不多,而东莞的王春之后在明、清之际兴盛起来,先后出了太守、县尹、大司徒、监承等,碑文这样总结:“王氏之仕宋,莫盛于增……;明者莫盛于莞……彼此先后,盖亦气之常!”这就是说增、莞两支王氏互为辉映,是宗族气数之自然。
凭借着王氏宗族的如此强势,王孔光先生等人说:“过去,做官的人到马牯桥必下马,不下马不敢过桥。湛若水过这里也得这样。”湛若水(1466-1560),增城沙贝村(今新塘)人。明嘉靖年间先后任翰林院编修、翰林院侍读、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吏部兵部三部尚书,是与王阳明齐名的理学家。“湛若水也要下马过桥”,不知事实是否如此,但王氏当年在增莞两地的“霸气”是不难想像的。
2•2 历史上王氏与客家之关系
2•2•1 王氏与学冚村客家邱氏的关系
王泰们初入增城时,他们应该是操莆田话的闽南人。笔者估计棠村原有的10个姓应是本地人,周边也是本地人的地盘,王泰家人长期与他们相处,迁入棠村三四代后的王氏就会逐渐本地化。随着以后几代王氏宗族势力的不断增大,村里其他10个姓先后搬离,棠村逐步实现了由多姓村向单姓村的转化:以王姓为单姓村的棠村成为了操粤语的本地村,这个本地化的过程在南宋中后期当已完成。
客家人大批进入增城的时间应在清康熙“迁海复界”之后,即史称客家的第四次大迁徙,有关客家人的入增详情,请参见拙文《增城客家源流与三百年来和睦相处的客家山村》。6在此时段,有邱姓(后改姓陈)客家人迁到离棠村一公里的学冚村,王氏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据王孔光先生等人说,过去王氏有田在学冚,要到那里去耕田,因为田挨田,双方就认识了。棠村人一早就去学冚,午饭就在那里吃,有的人就学会说客家话了,历史上彼此之间没有发生过什么冲突。公社化时,学冚曾划归棠村,王氏就给了学冚邱氏几百亩山地,以后学冚又划归桥头大队,山地也没有再要回来,让邱氏带走了,因为是真心诚意给的。
2•2•2 王氏与客家王姓的关系
在增城,王姓客家村落大部分集中在增城东北部的正果镇,棠村王氏与那里的客家王姓也保持着友好往来。例如,过去按传统,春节期间棠村的麒麟队每隔四五年要到正果的客家村去舞麒麟,80年代后则每隔一两年就要去一次。正果镇在山区,那里丘陵起伏,而棠村则位于正果南边的珠江三角洲的平原上,两地相距十七八公里。解放前道路条件不好,棠村的麒麟队要走山路去正果,现在是乘汽车去。棠村麒麟队到正果客家村时,那里的客家人会舞貔貅相迎,真是热热闹闹,其乐融融!
又如2007年7月8日,棠村举行了盛大的村道牌楼落成剪彩仪式,邀请了东莞、龙门、增城的“兄弟世谊”前来助兴。村委主任和村支书说,那天村里十分热闹,来的客人有1600多人。在增城,棠村籍的餐饮师傅很有名,那天在外面酒楼工作的厨师全回来帮忙,就餐时开出了200多围台。
我们在村委会看到一本“宗亲世谊登记簿”,其实就是为邀请客人而拟定的花名册。名册分四部分:东莞宗亲;龙门宗亲;增城宗亲;增城世谊。 “增城宗亲”里列有11个村名,除夏街是由棠村分出去的本地村外,其余10个村是王大合、大沥、迸冚、蔗布、大冚、和平、银场、亮星、虾尾、中西,这全是正果镇的客家王姓村。那天到场的客家来宾达400多人。
棠村王氏将正果王氏视为“宗亲”,是有他们自己的理由的:
在我们调察中,他们多次说到“我们原来是客家人,是‘太原王’”。进一步询问时,据看过由棠村迁到龙门官田一支的《王氏族谱》的王孔光先生说:“官田的《王氏族谱》写有王泰有三兄弟,后来一个迁到惠东,一个迁到梅县,只有王泰留在莆田”。他们的推理是:在惠东的和在梅县的都是客家人,那么他们过去也应该是客家人,只不过他们先祖到了增城就成了说粤语的本地人。王孔光先生说:“在唐代,也就是在王泰之上十一世时,王贵华与王贵荣是亲兄弟。棠村的王氏是贵华公之后,正果的王氏是贵荣公之后”,基于此,他们与正果王氏就有了宗亲的关系。
增城地方志编辑室的副主编王李英教授是正果客家人,是贵荣公后裔。我们一起查阅了他们的《王氏族谱》,查到梅县松源“二世祖千八郎生三子:贵荣、贵华、贵安”,但时间是明代,与棠村王氏不可能发生关系。
棠村王氏的族群认同,暂且不论它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我们只强调的是:一直以来,正由于作为广府族群的棠村王氏,在诉诸祖源的历史意识上对客家怀有深深的认同感,视客家人为“宗亲”,并与之融洽相处。
在与客家人的长期相处中,王氏的生活习俗也多少受到客家人的影响,如酿豆腐是客家民间的典型菜式,棠村的王氏家庭中时不时就会有人做;客家人爱清洁,民居里定建有冲凉房,而广府村里一般没有专门的冲凉处所,近十多年来棠村村民也陆续盖起了冲凉房;解放前棠村各家是人与猪、牛等共居一室(怕家禽、牲口丢失),后来也学习客家人的人畜分居的方式等。在精神层面上,棠村王氏也受到客家人的影响,如客家人对观音尤为崇拜,他们往往将观音像与自家的神主牌供奉在民居中轴线上的祠堂里,或在祠堂旁为观音另设神位,而广府人一般不会如此。但在棠村的向南村的南亭堂后面,我们看到了一间观音堂:
南亭堂,当地人又叫“鲁斋公厅吓”。前文“2•1王氏在棠村的发展”一节中提及的王天赐是王氏在棠村的第五代传人,鲁斋公是天赐公之后,为棠村的第十一代传人。这座南亭堂是个五进的建筑,第五进是供奉神位的地方。五进的后墙右边开有一小门与后面相通:后面是一条小巷道,在小巷位于南亭堂中轴线的位置上,就建有一座独立的观音堂。据王孔光先生说南亭堂与观音堂是同时建的,建筑时间已经不知道了,因为闹太平天国时,鲁斋公后人中有参加太平天国的,清政府就派人把南亭堂与观音堂一起放火烧毁了,现在的建筑是后来重新修的。最起码,清末时这座观音堂是已经有了……这些都成为了棠村文化的一个特点。
三、结束语
在增城,广府族群从祖源认同出发,发展到对客家族群的认同,这并不只有棠村一个孤例,如中新镇的高车村赵氏、正果镇的钟岳村刘氏等也有类似的情况,因篇幅所限,将另文撰述。
总之,增城的本地人,即广府人,与清初“迁海复界”后移进的客家人大体上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由于长期与客家人接触,他们的一些习俗也多少受到了客家文化的影响。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增城地区本地人与客家人之间有着由祖源认同而产生出的“宗亲”和睦关系存在,增城客家人才避免了卷入清朝中后期在广东出现的咸(丰)同(治)土客大械斗,也从而避免了广东西路客家人在大械斗后不得不进行的第五次迁徙的悲惨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参见增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增城县志》,P.128,1995年11月。
2、罗香林:“客家源流考”,摘自张卫东、王洪友主编《客家研究》第一集,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年,P.23。
3、同上。
4、在棠村调查时,村委会里有王孔光先生(64岁)和村委主任王庆华(54岁)、村党支部书记王泽如(54岁)等五六人。村里情况就是他们提供的,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5、参见曾昭璇:“增江三角洲历史地貌研究”, 增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增城县志•附录》,P.998,1995年11月。
6、刘丽川:“增城客家源流与三百年来和睦相处的客家山村”,《增城日报》,2007年4月19日。
   (载入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篇《传承与弘扬客家文化》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10月.第1版)


世界客属第22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广东省增城市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优良传统
王李英
论文提要:本文考察了广东省增城市广府、客家与畲族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优良传统:一是广府与客家兄弟相称呼、宗亲相看待、文化习俗相融的传统;二是广府、客家各有特色,各自和谐的传统;三是四百多年畲汉情深的史话。同时探究了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社会历史缘由。

广东省增城市地处广州东部,建县于公元140年前,据著名地理学家曾眧旋教授《增江三角洲历史地貌研究》一文所载(见《增城县志》附录),增城的古村庄在隋代有大敦、岗背(贝)、红花地;主要村落大多在宋元立村。按现存族谱记载,在宋元立村的绝大数是广府人,最早进入增城的是单道开家族,于唐咸通年间(873)到石滩岗贝村开居。其次是卢一先家族,于南汉大宝年间(959)从番禺永泰乡到新塘大敦开居。广府人先到增城开居,被称为本地人(学术界称为广府人);客家人后到,被称为“客民”、“客户”、客家人。增城是广府人、客家人与畲族同胞共处的一个社区。据2000年人口普查全市人口822873人,广府人占60%弱,客家人占40%强。畲族有396人。从历史进程与人口比例看,广府文化是占优势的主流文化。但这里有数百年广府与客家和谐相处的历史,还有四百多年畲汉情深的史话,正引起专家们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濒海客家的典型,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下面试对增城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优良传统作一番考察。请方家指正。
一、 广府与客家血脉相通、文化习俗相融的传统
最早记载客家人进入增城开居的古籍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增城县志》,其卷一《舆地》记载,庆福都“径下,今英德人居;百花林,今英德人居”;“金牛都“新围,英德人筑而居之”:合兰上都“钟冈,有英宁人插居”。这里提到的英德人、英宁人(英德长宁人)就是客家人。乾隆十九年(1754)《增城县志》卷三《品族.客民》载:“自明季兵荒迭起,民田多弃而不耕。---康熙初,伏莽渐消,爰谋生聚,时则有英德、长宁人来佃于增。村落之残破者,葺而居之。未几,永安、龙川等县人亦悄悄至。当清丈时,山税之占业浸广,益引嘉应州属县人杂耕其间。而杨梅、绥福、金牛三都尤多。”《区宇.里廛》记载客户居住的村庄遍布全县9个都49个村庄,其中粤客杂居村有金牛都马料,云母都乌峒沙厂,绥福都白木、古朗4个村庄。嘉庆二十五年(1820)《增城县志》所记载的客家村庄遍布全县9个都86个村庄,其中注明“客民杂处”的村庄有金牛都大步口、流杯、勒竹、马料4村(1)。据族谱记载,北宋之前进入增城的只有客家先民古全望家族,明代迁入的也是少数,绝大多数是康熙至乾隆年间迁入的(3)。由上述记载可知,客家人最初进入增城开居时,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村落之残破者葺而居之;二是“杂处”在本地村;三是另辟村场,“筑而居之”。据增城方志办公室1991年的调查统计,全县398个行政村当中,纯粤语村134个,纯客家村90 个.粤客杂居村 74 个。
数百年来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和谐相处的突出表现是:
同祖共村共祠,按兄弟称呼如中新镇五联行政村高车自然村本地赵与客家赵。全村600多人,客家人占三分之一。客家“炳先赵宗祠”坐东向西,另一分祠坐西向东;本地“登云赵宗祠”向北。据老人回忆,两祠建筑时间相同,约有300年历史。本地赵由中新荷佛岭迁来,客家赵由紫金迁来。相传本地赵十一世祖赵登云到紫金请风水先生(一说到广州考试)认识了客家堪舆师赵炳先,按族谱追溯到赵匡胤时代本是兄弟,炳先属二房(一说二派),登云属三房(三派)。两人随即到高车建祠开居,数百年来以兄弟相称呼。又如正果岳村旧刘村,本是广府人石滩麻车刘姓于明万历年间迁来此地开居,咸丰二年(1852)村场被洪水淹毁,特请有兄弟关系而又有财力有威望的正果灯芯冚刘瑞堂来重建村场,咸丰三年建成之后,分一半给本地人居住,并用抽签方式决定所占向置。本地客家刘姓同在一个祠堂的同一神主牌前祭祖,至今,村内刘姓以至麻车与灯芯冚刘姓均按兄弟相称呼。
资源共享,亲如兄弟 如中新合益行政村,有17个自然村,2100人,有魏、郑、曾、伍、袁、朱、莫、李、林九姓,其中莫、李两姓是广府人,莫、李两姓先到此地开居,李姓田地多,管不过来,便把邻近郑姓客家人请来管山,在当地传为美谈,说“郑姓连尿缸都放在李姓一边”。随后,客家人陆续在周边开发,占了优势,一直和睦相处,互通婚姻,连争田水的事都少见。荔城街棠村广府王姓有2000多人,离该村西边一公里多的鹤冚有个客家村,500多人,田地较少。上世纪60年代,鹤冚划入棠村大队,棠村无尝划给鹤冚几百亩山地。后来,鹤冚划入另一大队,山地仍给鹤冚,一直保持密切关系。
血脉相通,宗亲相待 有族谱可查,广府与客家有血缘关系的不少。如中新镇田美广府黄姓开居祖黄日新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从嘉应州迁至田美开居,与新塘镇荔枝园客家黄姓开居祖黄相弻同宗同源,原是客家人。但田美黄姓七代单传,到第八代没有男丁,只好到广州郊区抱一广府男孩来抚养,长大后娶一广府女子成家,从此成为广府人,至今,田美的鱼塘仍是半月形鱼塘,田美黄姓和荔枝园黄姓视为宗亲。新塘宁西百湖庄客家罗姓与派潭莲塘径广府罗姓上溯40多代,至21世祖是同宗。小楼腊圃村广府赖姓开居祖赖天齐与河源市一客家村落的开居祖赖天与本是亲兄弟,这个客家村明朝时有一位进士赖鹏清曾专程到腊圃祭祖并留下诗句,至今记载在腊圃的赖氏族谱之中。该村香火厅前的大鱼塘也是半月形的。正果合水店黄沙凼客家黎姓是明正德年间(1510年后)从荔城夏街广府黎姓迁出开居的。这些同宗同源关系,使广府人与客家人之间多了几分亲切感,素以兄弟宗亲相待。荔城棠村广府王姓素来把正果客家王姓看作宗亲,相传他们的远祖与客家王姓是兄弟,干部、老人都毫不讳言地说:“我们原来是客家人。”春节期间,棠村麒麟队每隔三几年都要到正果王姓客家村拜年。棠村有喜庆活动,正果王姓客家村也前来祝贺。
信仰相通,习俗相融 追根溯源,广府人、客家人都来自中原,承传的都是中华文化,当然也有各自的特色。客家人入增后,‘入乡随俗。“不少习俗也跟随广府人,因此,在信仰习俗方面有许多相通相融之处,如信仰何仙姑、牛仔佛(正果佛爷)、观音菩萨、洪圣王(全称为南海广利洪圣王)等。岁时节日基本是相同的,春节期间“灯庆”(客家称“吊灯”)、烧炮头(一说抢炮头)、烧烟花等,广府与客家是大致相同的,广府村更为隆重,时间不尽相同。畲族村年初一“烧顿”与抢炮头类似,只不过规模小一点,他们不不采取“抢”的方式,而是用尺子量,看离谁的面前最近,或许是为避免争执。客家村落在旧社会都有打醮消灾的活动,广府小楼腊圃村、正果到蔚也有打醮活动。有的村落则是广府村与客家村联合打醮,如荔城街棠厦村打醮有小约与大约之分,小约叫荔枝约,范围是棠厦村的几个自然村,纯客家,五年一个醮期;大约叫十八约,包括棠厦、庆东、木潭、龙角四个大村,十多个自然村,大部分是客家人,也有广府人,二十年一个醮期,规模、声势大得多,形式基本相同。观音诞、何仙姑诞、浴佛节、宾佛节等神诞,在广府村更为隆重,但客家村也有人尊奉,仅是从简而已。
二、广府、客家各有特色,各自和谐的传统
广府村以大村居多,有一姓一村,也有多姓一村的。其中,新塘镇(原仙村)雅瑶村吴姓一万多人,石滩麻车村刘姓、新塘沙村陈姓等大村各有七、八千人。村落文化内涵丰富,1949年以前多以宗族活动为主,如元宵灯庆,抢炮头、烧烟花,“做景”宴请亲朋等活动,属亲朋之间的亲密交往;但杂姓同村的也是和谐相处者居多。如荔城夏街有黎、叶、王三姓,2003年,全村2462人,470户,其中叶姓35户,169人;王姓18户,78人;黎姓400户,2133人,黎姓人口占绝对优势。各姓于600多年前先后迁入开居,一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代代相传,不少成为姻亲。三姓之间,从未发生过欺压、斗殴事件,只有亲家,没有冤家;只有恩人,没有仇人。彼此在同一村庄居住,同一田塅生产,同一环境生活,同一友好气氛中互助。在村内是邻里,在村外是兄弟,不管哪一姓有外人欺负,其余两姓人都出面相助解围。在村内,一视同仁,互相尊重。1949年后,村里干部全是民选,选到谁,谁上任,大家支持。叶、王两姓均先后出任村干部。1955年10月成立党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是叶荣光,副支部书记是黎什庇。20世纪80年代后,叶华东连任副支部书记、副村长,直至退休。三姓亲戚来访,都由村委出头接待,外出观光或出访宗亲,干部不论姓氏,一律同行。外村人也都十分羡慕。
客家村相对较分散,人也较少,以行政村为单位,一村一姓的仅有荔城西瓜岭(马姓)、五一(何姓),新塘斯庄(林姓),正果黄屋(黄姓)、蒙花埔(高姓)、大冚(王姓)、白面石(王姓)等7个村庄,其余均是异姓同村。 一个行政村十个八个姓是很普遍的,甚至一个自然村也有几个姓。小楼竹坑行政村,在同一个山沟里,实是一个大自然村,1700多人,有张、王、郑、黄、梁、蔡六个姓(蔡姓于10年前迁往荔城西山村),其先民于康熙年间先后从梅县迁入,三百多年来和睦相处。其中张、王两姓的祠堂并排而建,共同拥有后龙山和风水鱼塘,中间只隔一堵墙,墙东是“张氏宗祠”,墙西是“王氏宗祠”,实际上是一个建筑整体。深圳大学刘丽川教授认为实际是异姓共祠。1949年前,每年于同一时间祭祖,每十年一次参加崇贤九约(含竹坑与罗坑)的打醮消灾活动,而且有不定期的“安龙”驱邪活动,两族的男青壮年于同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赛跑,从后龙山把长长的龙请回祖公神位前祭拜(2)。
小楼江坳行政村仙桂自然村约1000人,有何、王、邱、夏四姓,其中何、王、邱三姓共在一个祠堂内三个不同的神主牌前祭祖。日军入侵时旧祠被日军烧毁,抗战胜利后重建仍是三姓共祠,前几年何姓才在村头独立建祠,旧的神主牌仍依旧保留。这种异姓共祠的现象并不是孤例,据石滩镇四丰村史《四丰史略》(林唐高编)记载,该村有个八仙下棋自然村,清康熙年间张、李、卜、戴、温、何六姓人于同一时间到此地开居,合建一间祠堂,名为“六合堂”,后被日军烧毁,各姓都往外逃难,村子也散了。
荔城棠厦村是一个客家大村,有3000多人,潘姓占2000多人,另有成、郭、夏、吴、梁、古、温、谢等姓。除成、郭两姓各有300多人之外,其余各姓大都仅100多人,温、谢两姓只10多人20人。潘姓在村中有如老大哥,呵护着各姓,各姓之间互通婚姻。,和睦相处。在村内,每年年初十有游锣鼓的活动,正月初十晚上,把各自然村(含各姓氏)的锣鼓手都集中起来,男人们手执灯笼、鱼、虾、蟹等灯饰,穿街过巷,游遍每一条自然村,每到一村,各家各户都放鞭炮欢迎,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其次有抢炮头、烧烟花、打醮、安龙等各种活动,这一方面是消災,另方面也是加强族人、村人联系的一种方式。
三、四百多年畲汉情深的史话
畲族村有下水、通坑、榕树下三个自然村。1956年前称瑶族,其族谱也写的是瑶族。据通坑70岁老人来金焕回忆,1954年至1956年,广东民委与中央民委有联合调查组来调查,根据语言习俗定为畲族。小学校长盘章有回忆,1962年,中央民族学院又有调查组来调查,核实后,仍定为畲族。暨南大学陈延河教授认为,瑶族、畲族都是他称,他们自称是“ho33 le31”(山野人)。据族谱记载,畲族最早进入增城是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到杨梅都,洪武三十年到金牛都。之后,曾到处流徙,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到正果船坑。如果从洪武二十九年算起,畲族到增城已有600多年历史。
畲族与客家人历来友好,俗语说“有山必有客,有客必有畲”。畲族村民不论给小孩起名字或选址建房都喜欢请客家堪舆师帮忙。更值得称道的是,畲族村与广府夏街村黎姓有着400多年感人的交往历史与兄弟般的情谊关系。宣统《增城县志》《卷之三.编年》载:“隆庆二年,春正月十七日,从化松子寨山寇大略城下-----”《卷之三.风俗》又载:“隆庆间,从化松子寨寇作,峒猺(注:‘徭’是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多从乱,邑人黎邦宁抚平之。当事委授抚猺官。邦宁卒,猺仍梗化,弟梦吉复能驯之。于是奉委世袭。国初(注:指清初),邑中多贼,猺官黎振彩召猺分守四门,城恃无恐。左翼都督同知许尔显上其事,录功给衔,仍世袭焉。”所载对畲族同胞多有污蔑之词,但能看到黎邦宁任抚瑶官及其后代世袭的历史脉络。据夏街村委会与增城市作家协会合编的《夏街》一书所载,夏街十六世孙黎邦宁与宗弟梦吉在县城东门开设有颇具规模的中药店,是好客之人。瑶民趁圩多在他们的药店出入,邦宁兄弟必茶烟敬奉,交往日深,感情愈笃。一次,因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瑶民无法回家,邦宁兄弟殷切留宿,并以丰盛晚餐款待。得知有一位是增城瑶民的族长,另有一位是博罗瑶民的族长之子。更是高兴,嘱咐多多来往。次年正月十五,瑶民由族长领头,一行十多人带着山珍野味、野生药材到药店拜年以回报留宿款待之恩。时值元宵灯庆,正好轮到邦宁任主理,即留下瑶民参加灯庆,与村中男丁一起饮宴。晚上,族长由邦宁陪伴,到药店住宿,年轻人到村中书房过夜,由梦吉陪伴。书房摆满了书卷,瑶民很是喜欢,梦吉教他们读《三字经》,几天时间,已有人能背诵,临别时,邦宁送给他们书籍文具,嘱他们勤奋学习。族长领着瑶民参拜黎氏宗祠,结下兄弟般的深厚情谊。此后,凡遇见汉人欺负瑶民,夏街黎姓都出头干预,瑶民视夏街黎姓为恩人。据历史资料《夏街》记载,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朝廷授黎邦宁为“抚瑶官”,管辖增、龙、博三县瑶民。邦宁去世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诰授梦吉袭抚瑶官之职,并令世袭。清顺治七年(1650)朝廷颁发“增、龙、博抚瑶官”铜印一枚。至光绪乙未年(1895)修黎氏族谱时,抚瑶官世袭有九代十任。清末民初,改为黎世族尊、缙绅、有才德者担任。
畲族村与夏街村世代保持友好关系,文革期间曾中断过几年,但很快恢复。春节互相拜年。畲族村给夏街送山珍、特产。夏街村常从经济上支持畲族村,上世纪80年代曾送电视机,90年代曾无尝划100平方宅基地给畲族村建两层楼房,供村委出入荔城之用。夏街村委春节到畲族村慰问,多有红包给老人或困难户。
四、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社会历史缘由浅探
深圳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张卫东教授、副所长刘丽川教授,深圳大学客家研究会理事长杨宏海先生等专家们认为,增城两大民系和谐相处,是增城客家文化的一大亮点,其中,“异姓共祠”、广府与客家“共祠祭祖”等现象是他们在兴梅、深圳等地没听说过也没见过的,这与曾经历十多年“土客大械斗”、死伤数十万人的西路客家相比,更有天壤之别。在增城,多元文化为什么能和谐相处呢?究其社会历史缘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族血脉的维系。不管广府村还是客家村,人们都特别重视“族谱”,喜欢追根溯源,如广府赵与客家赵,广府刘与客家刘,广府黄与客家黄,广府罗与客家罗等,都是通过族谱得知其中的兄弟关系,既然是兄弟,就要以礼相待,这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统。
(二)祖辈的遗训与誓言的约束。小楼竹坑村六姓能三百多年和谐相处,就是因为祖辈曾有遗训教诲:“大房不能欺负小房,人多不能欺负人少,本地人不能欺负外地人,大村不能欺负小村。”荔城夏街黎、王、叶三姓先祖也有过训诲:彼此不许欺凌,要和睦相亲,情同兄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荔城棠厦村,潘姓与梁姓的先祖曾对天发誓:“彼此对亲的,百子千孙;呵(欺负)人的,就哥魔绝代(断子绝孙)。”小楼江坳仙桂村,何王邱三姓共祠,他们的先祖在建祠时,就曾“拗过铜钱,呷过鸭血,斩过杆扫”,发誓:“奈姓欺负人就不吉利”。这些遗训与誓言,世代相传,很具约束力。
(三)社会道德理念与精英人物的引导。在增城流传着众多的俗语,例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你好我好” 、“一人让一步“、“以礼待人”、“宁与千人好,勿与一人仇”,“要学会做人”等。在客家地区还有“同坑食水都系姊妹”“人情水柬长”、“人情长过钱”等等。这些广泛流传的俗语,也就是广府、客家与畲族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增城客家人当中的精英人物赖际熙在他所编纂的《崇正同人系谱.序》中指出:“在己无自贬之见,于人无相轻之心。不自贬则可以迈远,不相轻,则可以跻大同。”在客家民间也有“过头饭好吃,过头说话唔好讲”(盛得太满的饭可以吃,骄傲自满的话不能说)的俗语。这些都教导人们做人要虚心,切忌骄傲自满。这些纯朴的引导,是数百年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
最后要说的是: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下,各级学校进行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教育,更起了积极、主动的引导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不再赘述。
(作者是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退休教师,南国艺术研究院客家文化研究室主任、聘任教授,广东省增城市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续编《增城市志》副主编)

参考文献:
1、《增城方言志》 王李英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2、《增城客家源流与三百年和睦相处的客家山村——竹坑村》
3、深圳大学教授刘丽川   (栽于2007.4.19.《增城日报》)
4、《广东省增城市客家村落的“异姓共祠”与打醮考察》
5、 深圳大学教授刘丽川 (“客家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载入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篇《传承与弘扬客家文化》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10月.第1版)


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论文
历史与现状证明:水源话姓客而非姓粤*
王李英
论文提要:水源话是粤语还是客家话?数十年来语言学界就此多有讨论,三年前刘叔新教授出版专著“论定了东江中上游土语群实为粤方言一支系的身份”。本文引用史籍记载与列举现状调查所得的大量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事实,从多个角度证明:水源话姓客非姓粤。                        
水源话,当地人称为“本地话”、“蛇话”,当代语言专家称为“土语群”、或“惠河本地话”。有关水源话到底是客家话还是粤语的问题,方言研究专家数十年来多有讨论。
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语言学家、北大教授岑麒祥先生在《中国语文》1953年第4期发表论文《从广东方言中体察语言的交流和发展》,把惠州(即现在的惠城区)与嘉应州并列为客家音系的代表点。著名方言学家、北大教授袁家骅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概要》也把惠州在内的东江地带排除在粤方言分布之外。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广东中部龙川、河源、连平、和平、博罗五县划归客方言的粤中片,把与惠州地缘相近的博罗罗阳、福田及连平隆街等,独立划为“惠州片”。但有学者持不同意见。1987年12月,南开大学中文系刘叔新教授在提交给中国语言学会第四届年会的论文《惠州话系属考》中,认为惠州话应属粤方言中的东江系。
华南师大周日健教授在1990年1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丰方言志》第三章第五节论述了水源话与惠州话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又论证了“水源话比惠州话具有更多的客家话尤其是新丰客家话的特点”,从而得出结论说,水源话是“客家话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同时指出,“就现代音韵系统来说,惠州话跟水源话一样,应归属于客家话。” 周日健教授的论证,得到了当时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詹伯慧教授的赞许。詹教授在《新丰方言志•序》中指出:本书专立一节论述水源话的归属问题,认为水源话是跟惠州话(市内)同一类型的客方言,这一见解很有现实意义;同时指出:“关于惠州话(市内)的归属,语言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根据惠州话中存在某些近似粤语的因素而把它看作是粤方言的一种地方话;我和我们《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编写组的同志们,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的记录,始终认为惠州话(市内)宜看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客家话,从总体特征看,属于客家方言,但是某些语音现象有跟粤语相同之处(如有撮口韵y,y-等),这不妨看作是受粤语影响的结果。”
2007年7月,刘叔新教授70万字的巨著《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探考》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为《探考》),该书“论定了东
江中上游土语群实为粤方言一支系的身份。”从此,更引起了语言学界的热议。
————————————
*本文曾得到周日健、张卫东、刘丽川三位教授指正,并得到梅县籍人士谭赤子教授与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恒芳同志的大力协助;在增城工作时的老同事、惠州市文化局原副局长黄海蛟同志还把惠州话词典编辑部赠给他的《惠州方言》一书转送给我,使我对惠州话有了更多的了解,特此一一致谢!
刘教授花了多年时间,对“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的16个点进行艰苦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丰富的语言材料证明各个点内部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大体一致,这是一项浩繁的工程,贡献良多,功不可没,令人敬佩!但说“土语群实为粤方言一支系”的结论却有待商榷。
本文试谈谈个人的学习心得,以就教于刘叔新教授及语言学界的专家们。

一、客家人的《系谱》与地方史籍证明:水源一系属于客家
水源系,刘教授的《探考》称为“土语群”。根据刘教授的调查,其分布地区大致在博罗罗阳、龙华、龙溪、杨村、公庄、观音阁镇;惠州市的惠城区及沥林、水口、马安、平潭、横沥、芦洲镇;惠东县的平山、多祝镇;紫金县的古竹、义容、青溪、临江、柏埔、黄塘镇;龙门县的路溪、平陵镇;河源市源城区;东源县灯塔、船塘、康禾镇;龙川县佗城、老隆、四都镇;新丰县的马头、石角、大席镇;连平县的中信、隆街镇;和平县的林寨镇等地。
关于水源一系,增城籍清末翰林、香港崇正总会创始人之一赖际熙先生编撰于1925年的《崇正同人系谱.卷一源流》中有专门记载:“考循州沿革,陈以前隶属于广州,隋开皇间始置循州,治归善。唐因之。五代地归南汉,改祯州。宋仁宗天禧四年乃改名惠州。至今仍之。而其民族实分为水源福建二派。水源者,东江之水发源于赣南,长宁、定南二县之间即其地也。赣省之水多北流,惟此一水南流,厥为东江。南转西行至东莞、增城、番禺间,汇于珠江而入海。此派民族殆为沿江而下者,中有福建一派,则殆由兴泉漳汀各州经过潮州而转入,其缘因当是地理之关系。而其语言亦有统系可寻:上游和平、连平、龙川、河源、长宁、永安等县,水源系也,其民殆纯为客语;偏东,海丰、陆丰二县,福建系也,其民则福佬语而解客语;首县归善则客语居七八而间有福佬语;府城则为土客相间之语。至博罗则客语居多而亦有土客相间之语。此循州民居之大略也。而《惠州府志》又云:‘旧俗惠民多居南雄,因元兵将至,中元节预十四日荐祖,次日避兵,故居惠,犹循其俗’,则又有来自南雄一系矣。而亦皆纯客语也。”
香港崇正总会成立于1921年九月二十九日,是世界上首个客家人的团体,其所说的“同人”就是客家人,《系谱》就是客家人的族谱。上述记载,首先说明了“水源”一词的由来,“水源”是指东江水之源;所说的地点与刘教授所列“土语群”的分布不谋而合。《系谱》所载循州在“陈以前隶属于广州”,“府城则为土客相间之语”,证明当时操水源话的客家人与土人所说的话是有区别的,《系谱》所说的土语应是广州话,与“土语群”的“土语”有别。
再看清进士、官至户部四川司、福建司主事,奉政大夫徐旭曾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所撰的《丰湖杂记》记载:“今日之客人,其先民乃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当时元兵残暴,所过成墟。粤之土人,亦争向海滨各县逃避。”:由此可见:“客”是与“土”相对立而存在的;而且《丰湖杂记》所记的“客”有:“广东之南雄、韶州、连州、惠州、嘉应各属,及潮州之大埔、丰顺,广州之龙门各属是也。”也基本包括了当今专家教授们所列的“土语群”分布地,证明史籍把这些人群列入“客”的范围。清道光阮元编的《广东通志》卷九十三引乾隆二十一年(1756)由楚元士编、邓风分编、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的《长宁县志》记载:“(长宁县)方言有二:一水源音,一客家音。”(以上转引自惠州市客家文化经济促进会2009年2月编印的《惠州客家》创刊号所载中山大学杨鹤书教授的论文《惠州——让天下人最早知道有客家的地方》)。这一记载说明水源音与客家音有别,但并没有把水源音划入土语范围。把水源话称为“土语”,是当今专家们的称谓。所以,凡把水源话称作“土语”的都须加上引号。
《系谱》与当地史籍记载证明:水源系属于客家,而不是“粤方言一支系”。但历史上属于客家,并不等于就100%是客家,因为由客家而变为广府说粤语的事例也并非个别。所以,还得从语言现状进行考察,看到底是姓客还是姓粤。
二、语音现状证明:水源话向客家话一方倾斜而跟粤语较疏远
刘教授的《探考》认为“无论如何,土语群语音绝非如一些学者说的较接近客话,也非居于粤客音之间不偏不倚,而是切切实实地向粤语语音一方倾斜”。
在这方面,最有力的证据还是水源话的语音事实:
《惠州客家》创刊号载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严修鸿教授的论文《河惠“本地话”概略》,(以下简称为《概略》)严教授对博罗、惠州、河源、连平、龙川、和平六个点的声韵调系统作了详细的调查,严教授的结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声调的特点:多数是6个调,分类与客家话相同。
2、声母的特点: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者一律送气,这个特点与客赣方言一致,而与多数粤语不同。
3、韵母的特点:保留相对完整的鼻音与塞音韵尾,效摄一二等不再区分,这与兴宁、惠阳等地的客家话完全相同,与周边粤语大有差异(如“饱——宝;高——交);a无长短对立,只有博罗ɐ 在ŋ/k前有类似粤语的元音长短对立;多数粤语不区分流一三等,河惠“本地话”则能区分,如同梅县话(如楼——流,走——酒,狗——九);效山咸三四等字主要元音为a/ɔ/e,-i-作为介音而存在,而粤语是单一的i,广州话分别为 iu /im/iP(如笑叫尖接贴甜面热年节),清楚地保留-i-介音,使“本地话”读起来很像客家话;假蟹山摄合口二等韵读开口,这与兴宁、五华、惠阳及赣南寻乌等地客家话相同,而多数粤语则是二等合口成分非常稳固。
嘉应大学中文系侯小英博士在《粤中客方言的声调研究》论文中(载于《客家纵横:第七届国际客方言研讨会论文集》主编张双庆 刘镇发),结合周边方言考察粤中客方言的声调演变特点(侯博士所说的“粤中客方言”就是刘教授所指的“土语群”),通过对惠城、源城、博罗县城、龙川佗城、连平隆街、和平县城6个点与梅县话之间的古今声调格局类型、古全次浊上字的分化、古浊去字的演变、古次浊入声字的演变等调查对比,指出:粤中片各点声调演变的内部差异不大,一致性高,和梅县类客家话相比,不同之处也主要在于全浊上声字的演变和去声的分化。不过总体来看,“粤中片在声调方面和梅县类客方言有很多重要的共同之处,而跟广州等粤方言的差别较大”;“惠城类的声调系统具有明显的客方言特点而跟广州话的差别较大”;“惠州话跟粤中片的源城、博罗等同属一类,都属于客方言系统而跟粤语关系较疏”。
下面本人依据刘教授《探考》的记音再作 几 点补充:
1、从声调看。刘教授调查的“土语群”16个点,其中惠州、博罗、水口、横沥、龙门平陵、紫金古竹、河源、惠东与新丰大席9个点是7个调;龙门路溪、龙川佗城、四都、连平忠信、隆溪、新丰马头、和平林寨7个点是6个调。这种声调格局显然与客家话的6个声调相近而与粤语的9个调(甚至11个调)相差较远;而且,上声除惠东话之外,15个点都没有分阴阳;入声全都没有分出上阴入、下阴入、阳入三类。这明显是客家话声调的格局。阴平调值33,也接近客家话的44调值。除阴入、阳入调值和部分上声调受粤语影响较大之外,其余都与粤语相差较远。
2、从声母看:“土语群”的ȵ 声母,明显向客家话倾斜而与粤语差异较大,如“女言软娘酿”等字,据刘教授调查,博罗、水口、横沥、河源、古竹、忠信、隆街、马头、林寨都读“ȵ”声母,梅县话同样读“ȵ”声母;在广州话中,这些字的声母分别为“n j ”。
请看:
例字    梅县话   “ 土语群”16代表点   广州话   
女       ȵi31      ȵy24; ɳy33                nœ35
言       ȵiɛn11      ȵiɛn33                   jin11
软       ȵiɔn44      ȵiɔn24                   jyn53
娘       ȵiɔŋ11      ȵiɔŋ55 ;ȵiɔŋ21             nœŋ11
酿      ȵiɔŋ52      ȵiɔŋ53                   jœŋ22

3、从韵母看,除严教授所调查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的事实:据刘教授的记音,“土语群”普遍缺乏 œ œŋ œk θy θn θt 等广州话的特殊韵母,广州话的这一类字,在“土语群”中,大部分读音与客家话基本一致。例如:
例字    梅县话   “土语群”16代表点   广州话                                                                                                                                                                                                                                                                                                                                          
       张       tsɔŋ44      tsɔŋ22                ʧœŋ53
       粮       liɔŋ11      liɔŋ45                lœŋ11
       香       hiɔŋ44      hyɔŋ33                hœŋ53
       脚       kiɔk1         kyɔk5kiɔ k5         kœk22
       雀       ʦiɔk1         ʦyɔk5                ʦœk22
泪       lui52         lui22                lθy33
       句       ki52          ky31                  kθy33
       尽       ts‘in52      ts‘in22            ʧθn33
       春       ts‘ un44   ts‘ un22             ʧ‘ θn53
       轮       lun11         lun43               lθn11
       卒       tsut1         tsut5                tsθt55
      
上列“土语群”的“香”“脚”“雀”等字的读音“hyɔŋ kyɔk ʦyɔk”显然是受广州话的影响,把介音齐齿乎i,变成撮口音y,但主要元音ɔ并没有变;再如人称代词水源话受广州话影响:第一人称“我”,读音为“ŋɔi”或“ŋuɔi“仍未脱离客家话“涯ŋai”的韵尾i;第三人称“佢”除惠州、平陵、路溪受广州话影响读作 “k‘y”、博罗读kǾ之外,有8个点读 “k‘i”,2个点“ki”,仍未脱离客家话“佢ki11”的烙印。
总的看来,“土语群”(即水源话)的语音是向客家话倾斜,而不是向广州话倾斜。
三、词汇、语法现状证明:水源话也是向客家话倾斜而跟粤语较疏远。
刘教授在《探考》第四章《特殊基本词语》中,列出300个“与粤语同似而与客迥异”的词语(占820个基本词语的36.58%),再列出60个“土客一致而大不同于粤”的特殊基本词语,从而得出结论:“这一事实,是土语基本词汇明显向粤语倾斜、是土粤关系亲近而土客关系疏远的一个极有力的证据”。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严修鸿教授调查了482个词语中:(一)A仅与客同,不见于普通话与粤语者,B仅与粤客同,不见于普者,C与普粤客相同者,D与普客同与粤语不同者,这ABCD四类267条词语中,与客家话最为接近的占90.5%;(二)B、C及E仅与粤语同,与普客不同者,F仅与普粤同,与客不同者,这BCEF四类213条词语中,与粤语最接近的占72.2%。
下面本人试以刘教授《探考》附录中所收的词语为基础参考有关方言调查著作,列举一些核心词语进行比较。
首先看刘教授所说的“土客一致而大不同于粤的特殊基本词语”,除《探考》第四章《4.3土语群特殊基本词语和粤语的近同》中所列的“鸡春、鸭春、生春、姐婆、姐公、阿舅、阿姊、丈人佬、丈人婆、外甥、头那、额门、面钵、完身、碗公、镬头、乌、样边、往时”等60个词语以外,从《探考》附录的词语中,还可再列出如下一些“土客一致而大不同于粤”的特殊基本词语:
(一)人物称谓

普通话梅县话土语群16个点   广州话
祖父阿公阿公;阿爷(路溪);祖公(河源)阿爷
母亲阿姆阿妈妈妈;老母
父亲阿爸阿爸老窦
哥哥阿哥阿哥;大佬(惠州、平陵)大佬
堂老弟叔伯老弟叔伯老弟;叔伯细佬(平陵)堂细佬
堂妹叔伯老妹叔伯老妹叔伯妹
婴儿屙牙e阿芽仔牙牙仔
理发师剃头佬剃头佬飞发佬
小女儿满(晚)女晚女孻女
小儿子满(晚)子晚仔孻仔
母家妹家妹家外家
双生双生子;双生仔双生子;双孖仔儿孖仔


(二)自然现象与自然物

普通话梅县话“土语群”16个点广州话
响雷雷公叫雷公叫;雷公响;打雷(惠州)打雷;行雷
打闪火蛇摄火蛇摄;闪电(惠州、平陵、隆街)闪电
癞蛤蟆蟾蜍禽蜍禽渠
公猪猪牯猪牯猪公
阉割过的鸡阉鸡阉鸡;阉鸡、骟鸡(惠州、博罗、紫金) 骟鸡
猴子猴哥猴哥马骝
蚂蝗蝴蜞蝴(符)蜞;蝗蜞蜞乸
蚯蚓宪公宪(犬)公;犬(犬)黄犬


(三)时间、方位普通话    梅县话   “土语群”16点       广州话
现在         今(京)下 今下;里下;而家(惠州)      而家
夜里         夜晡头      夜晡头;暗晚                  晚黑
家里         屋夸      屋家;屋下                  屋企
上面         上背;顶高 顶高 ;上高                   上便

(四)         人体器官、疾病、生活饮食

普通话梅县话“土语群”16点广州
头盖骨头娜壳头拿壳头壳
肩膀肩头;肩胛肩头;肩胛(河源)膊头
耳朵耳公耳公耳仔;耳吉
鼻子鼻公鼻公鼻哥
扁担担竿担竿担挑
浴室洗身间洗身间(厅、房);冲凉房(水口、横沥);洗身间、冲凉房(惠州、博罗、惠东)    冲凉房
调羹调羹调羹;匙羹(惠州、博罗);兜羹(和平);调羹、匙羹(水口)          匙羹
锅巴饭粝饭粝饭焦
鸡禽内脏下水下水;上水(紫金、和平);扶翅(惠州、博罗)扶翅
豆腐油豆腐


油豆腐;煎(炸)豆腐(隆街、大席);豆腐(块、角、片、稍)(路溪、佗城、四都、忠信)豆泡
早饭朝朝早餐
晚饭夜夜晚饭
午饭晏昼晏昼;昼晏

(五)动作、状态


普通话梅县话土语群16各点广州话
收拾捡拈执拾
烤火炙火炙火焙火
回家转屋下(家)转屋(下、卡);返屋(企)(惠州;龙门);归(忠信)返屋企
寻找寻寻搵
背小孩把ba1臂;钳;巴ba11mie55
发颤漾漾尊漾;漾漾震;震;颠;发漾囤囤震
放牛掌牛掌牛睇牛
回(回家)转转返
要爱爱要
轻视别人打落(人家)打落睇衰人
馋豺豺饥饿
小孩无理要物乔乔;发烂(河源)淘(林寨)撒赖
理发剃头剃头;飞发(惠州、佗城)飞发
歪聱聱miɛ35
黑得模糊乌乌;黑(忠信)黑
(刀)利利利快
拥挤占(尖)占(狭);逼(博罗、惠州、龙门);
藏(起来)偋(柄)偋(柄)收埋;哩埋
理睬答答(8个点);理(4个点);睬(6个点)睬;理


                     (六) 指示、数量等
          普通话    梅县话“土语群”16点          广州话
哪里      奈里      奈呢;奈处(博罗、河源)
                                                奈忌(古竹)            边处;边度
            哪个   奈只       奈只                   边个
            整个   完个       完只                   成个
            一个半   只半       只半                   个半
            一汤匙   一条羹   一条羹;匙羹(古竹)         一匙羹
            一床被子 一欢被   一番被                   一张被

上述粗略列举(一些重复的如“洗身”、“洗身间”与“洗身房”,“剃头店”、“剃头佬”与“剃头”等只列其中一项),加上刘教授所列举的60个“土客一致而大不同于粤”的词语,已接近专家们所定的“考量语言亲属关系”的200条特殊词语。
再看刘教授所收300个土语群“同粤语一致或极为贴近,而与客家话迥然不同”的词语中,有“黄牙白、乔(藠)、牙刷(擦)、争(偏护)、揞、挼、冇、儆(俭)、冇用、论尽、屈气、矜贵、湿搭搭、冬菰、皮蛋、中意、坐监、散纸、啱、白恤恤、晏、夹硬、几大、啖、落薄、生果、猫公、今朝、爆拆、省(斥责)、油炸鬼、擦(刷)牙、湿碎、密实”等近40个词语仍与梅县话相同,与增城长宁与程乡两种客家话相同或相通的词语如“今日、西洋菜、男仔、怕丑、冇面、唔好、架势、犀利、除(坏味道)、大蕉、年三十晚、女仔、仔、斟酒、宵夜、冲茶、畀、台布、手巾、稳阵、抵、丢假、咸湿、得闲、陷家铲、确系”等词语共170个,存在较大差异的只有“黄犬、盖阵、打坎罗、擒、跷、拱、雀、睇人(探访)、牛乸、猫乸、鸡乸、鸭乸、家公、仔乸、训觉、训晏昼觉、雅差、盖阵时、乜嘢、盖头、其察(蟑螂)、劳曹(肮脏)、菜脯、脷、篸、拱妹(那就)、拱样(这样)、旧(量词)、冇几耐、诛(数)、打愕(打嗝)、出山、装假苟、圆踮踮、呢牌”等130个词语。相比之下,“土语群”的词语向客家话倾斜也是十分明显的。
惠州话在“土语群”中,受广州话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其中与客家话相同而与粤语迥异的特殊基本词语(核心词语)俯拾皆是。例如(斜杠前为惠州话中的客家话词语,斜杠后为粤语,括弧是普通话,上面已列举过的从略):
边唇/边皮(边边上)    马路唇/马路边         田唇/田基   
河唇/河边         井唇/井边            碗唇/碗边
镬唇/镬边         完身/成身            完屋/成屋
摆摆/次次(每次)      头摆/上次            下摆/下次(下一次)
呢摆/呢次(这一次)    百打百/成百成百      本打本/平本         
万打万/成万成万   年打年/成年成年      千打千 /成千成千
碗打碗            只打只/成只成只      闲了了/(无对应词语)   
乌骚骚/黒刮刮       碗厾/碗底            碗公/大碗      
爆跟蚣/爆拆         泼泼跌/(无对应词语)   煏酒/蒸酒      
背褡/背心         猋来猋去/跳来跳去    摈捠侈扯/拉拉扯扯
秉秉跳/伐伐猋(蹦蹦跳) 摒(秉)屎/伆屎   乒粦挷啷/乒乒嗙嗙   
背褡/背心         半做嫽/半做半玩      驳脚(女)/翻生女      
驳山歌/对山歌      鼻脓镜/鼻哥窿(鼻窦) 破篾/削篾条         
焙燥/焙干(烘干)      铺板/床板            马荠/马蹄
毛辫/辫            冇定着/未定          眠床/床
冇刮煞/唔得掟      帽厾/帽顶            木篤/呆滞(呆)      
眠落/训低            面钵/面            面臭臭/(无对应词语)
妹家/外家            殁头殁脚/无对应词语)饭瘌/饭焦(锅巴)               
打花/开花            打禾/脱谷            同阵/一齐(一起)
打斗四/聚餐       吊望/睇水(放风)         打大捞/(没有对应词语)   
打团/结成团       打露水/打雾水          打缺/打崩         
打空手/空手       打仔/结仔            打斜/放侧            
打粗/粗食         搭声/传话               搭阵/一齐(一起)   
董穿/捅穿         冻冻跳/嗙嗙声          涿水/淋雨         
厾尾/最尾         钉被/绗被            掇/捧               
肚胈/肚         大力牯/大力佬          偷嫽/偷懒         
头牲/畜生          拖箱/柜桶            断餐/冇米落镬   
脱爪/脱身         摊冷/摊冻(凉一凉)         天光朝/天朝(明天早上)
奈边/边处(哪里)    奈呢/边度(哪里)          奈只/边一个(哪一个)
奈殊(谁)/边个    耐/禁(结实)               喃喃长/泥泥长      
哝哝走/(无对应词语) 泥团/一旧泥         尿勺/尿壳               
年三夜四/年晚时候糯斗/粉筛            系爱/系要(就是要)
嫩稚稚/嫩恤恤      逻亲戚/探亲          逻人/探亲      
逻新屋/睇新屋      老实伯/老实人      撑嘴/顶嘴
缆缆担担/拖拖拉拉    冷淮淮/冻辣辣         冷镬死灶/冷镬冷灶
瘌瘌揪/(无对应词语)   岭岗/山               岭脚/山脚
了家伙/弊家伙      敛水/干水             溜苔/青苔
跉/转;次(量词)    戾戾转/凼凼转         凉水/凉茶
箩卜杠/腌萝卜      箩头担/两箩         捋捋脱脱/脱脱离离   
錑头牯/(没有对应词语)   撍印/凼印         挂纸/拜山   
踘/躐(追)               踘上踘下/躐上躐下   诘诘跳(条)/呱呱叫
颈筋/颈            鸡核/鸡子             结石壆/砌石壆
紧飞紧高/越飞越高    紧行紧远/越行越远   紧做紧好/越做越好
瘑么(魔)绝代/死绝种(断子绝孙)             赶烧赶热/趁热         
讲到厾/讲到底      各在/各个             揩枷/(无对应词语)
揩秧/担秧            掼/挽               乔/踎(蹲)            
俭/悭               缺牙/崩牙             瓦析sak45/瓦片   
眼窊窊/眼抠抠(眼睛无神) 眼铲铲/眼光光(干瞪眼)硬秉秉/硬缭缭僵硬)      
硬钉钉/硬掴掴(硬梆梆)    硬翘翘/(无对应词语) (臭)啮/怪味
后背/后便         枭/毒心(横蛮)                枭人/害人
枭横/霸道         遮阴/挡阴                戆牯/傻佬
撍印/凼印         撮/讹骗(骗人)
炙日头/晒日头       掌牛/睇牛                掌屋/睇屋
转角/转弯(拐弯)      转妹家/返外家         尽命/搏命
臭风/沤坏      (臭)馊/宿味                  石牯/石头
手窊窊/手拿拿       上紧/着紧               日头瘌/日头红   
日头转影/(无对应词语)日辰头/日头               掇/捧(端)
摊冷/摊冻(凉一凉)   脱爪/脱身               奈边/边处(哪里)
奈殊(谁)/边个   涿湿/撘湿(被雨淋湿)      岭岗/山
岭脚/山脚            沥/小溪                  濂濂捡捡/全部食晒
箩隔/盒箩(有盖的竹筐) 挂纸/拜山(扫墓)          骑把/竹扫把
糠头/老糠(稻谷壳)   炕燥/炕干(烘干)         渴hɔt21/廥(疲劳)
湖洋田/烂洴田         腈肉/瘦肉               正ʨiaŋ213/倒(把容器向下倾)
摄/捧(端)      癩哥/癩(疥疮)      缆缆担担/浪浪赖赖(形容长且下坠)                   冷淮淮/冻辣辣         箩头担/担满两箩       箩箩拖拖/拖拖赖赖
乱猋/乱闯            郎郎濑濑lai31 lai3/乱晒龙(乱糟糟)         
捋捋脱脱/脱脱离离(松脱不稳)            鲁基/哴基(一种蕨草)
蔂/竹篱(盛鱼工具)   贡脓/化脓            脚骑骑kia35kia35/跛下跛下(一拐一拐)
瘑么(魔)绝代/死绝种(断子绝孙)          诘诘条/呱呱叫
骑kia35把/ 竹扫把       旧饭/剩饭       瓦析sak45/瓦片   
眼窊窊/眼抠抠(眼睛无神)                     眼铲铲/眼光光(干瞪眼)
硬秉秉/硬缭缭僵硬)       硬钉钉/硬掴掴(硬梆梆) 臭啮/怪味
猪糁/猪饭            转妹家/返外家         石牯/石头
青粼紧贡/青幽幽(水深蓝可怕)                  寻来寻去/搵来搵去
拆债/还债            撮把戏/弄把戏    豺/为食
豺狗/狼狗            食净饭/食白饭    食顺/饮汤
塞厾/塞后路            样边/怎样(怎么样) 样边办/怎办(怎么办)
样边样/怎样(怎么样)    恶豺豺/凶神恶煞   乌颓颓/黑墨墨
豺削/好削(无对应词语)   臊肨肨/好臊      煞厾/结尾
食禄/口福            塞厾/断后路       索汗/吸汗
       …………
惠州话还有许多固定词语,也是向客家话倾斜,如:“半只婿郎半只仔;殁手殁脚;冇得刮煞;冇手窊癞;木匠揩枷——自作自受;火屎炭打锣——乌啄啄;打锣都寻唔到;担担揩揩;东摄日头红,西摄雨重重;南摄三夜,北摄就射;枕下心肝问下天;偷食油麻嘴角乌;紧飞紧高;赶头毛乌,无好等头毛白;讲得天花龙凤,做出来哥魔绝代;揩屎冇偷食,揩糖手指挖到直;赶烧赶热;姐婆偷锅铲——手势惯;船头恇鬼,船尾恇贼;人爱人打落,火爱人烧着;床头打交床尾和,中间激死丈人婆;食爷(父亲)饭,着爷衣;一代姑二代表,三代闲了了”等。再就是男女的生殖器官与骂人的话,全都是客家话。
由上述可见,惠州话与粤语迥异而与客家话相同的特殊基本词语,比专家们所定的“考量语言亲属关系”的200条要超出一倍,其向客家话倾斜而与粤语较疏远的情况十分明显。                              
至于语法方面,刘教授举出一些词缀、比较句式等“土语群”与粤语相同之处,在各地的客家话中大都存在(词缀“乸”除外)。如表进行式的“紧”,客家话就有两种说法,梅县话与增城程乡客家话说“食等饭”;“落等水(雨)”;新丰、西河、香港以及增城长宁、东莞清溪客家话都说“食紧饭”、“落紧水”,并非粤语独有;又如,比较句式,客家话中“A高过B”与“A比B过高”两种句式都存在,香港与东莞清溪、增城程乡客家话都说“A大过B”,“土语群”说“A大过B”,只能说是受广州话影响;词缀“仔”、“婆”等,多地客家话都有,也是受粤语影响,但不能因此而否认他们是客家话。从惠州代表点来看,客家话的基本语法格局仍然没有变。例如:
1、用“A打A”的名量词重叠形式来表示多数,这是客家话特有的词法结构。如”只打只”、月打月”、”年打年” 、“万打万“等。      
2、时间助词“先”客家话与普通话一样,多放在动词前,说“等佢先食”而粤语放在动词后,说“等佢食先”;陆川、香港的客家话也说“等佢食先”;惠州话存在“等佢先行”与“等佢行先”两种说法,可见客家话的语法结构仍然保留。
3、用“紧……紧……”重叠,表示发展趋向,例如“ 紧行紧远”、“紧飞紧高”、“紧做紧好”等,普通话与粤语用“越……越……”,如“越做越好”、“越飞越高”等。
4、用“粘”作介词,保持了客家话的格局,例如“粘汝姓”、“粘等尾来”等,普通话与粤语分别用“跟” 作介词;惠州话与增城程乡客家话一样用“打”作介词,如“打奈呢来?”、“打旧年开始”等,普通话用“从”粤语用“由”。   
5、疑问代词“奈“、“奈呢”、“样边”;量词“摆”、“跉”等都是客家话特有而与粤语迥异。
…………
总而言之,历史与现状调查考察都证明:水源话姓客而非姓粤。应该给所有讲水源话被称为“土语群”的人正名:他们是客家人!
四、余论
   为什么当地的客家人把水源话称作“蛇话”、“本地话”呢?这只能说明讲水源话的客家人比讲梅州客家话与讲新丰客家话(含增城长宁话)的人迁入的时间早一些。“蛇”,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地头蛇” ,操水源话的客家人先到,所以操新丰话与梅县话的人把操水源话的人群看成是“地头蛇”。这方面,《崇正同人系谱》也有记述:“今日环绕五岭之麓,如赣、汀、南、韶、连各州之吾系民族,乃当日中原南来初经一次为客之民族也,而未再转徙且已成为今日最先之土著矣,然则客中之主也;今日梅循二州与珠江、西江上游及福建潮琼同系各族,乃皆当日度岭愈南、再经二次为客之民族也,而不复转徙则亦成为土著矣,然实仍客中之客也;今日增城、东莞、花县、番禺、新安、龙门、从化、清远以及一概插处之客族,乃又近代生齿日繁、人稠地逼、因图发展更经三次四次为客之民族也。而转徙不已,又若成为频动之客族矣,是则客中之客而愈客也。而究何者纯为土、何者不为客耶?明乎此,而吾系之本末昭然矣。”由此可见,后迁来的客家人,把水源话称为“本地话”“蛇话”,不过是客家人内部相对而言罢了,其实这些“本地”与“蛇”实为“客中之主”。
(本文作者是华南师大退休教师、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增城市志》副主编、南国艺术研究院客家文化研究室主任、聘任教授)

参考书目:
1、《新丰方言志》周日健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2、《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詹伯慧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3、《崇正同人系谱》赖际熙编著 1925年香港崇正总会编印 1995年9月 香港崇正总会出版部出版
4、张维耿主编《客家话词典》(1995年7月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5、谢栋元《客家话北方话对照辞典》(1994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6、王李英《增城方言志》(第二分册)(1998年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7、李新魁主编《广州市志.方言志》(1998年 广州出版社出版)
8、刘叔新《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考》(2007年 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9、《惠州方言》编委会《惠州方言》(2008年 广东出版集团 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
10、李如龙 张双庆主编 《客赣方言调查报告》(1992年 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11、张双庆 刘镇发主编《客语纵横——第七届国际客方言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 2008年11月出版)
12、《惠州客家》编委会编《惠州客家》(惠州市客家文化经济促进会 2009年8月出版)


庆祝詹伯慧先生八十大寿从教五十八周年暨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
浅论詹伯慧先生对客方言研究的三大贡献
王李英
庆祝詹伯慧先生八十大寿从教五十周年暨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是广东以至全国语言学界的盛事!得知这一喜讯,我心情难以平静!总觉得有话要说。我要说的就是:詹伯慧先生对广东客方言研究的重大贡献。詹先生从教五十八周年,桃李满天下,在语言学界的各个领域都有重大贡献,我是客家人,对客家情有独钟,就单说詹先生对客家研究的贡献,下面,谈谈詹先生在客方言研究中三个方面的重大贡献,借此机会,向詹先生与各位专家教授请教:
第一:旗帜鲜明地肯定了水源话是客家话
有关水源话到底是客家话还是粤语的问题,数十年来,方言研究专家多有讨论。华南师大周日健教授在《新丰方言志》(1990年12月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论证了水源话是“客家话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同时指出,“就现代音韵系统来说,惠州话跟水源话一样,应归属于客家话。” 当时,作为广东中国语言学会会长的詹伯慧教授在《新丰方言志•序》中毫不含糊地赞同周教授的论述,并指出:“关于惠州话(市内)的归属,语言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根据惠州话中存在某些近似粤语的因素而把它看作是粤方言的一种地方话;我和我们《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编写组的同志们,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的记录,始终认为惠州话(市内)宜看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客家话,从总体特征看,属于客家方言,但是某些语音现象有跟粤语相同之处(如有撮口韵y,y-等),这不妨看作是受粤语影响的结果。”
历史文献证明:詹先生对于“水源话(含惠州话)是客家话”的肯定是完全正确的。 早在清朝嘉庆年间(1815年),惠州府丰湖学院的山长徐旭曾 撰写的《丰湖杂记》就把广东之南雄、韶州、连州、惠州、嘉应各属,及潮州之大埔,广州之龙门各属列入客家地区。
关于水源话,增城籍清末翰林、香港崇正总会创始人之一赖际熙先生编撰于1925年的《崇正同人系谱.卷一源流》(以下简称为《系谱》)中有专门记载:“考循州沿革,陈以前隶属于广州,隋开皇间始置循州,治归善。唐因之。五代地归南汉,改祯州。宋仁宗天禧四年乃改名惠州。至今仍之。而其民族实分为水源福建二派。水源者,东江之水发源于赣南,长宁、定南二县之间即其地也。赣省之水多北流,惟此一水南流,厥为东江。……上游和平、连平、龙川、河源、长宁、永安等县,水源系也,其民殆纯为客语”。“而《惠州府志》又云:‘旧俗惠民多居南雄,因元兵将至,中元节预十四日荐祖,次日避兵,故居惠,犹循其俗’,则又有来自南雄一系矣。而亦皆纯客语也。”
   由此可见,水源系历史上就属于“纯客”,跟詹先生的肯定不谋而合。到了八十年代,虽有专家持不同意见,认为水源话属粤语,但受到大多数专家的质疑。绝大多数专家一致认为水源话属客家话,至今,已肯定地载入《广东客家史》(谭元亨主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河源市理直气壮地肯定为纯客市,广播电视台用水源话广播,并成功举办了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周日健教授的研究与詹先生的肯定,功不可没。

第二:对广东客家话分类的标准作了明确提示
    1997年3月,詹先生在《增城方言志》第二分册(王李英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序》中指出:“作者先就增城两种客家话——程乡话和长宁话之间在声母、韵母、声调诸方面的差异分别逐项列出,其间,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确属与众不同的特色……在弄清楚程乡话和长宁话这两种增城客话的内部差异之后,接下来作者又进一步就程乡客话和长宁客话的内部差异逐一加以列举。这样抽丝剥茧式地揭示方言内部存在的差异,增城客家话的语音个性,也就一览无遗了。”接着,詹先生指出:《增城方言志》第二分册“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增城客家方言乃至于认识整个客家方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反复拜读詹先生所写的这一段话,悟出了一个道理:这不仅仅是对《增城方言志》第二分册的肯定,也是对如何区分客家话的一个提示,也就是说,我们说这种或那种客家话的不同,应该用什么标准来分类呢?詹先生的提示告诉我们应该按语音系统来分类,把语音系统相同的归成一类,不同的视为另一类。增城的两种客家话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中程乡话与梅县话是同一类;长宁话与新丰客家话是同一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语言地图集》B13图根据古阳声韵尾是否俱全等标准把广东省内的客方言分为粤台片、粤中片、粤北片和惠州片四片(转引自《广东客家史》)。九十年代,刘镇发教授的论文《客家人的分布与客语的分类》(载于李如龙 周日健主编的《客家方言研究》第二届客方言研究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提出,如按声调分,把客家话分为四类:1、嘉应次方言(新客家话,含梅县话群、珠江三角洲话群、粤北话群、粤西广西话群、台湾四县话群、江西话群、四川话群、其他地方的嘉应话)。2、闽赣次方言(汀北话群、赣南话群)。3、粤闽次方言(连平、绍安、饶平等)。4、粤中次方言(广东新丰东部的“水源话”、惠州、博罗、河源、连平等地和江西一些地方的“客家话”)。谢留文、黄雪贞2007年在为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客家方言”图写的文字说明稿中,把广东省的客家方言划分为粤台片、海陆片、粤北片和粤西片四片。(转引自《广东客家史》)。2010年10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东客家史》,由练春招、庄初升等专家写的第十三章第三节《广东客家方言的分区》,“以调类作为标准,重新为广东省内的客家方言进行分类。首先以古浊上的白读层今读阴平与否为标准,把广东省内的客家话分为‘老客话’和‘新客话’两大类。。‘老客家话’今读非阴平,‘新客家话’今读阴平;其次,以古浊上的白读层今读阳上、阴去(去声)或阳平为标准,把‘老客家话’分为‘梅桂、雄州、惠韶三个类型,以古全浊上的文读层与浊去合流之后的调类归并为标准把‘新客家话’分为海陆、韶五、饶丰、兴梅四个类型。”
以上分类,各有道理,都经过深入研究,各有学术上的根据。但不够通俗、明晰,老百姓不容易领悟。我个人的想法是:如果按詹先生所提示的以语音系统作为分类标准,把广东境内的客家话分成三大类:水源话、梅县(程乡)话、新丰(长宁)话。那可能会更通俗而且清晰明了。在增城,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自己讲的是长宁客家话还是程乡客家话。同样道理,讲新丰县客家话的人肯定知道自己讲的客家话与水源话不同,与梅县客家话也有别。讲水源话的人,自然也知道他们讲的话与梅县和新丰客家话不一样。
下面简单列举三种客家话的不同特点:
(一)、水源话
水源音与客家话不同的语音特点有(标音按周教授所标的水源音):
1、古溪母字部分字,水源话读h声母。如:欠hiam31   怯hiap5   钦him22   牵hian22 劝hion31 丘hiu22   哭hu5 去hy31等。
2、古晓匣三四等、遇臻通合一、三及部分流开三的非敷奉的字,水源话也读h,因此水源话的h音特别多,而且可与四呼相拼,如:虚hy22   夫hu22 纷hun22 服huk2 富hu31 虎hu13魂hun45 忽hu5   许hy13等。
3、古微母字读m 保留有更多的古无轻唇音的特点。如无mu45 武mu31 勿mot2 .
4、浊去归阴平,全浊上声大部分归阴平,平声字特别多(练春招、侯小英、刘立恒三人的调查,全浊上声有文白有分调现象,口语用字跟清去合流,书面用语与浊去合流,细看调值:连平隆街,阴平、阳去都是33;龙川陀城,阴平、阳去都是44,和平林寨,阴平、阳去也是33。归类不同,实质一样。)
5、调类7个,去、入两声分阴阳。阴平33,阳平31(或45、52),上声24(或13、35),阴去13,阳去55(或33),阴入为5也有24、13的,阳入为3。
6、有撮口韵y,如吕朱住书女树句鱼虚如等字读撮口。
(参考书目有:周日健著《新丰方言志》第三章 《水源话》。李如龙、张双庆教授主编《客赣方言调查报告》(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2年1月第1版)。刘叔新著《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探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惠州方言编委会编的《惠州方言》(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8年10月第1版)。练春招、侯小英、刘立恒著《客家古邑.方言》(华南理工大学 2010年10月第版)。刘叔新教授尽管持不同意见,认为水源话属粤语,但他选取了“惠州、博罗、水口、横沥、惠东、平陵、路溪、古竹、河源、陀城、四都、忠信、隆街、马头、大席、林寨”十六个点进行调查,对语音、语法、词汇都有详细记载。对了解水源话内部的高度一致性,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梅县(程乡)客家话
梅县客家话自身的显著特点是:1、具有较多的客方言共性,如古全浊音今读塞音、塞擦的不论平仄,一律读送气;m、n、ŋ与p、t、k对应整齐;部分浊上归阴平等。2、声调6个,阴平为44,阳平为11,上声为31(或21),去声为52(或53),阴入为1,阳入为5。3、没有撮口韵y。
(参考书目有:袁家骅等著《汉语方言概要》文字改革出版社 2001年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汉语方言字汇》(第二版重排本)(语文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陈晓锦著《东莞方言说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第三章《东莞清溪客话》。张维耿主编《客家话词典》(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5年7月第1版)。王李英编著《增城方言志》第二分册(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年4月第1版)第二章《程乡话》。)
(三)新丰(长宁)客家话
新丰(长宁)话的特点是(用的是周教授的标音):
1、调类6个。阴平为44,阳平调值为24,上声为31,去声为53,阴入为1,阳入为5。与梅县话有差异的是阳平调的调值。
2、古全次浊上声字部分归阴平,大部分留在上声,古浊去字绝大部分归入上声,所以上声字特别多。如:惰t’o31    户fu31   造ts o31待t’oi31   妇fu31 ;万man31    贺ho31   饿ŋo31 大t ai31 夏ha31 豆t eu31;路lu31 丽li31   庙miau31   用jioŋ31等。
3、大部分有撮口韵y,如吕猪住取树女鱼去雨等字读撮口。
【参考书目有:周日健《新丰方言志》第二章 《客家话》;王李英《增城方言志》第二分册第三章《长宁话》;周日健、冯国强《曲江马坝(叶屋)客家话语音特点》(载于《客家方言研究》第二届客方言研究论文集)。周日健《五华客家话的音系及其特点》(载于《客家方言研究》第四届客方言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7月第1版)】。
按上述三种语音系统进行分类,使广大客家群众能凭语感分辨,便于客家话的应用与客家文化的传承发展。
   第三:针对客方言研究与应用的现状,明确提出语言研究要为语言应用服务
詹先生对客家方言的研究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一直关注着客家方言、客家文化的命运和发展。在2007年1月由香港崇正总会主持召开的第七届国际客方言研讨会上深入浅出地作了《当前客方言研究之我见——关于客方言的应用问题的思考》的报告。我有幸聆听了这次报告,令我深受感动,得益良多。詹先生的父亲是饶平客家人,母亲是潮州人。在童年时代就有跟父亲讲客家话,跟母亲、外婆及潮州亲戚讲潮州话的良好语言环境。后来生活在广州,儿孙们不会讲客家话,也不会讲潮州话,讲的是广州话和普通话。早期,他在家里有用客家话、潮州话、广州话与普通话交流的机会。40年前父亲去世了,再也没人跟他说客家话了。只剩下跟母亲讲潮州话,并给母亲当翻译,使老人家能与孙子辈沟通。后来九十多岁高龄的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没法与孙子辈交流了。在家里就只剩下用广州话与普通话的双语交流了。这不过是几十年间的变化。他从自己家族应用语言的变化联想到整个社会,怎样才能使年轻人不致于“学了普通话,丢了家乡话呢?”詹先生语重心长地提出:语言研究要为语言应用服务。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应用而研究。因此,语言研究中也得有一些探讨语言应用问题的课题。
从客家方言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出发,詹先生提出当前在客家方言的研究中,有必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从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客家话在“普通话+客家话”双语并用中的社会功能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论证客家方言在“推普”持续发展中如何继续发挥应有的社会交际作用。
2、对客家方言承载和传播客家历史文化的情况作全面的调查,论证客家方言在客家文化发展中所发挥的无可代替的作用,提出发展客家民间民俗文化的可行性方案。
3、对客家方言应用中面对的问题,例如客家话拼音方案问题、客家方言词语入文的书写问题,等等,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研究,提出可行的方案来。
4、结合乡土教育,编写客家方言教材供小学生使用;结合弘扬客家文化,提出加强客家方言广播影视工作的设想。
5、在各省分别编出全省客家方言概况的基础上,组织客家研究队伍的大协作,进行客家方言的分区,编纂涵盖所有客家地区的客家方言概况,绘制精确的客家方言地图。
詹先生的设想,实在是太好了!说到了我们客家人的心坎上了!詹先生的神设想,无论对客方言研究的现实与客家文化的长远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当前社会上,客家方言的应用与客家文化研究的氛围,实在很不理想。众所周知,广东卫视新闻台的“客家话新闻”节目,从九十年代末取消之后,直到现在仍没有恢复的迹象。在广州市经商、打工、读书的客家人为数不少,至少也有几百万吧?他们的小孩除了在家里与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交谈之外哪有机会听到客家话呢?要是有更多的、像詹伯慧教授这么热心的专家为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传承发展摇旗、呐喊,那就太好了!
衷心祝愿詹伯慧教授健康长寿!
(载入詹伯慧先生八十大寿从教五十八周年《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附件:
詹伯慧先生给作者的回信
李英老师:
谢谢您费神写了那么卓有见地的文章。建议您把此文发给这次研讨会的主持者、暨大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主任甘于恩教授。“中心”办有学术刊物《南方语言学》,每年一本,深受欢迎,现已出到第三期。为我祝寿的研讨会主要在6月29日举行,欢迎您29日前来与会,可在发文章给甘教授时向他表达愿意出席6月29日会议的意思。
即颂夏安!
                                       詹伯慧
                              6月14日 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
论文提要:
    本文以亲自调查的生动事例,阐述增城正果畲族村与周边汉族村水乳交融的文化传统,证明畲汉亲如兄弟、畲汉是一家。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自觉使用本民族语言并兼通周边的汉语方言;二、具有独特的习俗又与汉族村的习俗相通;三、既有传统的猎耕习惯和虔诚的图腾崇拜又与汉族村的信仰兼融;四、具有长达四百多年感人的畲汉情深史话。

增城正果畲族村语言风俗及畲汉和谐的文化传统调查
王李英    陈延河
增城正果畲族村有下水、通坑、榕树冚三个自然村,按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有396人。
一进村,沿着村委会所在地的斜坡往下走,溪水潺潺,小鸟啾啾。老藤攀缠着古树。过了一条约3米长30公分宽的小桥,沿溪边走近10米又陡又滑的小路,古树头下累着几块黑色的岩石块,前面摆着插满香骨的香炉。这就是畲族村民最崇拜的盘古大王,这里是全村寨最神圣的地方。自从下水与榕树冚两个自然村盘雷来三姓先民经历长期辗转流徙到旧屋场安居之后,就一直在这里祭拜盘古王(通坑村另设有盘古王),周围的一草一木都得到特别的呵护而保留着原始状态,连已干枯或被大风刮倒的树干也舍不得砍掉。
我们是受增城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委派到该村进行畲语与风俗文化调查研究的。陈延河教授作畲语调查;王李英老师作风俗文化调查。语言调查以村治保主任雷日坤同志为合作人;风俗调查以老村民来光明(74岁)、老支部书记盘松年(65岁)、现任党支部书记来光荣(50多岁)、副支部书记来灶培(40 岁)、畲族小学校长盘章有(50多岁)、村长来锦新(30多岁)等人为调查对象。在村委的带领下两人还探访了三个自然村,收获颇丰。语言调查方面陈教授已另有调查报告,下面概括其语言风俗及畲汉和谐的文化传统,请方家指正。
该村不但在语言、风俗、信仰方面体现出民族和谐相融的传统,而且有着400多年的畲汉情深史话,颇有特色。
一、自觉使用本民族语言并兼通周边的汉语方言
陈教授在三十多年前,曾到惠东调查过畲族语言,也曾到过其他一些畲族村庄。他认为,增城畲族村对本民族语言保留得比较好。该村干部与博罗、潮州、惠东等地的畲族同胞都有来往,凭他们的感觉,也认为自己的语言保留得比较好,因为外地畲胞有的只能用粤语或客家话交流。陈教授认为,说这里的畲语保留较好,主要从两方面看:
使用普遍 据增城地方志编辑部按2005年的户口本逐户逐人穷尽式的普查统计以及陈教授本人的核对,畲族村有63户 、 384人,其中外来汉族媳妇与上门女婿共42 人,凡本民族人口,100%都能熟练掌握畲语。不但成年人熟练,刚学会讲话的小孩子也能用畲语与外人交谈,外来汉族媳妇与女婿经过一两年时间,也基本能掌握畲语。陈教授到村长来锦新家做客,锦新上有70多岁的父母,下有6岁大的儿子。陈教授用畲语问锦新的儿子:”ho22 le31 Ti22 li55 mung31 hju55 a hju55 kung55 ?”(畲话你会不会讲?)小孩子回答说:“ a pe22?”(不知道)。小孩子虽说“不知道。”但他听懂了畲语,而且能用畲语回答问题,证明他是懂畲语的。村长的媳妇是番禺讲粤语的女子,也能用畲语与公公婆婆和儿子沟通。陈教授到小学去与学生交谈,用畲语问他们“几岁?几年级?”全都用畲语对答如流。
乐于使用 村民的语言能力很强,会说普通话 、客家话 、广州话、酥醪话(一种土话)。治保主任雷日坤,因姐姐嫁阳江,他利用探亲的机会基本学会了阳江话。据穷尽式的普查统计,奢族63户,342人中,懂客家话的332人,占97%;懂粤语的325人,占95%;略懂酥醪话的117人,占34.3%。但村民之间,只要两人在一起,就不约而同地用畲语交流。路上碰见,用畲语交流;在家庭中,全用畲语。因为他们觉得,用本民族语言交流得更好更自然,畲语是他们最乐意使用的语言。
他们为什么能较好地保留本民族语言?这有其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上看,居住比较集中,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与汉民族村庄最接近的也相距10公里左右,在这个环境中,外来干扰较少,这对使用和保留本民族语言,是比较有利的。
从主观上看,是他们自觉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自豪感,促使他们自觉保护自己的语言。这方面又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给以许多优惠政策密切相关。解放前,畲族住在深山老林,用石头累墙,用芒草和杉树皮盖房顶,长年受饥饿疾病威胁,还要受毒蛇、虎狼侵扰。据老人回忆,老屋场山形陡峭,水田很少,浅瘦贫脊,产量很低,主要靠烧炭、烧碱水、做勺嫲、做棕屐挑去正果摆卖,以微薄收入维持生活。据来光明老人回忆,他和村里的男孩子在十二、三岁时仍光着身子,全都是文盲。由于生活条件太差,至1949年,全村仅存80多人。1951年,人民政府帮助他们从深山旧居逐步迁至下水村居住,每户发给一间房子的建筑费用,建成砖木瓦房,接着又在下水村办起小学、商店、卫生站。1953年建新校舍。1954年,全村搬迁完毕。1959年台风毁坏一座校舍,政府马上拨款重建。增城教育局于1985年拨给几万元在下水小学校本部盖了一层教室楼,1992年拨10多万元建第二层。1995年拨40多万元在通坑自然村另建三层教学楼6间教室作为分校。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曾于1999年6月到畲族小学慰问,带来3万元现金奖励师生,并于9月份与香港著名演员黄霑联合搞义演,筹得100万元作为畲族小学资助困难学生的基金(从2000年开始,每年提取3万元补助困难学生)。广州市红十字会、增城市民盟等单位也曾有过不定期的资助。全村有26户入了最低生活保障线,可得到每月定期定额补助。对到广州或外地读大专、本科的困难学生,也得到各方面的资助与关爱。1980年,国家拨款开通了正果经兰溪至下水的7 .3公里公路。广州市政府拨款购买货车一辆,摩托车两辆。1981年接通自来水,由山顶引下纯净自来水,全村免费用水。原用铁水管,2003年,国家拨给25万元改换塑料水管。2002年,国家拨1500万元修筑水泥路,比原来拓宽提高成为省道,每天有两班中巴往返荔城与下水。村民有住院医疗保险,去年每人每年交15元人民币,2007年开始,每人每年交18元,连买三年的,住院可报销80%。前几年,政府拨给80万元架设电话线,使全村90%的住户用上了电话,100%的家庭有电视。村民的生活水平,在正果镇属中上。摩托车、手机、洗衣机等使用普遍,热水器也进入不少家庭。难以胜数的优惠与关爱使村民们感激不尽,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他们深情地说:“我们就好像是广州市和增城的独生子女。”他们感到作为畲族村民是光荣的。他们意识到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一定要保护自己的语言。1975年,村民盘章有从东莞师范毕业,是村里第一位中专生,受到村党支部和县教育部门的重视。他在汉族学校工作两年之后,于1979年被调入畲族小学。1985年,畲族小学升为完全小学,盘章有升为校长。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决心办出有民族特色的小学,基本上用中专以上毕业的本族村民作教师。全校五位教师,四位是本村人。他们安心为本民族服务,课堂上,在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的同时,以畲语作为辅助手段,如数学课,由于畲语与普通话的称数有较大差异,光用普通话,学生难以理解,便辅以畲语讲解。各个教师住在自己家里,与学生及家长朝夕见面,用畲语交谈,亲密无间。学生在课堂上用普通话读书,课外用畲语交谈。唱歌跳舞,也多用本民族语言。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教学质量,1995年以来达到了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小学升初中)三个100%。目前,在校学生45人,29人正在读初中,12人读高中,11人读中专,9人读大专,有4人进入本科(其中2人已毕业)。由此证明他们保护自己的语言与推广普通话并没有矛盾,也保证了教学质量。村委雷日坤、来锦新等是畲族小学培养出来的,不但本民族语言讲得流利,普通话也讲得很好。
二、具有独特的习俗又与汉族村的习俗相通
(一)岁时习俗:
入年界 农历12月24日开始入年界,与汉族村一样,家家大扫除,但没有灶君上天的仪式。
年三十 家家贴对联、贴门神公、灶头墙上贴“大吉”二字,宰鸡宰鹅,买猪肉,煮熟,独特之处是切成碎块,配以津丝付竹,再拜祖宗。解放前到祠堂拜,现在是在家里饭桌上拜(他们只说拜祖宗,不说拜神),同时在房门口、家门口,祖公堂、盘古王、土地伯公等处烧香。当晚全家吃团年饭。有鸡、鹅、猪肉、鱿鱼、津丝、芹菜、葱蒜等,不限定几个菜。但不吃鸭,祭祖也从不用鸭(认为鸭是扁嘴,不吉利)。当晚大人小孩都用石菖蒲煮水洗澡,穿新衣服。青年人敲锣打鼓,家家放“搏苍”(鞭炮)。过去因为穷,从不给小孩封红包;现在生活改善,特别是80年代后,年年给小孩封红包。整晚开灯到天亮(过去点油灯,80年代后点电灯)。
年初一 天亮起床放鞭炮。整天斋戒,不吃荤,不杀生。祭祖用津丝、付竹、桔子、糍、饼等,还可用咸鱼、鱿鱼。这一天,有拜祖宗、看祖图、拜盘古王、“烧顿”等活动,都很隆重。过去拜祖宗还有一定的仪式,先由一位尊长穿着长衫,在祖公堂吹笛,笛声清亮悠扬。听见笛音,盘雷来三姓男丁便带上各自集体准备好的供品到祖公堂拜祖宗,还带上席子以便跪拜,拜三拜。负责保管祖图的尊长把祖图拿到祖公堂,摊开,让全村老小瞻仰。拜完祖宗、瞻仰祖图后,男丁还要出门拜盘古王,随后有“烧顿”活动。全村出动,围在盘古王前面的空地里,男丁在最前面,女人在后面。“顿”是用一个竹筒做的,用鞭炮引子固定三个铜钱,放在竹筒里,四周塞满火粉,舂压结实之后,点燃引子,使燃烧发热膨胀,“砰”地把铜钱冲往高处,掉在谁的面前,谁就是“横财到手”,有时掉在两人中间,就用尺子量一量,看离谁最近。幸运者,点燃三支香,到盘古王的香炉里取红包。第二年年初一,就由幸运者筹办当年的“烧顿”活动。年三十晚就要把顿舂好,烧顿前,把红包放在盘古王的香炉里。这个红包是年年升值的。“横财到手”是运气好的象征,全家都看成是大好事,兴高采烈。来光明老人回忆起十六岁那年“横财到手”的情景,依然兴奋不已。那年是他父亲帮舂顿并准备红包的。烧顿活动,持续到文革才停止。拜祖宗、看祖图的活动,文革后恢复,年年如此。
年初二 一般只在家门口、祖公堂、盘古王、土地伯公等处烧香,没有拜祭活动。新媳妇与新郎到娘家探亲。年轻人结伴上山打猎。
年初三 不探亲,不串门,但可以打猎。
年初四 可以打猎。新结婚的男女到娘家探亲的,新郎必须在这一天回家,以便为初五开年做准备。新娘继续留到年初十。
年初五 开年,在家里拜祖宗,并在家门口、盘古、伯公等处烧香,宴请亲朋。这天是整个春节活动的高潮,全村熙熙攘攘,热热闹闹。有人说跟广府人”做景”差不多。所有亲戚朋友都在这一天来探亲。除了姻亲姑表姨表之外,现在还多了同学同事朋友等,大都是汉族亲朋。每家都有好几围枱(筵席),摆不下的,轮流吃饭。校长盘章有家,近几年的亲朋有十围枱以上。
年初七 打猎、 闲聊,没有“人日”的概念.
年初八 、九 节日气氛逐渐淡下来了。
年初十 不再探亲,但可以打猎。到外家探亲的新娘,在这一天由外家派人送回家,有鸡、米饼、圆笼糍等作为礼物。
正月十五 没有吊灯活动。
正月二十 天穿日,又是“禁日”。要煎水浸糍,封住门神公的嘴巴,叫“补天穿”。“禁日”,祖传不能在这一天用刀斧,否则会惹来大风雨。传说有人这一天在厅吓斗木,结果就惹来暴风雨,把瓦面掀掉了。因此,谁都不敢冒犯。
年二十一 开始耕种,犁田、耙田、作陂、赶田水、浸秧谷,由于土地贫瘠,每块水田要犁耙好几次,农活是很累的。
二月 无活动,不在这个月拜山。
三月清明 做艾糍,劏鸡加菜,烧香。
四月八 没有节日概念,没有吃芝麻糊的习惯。
五月节 裹粽,加菜,也有人拜祖宗。
七月七日 太阳出来之前,妇女出门挑七月七水,用瓦罐装起来备用。据说,七月七水几年都不会生虫,把山上长的飘麻(客家人称青藤仔,本地人称九干菜)採摘下来剁烂,用七月七水搅拌混和,去渣喝水可以治感冒发热。另外在这一天,用七月七水浸米,直到霜降,捞起来洗成粉,晒干,也可用于治喉痛等热病。这与汉族无别,但他们没有拜七姐的活动,没有七姐的概念。
七月十四 没有”鬼节”的概念,但却是一个大节日,就是拜盘古王。祭拜有“见生”的习俗,要在盘古王面前劏猪,因此.理事人要事先在村里定购生猪,讲好价钱.相传卖主不能反悔“违约”,否则,那头猪就会死掉。传说曾有某人反悔,结果猪真的死掉了.所以也没有人反悔的。七月十四这一天,头等大事是先劏猪,把猪头、猪脚、猪尾巴砍下来,煮熟,用托盘装好,由老人领着去拜盘古,男丁排好队,轮流前往烧香.拜完之后,即在盘古王前面的树头下,架起大锅,把猪肉煮熟,共同进食。有时侯也劏牛,但劏牛只是作肉食,不用于祭拜。劏牛时,看的人要双手交叉放在背后,表示与己无关。老年人一般不吃牛肉。拜盘古的活动,只男丁参加,女人不参加。大家不带碗筷,就地取材,用竹枝树枝作筷子,光吃肉,没有饭菜。
2005年,曾邀请潮州、博罗、惠东的畲胞代表50多人前来参加拜盘古的活动。这次因为要请客,摆了五、六围枱,畅饮了一翻。
八月十五 没有在门口拜月光的活动,只用柿子等自产水果在家里拜祖宗。改革开放后,用苹果、雪梨、月饼拜祖宗,也提前买月饼送礼。
九月拜山 一般在九月初,到坟地整草,用猪肉、鸡、水果祭拜先人。男人拜,女人不参加,出嫁女也不回来。近年来也有女人拜山的。
十月初一 “禁青”,不能带青色的东西回家,必须提前一天准备好须食用的青菜,也不上山割草。相传带青的东西回家就会引蛇入屋。传说,村中某妇人带青菜回家就在家里看见青竹蛇。一般妇女也不敢冒犯。
十一月冬至 做萝卜糍在家里拜祖宗。有“冬大过年”的说法,妇女在这一天不探亲。
从上述所列可见畲族岁时节日与汉族大致相同,有不少习俗与汉族相通,如过年放鞭炮、拜祖宗、年初一吃斋等,“烧顿”活动与广府及客家村的“抢炮头”类似,但时间不同,不采取“抢”的形式,且与图腾崇拜结合,自有特色。看祖图、拜盘古王、禁日、禁青等,是畲族独有的。
(二)   婚嫁习俗
婚圈 在旧社会不与汉族通婚。宣统《增城县志》摘录旧志所载:“苏罗----有三猺(“猺”是封建统治者对畲族的蔑视之词)族村,分盘、蓝、雷、钟、荀五姓,自相婚姻,土人与邻者亦不与通”,可见自古不与汉族通婚。新社会畲汉通婚很普遍。据1995年《增城县志》载:至“1993年畲族姑娘有31人与汉人通婚,嫁入畲寨的汉族女子有33人。”据户口簿统计,至2005年,嫁入畲寨的汉族姑娘及上门女婿42人。据老人所知,畲族女子是100%嫁汉族男子;畲族男青年也是100%娶汉族女子。
订婚 旧社会买卖婚姻,由媒人牵线,有“合年生”的过程,男女各自把年生月日时辰送到对方,三朝(三天)无事。再各拿一小撮米混合起来,数一数,如果是双数,就表示可以结合,单数表示不宜结合。之后,女方家长提出价钱。宣统《增城县志》载:“聘以十六金为率,无则与妇父傭工,其值已足,才得携妇归。”老人回忆,一般讲多少担谷。新社会自由恋爱结婚废除买卖婚姻。
结婚 结婚前几天请专人“行(音“航”)床”,“行床”之前先吃“行床糍”(汤圆)。男家要担猪肉、酒、津丝、付竹等给女家,女家也给回适量作为“回礼”。旧社会一般是坐花轿,家境较好的有人请“八音”,吹吹打打,三日三夜。有与博罗障背同族通婚的,一早抬轿到女家,黄昏才抬回来。轿要放到“窝拦”(圆形大竹框)上。新娘头顶盖着一块“批杷布”,打着雨伞,由年长妇女背着上轿。女家有亲人或同村兄弟姊妹担嫁妆送行,小舅子带锁匙,男家用红包赎回。接到足数的红包后,小舅子即打开轿门和嫁妆箱笼,交出锁匙。新郎在家门口迎接。一妇女背着新娘送回洞房,让新娘站在床边。然后,新郎到祖公堂拜祖宗、拜天地(新娘不参加),有供品,有专人做司仪。跪拜后,司仪高声朗读湖南潭州以来列祖列宗的名字,告知某某人,某月某日结婚了,请上祖公下祖公,上祖婆下祖婆,地头地尾神,左门神右门神,灶头家神,龙头龙尾神,都来飨用。拜完祖宗天地后,由一妇女拿着米筛、尺子、镜子、筷子(十双筷条)陪新郎再回到洞房。把筷条、尺子交给新郎,用筷条在新娘的头上敲三下,再用尺子掀掉新娘的盖头布放在地下。这时,新娘才能坐下。然后两人一起出来拜见父母、长辈、亲戚,共吃晚宴。解放后,新娘由新郎带着走路回男家,后来生活改善,新郎用单车,再后来用摩托把新娘载回家。现在也向城里人学习,用小汽车接回家。婚礼简化,拜祖宗的,是新郎新娘同拜。
生小孩 满月要摆酒,没钱的可以不摆。小孩未满月就要“安名”,请地理先生定时辰,根据金木水火土,看小孩缺什么,然后“安名”,并决定其要不要“拜契”,要不要“过房”(给同辈做儿子)。有契石头、契榕树,也有契人的。认了契以后,要定期去拜,有冬天拜的,也有年初二拜的。直到结婚前一天才去“脱契”。契爷如果过世了,脱契时要“请”回家祭拜,烧掉契纸。契爷尚在世的,要担酒肉到契爷家拜,并在他家吃一顿饭。据说有人契了石头,把石头都拜爆(冽)了。在新社会,行旧礼的人少了,但也有人仍遵行。
做生日 小孩生日叫“牛跶脚”,煮鸡蛋吃,或劏鸡。成人60岁以后做生日,也很随便,出嫁女买鸡、买衣服给父母亲做生日便是。
以上习俗与客家类似,但“合年生”后数米粒,新娘不参加拜堂等是畲族特有的。
二、 丧葬习俗
与客家及广府人一样,进行二次葬。但从简,去世后在家里停放遗体,不停祖公堂,第二天即下葬。亲人当日带孝,带黑布或每人一条白手巾。抬棺的中途不能放下,要一直抬到山上土葬。当今汉族地区用火葬,但本村仍是土葬。旧社会有下葬几年后“做斋”的,请男巫来念经超度亡灵,经几天几夜,做了斋才“起身”(检金),进祖公堂。与客家和广府人一样,在八月初一检金。去世者家属,在亲人去世一个月内,不能到别人家,“出月”后才能“过家”。
(四)服饰
族谱中有“斑衣赤领常常着,长胜木鼓答家先”的诗句,可见“斑衣赤领”是他们古代的服饰。宣统〈增城县志》有“椎髻跣足”,“女子未嫁作髻一叠,中妇二叠,大妇三叠”的记载。在老人的记忆中,他们的服饰与汉族无别。
三、既有传统的猎耕习惯和虔诚的图腾崇拜又与汉族村的信仰兼融
这里的畲族,1956年前称瑶族。他们的族谱也称瑶族。据通坑村70岁老人来金焕回忆,1954至56年广东民委与中央民委有联合调查组来调查,定为畲族。盘章有校长回忆,1962年,中央民族学院又有调查组来调查,核实后,仍定为畲族。陈延河教授说,“畲族”与“瑶族”都是他称,他们的自称是“ho(22) le(31)”(山野人)。
据现存的盘雷来三姓族谱记载(注:现存族谱原件由盘松林保管,原由其父亲盘火林保管),畲族始祖盆大护当年取燕王头,争国有功,得辛皇赐三宫女(一说三公主)为妻,生六男六女,六姓人丁:盆、盘、蓝、雷、拦、耒。原住湖南潭州府(今长沙)永康县鹅塘东(都)宝沙子招荣荆郡,有诗曰:“久住青山千万年,刀耕禾(火)种胜如田。”“手执横弓求野肉,有甚官人收税钱。”“历代青山千万年,有什官人收税钱,若是有人来收税,柴头木棍过头缠。打死唔使常(偿)名(命)钱。”又记载:祖宗自鹅塘东(都)以来,“不置田塘,只置横弓木弩,往来往去,自斩自食。逢山食山,逢水食水。”可见原以打猎及刀耕火种为生。宣统《增城县志》也有“刀耕火种,有採捕而无税赋”的记载。
据族谱载:北宋元佑五年(1090)前往广东路连州(今连县)居住。元至正元年(1341)前往高要县大小祖社山居住。至正十一年(1351)到罗山居住。洪武元年(1368)到青(清)远山居住。洪武七年到读案山三坑居住。洪武十四年到琶江寨居住。洪武十九年到青坑山居住。洪武二十年到新会县官下平山居住。洪武二十六年到番禺县青断狗耳山居住。洪武二十九年到增城杨梅都明月号居住。洪武三十年到金牛都白石山居住。洪武三十一年(1398)到大陂梅坑居住。永乐五年(1407)到博罗县善正都青山啼。永乐八年,到赤水山居住。永乐十年到归善县(今惠阳)两神青山居住。永乐二十年到古名都(原属归善县,后划归紫金)井山居住。宣得二年(1427)到长乐县黄沙山居住。宣德五年(1430)到畜山居住。正统十年(1445)到海丰县吉康都乍罗瑶山居住。景泰元年(1450)到乍罗瑶山东坑村居住。天顺元年(1457)到归善县宽德都青溪山居住。成化二年(1466)到雉都溪畲山居住。成化六年到乌岗山居住。成化八年到砂坑溪燕岩山居住。成化十四年到钟瑶山居住。弘治八年(1495)到燕岩山居住。正德十年(1515)到罗浮山居住。嘉靖七年(1528)到徐洞山居住。嘉靖二十四年(1545)到马头胜双飞蝴蝶山居住。万历二十年(1592)到潭县(燕)窿山居住。万历二十六年到船坑(属增城正果镇)居住,姚大后引耕姚宅田。万历二十八年到茅畲尾安住。万历三十五年到打鼓潭安住。崇祯五年(1632)到石桥窿居住,耕种姚宅山田。崇祯七年到丹竹窿居住。
从上述记载可见,他们的先祖一直过着猎耕生活,北宋元佑五年(1090)到至政元年(1341)相隔了261年,这段历史,估计是没有记载,此后每隔五、六年,甚至一、两年,较长的十年二十年就迁徙一次。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才在罗浮山脚正果镇船坑耕种姚宅田,但仍在不断转移地点。崇祯七年(1634)到丹竹窿,仍然耕种姚宅山田。可见相隔不远。
历史在流动,人也在流动。畲族同胞在增城是进进出出,最早进入增城的,按上述记载是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到杨梅都,洪武三十年到金牛都。以后又到处流徙。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到船坑。宣统《增城县志》载:“猺官所辖诸畲”有:“鹦冚、犁木坪、榕树冚、天王冚、通坑、南坑、冈墩、田尾(以上俱在增城),梅宠、霞水、上坑、西坑、桃花坪、符竹坪、白沙坑、长坑、官坑、障背、鱼梁坑、钟鼓冚、龙潭(以上俱博罗),跌狗祭(在龙门)。”
由于居住环境恶劣,他们要与恶势力斗,与毒蛇猛兽斗,因此,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宣统《增城县志》卷之一《地舆 风俗》载:“其人(注:指畲胞)------长技在强弩,药矢发无不中,中则立毙,处深山而玩虎狼者。”他们敢于与来犯者斗,自然也都是打猎的能手。打猎所得主要是解决自身的肉食,为此,畲语称打猎为“khwang(31)kwe(31)(打野肉)”。至今他们仍把打猎看作是一种极大的乐事,只要有闲暇就结伴上山,打的多是山猪、黄猄等。提起打猎,老人津津乐道,回忆起年轻时打猎的情景,乐不可支。来光明老人,年轻时常常上山打猎,总有收获,一次曾打过一头山鹿,120多斤。村里有不成文的规定,打猎的枪手占三分之一,其余按结伴上山的人头分,跟着去的狗和小孩也分一份。现在村里的盘日新是打猎能手,一年能打20多头山猪/有时一天打三头。雷日坤打猎的枪法也很准,一次在白水门打了一头120多斤的山猪,他是头炮手,分了30多斤猪肉。山猪会损害农作物,尽管政府不提倡打猎,但村民认为山猪还是要打。在他们的农家饭店里,山猪山禽等野味是上菜。他们很注意安全,看准是山兽才开枪,从未出过伤人意外。
    他们有自己的图腾崇拜。传说狗头王就是他们的祖先。祖图是年年瞻仰的,据说是从湖南潭州带来的,有好几米长,用珍贵绢帛绘制而成,有盆王殿、狗头王棺木、盘蓝雷殿、唐法王殿、狗头王墓等几部分,另有排着长队送葬的人,显然是描写族人给狗头王送葬的场面。这幅祖图极为珍贵,原由最尊长的盘火林老人(1962年去世)保管。解放前,担心会被土匪抢去,只好放在祖公堂瓦面下墙角头极隐蔽的地方,搬迁到下水村新建祖公堂时,在放祖宗牌位的地方多建一层薄墙,放在两墙之间,不知情的人无法发现。一年也只有年初一这一天才拿出来供族人瞻仰。瞻仰之后立即收藏起来,而且一再嘱咐不得向外传。文革期间,担心被说成四旧,不敢拿出来,说是遗失了。文革后才重新拿出来瞻仰。由于年代久远,绢帛严重损坏,前些年由增城档案馆修复珍藏,另复制一幅给村委保管。族人不吃狗肉,至今,老年人仍严格遵守。
该村族谱还有“平皇盆大护盆古大王”等语句。“盆大护”宣统《增城县志》写作“盘瓠”。盆大护(盘瓠),“盆古大王”看来就是当今村民所崇拜的盘古王(“盆”、“盘”广州话与客家话同音)。老年人的信仰更为虔诚,认为盘古王是保护人畜平安的,土地伯公是保丰收的。提起盘古王,他们有说不完的神奇故事。说是解放前夕,国民党兵拉挑夫,追赶一位青年人(校长盘章有说是他的姐夫,此人还健在),这位青年,撒腿跑到盘古王附近的芒草丛中躲避起来,他清清楚楚看见国民党兵在眼前走来走去,下得直发抖,但国民党兵就是看不见他,使他躲过了一劫。老人认为这是盘古王在保佑。有一次,一群贼准备进村抢劫,在追赶一位青年人,差点被追上了,领头的正好踢到一块石头,把脚指头踢破了,流血染红了石头,疼得他呱呱叫,不敢再追了。这位青年也躲过了一劫。老人们说,这又是盘古王在保佑。还有更神奇的是:有一个晚上,一位值班的人看见盘古王面前有两盏灯,但没看见人,很奇怪。第二天,走前去一看,香炉上有两只老虎脚印。老年人就想:盘古王真神奇,老虎经过他的面前都要拜一拜!
他们尊崇盘古王。但对汉族的信仰也能兼融,有的村民就喜欢到到客家村找懂得阴阳五行的人给小孩起名字。建下水村时,他们找客家堪舆师看风水,所建的村场跟客家村类似。这位堪舆师给“盘耒雷祖始考妣高会尊神位”拟的对联是:“祖德汪洋扶三姓;宗功浩荡护千家。”横批是“丁财两旺”。鱼塘也是半月形的。小孩拜契,也有拜道士的。来光明老人的父母,当年曾领他到酥醪观认一位道士做“契爷”。每年年初二都去拜,结婚前一天带着猪肉、鸡、津丝、付竹去脱契。上述曾提到他们做白事“打斋”也请道士,证明他们对道教也是兼融的。
四、 具有长达四百多年感人的畲汉情深史话
有人说,“有山必有客,有客必有畲。”畲族同胞与客家人关系密切,这是社会公认的。他们的习俗与客家很接近,与客家村一样人畜分居,讲究卫生,妇女早上起来也与客家妇女一样,先洗锅灶碗筷然后出门干活。畲语的借词,有不少来自客家话。
鲜为人知的是:畲族村与相隔40公里以外的荔城夏街黎姓,有着四百多年感人的畲汉情深史话。
据传,夏街十六世黎邦宁是一位聪明人,16岁中秀才,因连科应省试考举人落第而改学医。与宗弟梦吉在县城东门开设一间颇具规模的中药店,坐堂行医。瑶民进城购药必到该店,邦宁兄弟俩必茶烟敬奉。交往日深,感情愈笃。瑶民(注:暂按原称谓)到县城,都以该店为家,行囊山货亦存放该店。一次买卖完毕,天已将晚,且天昏地暗,雷电交加。邦宁兄弟殷切留宿,以丰盛晚餐款待,敬酒交谈之间,邦宁得知其中一位是增城瑶民的老爹(族长),另一位是博罗瑶民的相公(族长之子),更是兴奋不已,嘱咐多多来往。次年正月十五,瑶民由老爹率领,一行十余人带着山兽野味、虎皮、药材等礼物到药店贺年,以回报留宿款待之恩。时值元宵灯庆,夏街黎姓一连五天灯筵,男丁皆参宴。当年的主理刚好是邦宁,即留下瑶民参加灯庆,与村中男丁同宴饮。晚上长者到药店住宿,由邦宁亲陪。年轻人在村中书房过夜,由梦吉陪伴。书房也是塾馆,书卷很多,瑶民很是喜欢。梦吉即教他们读《三字经》,几天时间,已有人能背诵。临别时,邦宁赠送书本文具,嘱他们勤奋学习。临行前,老爹带领同行到黎世宗祠大礼参拜。一年多以后,瑶民数人穿着民族服装到正果趁圩,受到当地汉人的非礼追打,夏街兄弟及时制止。瑶寨上下视夏街黎姓为恩人。到明隆庆二年(1568)正月十七日,从化松子寨“山寇作乱”,增博瑶民受诱附从,大队人马已至增城城下,知县张孔修深知瑶民骁勇善射,十分惊恐,后知悉黎邦宁与瑶民交情甚笃,亲诣黎府,请邦宁出面劝谕。邦宁应允,大步走入瑶民营中,瑶民大礼迎接,听命退兵,还绑来“山寇头目”献上,县城得以解围。事后,知县详报省巡抚转奏朝廷,于隆庆三年封邦宁为增、龙、博三县“抚瑶官”。邦宁去世后,由梦吉代理。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誥授梦吉袭抚瑶官之职,并令专此世袭。顺治七年(1650)清政府颁发长形钢印一枚,上刻篆体阳文:“增、龙、博抚瑶官关防”等字样。至光绪乙未年(1895)修黎氏族谱时,抚瑶官世袭已有九代十任。清末民初,改为黎世族尊、缙绅、有才德者担任。
关于畲族同胞英勇善战以及抚瑶官世袭的事宣统《增城县志》均有记载,《卷之一 .风俗》载:“其人------长技在强弩,药矢发无不中,中则立毙,处深山而玩虎狼者。”《卷之三 .编年》载:“隆庆二年,春正月十七日,从化松子寨山寇大掠城下,知县张孔修率士民登城守,寇不敢犯。”《风俗》又载:“隆庆间,从化松子寨寇作,峒猺多从乱,邑人黎邦宁抚平之。当事委授抚猺官。宁卒。猺仍梗化,弟梦吉复能驯之。于是奉委世袭。国初(注:指清初),邑中多贼,猺官黎振彩召猺分守四门,城恃无恐。左翼都督、同知许尔显上其事,录功给衔,仍世袭焉。”所载对畲族同胞多有污蔑之词,但从中可见,黎世族谱所载并非虚传,同时也可见畲族同胞英勇善战、与夏街黎姓关系密切的史实。
畲族村与夏街村之间的友好交往,世代相传。“文革”期间曾中断过几年,但很快恢复。改革开放后更为密切。每年春节期间互相拜候,畲族村给夏街送土特产。夏街村多给他们以钱物资助,80年代曾送电视机。1994年曾无偿让出100平方在荔城的宅基地给畲族村建楼房两层(三层以上仍作为夏街村民集资楼),供村委在荔城出入之用。夏街村委每年春节前夕往畲寨慰问,总有红包送给老人或困难户。
结语最后,还要说的是,在畲族村委会的墙上挂满了镶着奖状的镜框,该村是一个难得的文明社区:2003——2004年荣获增城市禁毒委员会授予的“无毒社区”奖状,荣获中共增城市委、增城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文明社区”奖状;2005年,荣获中共增城市委、增城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安全村”奖状;2006年被增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增城市文明示范村”。该村民风纯扑,风气良好。在老人的记忆里,村里从未出现过犯罪判刑的事。一是因为村民素来对好吃懒做、偷鸡摸狗的事深恶痛绝。四十年代,曾出现过一个二流懒汉,经常偷村民的东西,累教不改,经族长与村民商议处以活埋的极刑。从此,村里太平无事。解放后,村里办起了小学,使村民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各方对畲族同胞的关爱,也激发了村民的民族自尊心。盘章有任校长二十多年,每星期一升旗仪式之后,他都要跟学生讲话,教育学生不但要读好书,学好本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要爱国、爱乡、爱民族,要记住为本民族争光,不要给本民族抹黑。文明社区,是长期教育的成果。
   在山村住了几天,沉寂的山村早晨,最令我们欣喜的是小学生蹦蹦跳跳、三五成群,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服、背着书包上学的情景。接着就是观看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地做晨操。再就是欣赏他们早读的琅琅书声。这些,在城市里极平常的事,在畲族村却引了起我们的兴趣。最后一天,村委领着我们到通坑探访时,也正好遇见分校上英语课,老师一句一句地领着学生读英语。悦耳的书声,牵起我们诸多的遐想:我们觉得畲族小学与畲族村,是难以割舍的。要是没有了学校的琅琅书声,这个村寨就太沉寂了!畲族文化的传承,要靠这些孩子,同时他们又有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孩子,是畲族村的希望与未来,也是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人材。这就难怪村民把畲族小学视作掌上明珠了。临走前,刚好南方电视台来拍摄畲族文化风情,还对陈延河教授作了专访。在电视台的专访镜头中就有小学生穿着民族服装用畲语演唱的歌舞——《幸福全靠共产党》,大意是:我们过去好凄凉,衣服单薄又缺粮;今天的生活好幸福,有吃有穿有书读;幸福的日子长又长,幸福不忘毛主席,幸福全靠共产党。这是一首流传了半个世纪的畲族民歌。现在由畲族小学的学生,用甜嫩的歌喉、充满稚气的舞姿演唱出来,楚楚动人。如果没有畲族小学,没有这班熟悉畲语的学生;哪来这美好的镜头?
   (载入《广东民族研究论丛》第十四辑)民族出版社2010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


怎样把客家山歌引进课堂?
增城市第二中学 曾婷婷
客家山歌是名声在外的地方民歌。作为客家人和音乐教师,笔者极其渴望将其发扬光大,把它传给学生,为这种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一点新鲜血脉。
客家山歌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参与的人极少,能够总结规律形成自我认识的歌手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是缺乏一些具音乐知识的职业人士来解惑授业。仅凭传统的方式,难阻衰落式微。参与人士的年龄结构过分偏大是造成客家山歌丧失生命力的致命因素----客家山歌老龄化。没有了年青一代的参与,任何一门艺术,即使有辉煌夺目的过去﹑耀眼的现状,但看不到未来,也挽救不了其式微的命运。把客家山歌引进课堂,是保护这项宝贵传统文化财产的一项非常有意义和异常有力的举措。
把客家山歌引进音乐课堂教学——要想在课堂上站稳脚跟,就要拥有吸引青少年的资本。全面铺开是不理智也不切实际的做法,因为时下的吸引力实在太丰富了,过去的客家山歌有很多的内容已经提不起当今青少年的兴趣:无论唱法和内容上都要权衡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几种尝试:
一、简化唱法,返朴归真。
笔者以尝试的心态传授最易掌握的几种唱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第一节课,教会了《落水天》:“落水天,落水天,落水落到涯(我)身边,湿了衣来又无伞,光着头来真可怜”,这么简单而又生活化的(牧歌)歌曲,学生的反应异常热烈。但我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学生好奇心的正常反应而已。他们是想不到客家山歌竟然还会在音乐课出现。                                          
第二节课的练唱,鸡鸣狗叫是练声曲,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的,简单而又生活化的练声让学生的热情高涨,让我有了信心,也看到了希望。
到第三节课,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创作特点,如:客家山歌是我国一种格律化的民歌,以七字一句,四句一首,句式整齐为固定的格式。它与旧体诗七言绝句相似,第一、二、四句要押韵,第一句也可以仄起而不用韵。山歌的平仄较少限制,以唱起来顺口为主,如“心想唱歌就唱歌,心想打鱼救下河,你拿竹竿我撒网,随水漂到那条河”……乐感稍好的学生已经可以用一个固定的调自编歌词自唱了。
课余时间,当我经过教室、宿舍时,听到他们那以一种嬉戏的创编歌曲,也有学生把流行歌曲用客家方言大胆的演绎时,我的心更踏实了。
二、注入时代气息。
(一)多用现代词语入句,减少用生僻的方言词。用现代的词语洗涤古老歌谣,力图使内容接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多些喜闻乐见的内容。
(二)使用传统乐器的同时加入西洋乐器伴奏。可以使用吉他、钢琴、提琴,甚至萨克斯风(爵士乐风格)等伴奏,虽然有点难度,丰富了和声音色,也没少了那些原味,但是可以给学生传递一个很好的信息:山歌也是歌,它也是可以很现代的,它不是无可救药的陈年古董。伺学生入门后,才和他们一起制作竹板等有代表意义的简易乐器。一切以教学为中心,决不随便破坏山歌的平民形象和随和形象。
(三)融入其他现代音乐元素和现代语言元素。
1、如用一些外文入词,如“YEAH”、“YES”、“NO”、“VERY GOOD”等日常用语。让山歌也玩一次新潮流。
2、用HIT HOT唱法等IN的节奏来演绎。
3、用摇滚唱法来演绎山歌。
这些做法,旨在说明音乐其实是无分国界,超越语言、年龄的,它是人与人交流的理想工具,山歌只是千千万万音乐的一个类别,它是和其他音乐相通的,可以互相渗透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想让他们爱上音乐,喜欢客家山歌。
三、抑弊兴善,发掘优势
客家山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歌谣。但由于口口相传的特点,难免会沾染个人的不良习气和渗透着一些封建糟粕。特别是打着“情”字为旗号,别有用心地把不良习气夸张放大的做法,更是鼠目寸光和自毁长城的所为。如果想要青少年参与,必须要改变山歌“成人化”的形象,否则山歌只能永远是徘徊在狭窄的成人圈子里的玩物。
其实,客家山歌中是有很多教人向善的内容的。如孝敬父母、团结族里、助人为乐等等。如“竹板一敲闹洋洋,阿妹照顾老伯娘。门前扫地又担水,送来治病好药方。”没错,只有慰藉才是医治孤独的极品良方。这唱的是一位青年女子照顾孤寡老人的故事。山歌剧《三斤狗》讲的就是一个不要嫌贫爱富的故事。《十月怀胎》“乡亲父老记分祥,人人都要敬爷娘,十月怀胎真辛苦,几多辛苦谁思量?……”是教育儿女要有孝顺父母的品德。《远离毒品》“山歌劝化后生侪,青年男女听春车,莫同坏人打交道,去学吸毒唔着华,上了贼船就难下……”歌词是运用具有教化意义词句,使听众在潜移默化中受益。这些例子说明了客家百姓善良纯朴、热情好客等积极上进的精神面貌和优秀的民族品质。
民歌典型的特点是亲民性,它的亲和力是平民百姓乐于接受它的最好诠释。客家山歌也承传了这一特点。但这种亲民性又令歌词陷入过于简陋的两难困境。而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比过去的老一代是大有提高的。因此在教授山歌的时候,我也不忘在歌词上下功夫,力图其避免俗气而又保留纯朴清新。
四、保存特色:
(一)民歌本色,随编随唱的表演形式。山歌讲究即兴创作。这是和很多现代音乐最大的不同之处。正如刘三姐唱的一样,山歌是从心而出的。它表现了客家人的聪明睿智。通过课堂教学,在学习客家山歌的同时,陶冶性情,学生的智力也得到开发,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不少学生坦言,自从学了山歌之后,连思考问题都变得灵活了。   
(二)、值得保存的几种常见表演形式,如对唱即对山歌、尾驳尾对唱(常见于山歌擂台赛)、猜迷语式(什么圆圆圆上天……)的对答。在教学过程中,这个内容是最受欢迎的。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特别是表演欲强的学生更是跃跃欲试,在全班中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良性竞争氛围。山歌反过来促进了基础教学,这是始料未及的事。甚至有些学生感叹说,要是流行歌曲能够这样就好了。这些说明客家山歌在学生的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
(三)、善用比兴,重叠等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说到促进,山歌的这个特点,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有一定帮助的。因为比兴手法继承的是《诗经》的表现形式,对于学生写作方面是有实在的促进的。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情牵战斗岁月
(诗4首)
□邱 秋
重返官山
南加陀坳入官山,昔日颠头行路难。今辟新衢通市镇,老兵踏足尽开颜。“三支”驻地
四角楼边好梦圆,含欢草木故情牵。风云际会为民旨,曾驻“三支”勇向前。游击拾趣
夜色迷朦绕地圈,秧歌伴舞笑声连。身投游击坚钢志,席贴檐前月下眠。注:广东博罗县公庄镇官山客家村四角楼乃游击队东三支司令部常驻所在地之一。
上坪大捷
爆破隆隆并未忘,烟尘飞滚染郊荒。山摇地动流星起,胜利欢呼赤帜扬。注:1949年3月16日游击队东三支在博罗公庄的“上坪战役”歼敌200余人,俘敌独二团营长张申光.

回忆参加东三支青干班
□宋振强
气血方刚火热心,读书操练驻山林。一经马列熔炉铸,革命征程有指针。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联、诗)
□宋振强
(一)党领导推倒三山,惊天动地求解放。民钦仰实行四化,强国兴家促繁荣。(二)九秩欢呼赤帜扬,沧桑巨变创辉煌。四思若渍成甘泽,党的思情永不忘。2011年仲夏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诗2首,联4副)
□罗期明
黑夜危难谁指向,三山推倒射光芒。旗飘特色崇开放, 路辟新衢奔小康。奥运攀峰时代舞,嫦娥探月宇途航。欢呼伟绩功归党,高唱红歌四海扬。三赞颂
三赞颂(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绝句联诗 “三山”移走响惊雷,兀立东方站起来。         卫国保家惩腐败,人民作主笑颜开。〈颂毛泽东〉市场经济敢登台,开放繁荣富起来。          特色创新环宇赞,万家进宝可招财。〈颂邓小平〉航天科技力争魁,民族复兴强起来。         互利双赢求发展,国魂歌颂讲和谐。〈颂胡锦涛〉2011.2.18
楹联四副
(一)正确导航、激浪遇礁绕过飞千里;光荣指向、爬坡登岳回眸壮九州。(二)南湖水碧,神思赤帜船推浪,北国风光,山舞银蛇雪映春。(三)承前永仰,镰锤砸烂旧世界;继后勿忘,血肉筑成新长城。(四)南湖水碧船推浪;北国风光雪映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感赋
□王李英
九十航程千万里,乘风破浪总前行。红旗星火神州耀,绞索屠刀赤子诚。覆地翻天山倒毁,开门迎客国繁荣。横行硕鼠休偷乐,法网恢恢定肃清。
歌赞伟大共产党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山歌)
□李金全
(一)公元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那一天。党在上海开“一大”,立党为公谱新天。(二)南湖航船九十秋,历史长河扑激流。人民有了共产党,为民造福为民谋。(三)纪念“七一”忆从前,长夜难眠赤云天。中华民族多磨难,四亿人民受煎熬。(四)枪杆子里出政权,星星之火可燎原。前仆后继洒热血,力挽狂澜勇向前。(五)共产党来真英明,八年抗战历艰辛。万里长征惊世界,史册留篇励后人。(六)一九四九十月天,华夏大地喜空前。创建伟大新中国,党指挥枪掌政权。(七)革命征程党领航,社会主义路康庄。自力更生建祖国,艰苦奋斗创辉煌。(八)共产党来好主张,改革开放向前往。走出中国特色路,引领国民奔小康。(九)共产党是好领导,统一祖国立功劳。港澳回归两制治,祖国繁荣分外娇。(十)伟大英明党中央,决策为民人赞扬。科学发展业兴旺,和谐社会享安康。(十一)科学发展凯歌扬,“神七”飞天揽月光。巡洋下海前沿站,捍卫和平有保障。(十二)纪念“七一”歌声扬,山歌赞唱共产党。国泰民安昌盛世,党的恩情永不忘。
九十华诞闪金光(山歌)
□骆伟权
(一)庆祝七一歌颂党,九十华诞闪金光。九十沧桑新天地,九十春秋幸福长。(二)革命风烟起苍黄,抗日烽火打东洋。指引人民向前进,灯塔就是共产党。(三)英明领导党中央,人民翻身得解放。彻底砸烂旧世界。祖国繁荣又富强。(四)美丽祖国我家乡,可爱荔乡象天堂。改革开放造仙境,科学发展铸辉煌。(五)党政班子领导强,行行业出状元郎。处处新村公园化,条条道路通小康。(六)美酒飘香赞歌扬,豪情赞颂共产党。锦绣前程花竞秀,复兴路上紧跟党。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颂歌
□夏振新
男女对唱:   
欣逢盛夏好时光,荔熟婵鸣吐异香。全国人民庆“七一”,祖国大地凯歌扬。
想起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艳阳天。党在上海立誓约,唤领工农掌政权。
党的功劳高过天,不怕牺牲冲向前。精忠为国贡献大,夺取今天盛世年。
共产党员意志坚,心红胆赤劲冲天。中华儿女多壮志,铸就河山锦绣篇。
共产党员思想红,英勇战斗展雄风。创建江山垂青史,峥嵘岁月立丰功。
改革开放意深长,城乡处处换新装。人民幸福生活好,市场繁荣百业昌。
英明伟大党中央,指引人民奔前方。民富国强歌盛世,锦绣中华万载长。
增城市委领导强,为党为民谱新章。雄心壮志谋大业,美好前程更辉煌。
党的赞歌唱分详,大家听过身健康,吉祥如意风光好,幸福生活万年长。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文件
增客08.3.18大会文件之一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议程

一、会议主持人介绍参加大会的领导和嘉宾并发表讲话(罗期明)。
二、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筹备会筹备工作报告(李恒芳)。
三、审议通过研究会章程(王李英宣读章程草案)。
四、审议通过理事会理事候选人名单(罗期明宣读名单)。
五、举行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1)审议通过常务理事会成员候选名单;
(2)审议通过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名单;
(3)讨论决定聘任研究会名誉会长名单;
(4)讨论决定聘任研究会顾问名单;
(5)讨论决定聘任理事会副秘书长名单。
六、向大会宣布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结果。
七、由当选会长向名誉会长、顾问发聘书。
八、当选会长讲话。
九、请增城市领导讲话。
十、宣布大会结束和照相、聚餐地点。


增客08.3.18大会文件之二

在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罗期明
(2008年3月18日)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现在开始!
首先,让我们介绍参加大会的领导和嘉宾!
参加大会的有成立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发起人:
原增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邱秋同志;
原增城市人民政府顾问宋振强同志;
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增城市委委员会副主席王伙南同志。
参加大会的增城市领导有:
中共增城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列荣辉同志;
增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荣渝同志。
参加大会的增城市市直机关及社团组织、企业单位领导有:
中共增城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增城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黄卓夫同志;
中共增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局局长黄越聪同志;
中共增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刘优伯同志;
增城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李思平同志;
增城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蒋剑云同志;
增城宾馆董事长马赖洪先生;
增城华夏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碧新先生;
中共增城市委老干局副局长袁伟强同志、黄艳菊同志、黄敏同志;
增城市民政局副局长林长翠同志;
增城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王文锋同志;
《增城市志》副主编刘雨濂同志;
增城市文联主席吴年青同志;
增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邱榕枢同志;
荔乡诗社社长李焕章同志;
《荔乡情》杂志社主编王冠贤同志等。

应邀参加大会的嘉宾,来自香港的有:香港崇正总会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胡谭光教授。
来自深圳的有:
国家文化部驻广东办事处主任袁雪平先生;
深圳客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波同志;
深圳客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肖子昌同志;
深圳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振良同志;
深圳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客家研究会会长张卫东教授;
深圳大学客家研究所副所长、客家研究会副会长刘丽川教授;
中国民俗研究会秘书长、中共深圳宝安区委党校曾祥委教授;
《客家风情》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张立文先生;
深圳增城同乡会常务副会长杨橙双先生;
企业家陈桂生先生。
来自广州地区的有:
广东海外客属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钟汉波先生;
广东海外客属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运昌先生;
广东海外客属联谊会副会长兼文学艺术委员会主任陈超先生;
广东海外客属联谊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刘伟涛先生;
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客家文化研究专委会主任谭元亨教授;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陈延河教授;
原广东省政法学院副院长潘冠东先生。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此举行“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这是增城有史以来,客家乡亲最隆重、最有历史意义的盛会,也是增城地方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件大喜事!现在,让我们共同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光临这一盛会的领导和嘉宾,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增客08.3.18大会文件之三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筹备会工作报告
李恒芳
(2008年3月18日)
增城客家乡亲们、同志们、朋友们:
我受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筹备会的委托,在此向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大家都知道,客家是汉民族一支具有特殊意义的民系。客家人是距今1000多年前汉人先后五次大规模南迁,在今闽、粵、赣、桂、台一带乃至南洋各地拓荒创业、繁衍生息,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客家文化,孕育了代代相传的“刻苦耐劳、坚韧不拔、尊老爱幼、崇礼重教、爱国爱乡、团结友善……”客家精神。我们建立客家团体、开展客家研究,对弘扬客家文化、振奋客家精神,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增城,有客家人口32万多,约占全市总人口40.6%。全市农村地区282个行政村,其中纯客家村90个,粵客混居村74个;所操客家话有长宁话和程乡话。上世纪80年代编修《增城县志》过程中,修志工作者曾对增城客家历史文化作过一些调查研究,还出版了客家话本《增城方言志》,引起不少专家的关注。1996年8月,第二届国际客家方言研讨会在增城举行,有50多位国内外专家交流论文,会后,增城市政府资助出版了研讨会论文集。近年,广州、深圳、香港、北京甚至国外,都有专家来增城考察客家文化,一致认为,增城客家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客家人与广府人千百年来和睦相处,共创辉煌,具有典型意义,很有研究价值。因此,增城客籍人中的有识之士,纷纷倡议成立“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他们的卓越见识和积极倡议,也就是我们成立研究会的缘起。
(二)“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的筹备工作从2006年10月开始,至今天举行成立大会共经历17个月时间。期间,我们进行的主要工作是:
一、办理社团登记申请手续。2006年10月,先后召开两次筹备工作会议,讨论筹备工作人选及有关事宜。2006年12月,按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向增城市民政局递交筹备成立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申请书,至2007年6月,经审查核准后,拟订了《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章程》(草案),发展登记50多名会员,初步推选出理事会组成人员,于2008年1月10日召开了会员代表会议,通过章程草案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候选人名单,再向民政局申请正式登记。2月18日获市民政局核准,取得了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随后到银行办理验资帐户,到技术监督局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至2月底已基本完成社团登记应办的各项手续。
二、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考察活动。2007年4~8月间,我们在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支持下,先后到小楼镇竹坑村,中新镇合益村、五联村,派潭镇邓村、大埔村,正果镇畲族村、岳村、蒙花埔村,荔城街棠村,增江街光辉村等客家村庄,开展调研考察活动,期间应邀参加活动的先后有暨南大学陈延河教授,深圳大学张卫东教授、刘丽川教授,深圳市文化局文物研究员潘慧琳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罗可群教授,深圳客家研究会杨橙双理事长,香港崇正总会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丘恩处博士、胡谭光教授、朱保慈副秘书长等。参加活动的专家对我们开展客家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其中部分专家还撰出有关增城客家源流、发展轨迹、人物语言等方面的论文,分期发表于《增城日报》挂绿副刊“增城文化探源”专栏,现在又将部分论文载于会刊《增城客家文化研究》。这些论文有理有据地阐明了增城客家文化的特色和研究价值,成为我们开展研究工作学习的典范和鼎力的理论支撑。
三、联络客家文艺队伍开展活动。从2007年6月开始,先后联络荔城地区民间自发组织的山歌队、醒狮队、春牛队等客家文艺队伍,在荔城街及派潭、小楼、正果、中新等地的一些客家村庄进行客家文艺演出和开展联谊活动,为筹备成立客家文化研究会造舆论。他们在活动中演唱的山歌,有部分已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采录,于7~9月陆续在华语环球广播电台客家话播音节目中播放。今年春节期间,筹备会还组织文艺队伍,协助市文化局、市委老干局、南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客家文化大展演,华语环球广播电台亦报道了展演盛况。艺术队经过半年多的活动,不但培育了客家文化宣传队伍,还发掘一批较有代表性的客家文艺演出节目和创作不少具有时代特色和增城地方特色的山歌,为计划编纂出版的《增城客家山歌精选》充实了新的内容。
四、奠定了研究会队伍建设的基础。按照研究会章程规定的条件,于2007年首批发展会员52名,随着筹备工作的进展,又继续发展会员,至今天成立大会前夕,累计已有会员108人,其中,离退休干部31人,在职公务员10人,工人16人,农民20人,城镇居民28人,工商业者3人。从文化程度看,大专以上的37人,约占35%。从年龄来看,多数为60~80岁的离退休人员,但大部分身体健康,热情饱满,社会活动能力不减当年,而且他们长期在增城工作、生活(有的还是土生土长的),对客家的历史文化甚至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在客家文化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其中还有不少人曾经从事增城地方史志和族谱编修工作,对收集整理和考证历史资料都有一定的经验。故此可以说,我们初步建立的队伍是比较理想的,今后如能不断地培育新生力量,我们的队伍将是长盛不衰的。
(三)“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是地方性、学术性、联谊性的社团组织,其宗旨是: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的原则下,发掘本地区客家文化遗产,进行学术探讨,振奋客家精神,同时加强海内外客属联系,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和发展经济服务。按照这一宗旨,我们应当怎样开展活动,具体做些什么工作?这要大家共同研究,还要请有关专家指导。现在,根据增城地方特点,初步提出开展活动的几点意见:一是要广泛搜集客家族谱,研究增城客家源流、脉络。我们增城的客家先贤、杰出的客家文化社会活动家赖际熙研究客家史就是从搜集族谱着手的,这一方法我们应当传承;二是要调查增城现有客家人口的分布,以及方言、风俗习惯的历史与现状;三是要调查增城客家名人逸事、文物古迹;四是要收集整理客家文艺方面资料,并经常组织开展文艺活动;五是要调查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研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与对策,向当地政府提出一些建议;六是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专题编纂出版客家文化研究的著述;七是要加强与境内外客家乡亲的联系,增进友谊,促进地区间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上述几方面的活动,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成立客家文化研究会的本意和基本任务,希望全体会员共同研究,统一认识,并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光大客家文化研究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望批评指正。


增客08.3.18大会文件之四

在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增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列荣辉

香港崇正总会、广东海外客属联谊会、深圳客家文化研究会的各位嘉宾,深圳、广州各高校的专家教授们,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的会员同志们:
大家好!值此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成立的机会,我首先代表中共增城县委对远道而来的嘉宾和专家教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感谢你们对增城文化建设事业的支持和关心!同时,对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正是增城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件喜事!值得庆贺!
从你们的会刊《增城客家文化研究》当中,我很高兴地看到由于深圳大学客家学会会长张卫东教授、副会长刘丽川教授以及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陈延河教授等专家教授亲力亲为,增城客家文化研究已取得可喜成果。从专家们的研究当中,使我们看到,在数百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人与广府人和谐相处,在不少村落甚至以兄弟相待(如高车客家赵与广府赵,岳村旧刘村客家刘与广府刘),在客家人内部也多是杂姓同村,和谐相处(如竹坑村、仙桂村等)。我们增城还有客家人、广府人与畲族同胞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夏街与畲族村的亲密关系,在增城的历史上传为美谈。挖掘和总结这段历史,把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增城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广府有舞麒麟、舞醒狮、舞火狗、划龙船,还有唱龙舟、粤曲等等;客家有舞貔貅、舞猫狮、舞黄牛、唱山歌等等。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增城派潭舞貔貅已被批准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麻车舞火狗被列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还要继续挖掘、整理和保护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文化研究会,将是整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一支生力军。客家人分布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在促进内外文化交流方面,也将发挥应有的作用。
市委市政府对各种学术研究活动一贯给予支持和鼓励。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曾支持召开纪念湛若水诞辰525周年学术研讨会、崔与之学术研讨会和第二届国际客方言研讨会。对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的研究工作,党和政府将一如既往给予支持和鼓励。在这里我祝愿研究会能在专家教授们的带动下,取得丰硕成果!祝成立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增客08.3.18大会文件之五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执行机构成员和讨论决定聘任人员名单

(一)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理事会
理事名单(23人)
(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泽民 王李英 王房碧 刘优伯
邝寿枚 吴杰荣 李金全 李恒芳
陈志强 林 景 张淀池   罗期明
罗承芳 郑九如 骆伟权 夏振新
郭玉芳 郭碧新 曾伯南 黄卓夫
温文善 蒋剑云 魏新明

(二)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
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名单

会 长 黄卓夫
副会长 刘优伯
副会长 蒋剑云
副会长 罗期明
副会长 王李英
副会长 郭碧新
副会长 李恒芳
秘书长 李恒芳(兼)

(三)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
常务理事名单

黄卓夫 刘优伯 蒋剑云 罗期明
王李英 郭碧新 李恒芳

(四)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
聘任顾问名单
省、广州市:陈延河   
深 圳 市:张卫东 刘丽川 杨橙双 曾祥委   杨宏海
增 城 市: 马赖洪   
香      港: 刘义章 胡谭光

(五)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
聘任名誉会长名单

邱 秋 宋振强 王伙南 黄越聪 李思平 罗兆荣


(六)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理事会
聘任副秘书长名单

王房碧 夏振新郑九如 李金全 张淀池 罗承芳   





增客08.3.18大会文件之六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章程(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本团体的名称: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
第二条 本团体的性质是地方性、联谊性、学术性而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组织。组成人员是自愿参加、关心客家山区经济发展和喜爱客家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增城市境内社会各界人士。
第三条 本团体的宗旨: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的原则下,发掘本地区客家文化遗产,进行学术探讨,振奋客家精神;加强海内外客家联系,为发展经济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服务。
   第四条 本团体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增城市地方志办公室)、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增城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团体的会所设于广东省增城市地方志办公室内。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团体的业务范围:
(一)调查增城境内客家地区人文资源、旅游资源,发动各界热心人士为发展山区经济出谋献策。
(二)搜集整理增城境内客家方言、山歌、童谣、谚语、迷语、风俗和古村落文物、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资料,并申请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三)探讨本地区客家文化,编纂出版有关专著,进行学术交流。
(四)联络海内外客家人士,增进友谊,促进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

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本团体的会员为个人会员。除自愿参加的会员外,由本团体权力机构聘请若干热心人士担任荣誉会长、名誉会长和特别顾问、顾问。
第八条 申请加入本团体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团体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团体的意愿;
(三)在本团体的业务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第九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三)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发给会员证。
第十条 会员有下列权利:
(一)本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团体的活动;
(三)获得本团体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团体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一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团体的决议;
(二)维护本团体合法权益;
(三)完成本团体交办的工作;
(四)向本团体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团体,并交回会员证。
会员如果1年不参加本团体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三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 本团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决定终止事宜;
(五)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 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或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或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 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每届3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
第十七条 本团体设立理事会。理事会是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团体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第十八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七)决定本团体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本团体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一条 本团体理事会理事人数较多时,可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1/3。
第二十二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条 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四条 本团体的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本团体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的;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五条 本团体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六条 本团体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3年。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连续担任的,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2/3以上会员(或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七条 本团体理事长(会长)为本团体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如因特殊情况需由副理事长(副会长)或秘书长担任法定代表人,应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担任。
本团体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八条 本团体理事长(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团体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四)决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的聘用。
第二十九条 本团体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四)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条 本团体经费来源:
(一)会员会费;
(二)热心人士或单位赞助;
(三)政府资助;
(四)利息;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一条 本团体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二条 本团体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三条 本团体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四条 本团体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五条 本团体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三十六条 本团体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七条 对本团体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三十八条 本团体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三十九条 本团体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条 本团体终止动议须经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一条 本团体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二条 本团体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四十三条 本团体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团体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章程草案经筹备会于2008年1月10日召开会员代表会议表决通过。
第四十五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团体的理事会。
第四十六条 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委员会工作小结提要
研究会秘书组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自2008年3月18日成立以来,已三年多。在会长、名誉会长、副会长、理事及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一、成功组团参加了第22、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两届世客会国际学术研讨会都有我们的论文,其中22届发表论文三篇,即张卫东教授的《赖际熙——杰出的客家文化社会活动家》、刘丽川教授的《增城广府村落的客家情结》、王李英的《增城市广府、客家与畲族和谐相处的优良传统》三篇,均收入《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大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刘丽川教授撰文推介的《三百年和谐相处的客家山村——竹坑村》及罗期明等同志撰写的《赞竹坑》诗词被上交22届世客会组委会交流。在第23届恳亲大会学术研讨上发表论文1篇,即王李英的《历史与现状证明:水源话姓客而非姓粤》,全文用历史记载与大量语言事实证明河源、龙川、惠州市等地被称为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的水源话是客家话而非粤语,在研讨会语言小组会上发言,受到该组专家的好评与认可,认为“内容丰富,证据充分”,主持该小组研讨会的北京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位教授说:“这篇文章文化底蕴很深。第九届国际客方言研讨会刚在北京开过,很少看见有这样纵横比较的文章。”(这是专家亲自指导的成果);我们的会刊《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与新出版的《增城客家山歌精选》在23届世客会上交流;参加23届世客会的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艺术团代表郭玉芳、曾婷婷多次演唱客家山歌,赢得热烈的掌声与好评;更使我们感到荣幸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作战策划部原部长、增城客家人吴政宏将军成为23届世客会组委会成员之一;增城市人民政府叶鸿副市长亲自领队参加世客会;黄卓夫会长代表增城参加了主席团会议。
二、由黄卓夫会长亲自策划,把增城地方历史文化与增城客家文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近三年来,参与增城客家文化研究的深圳大学张卫东、刘丽川,暨南大学陈延河三位教授,深入调查研究,写出了十多篇高质量的论文与调查报告,编成《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刊,其中刘丽川教授的《广东省增城市客家村落的异性共祠现象与打醮考察——以竹坑村为例》在客家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受到世界专家学者的关注;陈延河教授的《增城畲族村的语言使用调查》引起了全国畲语研究专家的兴趣,获得广东民族研究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增城客家的源流与研究价值》、《赖际熙与香港崇正总会》、《增城畲族村习俗》等文章在《广东史志视窗》、《羊城今古》等刊物发表;全部论文均在“增城方志”与“增城客家文化”等网站上发表,引起广泛关注。日本研究人员曾打电话向陈延河教授请教,中央《瞭望》杂志记者曾专程到增城采访客家婚俗。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增城市志(1995_2005)》的内容。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和专家在评审《增城市志》时指出:《增城市志》具有时代特色与地方特色,其中《语言卷》是整部志书的亮点,资料非常宝贵。
三、成立“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艺术团”,团结了一批客家山歌爱好者,研究会名誉会长罗兆荣、副秘书长李金全、夏振新、理事郭玉芳、曾伯南、邝寿枚,成员郭桂娇等同志积极搜集了数千首传统山歌,汇编成《增城客家山歌精选》由北京戏剧出版社出版;在增城市文化局(原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下,艺术团每星期三、五晚上在增城广场“乐湖”舞台演出,吸引大批观众,成为广场的一道文化风景线,受到广泛好评。客家山歌“过山拉”曲调已列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郭桂娇获颁传承人《证书》。艺术团成员参加广州越秀区山歌赛曾获二等奖,得奖金三千元,参加东莞山歌擂台赛获一等奖,得奖金一千元、九艺节在花都汇演获二等奖,八省市山歌大赛获得金奖与银奖,为增城争得荣誉;最近参加梅州山歌大赛,团长郭玉芳与成员曾婷婷获山歌师称号(原代表增城在八省市中获金奖的钟伟华被其家乡兴宁召回,在梅州比赛中获山歌大师称号)。
四、参与编选《增城客家山歌精选》。研究会成立后,会员中的客家山歌爱好者李逢吉、李金全、夏振新、曾伯南、郭玉芳、郭桂娇等全力搜集整理客家山歌,大大丰富了《精选》的内容,与此同时,得到中共增城市委常委、宣传部列荣辉部长的大力支持,一部由增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国艺术研究院、增城客家文化研究院合编的40万字的《增城客家山歌精选》于2010年9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顺利出版,受到专家和群众的广泛好评。这是增城客家文化活动的重大成果,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的参与功不可没。
五、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4周年,整理、注释李旭初抗日山歌并举办李旭初抗日山歌研讨会与演唱会,取得良好效果。
六、协助编写《竹坑村志》,由宋振强、王伙南两位名誉会长及罗期明副会长、李恒芳副会长兼秘书长亲自指导,郑九如副秘书长及理事张曾鲁等同志任副主编,目前已进入总纂阶段。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名誉会长、会长与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不会忘记:在研究会成立的酝酿阶段,是邱秋主任、宋振强顾问等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四处奔忙疏通关系向市委、市政府领导请示并争取启动经费;我们不会忘记:在《增城客家山歌精选》出版经费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市委常委、宣传部列荣辉部长想方设法给予解决;我们不会忘记:在研究会经费拮据的时候,名誉会长黄越聪局长、蒋剑云主席、刘优伯书记鼎力相助;我们不会忘记:当组团参加世客会遇到经济困难的时候,也是名誉会长邱秋主任与王伙南部长大力支持,企业家马丽洪、马云贞等解囊相助;我们也不会忘记:罗期明、李恒芳、李金全、夏振新等同志鼎力撑腰,使之稳步前进;我们不会忘记,名誉会长罗兆荣在编排《增城客家山歌精选》中付出了不少心血。没有全体成员的通力合作,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果。
当然,我们仍存在许多困难与不尽人意的地方,最大的困难是经费拮据、没有固定的联络地点、彼此交流不够等等。

沁园春•为增城客家文艺团成立两周年作
李恒芳
客属文坛,艺苑奇葩,荔邑有她。喜聚贤士众,倡兴勋业;组成团伍,施展才华。咏唱山歌,演排戏剧,挥舞狮牛调采茶。双年度,获众人称许,当局扬夸。
欢娱成绩优佳。刻重绘蓝图更可嘉。冀秉承传统,育培新秀;拓宽通道,稳驾快车。客土雄风,中州神韵,谱写新篇赖侪家。朝前去,盼长留声誉,永熠光华。

内外交流
送世界客属22届恳亲大会组委会的
增城客家乡情报告

广东省增城市地处广州东部,建县于公元140年前。据2005年调查,全市人口794295人,其中广府人471704人,占59.39%;客家人322591人,占40.61%。按行政区域划分,广府与客家人口分布情况列表如下:
增城市广府人与客家人人口分布情况(2005年)

镇(街)名称人口总数粤方言人口数客方言人口数客方言人口占总人口%
合计79429547170432259140.61
荔城街155622674138820956.68
增江街37249215111573842.25
朱村街32493150361745753.73
派潭镇72823197075311672.94
正果镇52744256772706751.32
小楼镇46020149843103667.44
中新镇72178260614611763.89
石滩镇11215810807540833.64
新塘镇2130081732403976818.67

按已搜集到的70多家族谱分析,宋代以前迁入的客家先民古全望家族于南汉大有七年(公元934年)从河源迁至福和古屋开居,这属个别移民。赖际熙《崇正同人系谱.卷二氏族》载:“古氏自周太王迁歧,称古公,其后遂以为姓,世居歧梁间。唐时有古应云者,为迁于江西之始,五代至古蕃,有六子,当五季之世,中原扰攘,遂南迁岭表(岭南),四子全望居增城。全望生三子,长子綖绶复迁河源,生子成之,登宋端拱初进士第。又载:“而今粤中古氏,皆祖成之一派也。”《系谱卷六•人物》载:“古成之,本惠州河源人,五季末,避地增城。”现居增城的古姓主要分布在中新镇(原福和)老古屋、新古屋、田心围、圳下、社角与荔城街古屋等村庄,全是客家人。
随后,在明弘治十四年(1501)至明崇祯十三年(1640)的140年间迁入增城开居的有邓玉珍、郑明生、潘仲和、陈吉祥、郑鸿宇等10多个家族,这些家族也是零星进入,时地相隔较远。如邓玉珍家族于明弘治十四年从福建汀洲迁至派潭围园开居,郑明生家族于明正德十年(1515)从广西迁至派潭双头开居,彼此相隔15年。潘仲和家族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45)从福建经新丰(原长宁)迁至派潭高滩上塘开居,与郑明生家族相隔30年。可见仍属家庭移民,不成气候。如正果乌头石廖坑村陈吉祥,原住嘉应州程乡县溪南围,偶因钱粮一事与妻于明天启五年(1625)“走于增城县正果簕竹约廖坑村”,可见各有迁徙缘由,没有共同的社会背景。
清康熙元年(1662)至康熙八年展界前迁入的也只有7个家族,其中3个来自嘉应州(梅县松源)、2个来自英德,1个来自长宁(新丰),都是康熙元年至五年迁入的。康熙九年(1670)部分展界后至康熙十九年(1680)这十年间有12个家族迁入,多来自英德、新丰、梅县、兴宁等地,可见渐成潮流风气。康熙二十二年全面展界后,康熙二十四年(1685)至康熙六十年(1721)这36年间,有31个家族迁入。
除上述有谱可查的家族外,尚有不少家族于明清朝代零星迁入,来源基本上也是粤北粤东;还有小部分畲族于明洪武廿九年(1396)由博罗迁入,至今已有300多人。
增城客家乡情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杰出的客家文化社会活动家赖际熙的故乡
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坨,晚号圆智,原名韶祥,增城市增江街湖塘埔人。其高祖赖君佐率本族20余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福建永安(今闽中永安市)汤湖村经紫金辗转到增城湖塘埔开居。赖际熙38岁(1903年)考取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届进士,钦点翰林,在京学习三年,授国史编修,再晋国史馆总修、总纂。1912年,与几位清朝遗老徙居香港九龙。1913年,应聘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总教习兼教授,创办中文系,创立学海书楼,珍藏古籍,开设国学讲座,著有《清史大臣传》,编有《赤溪县志》(民国九年)、《增城县志》(民国十年),在香港客籍社会中享有崇高威望。
1921至1931年,香港崇正总会创会与奠基发展十年间,赖际熙被推举为临时会长及第一、二、三、四、五届理事会会长。期间,在香港崇正总会创会时,被筹备员第四次总叙会公推为临时会长,随后举行首次值理会议,被选为会长。1922年7月,他亲赴南洋英属各地,劝募建置会所基金。9月由南洋返港主持会务,继续致力对海外各地作联络工作、发展教育事业和编纂同人系谱。同人系谱于1925年8月脱稿付印,全书十五卷,约三十万余言,内分八类:一源流、二氏族、三语言、四礼俗、五选举、六人物、七艺文、八丛谈。事迹详明,堪称良史。1928年,主持筹建崇正总会会所。1929年7月缘因广东建设厅所出建设周报第三十七期内有诬蔑客家人文字(笔者注:即客家话分大种小种之说),先由大埔饶靖中先生直接上书粤省府陈铭枢主席请为严禁,崇正总会当即在叙会中推派“五人为代表,赴广州出席各种有关会议,并进行交涉,终于由陈铭枢主席宴集各代表商议解决办法,降调周报编者,并切实道歉,郑重更正。
从上述事实可见,赖际熙是香港崇正总会草创立足期主持会务整十年的杰出领袖,为总会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今天的香港崇正总会不但是二百多万香港客家人(占香港人口三分之一强)的总团体,亦为全世界一亿二千万客家人的联络中心。赖际熙当年的努力功不可没,尤其他编纂的《崇正同人系谱》被认为是客家文化宝库中的第一部重量级的奠基文献,为客家学奠定了史学与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正如深圳大学客家研究会会长、深圳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张卫东教授所说:“赖际熙,增城的骄傲,客家人的光荣。”
赖际熙成长于增城,是增城的一方水土与增城客家人崇文重教、勤耕苦读、顽强拼搏的精神孕育了他。追根溯源,他在青少年成长期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影响:一是祖上遗风。赖际熙父亲赖圣扬少失怙,母梁氏抚三孤子,年长者仅八岁,少者在襁褓中,负薪鬻菜,哺养成立,长子显扬出嗣伯,次子圣扬稍长即跟随在会城按察使署吏胥司出纳文牍的祖父赖汝碧(际熙曾祖父)“习吏事,法例皆所谙练”。际熙曾祖父汝碧,“好为乡里排患难,解纷纠,圣扬继之,益为当时推重。凡有争竞,咸就质理,得其一言,涣然冰释。”可见赖际熙曾祖父及父亲皆为知书识礼的人。二是母亲赖何氏的苦心培养。赖何氏为圣扬侧室,生二女一子,何氏率幼与之同居室,际熙刚入私塾就读时,母亲何氏“日必亲送至塾,夜则一灯课读,得闲必泣述先人言行及身世艰虞事,以策励之”,故际熙发奋读书成进士。三是老师的培养。赖际熙自幼聪明勤奋,在本村私塾学了三年后,便以本县法学士石炳熙为师,随后,到广州就读于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24岁中举。总之,祖辈父辈的优良传统,母亲与本村、本县老师的培养,为赖际熙的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有着数百年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历史,是滨海客家的典型
增城的主要村落大多在宋元立村。最早进入增城的是单道开家族,于唐咸通年间(873)到石滩岗贝村开居。其次是卢一先家族,于南汉大宝年间(959)从番禺永泰乡到新塘大敦开居。北宋年间迁入增城的有:张观正家族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从韶关南雄迁至今石滩(原三江)张岗尾开居,姚宗卿家族于北宋熙宁十年从番禺迁至石滩(原三江)山下开居。张以政家族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从韶关曲江迁至石滩张塘开居。张秉政家族于北宋元丰八年(1085)从曲江迁至石滩(原三江)张边开居。王泰家族于北宋政和五年(1115)从福建莆田迁至荔城棠村开居,其余大都在南宋至元代和明清代开居。先到增城开居的被称为本地人(学术界称为广府人);后来开居的被称为“客民”、“客户”、客家人。北宋迁入的本地人比明代迁入的客家人早500多年;南宋至元代迁入的本地人,比清康熙年间迁入的客家人早到四五百年。
数百年来,在增城境内,客家人与广府人一直和睦相处。突出表现是:
(一)同祖共村共祠,按兄弟称呼。如中新镇五联行政村高车自然村600多人,客家人占三分之一。客家“炳先赵宗祠”坐东向西,另一分祠坐西向东;广府“登云赵宗祠”向北。据老人回忆,两祠建筑时间相同,约有300年历史。广府赵由中新荷佛岭迁入,客家赵由紫金迁来。相传,广府赵十一世祖赵登云到紫金请风水先生(一说到广州考试)认识了客家堪舆师赵炳先,按族谱追溯到赵匡胤时代本是兄弟,炳先属二房(一说二派),登云属三房(三派)。两人随即到高车建祠开居,数百年来以兄弟相称呼,亲密无间。又如正果镇岳村旧刘村,本是石滩镇麻车村刘姓广府人于明万历年间迁至此地开居,咸丰二年(1852)村场被洪水淹毁,特请有兄弟关系而又有财力有威望的正果灯芯冚刘瑞堂(客家人)来重建村场,咸丰三年建成之后,分一半给广府人居住,并用抽签方式决定所占向置。广府、客家刘姓同在一个祠堂的同一神主牌前祭祖,至今,村内刘姓本地人与客家人以至麻车村与灯芯冚村刘姓均按兄弟相称呼。
(二)资源共享,亲如兄弟。如中新镇合益行政村(有17个自然村,2100人),有魏、郑、曾、伍、袁、朱、莫、李、林九姓,其中莫、李两姓是广府人,先到此地开居,李姓田地多,管不过来,便把邻近郑姓客家人请来管山,在当地传为美谈,说“郑姓连尿缸都放在李姓一边”。随后,各姓氏客家人陆续在周边开发,占了优势,但广府与客家一直和睦相处,互通婚姻,连争田水的事都少见。荔城街棠村是广府王姓有2000多人,该村隔邻有个客家村(鹤冚村),500多人,田地较少。上世纪60年代,鹤冚划入棠村,棠村无尝划给鹤冚几百亩山地。后来,鹤冚又划出另一个村,原棠村划给的山地仍归鹤冚,两村一直保持密切关系。
(三)血脉相通,宗亲相待。据族谱资料,广府与客家有血缘关系的不少。如中新镇田美村黄姓开居祖黄日新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从嘉应州迁入,与新塘镇荔枝园客家黄姓开居祖黄相弻同宗同源,原都是客家人。但田美黄姓七代单传,到第八代没有男丁,只好到广州郊区抱一广府男孩来抚养,长大后娶一广府女子成家,从此成为广府人,至今,田美村的鱼塘仍是半月形鱼塘,田美黄姓(广府人)和荔枝园黄姓(客家人)视为宗亲。新塘镇宁西百湖庄客家罗姓与派潭莲塘径广府罗姓上溯40多代,至21世祖是同宗。正果镇合水店黄沙凼客家黎姓是明正德年间(1510年后)从荔城街夏街村广府黎姓迁出开居的。这些同宗同源关系,使广府人与客家人之间多了几分亲切感,素以兄弟宗亲相待。荔城街棠村广府王姓素来把正果镇客家王姓看作宗亲,相传他们的远祖与客家王姓是兄弟,两地村民都毫不讳言地说:“我们原来是客家人。”棠村每隔三几年都要到正果王姓客家村拜年。棠村有喜庆活动,正果王姓客家村也前来祝贺。
(四)信仰相通,习俗相融。追根溯源,广府人、客家人都来自中原,承传的都是中华文化,当然也有各自的特色。客家人入增后,“入乡随俗”,在信仰习俗方面与广府人有许多相通相融之处。如信仰何仙姑、牛仔佛(正果佛爷)、观音菩萨、洪圣王(全称为南海广利洪圣王);春节期间“灯庆”(客家称“吊灯”)、烧炮头(一说抢炮头)、烧烟花等,广府与客家基本是相同的。客家村落在旧社会都有打醮消灾的活动,一些广府村譬如小楼镇腊圃村、正果镇到蔚村等也有打醮活动。有的村落则是广府村与客家村联合打醮,如荔城棠厦村打醮有小约与大约之分,小约叫荔枝约,范围是棠厦村的几个自然村,纯客家,五年一个醮期;大约叫十八约,包括棠厦、庆东、木潭、龙角四个行政村,十多个自然村,大部分是客家人,也有广府人,二十年一个醮期,规模、声势大得多,形式基本相同。观音诞、何仙姑诞、浴佛节、宾佛节等神诞,在广府村更为隆重,但客家村也有人尊奉,仅是从简而已。
深圳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张卫东教授、副所长刘丽川教授,深圳大学客家研究会理事长杨宏海先生等专家们认为,增城两大民系和谐相处,是增城客家文化的一大亮点,其中,“异姓共祠”、广府与客家“共祠祭祖”等现象是他们在兴梅、深圳等地没见过的,这与曾经历十多年“土客大械斗”、死伤数十万人的西路客家相比更有天壤之别。“增城客家,就是典型的滨海客家,是滨海客家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三、是客家人与本地人团结互助共谋发展的历史见证
增城客家村落相对较分散,以行政村为单位,一村一姓的仅有荔城西瓜岭(马姓)、五一(何姓),新塘斯庄(林姓),正果黄屋(黄姓)、蒙花埔(高姓)、大冚(王姓)、白面石(王姓)等7个村庄,其余均是异姓同村。 一个行政村十个八个姓是很普遍的,甚至一个自然村也有几个姓。异姓同村、异姓共祠,发誓和睦相处,这是增城客家人走出大山后,团结一致,共谋发展的历史见证:
例如:小楼竹坑行政村,在同一个山沟里,实是一个大自然村,1700多人,有张、王、郑、黄、梁、蔡六个姓(蔡姓于10年前迁往荔城西山村),其先民于康熙年间先后从梅县迁入,三百多年来和睦相处。祖辈曾有遗训教诲:“大房不能欺负小房,人多不能欺负人少,本地人不能欺负外地人,大村不能欺负小村。”其中张、王两姓的祠堂并排而建,共同拥有后龙山和风水鱼塘,中间只隔一堵墙,墙东是“张氏宗祠”,墙西是“王氏宗祠”,实际上是一个建筑整体。深圳大学刘丽川教授认为实际是异姓共祠。1949年以前,每年春节两姓于同一时间祭祖,而且有每十年一次的“安龙”驱邪活动,两族的男青壮年于同一时间,举行赛跑仪式,从后龙山把长长的龙请回祖公神位前祭拜。
小楼江坳行政村仙桂自然村约1000人,有何、王、邱、夏四姓,其中何、王、邱三姓共在一个祠堂内三个不同的神主牌前祭祖。他们的先祖在建祠时,就曾“拗过铜钱,呷过鸭血,斩过杆扫”,发誓:“奈姓欺负人就不吉利”。这些遗训与誓言,世代相传。日军入侵时旧祠被烧毁,抗战胜利后重建仍是三姓共祠,前几年何姓才在村头独立建祠,旧的神主牌仍依旧保留。这种异姓共祠的现象并不是孤例,石滩镇四丰村有个名为“八仙下棋”的自然村,清康熙年间有张、李、卜、戴、温、何六姓人于同一时间到此地开居,合建一间祠堂,名为“六合堂”,后被日军烧毁,各姓都往外逃难,村子也散了。
荔城棠厦村是一个客家大村,有3000多人,潘姓占2000多人,另有成、郭、夏、吴、梁、古、温、谢等姓。除成、郭两姓各有300多人之外,其余各姓大都仅100多人,温、谢两姓只20人。潘姓与梁姓的先祖曾对天发誓:“彼此对亲的,百子千孙;苛(欺负)人的,就哥魔绝代(断子绝孙)。潘姓在村中有如老大哥,呵护着各姓,各姓之间互通婚姻,和睦相处。建国前,村内每年年初十有游锣鼓的活动,正月初十晚上,把各自然村(含各姓氏)的锣鼓手都集中起来,男人们手执灯笼、鱼、虾、蟹等灯饰,穿街过巷,游遍每一条自然村,每到一村,各家各户都放鞭炮欢迎,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其次有抢炮头、烧烟花、打醮、安龙等各种活动,这一方面是消災,另方面也是加强族人、村人联系的一种方式。
增城客家同村异姓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共谋发展的传统,正好体现了先贤赖际熙的理想:“在己无自贬之见,于人无相轻之心。不自贬则可以迈远,不相轻则可以跻大同。”这也正是我们客家文化研究的宗旨。
最后要说的是:增城客家人所居住的村庄多处于山区,村场多是珠三角通常的长方形围屋,也有同兴梅地区一模一样的围龙屋,还有四角楼、八角楼等寓防卫、居住于一体的建筑,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目前,中共增城市委、市人民政府正在全市实行公园化战略,让增城成为“南国乡村生态大公园”,把增城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后花园和广州东北部的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成广州市最大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会”随记
罗期明
2008年10月15日-19日,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隆重举行世界客属第22 届恳亲会,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首次组团参加盛会,格外兴奋,大开眼界,收获颇丰。
会前,我市领导重视,经由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编集《增城客家乡情简介》报送大会筹委会,后又报送《祝贺世界第22届恳亲大会》的颂诗:“恳亲云集聚西安,参祀炎黄表寸丹,内外客商丰创业,纵情博览丽河山。”为了更好地领会《增城客家乡情简介》的主要内容,经代表团成员认真讨论,又写了读后感赋诗三首,报大会秘书处参考:
(一)增邑先贤赖际熙,前清进士大名居。奠基文献客家录,《崇正同人系谱》碑。
(二)客家广府布星罗,文化多元同切磋。滨海定型存特异,往来亲密共融和。
(三)祖村祠共传仁里,共赏资源兄弟称。血脉相通亲厚待,相融习俗奉神明。
会议中有关文化活动的研讨题材,增城代表团推荐竹坑村的客家文化活动等的颂诗(以《增江新竹枝五百首》99页的节录),广泛沟通穿梭交流,更好地密切了客家人的情谊。
恳亲大会,以“炎黄根、客家情、促和谐、求发展”为主题,四海俊贤,风起云集,三千客众,欢聚一堂,畅抒乡情,交流广泛。寻觅中华民族之根,领略古都西安魅力,开展恳亲联谊,游览古都名胜,恭祭黄帝陵等系列活动,深受教育。我们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的成员对参会的亲身感受,表达客家的深厚情谊和赞美盛会的成功举办,都写下诗篇录后:
邱秋(2首)
(一)二十二届恳亲会,客籍三千相见欢。促进和谐谋发展,炎黄根系聚西安。(二)明确主题诗数首,参加盛会报君知。增城首次来参会,探祖寻根发壮枝。
宋振强(1首)
炎黄根属客家情,促进和谐欣向荣。四海宾临欢聚乐,古都新貌展文明。
王伙南(1首)
五洲客属聚长安,畅叙乡情共计研。黄帝儿孙齐献策,胸怀华夏竞添砖。
陈志强(1首)
革命征程几十年,从来未遇此机缘。相逢信物赠留念,共约如期见面欢。注:会间,见到澳大利亚一客家大姐,热情倾谈,恋恋不舍,互赠手袋、光碟等信物,相约重聚。
罗期明(4首)
(一)城楼殿上鼓锣喧,焰火银花冲碧天。一召恳亲联宇内,三千客籍聚台前。古都经济腾飞貌,秦汉文风丰蕴源。滨海莅临寻圣地,炎黄根系敬先贤。(二)身披绦锦喜开颜,一片童心颂赤丹。客籍源头参始祖,香江激浪涌秦川。注:赞原全国人大常委委员香港知名人士曾宪梓在迎宾会上即席讲话。
(三)首次参团赴恳亲,增城座上列嘉宾。相逢未必曾相识,一听乡音激励人。(四)三千人聚古都来,万里驰程一路开。廿二届临恳亲会,丹心赤子五洲归。夏振新同志作山歌1首,特意委托上交世客会组委会秘书处:“欣逢盛世好时光,挚友良朋聚一堂。环宇恳亲客家会,高山流水永情长。”

参观游览兵马俑
按照大会安排,我们于9月17日参观游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据资料介绍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每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外国游客亦不少,有些评价亦很高。那么我带着浓厚的兴趣,对兵马俑这个地下文物遗址是怎样发现、挖掘和向外展出的?进行了系列探索。使我深知感到山川灵秀应时而生。据称1974年3月29日,正是冬去春来,耕耘正忙之时,西安市临潼县西杨村的村民在南庄打井,他们没有打出水来,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些破碎的陶俑和古代青铜兵器,具有保护国家文物意识的公社干部立即向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报告了情况。从而发现兵马俑的信息,传入中央国家文物局,即授意由陕西省组织的秦始皇陵秦俑考古队,于1974年7月17日开始勘察和展开清理工作。1975年8月国务院决定建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1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筹建处正式成立。1979年9月底秦兵俑一号坑遗址大厅及一些辅助工程竣工。1979年10月1日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日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公开对外展出。从此,这块昔日乱石堆积、荒草遍野的穷乡僻野,顿时游客纷至,门庭若市,热闹非凡。藉此赋诗一首:“秦皇建俑两千年,默默无闻地下眠。偶有村民深挖井,灵光飞上九重天。”
秦兵马俑的艺术制作,是人们关切研讨的重要部分。通过参观使我们认识到,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上开创了新的境界。秦俑概述了“大、多、精、美”的艺术特色,堪称世界雕塑艺术的珍宝。所谓“大”,指规模大。三座兵马俑坑占地2万多平方米,陶俑、陶马形体高大、陶俑平均身高1.8米,最高的2米,最低的1.72米。陶马身高1.7米,身长2米,这样高大的陶制兵马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所谓“多”,指数量多。三个俑坑可出陶俑陶马近8000件。所谓“精”,指每件陶俑俑马,大到体型结构、小到毛发须眉,都经过精雕细刻、各不相同。所谓“美”,指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千人千面,栩栩如生。上述的艺术制作特色,在两千年前就已达到如此精美程度,确实令人震惊。据此赋诗一首:“构思宏伟雕陶俑,百态千姿状不同。各显雄风真美善,人文造化妙攀峰。”
在参访中,我们还遇到一批批的外宾临场观察却抱有浓厚兴趣。他们对陶俑景物的细节边看边录,悉心探讨,醉恋入神。俄罗斯的普京(2004年10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二世(1986年10月16日)、美国的克林顿(1998年6月26日)等国外政要,相继亲临泰皇陵兵马俑观赏这一文明奇迹。难怪国际友人流传着一句话:“不到兵马俑就不算真正到过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由此可见,兵马俑对世界的巨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真不愧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综上所述,赋七律一首,以表情趣:“地埋陶俑护秦王,打井无泉偶爆光。开发卅年成胜迹,考研百卷论华章。奇姿琢就千般状,异彩飞传万里扬。八大奇观环宇赞,文明古朴立东方。”
当我们参观兵马俑回程的时候,在馆前的大广场、花圃前端大门顶上挂着一幅红色横条内书“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九个大字,落欵是叶剑英题。本来我们行程半日,已有疲劳感,却顿时情绪激动高涨。因为叶帅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还是一位客籍人士的儒将,我们多么兴奋呀!邱秋同志当即呼唤我们描准镜头,拍影留念(附照片)。我亦随兴赋诗《赞叶剑英元帅题兵马俑横匾条幅》:
叶帅题辞横匾挂,游观无不指翘翘。
兵家常习兵家策,文笔幽微蓄武韬。

虔诚恭祭黄帝陵
按照大会的安排,我们于9月18日前往黄帝陵恭祭,俗语有说:“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黄土埋王上”陕西自古帝王州,历史上有13个王朝在建都,已确定的有80多座中国古代帝王陵墓,而黄帝陵是人们最崇拜和景仰的。我们久已期盼欲往恭祭的初始之祖。是日也,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是祭陵的最好时日,我们从西安驰车一个上午即到达桥山――黄帝陵。只见那翠柏漫山遍野,四周群山环护。沮水河环护穿绕其中,山水相融,连绵绿带,景物宜人。激情顿至,诗赋一首:“群山揖首望苍弯,沮水横流古柏葱。气势恢宏明净土,爱民圣德赞无穷。”
据《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的总面积8500余亩,生长柏树8.6万株,多数树龄在千年以上,是我国最大的柏树群。黄帝陵在桥山之颠,占地1300亩,陵高3.6米,周长48米。当我们登山步入黄帝陵的轩辕庙,真有“背依桥山龙虎地,门迎沮水凤凰池”之感,整个庙宇建筑布局合理,风格古朴典雅,红墙碧瓦,古柏参天。偶感赋诗一首:“大殿雄浑朴雅风,红墙绿瓦璧雕龙。轩辕端座幽微处,脉系繁荣环宇中。”
黄帝陵的古柏奇观实属罕见,其状形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妙趣横生,巧夺天工,具有自然艺术造型。古柏有二千年至五千年的十九株,其中最著名的有“黄帝手植柏”,此树高19米,下围11米,七人合抱有余。为群柏之冠。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以此赋律诗《赞黄帝手植柏》:“奇柯手植五千年,历雨经霜骨格坚。巨干盘根通地脉,横枝托叶扣天弦。麻花歪扭虬须卷,龙角尖锥鳞甲全。沧海横流曾作证,救民水火最称贤。”(注:麻花、龙角乃柏树名称,相结如龙状。)
“龙凤柏”的造型也很特异,远看似凤,近看似龙,真所谓“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中有凤,凤上有龙”,龙与凤同时显现,暗合了中华民族“龙”凤图腾及文化崇拜。象征着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永享太平。在此《题龙凤柏》诗一首:“远观似凤近如龙,出自天然心感同。瑞气呈祥盈四海,炎黄根系振雄风。”
祖有功,宗有德,血脉崇拜是中华民族祭祀先祖的缘由。自古及今,人们对黄帝的祭祀从未间断。当1937年,国共两党为结成抗日统一战线,在黄帝陵前共祭先祖时,毛泽东主席亲笔撰写了祭文,堪称历史祭文中的千古绝唱。(有影录件附后)解放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有先后专程前往谒陵拜祖。近年来港澳台及海外侨胞更是寻根问祖,络绎不绝。这次我们前来恭祭拜祖,机缘难得,在大殿后堂见到了巨石平面细线条磨光雕成的轩辕像,闪闪烁烁,若藏若露,造型精美。当即合掌默念行鞠躬礼,而表示虔诚恭祭的心愿。形式虽然简单,意义十分重大,有诗作证:“恭祭重心香,鞠躬礼大方。南来登圣地,客籍系增江。”
恭祭黄帝陵的回程中,我们的脑子里还不断地翻腾着,深切地迷恋轩辕始祖的智仁智德,普泽天下,历代血脉的爱祖报国,源远流长。从而构写《赞黄帝陵》的律诗一首作结:“南国宾临参圣灵,人文初祖奉神明。桥山峻拔丛林柏,沮水回环垒石陵。古朴千年连上下,至尊万里贯纵横。穿廊细察碑亭录,经世诗文颂太平。
(2008年10月30日)

热烈祝贺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在河源召开(贺信)

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组委会陈建华主任、刘小华执行主任:
你们好!
我们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十分欣喜地收到有您二位亲笔签署的邀请函,非常感谢你们为增城提供了组团出席第23届恳亲大会的机会!在盛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对大会的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与会的客家乡亲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华人聚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乡亲,欢聚一堂,恳亲联谊,共谋发展,确实是全世界客家乡亲翘首企盼的盛事!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能在河源召开,不但是河源340万客家人的荣耀,也是广东几千万客家人的光荣!增城30多万客家乡亲为此而欢欣鼓舞!我们深信,通过这次大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增强全体客家乡亲的团结,激发客家人的自豪感,调动弘扬客家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积极性。广东是客家大省,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豪迈事业中,客家人将迸发出更大的光和热!我们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将和全体客家乡亲一道,乘着世界客属23届恳亲大会召开的东风,把研究与弘扬客家文化、促进客家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事业向前推进一步!
河源是广东纯客属市之一,有“河之源,客之都”的美称。增城与河源同饮东江水,增城乡贤、香港崇正总会的创始人之一赖际熙翰林在他1925年编纂而成的鸿篇巨制《崇正同人系谱》中,就有“(东江)南转西行至东莞、增城、番禺间,汇于珠江而入海,…………上游和平、连平、龙川、河源、长宁、永安县,水源系也,其民殆纯为客语”的论述,可见其中的渊源关系;建国后,增城与河源、龙川、紫金、和平、连平等曾同属东江专署管辖,更有着兄弟般的亲密关系。惟其如此,这次世客会的召开,令我们感到格外的欣喜与振奋!这次世客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河源客家乡亲面向世界的魄力与弘扬客家文化的超前意识,值得增城客家乡亲学习!谨此祝愿通过本届大会,进一步加强增城——河源之间的往来与合作,为促进世界客家的团结、促进客家地区的发展,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                           会 长:黄卓夫                         二〇一〇年九月

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乡情报告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

(一)增城,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下游北岸,与南岸的东莞市隔江相望。为广州市辖的县级市,是广州东向交通出口的咽喉地带,有广九铁路和广深、广惠、广梅汕等高级公路,水路又有客货轮直航香港,故在改革开放初期便被经济学家称为“黄金走廊”,是珠三角最具开发价值的地区之一。市治所在地荔城街距广州市中心60公里,到河源源城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全境有人口79.43万,其中客家人32.26万,占40.6%,广府人47.17万,占59.38%;此外还有1个畲族聚居村,有300多人。
据已搜集到族谱所载,增城客家先民最早的是南汉大有七年(公元934)从河源迁入的古全望家族,其余绝大多数都是明代至清代从福建、江西、河南等地入粤后辗转从新丰、英德、梅县、兴宁、紫金、龙川、惠州、博罗等地迁入。至2005年,全境282个行政村中,纯客家村有90个,广府客家混居村有74个,客家人所操方言有程乡话和长宁话两种,操程乡话的人口约占客家总人口74%,操长宁话的约占26%。
增城客家由于来源比较广泛,且千百年来与先迁入的广府人混居或比邻而居,从而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内涵,并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比如在房屋建设方面,往往同是客家村庄,而建筑风格却不相同。在祠堂建筑方面,除一个宗族或一个支派自建一个祠堂外,还有其他地方罕见的“异姓同祠(有“两姓一祠”和“三姓一祠”)、同姓的“粤客共祠”和异姓宗祠共依一座后龙山,两祠同方位、同水平并排在一起,还共用中间墙,如“连体婴”般紧密相连。在语言方面,增城客家话本来就有程乡话和长宁话的差异,而在广府话的影响下,有的语音已与广府话相近似,有的则已被同化。在习俗方面更是多元文化交织在一起,已形成相通、相融的状态。所有这些,都使增城客家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成为当今客家学者关注的新亮点。
(二)为振奋客家精神,发扬光大客家文化,在上世纪80年代编修《增城县志》过程中,参与其事的一批客籍人士曾对增城客家历史文化作过一些调查研究,并得到政府的支持,出版发行客家话本《增城方言志》,引起了海内外客家学的关注。1996年8月,第二届国际客家方言研讨会在增城举行,有50多位中外专家参会和交流论文,会后又陆续有北京、香港、广州、深圳和外国的专家前来考察,他们对增城客家话语音受广府话影响发生的变化,以及客家人、广府人、畲族人千百年来和睦相处、共创辉煌的历史文化感到很有特色,认为很有研究价值,从而加深了增城客籍人士的认识,推动了客家文化研究工作。至2008年3月,在增城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正式成立“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
在研究会成立之前,我们曾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增城客家历史文化开展调研、考察活动,应邀参加活动的先后有暨南大学教授陈延河,深圳大学教授张卫东、刘丽川,深圳市文化局文物研究员潘慧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家研究所长罗可群,深圳客家研究会理事长杨橙双,香港崇正总会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丘恩处、胡谭光、副秘书长朱保慈等。参加活动的专家们对我们开展客家文化研究工作提出许多宝贵意见,部分专家还撰出有关增城客家源流发展轨迹、人物语言等方面的论文,有理有据地阐明增城客家文化的特色和研究价值,成为我们开展研究工作的范本。
(三)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成立两年多来,由于工作条件所限,各项活动还不够广泛深入,但已按原计划开展了目前条件下可进行的工作,主要的有:
(1)搜集客家族谱,研究增城客家源流、脉络。我们按照先贤赖际熙研究客家史从搜集族谱着手的做法,走访客家村庄,至目前已发现有10多个村庄正在重修族谱,有25个姓氏的族谱保存较完整,其中已由客研会收存的有10本(含复印本),其余的仍由原保存人保存,必要时可借阅。
(2)调查现有客家人口的分布。至2005年,已对全市9个镇街282个行政村进行粤、客人口数的调查。
(3)调查客家话、客家风俗习惯的历史与现状。这项工作主要结合编修地方志工作进行,已收集到较丰富的资料,并撰成志稿,编入《增城市志(1994~2005)》第三十二卷中,《增城市志》将于2011年出版发行。
(4)搜集整理增城客家山歌出版《增城山歌精选》。已与增城市地方志办公室、市文化局、南国艺术研究院联合操作,编校工作已全面完成,今年内可付梓。
(5)调查增城客家名人逸事。初步计划调查的名人依次为:赖际熙、(杰出的客家文化社会活动家)、黄轶球(著名教育家)、陈李中(原石油工业部第一工程局局长)、李旭初(知名爱国民主人士、客家文化社会活动家)、郭继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郑景贵(马来西亚侨领)、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至2010年,已基本搜集到的有赖际熙、陈李中、李旭初等人物逸事资料,但仍须进一步深入挖掘。
(6)组建客家艺术团伍,开展客家文化宣传活动。已于2008年成立客家文化研究会同时组成“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艺术团”(内含醒狮队、春牛队、山歌队),共有演员30人。另有两支老年山歌队,队员四五十人。艺术团成立两年多来,除逢节日必开展活动外,每逢周三、周五晚上在市区中心的增城广场演出,每场演出有观众上千人。此外,还不定期到农村演出或应邀到广州、东莞、博罗、龙门、从化、花都等地演出和参加比赛活动。2009年以来到外地参加的主要活动有:广东省海外客属联谊会举办的文艺大汇演,广州市越秀区宣传部举办的客家山歌演唱比赛(获银奖),东莞市清溪镇举办的山歌擂台赛(获一等奖),中国第九届艺术节广州地区客家山歌赛歌会(获“最佳斗歌优秀奖”、艺术团团长郭玉芳获“最佳斗歌手一等奖”)。
(7)申报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9年,推荐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艺术团演员郭桂娇演唱的客家山歌(过山拉)申报“非遗”保护项目,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已于2010年5月批准郭桂娇为“广州客家山歌(过山拉)代表传承人。2010年6月又申报增城地区《舞春牛》项目,待批。
(8)支持和帮助客家村庄修编史志。我们通过调查,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客家村――小楼镇竹坑村作为客家研究工作的联系点,并要求该村率先编修村志,记述该村开基300多年来的发展变化历程。目前,该村志已撰成初稿,待经过审查、修改充实后,争取明年出版。
(四)增城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联系点,又是广州实施“东进”战略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多年来,通过规划建设三大主体功能区(即市境南部定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区,中部定为优化开发的文化生活区,北部定为限制开发的生态产业区)为抓手,以实施全区域公园化战略为载体,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推进生态旅游,使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经济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排名已从1999年的58位跃居至第9位,并连续9年居全省首位。此外,经过国际有关组织的考评,增城先后荣获联合国“世界和谐城市提名奖”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和谐城市”、“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市”等称号。最近,又被评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世界旅游日全球主会场庆典暨中国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定于9月27日在增城举行。广州亚运会也有3个项目的比赛在增城举行。所有这些“变化”、“荣誉”和“盛会”,都有力地推动着增城的不断发展,使增城成为举世瞩目的新区域,特别是从去年冬以来,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考察、观光团队。为此,我们热诚希望世界各地的客家乡亲也来增城探亲、旅游,同时欢迎海内外客商来增城投资合作,共图新发展,共创新辉煌!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会长:黄卓夫2010年9月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组团参加世界
第23届恳亲大会情况纪要
李金全
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于2010年11月28~30日在岭南古邑河源市召开。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应邀组团参加大会。代表团由叶鸿副市长领队、吴正宏(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和条令研究部部长少将)、邱秋(原增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为名誉团长,黄卓夫(增城市志办主任、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会长)为团长、成员有宋振强(原增城县副县长,市政府顾问)、王伙南(原增城市政协副主席)、黄越聪(增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思平(增城市教育局党组书记)、马云珍(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董事长)、马赖洪(增城宾馆董事长兼总经理)、罗期明(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邱榕枢(市文联副主席)、王李英(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克(市政协文史办主任)、钟流镜(市政协文史办副主任)、陈延河(暨南大学教授)、温东来(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冠贤(《荔乡情》主编)、钟新林(荔城街文化站长)、郭玉芳(增城客家艺术团团长)以及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理事会人员等共28人。
本届世客会有全球20多个国家、180多个团体代表约6000人参加,创下世客会历史之最。大会开幕式于29日晚上9时在河源市文化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宣布大会开幕。杜青、叶选平发来贺电,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致辞,青扬、罗豪才、黄云龙出席,全国人大常委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台湾新竹县县长、世界客属总会会长邱镜淳等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各有关省、市、(区)有关领导和世界各地知名客属人士、客属社团代表以及当地各界代表共80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举行大型歌舞史诗《古邑情客家亲》表演,生动反映了古邑河源客家2000多年历程和富有诗意地展现了客家人的精神风貌。在闭幕式上有《客家娘颂》交响乐在河源市体育馆奏响。代表们还在开、闭幕式上与当地客家乡亲和广大市民观赏了花灯和烟花,欢庆大会胜利召开和园满结束。大会决定下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广西北海召开。
大会期间增城代表与各地代表一起,按大会的安排先后参观了客家情系列艺术展:东江百米长卷画、摄影、书画展、奇石展、古邑佗城、恐龙蛋化石展。观看了客家古邑民间艺术巡游,游览了“万绿湖”美景。大会举行了客家学术专题研讨会,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李英在研讨会上作了小组发言,发表了有关客家方言方面的论文,陈延河教授和陈克、钟流镜两位主任也参加了研讨活动。
大会召开之前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向大会发送了贺信和《增城客家乡情报告》。
大会活动期间,在车途中、宴席上、游船上,增城客家艺术团山歌手郭玉芳、曾婷婷分别演唱了增城客家山歌,深受代表们的赞扬。宋振强、罗期明、钟流镜、骆伟权、李金全、夏振新、骆志奋等为大会盛况展现的客家文化,与客家情,民族魂所感动,即席赋诗和作对联、山歌等(内容详见附录),表达对大会、客家古邑河源以及世界客属诚恳真挚的感情。

附录:
(一)大会组委会邀请函
(二)组团参加大会名单
(三)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对“世客会”的贺信
(四)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向大会所作《乡情报告》
(五)王李英关于客家方言的论文
增城代表团部分代表所作的诗词、对联、山歌等作品
1.宋振强对联:
2.罗期明诗词:
3.骆伟权诗词:
4.李金全山歌:
5.钟流镜诗歌:
6.骆志奋山歌:
7.夏振新山歌:

二十三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随想(联1副,诗2首)
宋振强
一、会在河源开
河宽海阔,相逢华夏高鹏聚;源远流长,喜见环球客籍来。二、 参观万绿湖
万绿湖澄碧,鲩条白贰斤。自然生态好,挥笔赞奇珍。三、参观东江百里图
东江百里图,画卷壮怀舒。碧水沿山绕,客家结草庐。
赞世界客属23届恳亲大会
罗期明
这次大会十分隆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宣布开幕,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等嘉宾致辞,特别是听到台湾新竹县县长,世界客属总会会长邱镜淳的致辞,对加强客属文化交流,加强民间往来,沟通彼此情谊,维护两岸客家宗祖认同,与民族的统一大业,大受感动,诗赋二首。
开幕礼赞
江畔平台泛紫霞,恳亲欢聚万千家。花灯竹影流光彩, 客舞歌星唱月华。
古邑情客家亲
         —— 赞台湾新竹县县长,世界客属总会会长邱镜淳致辞
客家人讲客亲缘, 激动情怀万里牵。变地变天心不变,传忠传孝世相传。
河源古邑掀红幕, 新竹高贤进玉篇。两岸和平连骨肉, 五洲处处奋扬鞭。   

赴河源客籍恳亲会途中偶感(10首)   
罗期明
(一)亚运羊城盛典延,河源客籍续挥鞭。恳亲情谊通环宇,狮舞迎宾喜乐天。                  
(二)客籍相逢齐醉乐,恳亲祝愿更繁荣。道旁草绿暖冬里,郊野禾黄丰熟田。               
喜赞勤劳传美德,高歌发奋创新篇。新丰江发明珠灿,粤海城乡光亮天。
(三)古邑河源万绿湖,客家盛会展鸿图。恳亲来往五洲友,联谊交流四海渠。         
经济腾飞歌改革,山城峻拔树楷模。时装朴雅传龙的,风范文明绣锦珠。

咏《东江百里图》
东江百里绘新图,巨幅长箋百米抒。碧水悠悠穿僻野,青山叠叠绕名都。            
先民始创佗城建,后裔承传粤地居。开放更添新活力,谊联八极畅通衢。.               
注:《东江百里图》(原画长110米、高1.2米)乃国家一级艺术师骆文冠的水墨画作品。
咏"客家妹"会徽
客家妹子新形象,目笑眉开披绿装。历尽苍桑纯朴质,迎宾火热奏华章。午宴即席敬酒
乡情浓郁讲真诚.敬酒斟杯随意倾。客籍相逢齐醉乐,恳亲祝愿更繁荣。游览佗城 (诗四首)
(一)清晨车驾赴佗城,迎回青山秀水清。忽听山歌相对唱, 心连盛会客家情。(二)秦朝古邑汉名城,百越遗踪首屈称。四万多人百八姓, 山歌木偶戏传承。注:佗城镇4万多人,179个姓
(三)热情无比客家人,夹道欢迎性本真。狮舞马龙灯景会,和谐民俗艺藏珍。(四)孔子庙前心献香,崇儒教化世提倡。也曾褒贬由人说,我忆童年教有方。
客家联谊佳话多
陈克(创作并演唱)
一路笑声一路歌,客家联谊佳话多。万绿湖边拜赵佗,转去睡目乐呵呵。

参加河源世客会(山歌4首)
钟流镜
一、客家群英聚河源
(一)客家群英聚河源,谈古沦今话发展。条条战线人才众,个个行业齐争先。(二)如诗如画数河源,万绿湖水碧连天。古邑浓情今胜昔,科学发展史无前。二、天下客属一家亲
(一)热情好客客家人,天下客属一家亲。天涯海角情不变,听音就知客家人。(二)淳朴勤劳客家人,团结拼搏最认真。千辛万苦都不怕,五湖四海出精英
参加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山歌11首)
李金全
岭南古邑扮靓装
岭南古邑扮靓装,喜迎世客汇龙乡。世客盛会河源聚,客属亲情永传扬。游万绿湖
万绿湖景好风光,水接蓝天映朝阳,游船荡漾碧波里,游客神怡喜向往。佗城观光
有幸驱车赴佗城,客家亲民夹道迎,越王圣迹传千古,观光代表赞裴声。参观叶绿野画展
绿野河源展画廊,世客代表幸观光。画幅琳廊撩人醉,岭南画派誉名扬。客家文化应弘扬
世客大会聚龙乡,恳亲结谊意情长。共研客家渊源史,客家文化应弘扬。升平世界共繁荣
岭南古邑誉名扬,原始恐龙栖故乡,龙蛋化石多精贵,印证沧桑岁月长。万绿湖景好风光,游人盛赞喜向往,世界和平欣盛世,迎来世客聚龙乡。浓情盛会喜气扬,恳亲结谊意情长,共研客家渊源史,世界客属聚一堂。客家恳亲客家情,客家民系一家人,今日有缘来相会,世界客属一家亲。客家文化要创新,客属同仁共一心,发扬光大创新业,千秋万代来继承。相聚河源客浓情,大会圆满情义深,恳亲联谊谋发展,昇平世界共繁荣。
祝贺世界客属23届恳亲会召开
夏振新
(一)广州亚运志轩昂,全省人民耀彩光。客属恳亲相聚会,河源盛典创辉煌。(二)古邑河源聚一堂,恳亲盛会义深长。客家文化添新彩,世代传薪大发扬。
赴河源23届世客会(诗4首)
骆伟权
23届时客会
恳亲盛会在河源,世界客家庆有缘。共叙改革科技业。同张开放富民篇。充闻古邑雄奇迹,极目佗城翠宝山。彩楼银针编锦绣,岭南开拓顺丰年。古邑演华章
世客恳亲聚一场,千年古邑演华章。山歌动地沤新事,礼炮冲天震玉皇。编舞倾情晖丽彩,史诗博爱焕金光。蓝图美景群英会,宾友重逢醉梦乡。佗城客情浓
恳亲宾客赴佗城,古邑乡亲夹道迎。狮舞龙腾欢庆典,越王胜迹更扬名。锦绣万绿湖
锦绣河源万绿湖,云天碧水展蓝图。彩纶满载恳亲客,同醉瑶池欢乐都。

古邑河源誉名扬(4首)
骆志奋
(一)河源客属渊源长,祖籍三明是故乡。二十三届世客会,世界客家聚一堂。(二)古邑河源是龙乡,恐龙化石不寻常。龙蛋稀少尤珍贵,龙的传人播四方。(三)万绿湖景碧玉妆,龙宫碧海映天堂。恳亲世客情相会,叙旧话新义更长。(四)古邑佗城名远扬,不愧岭南文化乡。姓氏古祠源流远,越王胜迹永流芳。
参加世界客属23届恳亲大会随想
王李英
(一)跨越千年迁徙史,绵延万代客家人。河源今日齐相聚,握手言欢分外亲。(二)千里迢迢为恳亲,重洋难隔客家情。承传发展同谋划,白发青丝献策精。(三)中原文化源流远,风俗优良要继承。盛会年年谋大计,繁荣发展拓新程。附件:

第23届世客会开幕汪洋宣布开幕杜青林叶选平发贺信

深圳新闻网讯 29日晚上,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在河源市隆重开幕,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位客家乡亲齐聚客家古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宣布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发来贺信,广东省省长、第23届世客会最高荣誉主席黄华华讲话。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第23届世客会最高荣誉主席肖扬,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罗豪才,广东省政协主席黄龙云等出席开幕式。
世客会是目前世界上联系最广、影响最大的华人盛会之一,被称为客家人的“奥运会”。1994年梅州市举办了第12届世客会。本届世客会以“古邑情?客家亲”为主题。
29日下午,汪洋、肖扬、罗豪才、黄华华、黄龙云等与参加世客会的客属代表合影留念。
汪洋代表省委、省政府向第23届世客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客家乡亲表示诚挚欢迎,并向全世界客家人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汪洋说,客家人源自中原,在不断辗转迁移过程中,传播了中原先进文化,创造了光辉璀璨的客家文化,涌现出了众多优秀杰出人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客家人远徙异国他乡依然秉承勤劳俭朴、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传统,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创造了许多骄人成就。
汪洋说,南粤大地的开发与繁荣,离不开客家人的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省1000多万客家乡亲奋力拼搏,广大海内外客属乡亲大力支持,推动广东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当前,广东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的关键时期。这为广大客属乡亲施展才华、干事创业、报效祖国、奉献家乡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广阔舞台。希望广大海内外客属乡亲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明朗的夜空下,位于东江与新丰江交汇处的河源文化广场,灯火绚烂、流光溢彩,变成了一个梦幻舞台。21时20分许,汪洋宣布:“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开幕!”
黄华华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客家是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的一支重要而独特的民系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民系之一,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黄华华邀请全球客属乡亲多来广东,增进了解、增进友谊;希望全球客属乡亲推介广东,让世界更加了解河源、了解广东;期待全球客属乡亲多留广东,投资兴业、发展事业、安居乐业。
开幕式晚会“古邑情客家亲”大型歌舞史诗展示了河源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抒发河源人民对天下客家乡亲会聚河源的期盼之情。
随后,举行了富有客家特色的忠信花灯亮灯和焰火仪式。60位嘉宾先后登台,将会场上展示的1000余盏花灯点亮。焰火晚会同时进行,绚丽的焰火照亮了东江、新丰江两江三岸,照亮了东江上游这颗万绿明珠。
全国人大原常委、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台湾新竹县县长、世界客属总会会长邱镜淳等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同志、省有关领导同志、兄弟省(区)有关领导同志和知名客属人士、客属社团团长以及各界群众共约8000人出席了开幕式。

世客会让河源扬名客家世界文/图羊城晚报记者 黄礼琪 通讯员 黄少立 周小燕 刘伟东 吴晃
在23届世客会举办之前,一位在香港商人坦率地说,以前与客家乡亲相聚时,他很少介绍自己是河源人,因为没几个人知道河源在哪里;而现在,他无论到哪里都会说自己是河源人了。
11月30日晚,随着史诗般的交响乐《客娘颂》奏响最后一个音符,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会拉上帷幕。世客会是今年在广东举办的继广州亚运会之后的又一次国际性盛会,河源作为东道主,在数千各国客家乡亲的面前,展示的不仅仅是河源文化、客家文化,更是岭南文化的风采,河源也凭借世客会启程走向世界。
“今夜你是最美的新娘”
这是河源史上最大的盛会。河源世客会有全球20多个国家180客属团体6000人参加,创下世客会历史之最。客家乡亲不乏名流巨贾,76岁高龄的曾宪梓先生坐着轮椅来了,孙中山孙女孙穗芳来了,不少国外的客家乡亲受父辈的嘱托回来了。世客会,已经成为客家世界最热闹的“年景”。
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客家亲人,河源人举办了一台精彩的开幕式《古邑情•客家亲》。刚劲雄浑的《秦风烈》、柔美绚丽的《多彩万绿湖》、情韵悠长的《阿哥等妹妹唔知》,一个个充满浓郁客家风情的节目,营造出或热烈、或凄美、或欢快的氛围,让观众眼前一亮沉迷其中。这台晚会集艺术、历史、民俗于一体,其壮美处宛如史诗,婉约处犹如邻家小妹轻轻吟唱,场景如画,歌舞魅人。
外地的客属乡亲们对这台充满河源客家风情的晚会也满是美誉之辞。网友“摩卡霜冻”还作了一首诗:“今夜,新丰江的碧浪是你的秋波,你的睫毛是璀璨的灯。大红喜字的红盖头轰然被掀开,河源啊河源,今夜,你是世上最美的新娘。”
出席开幕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称赞道:“这台晚会,很完美!”省长黄华华也对晚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六千客家人佗城寻根
11月30日,在客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的佗城,6000人到此寻根。佗城是南粤的圣地。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派赵佗南下建立岭南第一县并任龙川县令。这里有众多不可代替的文化古迹,越王井、越王庙、学宫、考棚、古城墙、古祠堂,古街的一砖一瓦都记录着广东先人初期的历史。然而,这些古迹一度被埋没,学宫破旧、考棚被废、南越王井深藏民居,南越王故居已湮没在居民区。世客会后,这个古镇开始“复活”。
获知6000名参加世客会的客家乡亲到佗城寻根,周围村庄的乡亲闻讯夹道欢迎。在世客会之前,龙川县投入近8000万元修缮佗城。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乡亲看到,南越王井已复原,南越王故居得到恢复,虽然庙堂不再,脚下的泥土也会留着记忆。在佗城,考棚、学宫被修旧如旧,消失多年的古城门也被重修。南越王庙香火旺盛。佗城在册记录的69座祠堂,相当部分年久失修,世客会前,这些祠堂亦被重修。在佗城,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如杂技、木偶戏、山歌等专场演出,仿佛时光倒流,古佗城之繁华再现。
在佗城,不少客家乡亲找到自己的“祖宗”。在刘氏宗祠前,来自日本东京的刘得宽兴奋地说道:“终于找到自己的祖先了。”他说,看到自己姓氏的宗祠就感觉看到自己的家一样亲切。跟刘得宽一样在佗城找到自己的根的人还有很多。
孙中山先人祖居河源
孙中山先生的祖居也被确认在河源。2003年,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博士亲临河源紫金祭祖,时隔七年,孙穗芳博士再次亲临河源参加世客会。孙穗芳女士此行意义非凡,多年来,孙穗芳一直希望在河源安奉孙中山铜像,这次如愿并为孙中山铜像揭幕。安奉在河源的孙中山铜像与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孙中山铜像等身。孙穗芳道出其中的缘故,她说,河源紫金是孙中山先生祖籍,紫金是孙中山先生的先人入粤第一站,孙家族谱有明确的记载,在紫金至今还有孙家第十一代的祖坟。孙穗芳说,她的专著《孙中山家族世系表》记载,孙中山的先祖友松(考)、骆氏(妣),明永乐年间自河田迁至紫金,入粤始祖为孙友松。
据河源市委书记、23届世客会组委会主任陈建华介绍说,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祖居有了定论,这是河源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可以让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和国内外朋友更多认识这段历史。陈建华说,安奉于河源的孙中山铜像头部与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孙中山先生铜像的头部同时铸造,铜像同样为雕塑家尹积昌的作品。
客家古邑孕育人文精神
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是历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最重要项目,是每次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成功与否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是客家文化研究成果的汇聚,更是对举办地客家文化建构成果的肯定。河源客家文化研究自然成为本届世客会的主题之一。
第23届世客会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专家围绕“客家河源与天下客家”这一研究主题,进行了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人员有来自国内、港澳台地区和日本、东南亚各地的专家学者120多人,河源市内文化工作者20多人,共有150多人。可以说,这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大会研讨小组评议人认为,这应该是在大陆举办的世客会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中最成功、最学术化的一次。经过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河源在岭南、客家历史、客家民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河源是“客家古邑”毋庸置疑。
中山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张荣芳说,河源市委、市政府将河源市形象定位为“客家古邑•万绿河源”,这一定位是非常准确的。赵佗确实对客家文化有卓越贡献,“客家古邑”龙川是他开创的,他所率领的中原军民,成为首批客家先民。后来形成的客家民系的若干人文精神,也可以追溯到赵佗。龙川县的建立以及赵佗在此地经营开发,为客家先民和以后形成的客家人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万绿河源让恐龙“复活”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万绿河源给赠与客家乡亲的“礼物”,少不了一场养眼的视觉享受。
20多年前,羊城晚报一支扶贫队来到新丰江水库,记者们目睹新丰江水库之清之绿,情不自禁地叫出“万绿”这个名字,而后以新闻扶贫的方式不断推广这个概念。至今万绿湖已经成为著名旅游品牌。
世客会后万绿湖更是华丽嬗变,万绿湖投资1000多万元改造停车场,工程完工后,万绿湖生态停车场由过去单一停车功能的停车场变成集停车、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停车场。投资2000多万元改造码头景观、台阶、堤坝、挡墙及船艇更新等,改造完成后码头的接待能力由原来的30万人次/年提高到50万人次/年,高峰期可同时容纳40艘大型游船和50艘小型游船停泊,极大地提升万绿湖风景区的整体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在河源,除了万绿湖,世客会推动河源景区全面“改头换面”。
世客会后,河源再添重磅旅游好去处,河源恐龙博物馆正式开馆。这座岭南唯一的恐龙博物馆设计新颖,15000多枚恐龙蛋化石在展厅展出,场面壮观。在该馆大厅一条身长30多米的模型气势逼人,窃蛋龙、霸王龙在林中“狩猎”,而“天上”飞翔着翼龙和鸟龙。来自广西的代表刘异常说,九龙组合让人感到非常震撼。而在恐龙故乡展厅,博物馆用声电控制,让恐龙“复活”,游客仿佛回到侏罗纪。
澳洲纽省客属联谊会会长朱淦福感叹道:“游河源是一次难得的‘美的享受’,天下不敢小河源。”
短时间刷新“河源印象”
短短三天,从远古到现代,数千客家乡亲给河源竖起了大拇指。
数千客家乡亲光临河源,赞叹河源变了,变得靓丽了。老记忆完全被刷新。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说,2003年,她到河源紫金祭祖,当时的河源还感觉在很多方面还待建设,如今城区越来越漂亮。
全球客家崇正联合总会副执行长、祖籍深圳宝安观澜、现旅居马来西亚沙巴州的黄锦文去年来过河源市区,此次故地重游,感觉河源变化太大了。河源借筹办世客会之机修建五路一桥,完善文化设施,不仅使河源城市品位上了一个档次,黄锦文说而且提升了河源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客家文化在世客会上得到集中体现。一些在马来西亚已经失传的客家文化、客家习俗在世客会上得到体现。
据了解,河源市为迎接世客会的举办,两年来共投入4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河源的城市形象,仅“五路一桥”的投资总额就达24亿元,是去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1.2倍。
“低碳河源”让下游人感恩
这次客家恳亲会,有不少来自东江下游的惠州、东莞、深圳乃至香港的客家乡亲,饮水思源,因为这个在东江源头的城市,为保护这一江清水,自己的发展受到很多制约。尽管这次没经济考察活动,来自下游的客家乡亲还是想知道,河源惊艳转身背后的故事。
作为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市,河源在省内属于后发地区。但是,这后发地区却有先进的理念和全省甚至全国领先的产业。当地提出的“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已经成为河源的发展法宝。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河源的发展功能定位为广东的生态屏障,发展方向是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河源如包围在茧子里的蚕,如何破解,如何蝶变?这考验河源人的智慧。
河源生态发展区建设如果走传统的梯度发展之路,必然是越走越窄、越走越艰难;必然是资源和环境的两个代价过大;必然是难以改变欠发达的落后面貌。河源面壁图破壁,提出反传统、反周期、反梯度的“三反”发展思路,在战略竞争中选择反梯度的新能源、新电子、新材料、新医药“四新”产业来主导地区竞争,营造了稳健较快协调发展的“小气候”,探索出一条广东山区市科学发展率先崛起的新路。
世客会留下精神财富
11月30日晚,河源人用充满客家柔情的《客娘颂》交响乐作为世客会闭幕式。
这一夜,河源收到来自客家世界的赞誉和掌声。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第23届世客会最高荣誉主席曾宪梓:河源用两年的时间就做了这么充分的准备,为第23届世客会的成功举办“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舞台”。曾宪梓说,本届世客会吸引了6000名客属乡亲前来参加,是历届世客会最多的一次。这次世客会还吸引了很多青年一辈的客家人来参加,这说明全世界的客家人对客家很有感情,这将有力地促进客家事业的大发展。
世客会的创始人黄石华老先生虽已逾90高龄,这次亲自参加世客会。他说:“河源这一届世客会非常成功,要得益于河源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市人民的支持。这是河源人的骄傲。黄石华老先生认为,每一届世客会,都有进步。但想不到河源承办的世客会为客家历史、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全球客家崇正联合总会副执行长黄锦文:“河源真了不起,城市虽小,气魄够大,办了一届盛况空前的世客盛会。”
印尼客属联谊总会总主席叶联礼:“河源筹备这次世客会非常认真、积极,大会组织工作做得很好。”
广东客属海外联谊会客家文化发展中心的邓健壮说:“出席这次世客会,让我有重返亚运会现场的感觉。从世客会的举办情况来看,河源市做了充分的准备,展示了较高的接待服务水平,可以说是最好的一届世客会。”
说到河源举办世客会的意义,省政协委员、香港福新国际集团董事长、第23届世客会荣誉主席吴惠权说:“世客会的成功举办将对河源产生深远影响,因为有了世客会,海内外的客家乡亲会将河源推介到世界各地,对河源知名度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吴惠权说,成功举办世客会后,河源进一步打响“客家古邑•万绿河源”这张城市名片,必将助推河源经济发展。他表示,今后仍将支持河源各项事业建设,尤其是对河源客家文化建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人脉资源优势,为河源发展出一份力。
梅州籍的刘宇新博士(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宝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说:“全球客属乡亲代表会聚河源这个美丽的城市,大家认识了河源,也必将会推介河源,这次盛会将为河源经济腾飞注入强大动力。”
杨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旭日集团总裁)说:“自己虽然不是河源人,但与其他客属乡亲一样同是客家之子,这次盛会给河源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
会旗交给北海世客会
1971年9月28日,首届世客会在香港举行,一位在香港居住的河源人发起举办世界客家恳亲会,世客会之父就是黄石华老先生。
首届世客会特邀47个国家地区的客属团体250位代表参加。与会代表决议,将此次活动定为“世界客属第一届恳亲大会”,并要求每隔两年轮流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召开一届。
自第一届世客会筹办后,世客会在客家世界、华人世界影响越来越大,至今已经办成国际盛会,其影响力已经超出客家世界。本届世客会有20个国家6000人参加,客家名流云集,华人精英风云际会,本届世客会吸引上百家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云集河源采访,世客会也成为客家地区展示经济文化的最大的平台,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客家地区,各地争相承办。
在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主席团会议上,福建省三明市客家联谊会及印尼客属均向本届大会主席团提出了承办第25届世客会的申请。主席团主席陈建华向主席团提议“2012年在三明市举办世客会,2013年在印尼举办世客会”,提议顺利获得通过。印尼客属代表说2013年世客会的举办地点将确定在美丽的巴厘岛。
24届世客会已经确定在北海市举行。河源市市长刘小华将象征着世界客家精神的世客会会旗交到了北海市市长连友农手中。

河源客家名人
赵佗:2224年前临岭南,建南越国,携中原文化启岭南文明。河源龙川为发迹之地。
韦昌明:唐代,循州(龙川)第一进士,著《越王井记》,京城任职,官至御史。
古成之:南宋广东第一位进士。
连平颜氏:清代,颜氏有“一门三世四督抚,五部十省八花翎之称。”颜希深任湖南巡抚、兵部侍郎等职,其后代在朝廷连任要职。
练恕:清代,史学神童。
阮啸仙(1897-1935),原名熙朝,字建备,号瑞宗,别号晁曦,河源义合下屯村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和早期农民运动的卓越领导人。
萧殷:(1915-1983)龙川佗城人,文学评论家。
冯云山、石达开、孙中山祖籍地均在河源。

历届世客会举办地
首届1971年,香港;
第二届,台北市;
第三届,台北市;
  第四届,美国旧金山;
  第五届,日本东京;
  第六届,泰国曼谷;
  第七届,台北市;
  第八届,毛里求斯首都波累市;
  第九届,美国旧金山;
  第十届,马来西亚沙巴州首府亚庇;
  第十一届,高雄市;
  第十二届,梅州市;
  第十三届,新加坡;
  第十四届,台北市;
  第十五届,马来西亚;
  第十六届,龙岩市;
  第十七届,印尼首都雅加达;
  第十八届,郑州市;
  第十九届,赣州市;
  第二十届,成都市;
  第二十一届,台北市;
  第二十二届,西安市;
  第二十三届,河源市;
  第二十四届,将于2011年在北海市举行。

海内外6000多客家人广东河源共话乡情(记者郑天虹)
新华网广州11月30日电没有签约,没有洽谈,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客家人聚会河源,操着客家语言,只为共话乡情。
    这就是在广东河源举行的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本届世客会以“古邑情•客家亲”为主题。河源是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邑,是目前中国唯一的纯客家地区,拥有350万客家人口。
    世客会从1971年香港崇正总会成立50周年之际为第一届起,到本届恳亲大会,已在全球18个城市共举办了二十三届,其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深远,深受世界客属乡贤重视和支持。
    在世客会期间举办的国际客家文化交流研讨会上,海内外150多个专家学者就客家文化的源流、传承以及现代化进行切磋。一些学者甚至在会上把自己的专著免费派发给参会者,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日后交流。
    本届世客会上,参会的200多个客家社团针对客家文化保护、客家经济文化的研究开发等内容提交了9个提案。
    河南客家联谊会等7个社团联名提出支持“世界客家播迁路”全球文化交流活动。这个活动以提案的形式在上届世客会上确定,即在全球采集客家圣土,打造客家文化标志。
    “世界客家播迁路”活动将在全国客家地区和海外全面展开,以河南客家祖根为起点,跨越豫、赣、闽、粤、港、澳等地,涵盖五大洲近百个国家,将成为规模最大、里程最长,涵盖国家最多的全球性文化交流活动。
   29日举行的第23届世客会开幕晚会以大型歌舞史诗的形式汇集了客家山歌、竹板歌、童谣、花朝戏等各种客家文化形态,把客家人的乡情推向了高潮。期间,不少客属代表点亮了富有客家特色的忠信花灯,在绚丽的焰火下动情颂唱。
    本为两年一届的世客会,从本届开始改为一年一届。本届世客会上,确定了第25届、26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将分别在2012年、2013年于福建三明、印尼巴厘岛举办。

拜谒山歌大师
曾婷婷
客家山歌把我带到舞台上、电视上以及人们的视线里,让我成了地方人们心目中的“客家山歌名人”,甚至是“山歌皇后”。呵呵……美哉、傲也……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在本地上舞台是1993年“炫耀”登场的,后来以一次次特色风格的个人表演、小组表演、双人对唱等,从1992年大学生音乐会的“客家山歌”,到1993年的 《群星熠熠耀荔乡》、《大凳板来大家坐》,再到在2001年带着十多名学生在“九运会”展演、2005年中央4台的走遍中国之增城探秘,2007年中央7台的乡村大世界增城菜心节、2007年的激情广场大家唱、2010年的九艺节……2010年10月第一次登上客家山歌擂台赛-----东莞凤岗主办的“八省客家山歌邀请赛擂台赛”得到的银奖,2010年12月再次参加梅州市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文化节” 山歌擂台赛荣获客家“山歌师”称号。
一路走来,内心深处除了感激就是感恩:感谢一路对我关心和照顾的人。终于在2011年4月再次踏上梅州之路,我参与了一个“高中引进客家山歌教学的可行性”课题,在市领导及课题组长的带领下踏上了客家山歌采风的路。
拜候在两次擂台赛中有缘认识的、1990年评出的山歌大师周天和、余耀南、汤明哲以及客家文化研究专家胡希张等。行程如下表:


时间地点人物
2011年4月15日中午兴宁市径心圩山歌大师周天和
2011年4月15日下午梅州市彬芳大道客家文化研究专家胡希张
2011年4月16日中午大埔县城山歌大师余耀南
2011年4月16日下午梅州雁阳雁南飞与叶剑英故居
2011年4月17日上午梅州市内山歌大师汤明哲

4月15日早上7:10来到增城市教育局门口等待出发,见到一些熟悉和一些陌生的组员,共11人上路,汽车呼啦啦的上了高速路。也许俗话说得对“树木抽茵人眼睡”,在车上的人都昏昏欲睡,有山歌表达:“飞车人睡枉游春,行程匆匆睡昏昏。青山绿野溜两路,梦过一村又一村。”
12点多就到了兴宁市区下高速,因为是搭载了旅行团的车,导游小姐是梅州市派来的,在兴宁接头。一位客家妹子走进了我们的团队:“汽车嘟嘟到兴宁,导游小姐客家人。平凡朴素客家妹,少有斯文相貌平。”
……既然是在兴宁,自然就会想起一些朋友,歌剧团的刁焕东是不可免的咯,因为他来过我们家乡演出,也算是有点交情,也想让组员们见识一下“专业演员”的风采,经过联系,他很快就过来了,不失所望,他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一个 “高潮”,饭后给我们演译了被纳入“非物质文化”的兴宁石马山歌、罗浮山歌、罗岗山歌等具有代表意义的山歌:“首站见到焕东兄,容光焕发好春风。
山歌多首唱紧出,美味佳肴在其中。美味佳肴在其中,听哩山歌一身松,领导组员齐学唱,餐馆猛吹山歌风。”
接着由焕东兄引领我们到了著名的客家山歌录制的红星公司销售门市部,摆在面前的是山歌的海洋,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客家山歌VCD\CD\DVD碟,应有尽有,眼花缭乱,不知如何挑选,爱不释手,当时就是羡慕那里的售货员,呵呵,那叫幸福---大饱耳福:“走进山歌太平洋,山歌碟子一行行。琳琅满目难选择,真想做个买碟娘。”“真想做个买碟娘,夜夜山歌当眠床。餐餐山歌来绑饭,日唱夜唱命较长。”
如果不是要赶到周天和大师家里,可能大家如饥似渴的还不想离场,我们各自挑选了一些就匆匆离去……从城里到径心圩有40分钟车程,虽然有点颠簸,还算顺利,到周大师门口只见其手持拐杖,看上去满脸红光,事实老人家是血压高的表象。见到我们的到来他很是高兴,一代山歌宗师的人生里不求什么荣华富贵,他要的是一种认可和尊重:“大师家中闹洋洋,来到学生一大帮。大师点点又算算,春色满脸显健康;春色满脸显健康,山歌出口亮间房。亲笔题字来鼓励,鼓励山歌进学堂;鼓励山歌进学堂,送来书籍送文章。相机留影笔留墨,感动学生泪两行;感动学生泪两行,祝愿大师身健康。山歌创作有希望,山歌路上有蚕桑。”
为了不过多打扰大师,我们20分钟左右就离开了。上路直往梅州市区,在周大师家时,客家研究者原梅州市中共组织部胡希张部长已经来电话咨询什么时候到了,毕竟是有名望的人,时间观念强,责任心也强,我们很是感动。在路上,也许是受到周大师的感染,同行们主动要求学唱山歌,这对我而言“正中下怀”。要知道孤掌难鸣啊,如果只有我一人在唱是很没有意思的,巴不得人人会唱。一首客家山歌号子《有好山歌溜等来》打开了学唱的局面,响彻车内外……
哦嗨……咦溜嘅阿叔哩,有好山歌啊……你都溜啊溜等啊来哟……
音乐老师就是有素质,一开腔就是“字正腔圆”山歌味道十足,不用费神就学会了,年轻的声音,甜甜的,没有做作,只有真诚,我心里怀着的希望突然实现了,开心得无以言表:“有好山歌溜等来,旅游车上搭歌台。甜甜歌声飘一路,绕绕韧韧显歌才。”“绕绕韧韧显歌才,音乐老师上歌台。声音自然已经好,随口一出溜等来。”“ 随口一出溜等来,传统山歌来做媒。哦嗨一声歌开路,流行山歌来作陪。”“客家阿妹学唱歌,传统流行种类多。客家人来系有料,料字唔会唱成科。”
不知不觉我们在歌声中来到了梅州市区,因为来过也就是轻车熟路了,直接来到胡希张部长家里,胡夫人很是热情,因为人多,她就张罗着把家里的所有椅子搬出来让大家坐。我们组长和几位领导已经迫不及待得想向胡部长“靠拢”了,这位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不是吧,我们见到的却像是一位精力充沛、谈笑风生的中年男人:“众人来到胡部家,谈笑风生笑哈哈。英姿飒爽讲文化,传统山歌发新芽。”“传统山歌发新芽,客家文化开新花。客家文明千年论,学者胡部顶呱呱。”“晚上同桌聚一餐,高谈客家文化观。客家文诗随口出,山歌情谊永不断。”“山歌情谊永不断,两地客人共尽欢。客家山歌爱发展,教育路子爱开宽。”
餐席中还特邀歌友梁师,第一、二代山歌师,民间山歌表演艺人,它讲述了山歌在他人生路上的“给力”,他说“山歌是我的技术,是我养家活口的生活来源,当年……”他的经历丰富,妻子认为他没有出息,抛下三个孩子离他而去,一筹莫展的他硬是把山歌当技术学下来,以此为生计。一唱就是几十年,现在孩子长大了,他就以山歌作伴陪自己度晚年:“原本系只穷阿哥,穷途末路冇老婆。子女几口爱养大,好得养人嘅山歌。”“阿哥至今单雕哥,唔系冇钱娶老婆。唱起山歌多靓妹,一人唱来万人和。”“客家山歌特出名,甜酸苦辣还有咸。
肚肌用来当饭吃,口渴当水也清甜。”
一个饭局在一片喜气洋洋中结束。
好好休息一夜之后(其实我没有休息好,也许是兴奋吧),第二天一早,8点就吃早餐出发到大埔县,原本以为大家早上乘车会昏昏睡,结果大出意料,呵呵……同志们雄赳赳的,一上车就想着唱山歌,我被感染了,也没有睡意,十一点到了目的地,在大埔的武装部旁边的酒店里见到了余耀南大师,也许是家事让他显得憔悴:“耀南大师歌唱家,慈眉善目倚沙发。喜迎远方稀客到,山歌嘹亮开心花。”“山歌嘹亮开心花,大师竹板顶呱呱。学徒只只想学习,又是捉来又是抓。”“又是抓来笑哈哈,展演记录开心花。大师又将山歌唱,山歌句句人赞夸。”
离开了余大师家,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梅州的标志性旅游区“雁南飞”:“雁南飞处好清风,树树丫丫挂灯笼。红红绿绿招人爱,客如云来如茶丛。”“客如云来如茶丛,日照新人影照中。欢欢喜喜成双对,恩恩爱爱过百冬。”“草香飘飘雁南茶,擂茶香沁千万家。风景如画销魂意,游人留恋尽赞夸。”
之后我们来到了民族英雄叶剑英故居,深入了解一段历史:“一代英雄叶剑英,国家军队领导人。国防部长佢先做,客家风采耀人民。”
六七点回到梅州已经是有点累了,大家各自收拾自己的情绪----休息。当天晚上就电话约好汤明哲大师早上见面,大师很爽的答应。第二天一早就在酒店见到了汤明哲大师:“酒店见到汤大师,大家欢喜乐滋滋。大师来把山歌唱,人人听到笑嘻嘻。”“人人喊佢山歌汤,一讲山歌开心肠。山歌文化佢传播,五湖四海山歌扬。”
离别了汤大师,我们一路欢笑伴歌声,愉快的完成了此次采风:“客家文化美名扬,客家山歌表衷肠。采风路上多收获,客家山歌进课堂。“












赖际熙客家学论著研究
刊于2010年12月3日《增城日报》文化探源之二十六
赖际熙《崇正同人系谱·卷一源流》
赖际熙编著   张卫东、刘丽川注释
编者按:为配合香港崇正总会之创建,自1921年始,赖际熙先生用时5年纂成十五卷本鸿篇巨制《崇正同人系谱》,此乃崇正总会之精神栋梁,更是现代客家研究奠基之作,在海外影响巨大。因发行所限,海内知者甚少。1951年马来亚《吡叻客属公会开幕纪念特刊》所载赖际熙《客族源流》,即《崇正同人系谱》之第一卷《源流》。赖先生原作为文言,无标点。《特刊》加了句读标点和一些小注。新加坡谢佐芝先生编撰、1990年出版的两大本《世界客属人物大全》,再予转载(下称《谢本》)。赖氏《源流》约5500字,文史信息量极大,今日读者仍值得一读。然转抄编印所致鲁鱼亥豕讹误遗衍甚夥,难以卒读。今深圳大学张卫东、刘丽川教授取赖氏原作,重作校点,重分段落,并随文加必要脚注。原著之双行小注,移为尾注,标明“原注”。本报将赖氏《源流》转为简体,自今日起,分10次连载,以飨读者。赖际熙乃中国最后一届翰林、国史编修,知识渊博,文笔优美,言简意赅,读者不妨作为一部不可多得、令人倍感亲切的乡土教材,一睹为快。



赖际熙《崇正同人系谱·卷一源流》(之一)
   赖际熙撰       张卫东 刘丽川校点注释
中原南暨①,岭海丛阻,人民蕃殖,渐被之序,赣为先,闽次之,而粤为后。
考粤字,古通越。《史记·南越闽越列传》、《汉书》皆作粤,其地域概诸五岭之东南,袤延禹甸②扬、荆、梁三州,壤接吴楚。特未有吴楚,先有越。越之封,自夏少康③。史言禹葬会稽④,太康以后,岁弗及祀。少康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以奉禹祀。即以于越之名,名其所封。国都会稽。厥后其裔蕃殖⑤,遂以国为姓。
考《禹贡》九州⑥,惟冀、兖、青、徐、豫、雍六州,号称诸夏⑦。其凭江之扬、荆、梁三州,胥为蛮荒⑧。于越封此,其断发文身、披草莱而邑之。洎禹格三苗⑨,迁其酋长,不令再统苗民。禹之声教,由是南暨。而其时水土既平,炎黄之裔,中夏是居,未遑向南拓殖⑩。三苗酋长,虽经放逐,而其民仍散布于扬、荆、梁三州,漫无统率。少康封弟于越11,既以奉禹祀,即以统苗民,初不必有拓殖远略。而新种入,则旧种衰,古今通例。自越封后,历夏、殷及周,岁纪千五百余,其中繁衍之概,殆可想见12。至勾践治吴13,为志生聚教训之效,越族日蒸蒸矣。此越族之所自始也。
《周官·职方氏》定荆、扬地域14,界并吴越。《史记·吴泰伯世家》称:泰伯逃奔荆蛮,号句吴。荆蛮人义之,从而归者千有余家。此即越族之蕃滋。当殷末周初已如此也。越自勾践蹶吴以兴,阅七世至无疆,乃见灭于楚。然国灭而族不灭。史称越国灭族散,滨居江海,自为君王,以朝于楚。可见大江南北,越族实占重要之地位,而递衍之迹,可寻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①   暨,到,至。
②   袤延,犹延袤。伸展延续。禹甸,《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毛传:“甸,治也。”本谓禹所垦辟之地。后因称中国之地为禹甸。
③   夏少康 少康,又名杜康。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兴夏朝,在位二十一年。复国后能勤于政事,讲究信用,致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
④   会稽,在今浙江绍兴。
⑤   厥,这,那,此。厥后,即此后。
⑥   《禹贡》是《尚书》之一篇,全文仅有1189字,篇幅虽小,却是先秦最富科学性的地理著作。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
⑦   诸夏,指区别于戎狄蛮夷这些周边少数民族的各个华夏族诸侯国。
⑧   胥,音xū,皆,都。
⑨   洎,音jì,及,到。禹格三苗,帝禹部落联盟进攻三苗部落联盟。格,击,打,伐。传说中黄帝至尧时代的古族名,又称“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舜禹
⑩   中夏,即中华。未遑,没有时间顾及;未及,来不及。
⑪    于越,一说为少康庶子。见上文。
⑫    殆,大概,几乎。
⑬    原文“至勾践沼吴”,沼,治之讹。
⑭    《周官·职方氏》即《周礼·职方氏》。职方氏,官名。掌地图,辨其邦国、都鄙及九州人民与其物产财用,知其利害得失,规定各邦国贡赋。

刊于2010年12月21日《增城日报》文化探源之二十七

赖际熙《崇正同人系谱·卷一源流》(之二)赖际熙撰 张卫东 刘丽川校点注释
逮秦主中夏,略定扬、越,已置郡,而以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杂处,直不啻五岭之墟①。若但有越族而无他族,想其时,三苗踪迹,已驱而入山深入林密矣。②窃思当时越族发育之气势,必有非常伟大而迅速者。《汉书·地理志》云:今之苍梧、郁林、合浦、南海、交址、九真、日南,皆越分也,③其君禹后④。此足见越族不止繁殖于江滨,而且蔓衍于海徼,⑤其大正不知纪极也。⑥又南越王尉佗列传⑦云:秦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佗,语曰:秦为无道,豪杰畔⑧之。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⑨人相辅,可以立国。则秦时更有中国民族⑩入越,而越族正不必尽禹裔也。然其同为中原世族之遗传,则一也,而非二也。
汉遣陆贾使越,立赵佗为南越王。诏令和集百越之义,11以越土广而民众也。然赵佗为中国真定人,越族为中国神禹裔,皆客也,非其原民也,客而后衍为越族也。可知吾先民皆本越族拓殖而来,后民则胥由中邦南徙而至。旧典彰彰,可悉数者矣。操吾系语音在粤之最先者,厥为南、韶、连。南、韶,秦属长沙郡,汉属桂阳郡,至隋改隶广州。先民之来,其最彰明较著者,则为周时之梅鋗、汉时鋗将庾胜兄弟。传称鋗之先世,为越王勾践子孙,因国灭于楚,避楚走丹阳皋乡,更姓梅,因名皋乡为梅里。12周末散居湘沅,及秦并六国,又至皋乡,踰零陵,至南海台岭家焉。民因呼台岭为梅岭。传又言:秦乱,鋗将兵归长沙王吴芮,从诸侯灭秦,以功封十万户,为列侯,食台以南诸邑,谓之台侯。后从汉高入武关,而留其将庾胜兄弟居守台岭,故梅岭又称大庾岭。今始兴、曲江、英德之间,多其子孙。其连阳民族,亦与南、韶连镳接轸13。此吾粤北江之先民,原为越族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①   啻,音chì,但,只。不啻,不只。墟,集市。
②   原注:《国策》吴起对魏武侯曰:“昔三苗之民,左彭蠡,右洞庭”。今查《战国策·魏策二》载吴起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又《史记·吴起列传》:“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已驱而入山深入林密矣”,谢本作“已驱而入深山密林矣”。
③   越分,越之分野。分,分野,范围。
④   禹后(禹後),大禹的后人。
⑤   海徼,近海地区。徼,音jiǎo。
⑥   纪极,终极,限度。
⑦   见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
⑧   畔,通“叛”。
⑨   中国,即下文所谓“中邦”、今所谓“中原”。下同。
⑩   民族,这里指的是民众族羣,不同于我们现今所谓“民族”(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⑪       文“诏令和集百越百之义”,第二“百”字为衍文。《史记·南越列传》云:“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
⑫       原注:《越绝书》亦云:传闻越王子孙在丹阳皋乡,更姓梅。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谓:“越人以文事知名,自高固始;以武事知名,自梅鋗始。”把梅鋗与公元前355年楚威王灭越后起用的国相、原南越人高固相提并论,可见其名声之大。
⑬       镳接轸,又作“连镳并轸”,犹言“并驾齐驱”。


刊于2011年3月23日《增城日报》文化探源之二十八
赖际熙《崇正同人系谱·卷一源流》(之三)赖际熙撰    张卫东 刘丽川校点注释
至唐开元,名相张文献公九龄之族,则以范阳世胄①来居曲江。此又中邦明德之裔②,而为吾系后民之达人也③。而东江后民,则以南齐时程旼之居程乡为最着。考平远令李允懋为旼传④,言其丁晋社己屋⑤,羣雄角逐之会,以隐为高,避居之里,名曰程乡,称处士焉⑥。而程乡置县,亦实以旼得名。志称历宋及齐,乃分揭阳县地置县,即思旼德,名为程乡,事实昭然,互证皆合。⑦夫旼丁晋社己屋而隐,是必亦随东晋渡江而来。志着为义化人。今旼后所居乡,尚称义化乡。惟考今大埔及梅州附郭,当东晋义熙九年,曾析揭阳县地,合置义招县,与旼之隐程乡不相先后。古程乡、义招,均壤邻今汀、赣部分,即其来之所经,非其来之所自。程乡,居梅江上游,阮元《广东通志》作今镇平、平远地者是。以程乡名,颇与以梅名里、名岭同。至以乡名县,其潜德幽光,炳千古矣!其次为循、为梅,宋·王象之《舆地纪胜》⑧有“循、梅、新化,说着即怕”之语,以其为瘴乡也。然循州隋置,秦汉时属南海,其县博罗,宜有越族为其先民。龙川,亦秦古县,乃至唐长庆中,始有韦昌明以文学名,进士及第。是或山僻之区,开化不无稍后。而其为先客、后客,亦较难分。惟若梅州,则在唐时有闽僧潘了拳,入梅江中部之阴那山结茅,此必其间已先有居人矣。
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①   范阳,所辖区域历史上多有变动,唐代在涿州。世胄,世家子弟,贵族后裔。胄,音zhòu。范阳一带,史上乃诸多名门望族发祥地。两晋时期,这些望族南渡后,仍多以范阳为祖籍,或称“范阳世胄”。
②   中邦,中原。
③   达人,通达之人。
④   清嘉庆《平远县志》载:李允懋,字勉叔,号三浦,福建莆田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至天启元年(1621年)任平远县知县。
⑤   丁,遭逢。社,土神;稷,谷神。以社指社稷,借指国家、朝廷。晋社己屋,指西晋朝廷和自己屋舍。西晋末年,遭逢永嘉之乱,中原士民国破家亡大举南徙,程旼率家人及同族几百人由河南辗转来到梅州平远县。宋·宋祁诗云:“衣冠昔奔波,晋社亦中徙。”
⑥   处士,读书人居家不仕,隐居的人。
⑦   原注:诸载记谓旼生于南齐,历梁、陈而行谊大着,迄隋义宁初卒,年九十余。恐有错误。考旼有二子,习静,长寿至百余岁。卒于隋者,或其子也。今注:《广东通志》程旼列“广东八贤”之一。据余蔚文《世界客属名贤程旼》,旼有三子,次子仲材享年100多岁。
⑧   《舆地纪胜》,南宋中期的一部地理总志,王象之编纂,200卷。《自序》云:此书“以郡之因革,见于篇首,而诸邑次之,郡之风俗又次之,其它如山川之英华,人物之奇杰,吏治之循良,方言之异闻,故老之传说,与夫诗章文翰之关于风土者,皆附见焉。”后人以其详赡分明,体例谨严,考证极其核洽,誉为南宋全国性总志中最善者。

文化探源之二十八
赖际熙《崇正同人系谱·卷一源流》(之四)赖际熙撰    张卫东 刘丽川校点注释
迄五代南汉主刘晟①,更以为边防重地,始置敬州,封其子崇兴为梅王。宋平广南,爰改名梅州。州治在今松江下寨,城池故址犹存。其土著号曰“輋人”②。或即原始土人,抑为越族先民,未敢遽断。而要非③梅州客族所自祖。考梅州,即松江一带地域,北与汀江壤接;稍西,亦与贡江毗连。大抵此间客族所祖,皆由宋南渡、再从赣、汀转徙而陆续来者。史称宋末文丞相天祥率师勤王,曾由虔④复梅,招集义兵,客户从之,遭元屠戮,仅余杨、古、卜三姓,是为梅州先客之孑遗者⑤。又土户輋人,则当元至正间曾啸聚海塘为寇,招讨使陈梅尽歼之。是所谓主户当无留余。明初,潮州尚设輋官,而程乡已无,可为明证。据此,则梅州民族,当宋末元初之间,曾经一度更嬗而能为今兹之繁盛者,殆由元、明以来始,再从汀、赣二州源源而至。是则此为“后客”,宋以前为“先客”,且完全为“客户”而无所谓“土户”也。若今镇平,则为自汀来粤之总汇;若今平远,则与东江上源之和平、长宁近接,而为自赣来粤之分支。后客之来自汀、赣,殆如河源之重见积石⑥,故老犹能历历道之。又循、梅瘴疠,与潮州同。惟在唐则潮有韩文公之谪,在宋则循有苏东坡之谪、刘元城之谪,而较之程乡,在唐时尝为张九龄公足迹所至,因有相公坪之记实者。其开辟之先后,亦大略可覩⑦矣。
_______________
注释:
①   五代南汉中宗刘晟(920—958年),943-958年在位。晟,音shèng。
②   輋,又作畲,音shē,“畲族”的“畲”。原注:輋,音畬。今畬坑,即依音改字者。
③   要非,犹言总不是。
④   虔,原注:即今赣州,贡江在焉。
⑤   原注:州人相传“未有梅州,先有杨、古、卜”即本此。
⑥   河源之重见积石,郑观应《盛世危言·治河》:“河水发源昆仑之墟,伏流数千里,涌出地上,汇为星宿海,至积石流入中国。由积石而东北而南三千里至龙门。” 河源,黄河之源头。这里借指湮灭之历史。
⑦   覩,睹之异体。

增城抗日山歌研究
抗日山歌开启了客家山歌一个新的传统
华南理工大学 谭元亨
客家山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瑰宝,其流行面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民歌所不能比的。这在于,客家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令这样一种民间艺术不同凡响,但更重要的是,客家山歌,每每是脱口而出,为合时而唱,与时俱进,从而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增城文化名人李旭初的抗日山歌,占有一席独特的、重要的地位。
从传承客家文化而言,这些山歌的用语、格调,都是非常传统与古朴的,如用“佢”,即客家的他,也是古语的“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又如,“鬼柬忙”,柬,即一样,这样之意;气虾气急,即上气不接下气;牙牙细仔,即小孩子;“等阿娘”,客家话称母亲为阿娘;“走担脚”,即挑担走圩头;“叫爷叫哀”,哀系母亲;斟一斟,即亲一亲;……象“佢喊打来涯喊当,一味烂打佢就慌”,就把客家口语带进山歌,颇有表现力。
在表现手法上,赋、比、兴,不消说了,我们读《郑贵章烈士殉职一周年纪念》也好,《致贵章小学第一届同学》也好,还有《张老伯》、《村妇谣》、《儿童节》、《牛牯自唱》、《孤儿》这样的长篇山歌,均发现每四句一节,均是用“顶真”的手法,把下一节的四句带出来。一首长歌,每节用顶真,殊为不易。但用这一手法,无疑更琅琅上口,易于衔接,更便于背诵,读了上节,便联上了下节,好记,好读,好唱。所以,李旭初这么写长歌,当是用心良苦。
与时俱进,为合时而著,李旭初的山歌,均是为抗日战争而写的,有纪念抗日英烈的,有讴歌百姓参战的,更有专题为“抗日山歌”,这无疑是一种创新,众所周知,凡是写当下的历史,每每难以运用传统的语言、手法,但李旭初却把两个方面结合得很好,令百姓喜闻乐见,从而很快地流传开来。他无论写老人、写村妇、写儿童,哪怕是孤儿,都紧扣抗日这一主题,写得荡气回肠,或写得哀恸感人……时下人认为,要追求时兴的东西,就不能不舍弃过去传统,但李旭初以自己的山歌雄辩地证明,只要有心,传统与现代是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有所创新,一样出色,一样有底蕴,一样能跟上时代,从而成为新的传统,流传后世。
可以说,“抗日山歌”开启了客家山歌又一个新的传统,赋予客家山歌新的生命力,对这一文化遗产,应当更深入地加以保护与研究,丰富客家山歌的内涵与表现力,使之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谭元亨教授是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2009-9-3
增城八年抗战绚丽壮阔的画卷
光芒永放的史诗
         ——拜读李旭初抗战山歌
深圳大学 张卫东 刘丽川

我们不是增城人,也没有专门研究过增城的抗战史,然而,当我们一口气拜读了《增城现当代文化名人李旭初的山歌与诗歌精选专辑》,就好像一幅绚丽壮阔的增城人民抗战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一座耸入云霄的增城人民义无反顾、奋勇杀敌的历史丰碑,在我们面前赫然矗立,永放光芒!
客家抗战山歌各地皆有,但李旭初抗战山歌无与伦比。
说起客家抗战山歌,闽粤赣革命老区可以说各处都有。不说别处,就说我们深圳,深圳的龙华。龙华是客家人为主的一个革命老区,当年东江纵队在龙华建立根据地开展抗日斗争。这里亦曾产生了不少抗战山歌。相传,龙华有一对情侣,在东江纵队北撤前夕,情郎参加了队伍并马上要随军北上,情妹却留在当地继续开展斗争,临分手时双双唱起了心中的歌:
哥去北上妹在西,南北战场共红旗。
赶走日寇打胜仗,回家团圆食荔枝。
白石龙村是当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队领导机关和后方办事处所在地。在那个年代,白石龙人民创作了许多抗日山歌,至今仍有传唱:
羊台山下白石龙,游击队员显威风;
组织人民拿刀枪,打垮日军立战功。
1941年,这里上演了举世闻名的抢救文化名人的壮举,茅盾、邹韬奋等一大批文化人在东江纵队的掩护下,从香港来到羊台山下的白石龙村,隐蔽住了下来。当时,白石龙人民拿出自己充饥的口粮,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那时,白石龙的人们传唱着这样一首山歌:
榄子打花花串花,革命军民是一家;
保护同志是本分,天大险恶也唔怕。
此外,在龙华还流传着许多有关东江纵队抗日斗争的客家山歌,如:“军民团结齐武装,齐心合力打东洋;村民出粮又出力,支援部队保家乡。”“羊台山来高又高,铜墙铁壁筑城堡;东纵抗日根据地,消灭鬼子好前哨。”等等。
据石岩街道上屋社区退休干部叶恩麟和塘头社区居民、“石岩客家山歌王”池官华等多位老人回忆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羊台山游击区游击队员用石岩客家山歌号召民众鼓舞斗志,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反动派。例如:“民众奋起逞豪强.全民皆兵练武装。拿起刀枪和矛剑,誓同鬼子拼一场”。
在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客家山歌流传于这里客家人居住的各个社区。2007年,石岩山歌先后被列入宝安区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圳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石岩有“客家山歌王”之称的七十高龄的池官华分别被命名为宝安区、深圳市以及广东省石岩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
比较各地客家抗战山歌,就现今遗存而言,无论是质还是量,李旭初抗战山歌都是无与伦比的。一般而论,好的诗歌,要求感情浓烈、想象丰富,形象鲜明、意境清新,抒情叙事、浑然一体,感物即事、自然流畅。李旭初抗战山歌,不仅是一般地符合这些要求的优秀诗歌,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增城人民八年英勇抗战全景全方位全过程的史诗,是一位有文化有民族情怀的战士兼诗人情不自禁的讴歌,每首诗,不论长短,常常是对一人一事的即时速写,然而汇到一起,就构成了那个时代全景式的描绘,既有大手笔写意,更有极其精致的工笔,所以,读着这些诗篇,就像搭上了历史的快车,通过时间隧道,回到当年,进入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有如亲临其境,一切一切,皆历历在目、可望可即:日寇的暴行,民众的苦难,烈士的英姿,战火的硝烟,村妇的吟唱,孤儿的控诉,儿童节日立志,师生相约抗敌,红旗漫卷鱼头岗,官塘斩得鬼子发惊狂……从这面历史后视镜中,今人能够看到、想到、体会到、感受到的真是太多太多了!
李旭初抗战山歌,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当年动员群众,而今感染读者,都是靠了这种力量。这种艺术感染力,正是来源于诗人一腔爱国激情加上熟练掌握并成功运用的具象表现手法。
像上文引述的深圳石岩抗日山歌,大多是“革命军民”、“游击队员”的概念形象而少具体形象,因而可以说是比较抽象的,可以借用绘画名词,称之为“招贴画”、“宣传画”式的作品:
羊台山下白石龙,游击队员显威风;
组织人民拿刀枪,打垮日军立战功。
而李旭初抗战山歌,则是有具生动体形象的,甚至是有名有姓的,有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等等相关的历史要素,是纪实的,皆真实可考,但又不是流水账式的大事记,绝无标语口号式的痕迹。李旭初抗战山歌创造的是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让人过目不忘的艺术形象。例如:“八月十五好月光,我军来去摸官塘。大刀来配手榴弹,斩得鬼子发惊狂。”仅四句28字,就生动地描写了一场战斗。又如《男扮女装》也是四句28个字,描写了男扮女装的巧妙与效果:“鬼子想要花姑娘,妻子要我扮女装。男人扮作女人样,裤头带下捏短枪。”写的是一对恩爱小夫妻,分析并抓住鬼子的弱点,共同策划,将计就计,将敌人置于死地,这种戏剧化的生动描写,将增城抗战军民的大智大勇和必胜信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生动具体、充满生命力的典型艺术形象,在李旭初抗战山歌中随处可见,成为令人喜闻乐见的艺术特色。
    美术绘画有一种讲究,叫作“具象表现”。说的是,在描绘具象事物时运用了抽象表现的思维方式,这种抽象是局部的,是有很多个抽象体组成一个具象的表征。也可以说,具象表现绘画是指以具象为载体,表现作为手段,注重视觉对事物的真实捕捉,追求精神的真实表述。它讲究认真观察真实的事物,注重表现视觉之实在和精神的真实完美统一并使之成为作品的特征。这里具备了重要的主观因素,又同时以认真地细致入微地观察现实生活为前提,使作品具备客观真实、又让它自然真实地承载时代精神、文化意境。李旭初抗战山歌,就像一幅幅形象与精神高度统一的具象绘画作品:有烈士,有农人,有牧童,有老伯,有干部,有战士……各届社会人士,个个形象生动精神饱满,几乎都有工笔描绘,例如烈士郑贵章“使支左轮闪闪光,带着兄弟到前方,肩头挂上千里镜,转战增城各战场”,我们相信,若是雕塑家们读了,很快就可以创作出高大威武、栩栩如生、令人景仰的“郑贵章烈士塑像”;像《村妇谣》,写一善良勤劳的年轻村妇,由恬静欢快的农家乐,到目睹日本鬼子奸淫烧杀,到积极参与抗日活动和文化学习,由一个不自觉的农妇,成长为懂得动员群众、誓将抗战进行到底的未穿军装的战士,如果画家读了,围绕这位村妇,可以构思并画成引人入胜的连环画、动画片。像《孤儿》的自唱,像拟人的《牛牯自唱》,也都有如引人入胜的连环画、动画片,而且都非常自然地落脚在全民动员“打日本”:“真想保人保家畜,请你大家拿起枪”;“只要一天儿未死,报仇雪恨在我身”!真实的人物形象,顽强的抗战精神,就是这样水乳交融、自然包容,读之于口,视之在目,动之于心——这就是李旭初抗战山歌的文学魅力与艺术感召力!
一句话,李旭初抗战山歌,是增城人民八年抗战绚丽壮阔的画卷、光芒永放的史诗,是增城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年为抗日军民喜闻乐见,今日仍能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完全赞同为之申请并使之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9-16
涯 今 来 赞 李 旭 初
                  —李旭初诗歌读后感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陈延河
(一)增城历代名人多,涯今来赞李旭初。 吟诗作对千百首,尤其擅长写山歌。(二)尤其擅长写山歌,客家韵味满山坡。宣传抗日保家国,一片丹心照山河。(三)一片丹心照山河,革命唔怕路坎坷。真情山歌心口出,乡谈土话耐琢磨。(四)乡谈土话耐琢磨,莳田总爱有割禾。好彩留本山歌集,文化遗产树一棵。(五)文化遗产树一棵,先贤山歌后人和。靓歌化作春风雨,丰收果实一箩箩。

具有长久历史价值的客家山歌精品
                        —-李旭初抗日山歌读后感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 王李英
李旭初老前辈是增城福和花山村人,增城师范第一届毕业生,曾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十一中队政治员,福和贵章纪念小学教导主任,福和中学校长、增城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增城县第一届委员。他在战斗的第一线,随身带着木头箱子,边行军打仗边写山歌;同时通过办夜校、演话剧、唱山歌等多种形式宣传抗日,鼓舞群众斗志,增城、博罗、龙门、从化、番禺等地都留下他的革命足迹和亢奋歌声。他一生写诗(含山歌)三千多首,曾油印山歌集多本,可惜没能全部保留下来。1986年,在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府领导的关怀下,县文联编印《李旭初诗歌选》收编作者的诗歌、山歌共61篇,186首。2009年7月2日《增城日报》挂绿副刊刊载了《增城现当代文化名人李旭初的山歌与诗歌精选专辑》,这一专辑收入了李老前辈所创作的30多首100多篇山歌与诗歌。下面谈谈本人对李老前辈抗日山歌的读后感。
我们知道,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八年,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拜读完李旭初老前辈的抗日山歌,我深深感到,这是产生于伟大历史时期、具有长久历史价值的客家山歌精品。
为什么说是精品呢?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李老前辈的抗日山歌,正是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政治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客家山歌精品,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长久的历史价值。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感受:
一、从题材看,是增城人民八年抗战的伟大史诗
首先作者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揭露了侵华日军的罪恶行径。作者的故乡福和是日军侵华的重灾区,日军烧杀抢掠,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福和区大部分建筑物被焚毁,圩镇被杀害数百人,其中官塘村被屠杀的村民有128人。另有不少村民受到严刑拷打,妇女被奸淫。作者在1941年作的《掩埋焕玉叔有感》中描写了全村190多间房屋被烧毁,父老8人被抓去严刑拷打,焕玉叔被活活打死“草席裹尸村边葬,高山垂首鸟哀鸣”的惨状。1942年作的山歌《村妇谣》中写道:“最恨近年日本鬼,入来中国当豺狼。”“几多儿女受灾殃。到处奸淫我妇女,又奸又打当牛羊。”在1942年作的《儿童节》中写道:“儿童凄惨更加重,几多走难打失踪。几多惨遭敌机炸,叫爹叫娘真惨痛。”“几多花衫血染红。几多父母被打死,原本娇儿变难童。” 在《张老伯》中写道:“最惨住在敌占区,纵然唔死脱身皮。白日敌来容易走,最怕半夜捆棉被。”“跟等走上山坳去,气虾气急难支持。” 在诗歌《李利华遇害感怀》中,揭露了日军杀害李利华及6名群众(其中1名孕妇)造成七尸八命的残暴行径。在1943年作的山歌《孤儿》中写道:“哪知一到我五岁,日寇害死苦命人。”“遗下孤儿难舍情。半夜醒来摸一下,单见枕头不见人。”“单人只影更伤心,婶仔听到就呻吟。她说妈被强奸死,途中遭遇鬼子兵”、“一群野兽都奸淫。你妈拼命来抵抗,刺刀底下就亡身。”。
作者,爱憎分明,愤怒揭发日军罪行的同时,以主要篇幅满腔热情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英雄,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歌颂坚持抗战的人民群众。在1940年作的山歌《郑贵章烈士殉职一周年纪念》中,描写了民族英雄郑贵章烈士的出身、成长历程与高大的英雄形象。英雄出身于南洋,与双亲、胞弟一起“同居外埠业工商”,他“辞别双亲归祖国,转来上海入学堂”,他“练习体育最出色,身材高大又坚强”、“先生同学都赞扬,队长爱佢去担当”、“七七事变返家乡,发动青年知识界,积极为国来扛枪”、“烈士枪法亦非常,飞禽走兽限一枪”、“家乡抗日起武装,身任常备小队长,使支左轮闪闪光”、
“肩上挂上千里镜,转战增城各战场”、“一日敌占贤北乡,贵章亲率机枪组,脚踏高山打东洋“、“冲锋陷阵鱼头岗。几次冲锋杀下去,日寇数十阵前亡”、“贤北乡村得保障,贵章饮弹成国殇”、“烈士英名远传扬”。此外,在山歌和诗歌中还赞扬了徐可生、李利华等革命烈士和福和抗日武装第一大队长魏友相以及福和抗日游击队副队长李东林等抗战有功人士和开明士绅钟怡园等爱国人士。
在《长期抗战》、《起武装》、《朱德带兵》等抗日山歌中,热情赞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越战越强;赞扬广东兵身轻脚快,鬼子听到是广东兵,“丢开大炮就松人”;赞扬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村村屋屋起武装,男女老少学使枪”、“甲叔只有刀一把,刀口磨到白如霜”的顽强抗战精神。作者还通过描写不同人物的经历感受,表现人民群众的高度爱国热情,例如《张老伯》,经常要半夜捆棉被、挑着鸡笼逃难,爬上山坳,走得“气虾气急”,难以支持,他痛恨自己“年老已须白”,表示“如能参队打日本,老张屙屎都嫌迟”;在《村妇谣》通过一位普通村妇的经历,觉悟到“唔做汉奸嘅妻女,唔阻丈夫上战场”、“做到妇女大联合,草镰当得机关枪”;山歌《儿童节》,从不同角度倾诉了儿童的苦难,写出了儿童对日军侵略的仇恨与抗日决心:“团结抗日莫放松,儿童也要齐努力,立志做个小英雄。幸福靠己来争取,奋斗方能出牢笼”。在山歌《孤儿》中,描写婶仔讲到孤儿的母亲被日军强奸后用刺刀刺死时,孤儿唱道:“句句讲来似刀割,刀刀刺中小儿心”、“妈系小儿嘅命根,只要一天儿未死,报仇雪恨在我身”。在作者的笔下,连牛牯都具有抗日的觉悟,在山歌《牛牯自唱》中写道:“还有一件记心肠:日本鬼来不带走,抢去当猪一样劏”、“还有一件切莫忘:真想保人保家畜,请你大家拿起枪”。
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按照政治标准来说,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成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李旭初老前辈的山歌,就是有利于抗战和团结,鼓励群众同心同德,反对倒退、促成进步的文艺作品,正是掷向敌人心脏的投枪和匕首。在当时,李老前辈,不一定阅读过毛泽东主席的讲话,但所写的山歌作品完全符合讲话精神,更是难能可贵。说是精品,一点不过分。
二、从社会效果看,将具有长久的教育意义
毛泽东主席指出,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为大众的动机和被大众欢迎、对大众有益的效果是分不开的。李旭初老前辈抗日山歌的良好创作动机是很明确的,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为祖国的解放而肩挑书箱、随军做政治教员和文化教员。在山歌《战时教员》中写道:“一支毛笔一盏灯,一堆课本放台前。左手拍蚊右手改,须知战时嘅教员。”作者曾任郑贵章小学教导主任,在山歌《致贵章小学第一届毕业同学》中,反映出作者不仅认真上好课,批改作文,还与学生一起出墙报、下乡演话剧、唱山歌,给学生讲故事,他语重心长教育学生毕业后“有钱就爱去升学,冇钱升学莫悲伤,职业随你农工商,如果直接去抗日,投笔从戎更荣光。”在《村妇谣》中,也可从中看到作者与其他战时教员一起,组织妇女上夜校、教妇女识字、讲故事、唱山歌的情况。作者在山歌《死得其所》中写道:“病死床上一条虫,战死沙场正英雄,马革裹尸传万代,卖国投敌辱祖宗。”在《叹某先生》中写道:“某某先生有点文,可怜守旧且平庸。抗战八年多伟大,未曾挥毫赞英雄。”由此可见作者的创作宗旨,就是要宣传抗日赞颂英雄。正因为作者有良好的动机,所以写出了有益于社会的文艺精品。
当时的老革命郭大同同志在《李旭初诗歌选.序言》中回忆说:“我们都喜欢听李旭初同志自编自唱的抗日山歌。战士们喜欢听,群众喜欢听,凡是革命的同志都喜欢听。这本《选集》的重要部分是抗日山歌,因为他通俗易懂,有浓厚的抗日气氛和乡土韵味,它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很能鼓舞人心!振奋士气!”抗战期间在小楼竹坑小学读书的曾伯南老师说,当时许多同学都会唱“民族英雄郑贵章,佢系出身在南洋。”丁枫同志在《李旭初诗歌编后记》中写道,增城、博罗、龙门、从化、番禺等地都曾留下李老前辈的革命足迹和亢奋歌声。《朱德带兵》、《村妇谣》、《男扮女装》和《久未闻腥》等十多首山歌,在各地十分流行。
当今,我们的新中国走过了60年的历程,在神州大地上创造了无数奇迹:一个一穷二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从山河破碎到团结统一,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已实现总体小康。有人说:“今天人们都在奔小康,你们还唱抗日歌曲,过时落后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绝不能忘记历史。我们所唱的国歌就产生于伟大的抗日战争年代。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国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这首歌作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决定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第4章第136条第2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在奔小康的同时,还要时刻警惕,在外敌入侵时,要随时准备“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李老前辈的抗日山歌与诗歌是增城不可多得的生动的乡土教材与爱国主义教材。我们的中小学生不可能不学历史,当学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特别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纪念的时候,组织中小学生听听李旭初老前辈的抗日山歌,将会受到深刻生动的教育。李老前辈的抗日山歌将具有长久的教育意义,它将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同在,与日月同辉!
三、从形式看,是客家山歌创作的典范
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称“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源自一千多年前唐代的竹枝词,它主要流传于广东梅州、紫金、博罗、惠州、以及江西赣州、福建长汀、湖南炎陵(原叫酃县)等有客家人居住的地区和台湾的苗栗、新竹、桃园等地。广东乐坛著名歌手、广东梅州人廖芬芳演唱的《客家山歌特出名》成为中华民歌大赛十大金曲之一,歌词是:“客家山歌特出名,山歌又靓声又甜。男女老少都晓唱, 朝晨唱到月落岭。客家山歌特出名, 山歌无脚万里行, 山里唱到城里转, 五湖四海飘歌声 。”客家人爱唱山歌、爱听山歌,这是人们公认的事实,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谭元亨教授在《增城客家山歌精选.序》中写道:“人们看好客家山歌、正在于它所具有的永久魅力、神话般的魅力。”一年多来,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艺术团在增城广场乐湖舞台的演出经历,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逢星期三、五晚上,上千客家山歌爱好者紧紧围绕着舞台,不时发出欢乐的喝彩声。白天,客家人见面都会自然而然,谈论起山歌演唱来。
作为客家人喜闻乐见的山歌形式,李老前辈的山歌创作在艺术上有许多特点,可说是客家山歌创作的典范:
(一)打破了“条条山歌有妹名”的框架,给山歌赋予捍卫祖国与人民解放的新内容。传统客家山歌多为情歌,所谓“客家山歌特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冇妹唱唔成。”在革命圣地井岗山等地,山歌开始成为革命斗争的武器,用山歌的形式宣传革命,鼓舞群众斗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就曾收藏过作为革命斗争武器的《兴国山歌》,可惜现已丢失了。现在我们熟悉的《十送红军》,就是井岗山的山歌。李老前辈在当时,不一定知道井岗山的山歌,但他是在增城用山歌形式描写伟大题材,用山歌鼓舞群众斗志的第一人,这是对山歌表达内容的突破。即使写男女之情,也赋予了抗日的内容。如《村妇谣》:“我也唔系绣花娘,针线原来好平常。哥若全心打日本,妹愿同汝补烂衫。”新中国成立后,增城的山歌爱好者,继承了李老前辈的光荣传统,与时俱进,创作了大量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服务的山歌。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派潭任公社当书记的钟煜明同志就很善于用山歌形式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逢开基层干部会都唱山歌,用山歌代替作报告,很受欢迎。由中共增城市委宣传部列荣辉部长、增城市人民政府叶鸿副市长亲自策划,增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国艺术研究院、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合编的《增城客家山歌精选》就搜集了各个年代与时俱进的客家山歌,是增城客家山歌发展的历史记录。
(二)以山歌的形式塑造了栩栩如生的抗日人物。平常的文学形式是靠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而作者却是用山歌来塑造人物,这是很难得的。作者身处斗争的第一线,熟悉生活,熟悉群众,他塑造的人物,各有自己的外形、思想、语言、个性。作者笔下的身材高大坚强、枪法非凡、“飞禽走兽限一枪”、使支左轮闪闪光、肩挂千里镜、转战增城各战场的民族英雄郑贵章,年老须白、“暗摸暗拿担鸡走”、“气虾气急难支持”的张老伯,“堂前鸡叫想天光,争先担水入厨房”。白天忙里忙外、晚上上夜校唱军歌“唔做汉奸嘅妻女,唔阻丈夫上战场”的村妇,“一支毛笔一盏灯,一堆课本放台前”、“左手拍蚊右手改”的战时教员、“半夜醒来摸一下”,单见枕头不见妈的孤儿等,都各有不同的语言、性格,一一浮现在我们的面前。
(三)语言平实、生动,句句到位、针针见血,不説空话。如《摸官塘》,只有四句,28个字,就生动地描写了一场战役:“八月十五好月光,我军来去摸官塘。大刀来配手榴弹,斩得鬼子发惊狂。”时间、地点、人物、战斗过程、战斗成果都生动显现。《男扮女装》也是四句28个字,描写了男扮女装的巧妙与效果:“鬼子想要花姑娘,妻子要我扮女装。男人扮作女人样,裤头带下捏短枪。”其余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李旭初老前辈的山歌,是产生于伟大历史时期的民间文艺精品,在增城是独一无二的,专家们认为:在广东境内能保存下来的抗日山歌,也不多见。本人建议:应把李老前辈的抗日山歌列入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而争取列入广州市以至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作为中小学的乡土教材。
(初稿完成于2009年8月20日)

回忆李旭初
吴佩珩
今天能参加“李旭初抗日山歌研讨会”,我感到很高兴,很荣幸!我是在60多年前认识李旭初先生的,当时,我在东三支二团管辖的福和地区任武工队长,武工队经常到花山村活动,而且,李旭初先生是我的老战友李自强同志(时任福和办事处主任)的父亲,故此,我就有机会亲临他府上拜访。他和蔼热情、关心同志的长者风度,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解放初期,我带工作队到福和搞“八字(清匪反霸,减租减息)运动”,李旭初先生任福和中学校长,我也经常到学校拜访和请教他,因此,对他比较了解。他是一位知名的爱国人士,从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热心支持人民群众的解放斗争;同时,他又是一位忠诚于教育事业的长者,鞠躬尽瘁地为祖国培养后一代。李老的山歌写得很好,这是广大群众公认的。为什么会写得那么好呢?主要是他能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他的山歌有血有泪,有悲有喜,写出群众的心声,鼓舞人民的斗志。
李旭初先生关心后一代的成长,培养和鼓励后一代报效祖国。有几件事使我难以忘怀:
一、他对自己的儿女、亲人教育得很好,是一个革命家庭。几个儿子都是共产党员、国家干部:长子李自辉参加地下党,解放后在粮食局任职;二子李自强,解放前曾任东三支二团福和办事处副主任;三子李自廉,也是解放前参加革命,解放后,曾任增城腊圃公社党委书记;幼子李自凡曾任中共增城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广播电视局局长;侄子李仕怀,曾任佛山市公安局副局长。
二、增城解放前夕,东三支二团政治处以本县较有威望的老同志的名义联名发出《告增城知识青年书》,号召青年认清形势,争取进步,投身革命(当时农民子弟能读到中学的已很不错,极少出外升学)。李旭初先生对此号召给予大力支持,当时福都中学(即福和中学)就有十多人参加部队(大多数是李旭初先生亲自教过的学生)。我们福和地区办事处就把这些人送到东三支司令部青干班学习。
三、解放初期,我们工作队在福和搞“八字运动”,李旭初先生时任福和中学校长,他大力支持和号召学生利用课余、假日时间参加运动,接受锻炼,有些学生还参加了我们的工作队。
还有一件事,解放战争时期,福和地区的党政领导人罗声同志(原东三支二团政治处主任,解放后任增城首任县长)很尊敬李旭初同志。1982年春,李旭初同志患病在家,罗声同志从海南岛回来马上约我陪他到福和花山探望李老,见上最后一面。
搜集和出版李旭初先生的山歌作品,不仅是纪念李老一生的贡献,更重要的是:李老的山歌作品是一份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得好教材。
(作者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任增城县教育局长、新塘中学校长等职、八十年代任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务处长)

战斗的歌手李旭初
增城市教育局 李惜爱
在福和,稍上年纪的人都知晓抗日部队夜袭官塘日军军营的事,而且会唱这首山歌:“八月十五好月光,我军来去摸官塘。大刀来配手榴弹,斩得鬼子发惊狂。”山歌的创作者是李旭初,他是战斗的歌手,在战争的硝烟中写下成千上万行抗战诗句。他的诗词像投枪匕首,又像战斗进行曲和历史记录片,成为唤醒民众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李旭初生于1900年,去世于1982年。他是福和花山村人,华山的深沉和古朴孕育了他。在华山脚有一座明朝万历年间修建的古庙,村里世代传唱杨家将精忠报国的故事,年少的他听着“七狼八虎”的故事慢慢长大,心里种下了保家卫国、疾恶如仇、舍生取义的思想。同时,家庭又适时地给他播下善良和智性的种子。他的母亲是马来西亚归侨,知书识礼,笃信佛教,对子女言传身教。他小小年纪就脱颖于村里的孩童,聪慧伶俐,三岁能读《三字经》,十三岁能吟诗作对,熟读《四书》、《五经》。在十六岁的时候,父母又送他去读增城师范学校,接受现代教育。因此,当十九岁学成归来的时候,李旭初已经是一个温文尔雅、正直善良的有志青年了。
李旭初是经历过近现代中国百年风云变幻的人,一生经历坎坷而丰富。在有生之年,他身兼三样角色——教师、战士和诗人,却样样游刃有余,修成正果。像他这样的人,在福和很少,在增城也不多。
他选择的职业是教师,而且在这个清贫的事业上一干就是一辈子。1919年,他在老家创办花山小学,推广新文化,提倡白话文,推行新式教育体制。他是经过“五•四”新文化洗礼的知识青年,他要把进步的火种传到自己的家乡。1937年,增城抗日烽火近在眉睫,他追随徐可生,创办民众抗日夜校20多所,参与领导创办福都青年抗日研修班,担任抗日时事课程。1939年12月,为了纪念在大鱼头岗牺牲的抗日英雄郑贵章,他负责创办贵章纪念小学。抗战胜利后,他协同魏友相创办福都中学,担任教导主任。建国后担任福和中学校长,满腔热情振兴山区教育。如果说年少时是西福河岸的土地哺育了他,那么他年长后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就是对那片朴素土地的反哺。他以诗人的情怀播送智慧和理想,以战士的天职奔走呼号、宣传鼓动群众,使一项平凡的事业伟大起来。可以说,他是福和新文化与抗战文化的先驱者。可是李旭初不言功劳,他的一生谦逊而内敛,平静如屋后的华山峰。
而今李旭初辞世二十多年了,他当年耕耘的教育基地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新学校,他曾经努力一生用知识去改造的山乡已经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小城,可是他的形象还留在小城的记忆中。80多岁的抗日老战士钟李林,提起李老师仍然十分敬重,说他是福和抗日青年的引路人。年轻的一代虽无缘为李老师业下弟子,但熟读《李旭初诗歌选集》、记住他名字的人很多。一个普通人,被同时代人和后世代人记住,总有他不平凡的地方,或者是人格,或者是思想,或者是业绩。李旭初就是一位有许多不平凡的人,让人们一直不能把他忘怀。
他是福和抗战的先驱者,在抗日战争中,他没有一天离开过抗日宣传,没有离开过抗战第一线,没有离开过与敌人拼杀的战场。他在战火没有燃烧到福和的时候就未雨绸缪,“九•一八”事变以后开始与归国青年李东林、郑贵章酝酿福都抗日自卫群众武装;芦沟桥事变发生后,凭一介布衣之身份会见国民党六十四军155师师长李汉魂,深谈抗日形势;1937年冬,与一批热血青年创立福都抗日后援会,担任常务干事;1938年5月,参与领导组建增城第一支民众抗日自卫大队——福和简官乡民众抗日自卫大队,担任副大队长职务,并被选为简官乡乡长,领导民众抗日。福和沦陷以后,李旭初已经成长为一位成熟的斗士。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他率领队伍在腰笏、麓游径、乌石尾、黄泥坑、大鱼头岭阻击日军,歼灭敌人;他领导增城青年战地服务团福和分团,参与改组福和抗日武装,建立随军杀敌队第十一中队;他把自己的家当作游击队联络点和扎营地,还让自己的亲人做抗日部队的后勤工作;他负责统战工作,出任过县党部干事,担任过国民党区党部书记;他团结抗战力量,保护过许多革命同志;诸如此类之事,不一而足。他是冲锋陷阵的兵,是运筹帷幄的将,是可以信赖的战友。福和本是日军侵华的重灾区,正是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如李旭初者舍生忘死投入卫国战争,才从沦陷中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他的一生都在歌唱,无论是顺境逆境,是硝烟弥漫的日子还是和平年代,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停下歌唱的喉。他创作山歌,歌唱美丽的西福河,还有西福河边勤劳善良的人们;他创作话剧,唤醒民众起来反抗,鼓舞民众奋勇杀敌;他创作的诗词,日日传唱在民众的嘴里,与投枪匕首一起投进敌人的心窝。闻一多评价抗战诗人田间,说他是“擂鼓的诗人”,李旭初也同样是一位擂动战鼓的诗人。他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用诗的语言记录战斗的经历和生活,以至于在福和发生的每一次战事都有山歌记录,都传唱在群众的口头上。李旭初只是一位民间诗人,却是一位举足轻重的抗战诗人,他的诗歌已经成为研究增城抗战珍贵的历史资料,他对增城抗战文化所作的贡献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
李旭初在福和人的心目中一直占据很高的位置,人们除了崇敬他对家乡的教育之心和护卫之情,还钦敬他以国家大局为重的老者风范和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解放战争时期,他任福和区区长,配合东江纵队第四支队独二大队保护革命部队;负责统战工作,配合罗声同志争取国民党队伍中的进步力量;动员学生投笔从戎,鼓励儿侄支持革命工作。国民党曾十余次进兵围剿洗劫他的家,一家五口曾同时被捕入狱。建国后,他曾两次出席县人民代表大会,家里高悬“工属光荣”之牌匾。可在极“左”路线下,他被诬为反革命,撤职回乡,“文革”期间,几个在单位的儿子也相继被遣送回家。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和社会的风风雨雨,他虽不完全理解,但始终以平常心待之,始终怀抱正直善良的心祝福祖国的明天。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被称为大丈夫者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伟人,在平凡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普通人也可能是大丈夫,李旭初就是这样的一位伟丈夫。
一个地方产生一位诗人,也许是百年一遇的事。西福河的水花山窝的山,却在不经意间孕育出了一位不平凡的战斗歌手,这是何等的天宝物华、钟灵毓秀!让我们重读〈〈李旭初诗歌选集〉〉,再一次走进这位普通的抗战诗人不平凡的内心世界吧。

诗人老去,诗人不老
李惜爱
由于旅游产业方兴未艾,近来本土文化颇受关注。增城一些历史人物如崔与之、湛若水,其人及其思想被隆重宣传包装,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印象。
对上世纪初中期的乡土诗人李旭初,文化界的不少同志也开始感兴趣,正准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他的诗歌推向大众。八十年代初,当时的县文联整理出版了《李旭初诗歌选集》,是一个薄薄的册子,当年爱好文学的人可能都读过。之后再无别的选本出来,也无专门的研究和宣传。近些年随着乡土文化的兴盛,李旭初的诗歌重新走进文化工作者视野。
李旭初诗歌至今有现实意义,其价值体现在当中的抗战诗歌是增城抗战史上珍贵的文字记录。抗日战争时期,增城被日军侵占七年,发生过无数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保家卫国的抗战英雄。许多感人的抗战故事发生在民间,许多感人的战斗英雄来自于乡村普通百姓。那个时代的那些事和那些人,本值得全部载入增城的史册,成为历代增城人对抗日战争历史的集体记忆。可是由于史料散见于乡野田间,且在群众记忆清晰之时未进行及时全面的总结和整理,以致今天所见到的增城官方文献对那一段历史的记录概括而模糊,形象生动的叙述尤其少见。相对于官方史料的疏于记载,是乡土作者的自觉创作,李旭初诗歌不失为官方抗战史料的有力补充。李旭初一生都在写诗,创作诗歌三千多首,其中创作最丰盛、诗作成就最高的阶段在抗战时期。他的诗歌取材于当地群众的抗战生活和日常生活,人是身边人,事是身边事,却于朴素中表达深切的家国情怀,表达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表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气与担当。诗歌采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形式,直接把客家方言融进诗歌,并灵活运用《诗经》重章迭唱的手法,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既有古典元素又有乡土的气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正因为在特定的时代中叙述了真实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真切的情感,所以李旭初的山歌在当时增西地区家喻户晓,广受群众欢迎,直至今天一些老人仍能熟练咏唱。作于这样一位战斗歌手,目前市民重视并不够。对其诗歌的阅读与研究,仍然停留在小众内,没有真正走向大众,尤其是没有走进中小学校园,广大青少年学生鲜有所知。增城有18万名中小学生,1万多名中小学教师,这是一个庞大的阅读群体,诗歌若走不进校园,就走不进大众。
建议把《李旭初诗歌选》列为我市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把这位优秀的乡土诗人推向全市校园。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的内容之一,至今增城全市中小学已开发有校本课程120多种,对省统一课程起到积极的辅助与补充作用。把李旭初山歌作为校本课程有实验依据。李旭初具有三重社会角色,是一个战士、一个教师、一个诗人。在战争岁月,拿笔又拿枪,曾参加过一次次抗击日军和国民党残部的战斗,曾协助组织创办过20多所夜校、多所中小学校,并在清苦的乡村从事教育事业40多年。这样一位把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优秀教师,其诗作列为学校校本教材,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能起到极大的鞭策作用。开发这门校本课程,目标有二:一是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了解增城抗战历史,体验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爱国爱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方面的教育,学习民间韵文,体验感受语言尤其是方言之美。
诗人老去,诗歌不老。回顾新中国建国60周年历史的今天,那些弥散出浓浓乡土气息的抗战山歌,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之光。

客家山歌精选传统客家山歌与客家山歌新作选
对唱谜语山歌
作词:夏振新 黄松喜搜集

(一) 谁人敢上山歌台,脉介花开透雪来。脉介好饮石崖出,脉介好听心里来。
答:涯就敢上山歌台,腊月梅花透雪来。泉水好饮石涯出,山歌好唱心里来。
(二) 谁人敢做山歌头,脉个双双水上浮。脉个水上翻称斗,脉个水上起高楼。
答: 涯就敢做山歌头,鸳鸯双双水上浮。鸭仔水上翻称斗,大船水上起高楼。
(三)谁人敢称山歌王,脉介无火会咁光。脉介无风凉夕夕,脉介无花喷喷香。
答: 涯就敢称山歌王,月光无火照柬光。井里无风凉夕夕,粥饭无花喷喷香。
(四) 谁人敢称山歌强?脉介专打滚饭汤。脉介专斗漂江水,脉介专塌五更霜。
答:涯就敢称山歌强,罩捞专打滚饭汤。鲤鱼专斗漂江水,嫩草专塌五更霜。
(五)谁人敢称山歌仙?脉介圆圆在水边?脉介圆圆零零散?脉介圆圆照满天?
答:涯就敢称山歌仙,莲叶圆圆在水边。星子圆圆零零散,月光圆圆照满天。
(六)谁人敢称山歌深?脉介尖尖顶天心?脉介尖尖出泥壳?脉介尖尖换黄金?
答:涯就敢称山歌深,杉树尖尖顶天心。竹笋尖尖出泥壳,谷米尖尖换黄金。
(七)谁人敢称山歌通?脉介花开面向东?脉介花开串打串?脉介花开日夜红?
答:涯就敢称山歌通,葵花开来面向东。榄树花开串打串,海棠花开日夜红。
(八)谁人敢称山歌精?脉介细细压千斤?脉介细细比姜辣?脉介细细养活人?
答:涯就敢称山歌精,秤舵细细压千斤。胡椒细细比姜辣,谷米细细养活人。
(九)谁人敢称山歌多?你歌究竟有几箩?你歌能唱几多日?你歌唱来几人和?
答:涯就敢称山歌多,开口一唱歌成河。唱年唱月唱唔尽,一人唱出众人和。
(十)谁人敢称山歌精?你知天上几多星?你知河中几多水?你知阳间几多人?
答:涯就敢称山歌精,天上除开月光就系星。河中除开泥沙就系水,阳间除开牲畜就系人。
(十一) 谁人敢称山歌高?一缸酒酿几多糟? 一升芝麻几多只?一条猫公几多毛?
答:涯就敢称山歌高,一缸酒让半缸糟。芝麻照量冇照算,谁人柬闲数猫毛。
(十二) 谁人敢称山歌王?脉介花开香又香?脉介人的办法好?脉介事情胜天堂?
答:涯就敢称山歌王,玉兰花开香又香。共产党的办法好,共产主义胜天堂。

农 家 乐
作词:夏振新 黄松喜搜集
女唱:
正月角菜角叉叉,角菜好食连头拿。阿哥同妹来种菜,专心种菜口莫花。
二月芥兰青卑卑,种菜就爱种及时。人冇两世后生做,后生风流爱及时。
三月苋菜米似砂,菜米撒在地坜下。爱情种子两人种,阿哥连妹怕赖侪。
四月蕹菜节节空,阿哥有情莫通风。柬好朋友唔好讲,两人有情在心中。
男唱:
正月角菜角叉叉,角菜好食顶瓜瓜。角菜柬好唔当妹,同妹种菜开心花。
二月芥兰青卑卑,种完介兰田边企。风流阿哥风流妹,风流爱赶后生时。
三月苋菜米似砂,有心种菜涯两侪。蝴蝶思花不思草,阿哥思妹不思花。
四月蕹菜节节空,阿妹真系好笑容。两人种菜好情义,种得越久情越浓。
女唱:
五月豆仔豆打花,豆仔打花车打车。两人菜园勤种菜,勤劳种菜心莫野。
六月矮瓜瓜皮红,只只矮瓜几两重。看见阿哥情义重,心想连哥面又红。
七月苦瓜青卑卑,日想你来夜想你。竹仔豆利尽尾耐,几多十想哥唔知。
八月白菜白连连,又到中秋月团圆。看见阿哥好情义,心想连哥难开言。
男唱:
五月豆仔豆打花,蝴蝶蜜蜂来采花。奈有情歌唔沟妹,奈有蜜仔唔采花。
六月矮瓜瓜皮红,看见阿妹好笑容。看见阿妹情柬好,心想同妹结成双。
七月苦瓜青卑卑,落园摘瓜遇到汝。摘到苦瓜望下妹,阿妹低头笑微微。
八月白菜白连连,阿哥想妹大半年。麻石心肝都想烂,铁打眼睛想穿完。
女唱:
九月介菜皮皮青,心想连哥唔敢声。过得两年妹会老,你爱连妹赶后生。
十月菜心督督企,你割菜心爱及时。菜心有花你唔割,问哥你想等几时。
十一月芹菜喷喷香,芹菜打花白茫茫。食开芹菜群姐妹,食开韭菜久久长。
十二月耶菜包头拿,中意阿哥好人家。中意阿哥情意好,样得同哥共一家。
男唱:
九月介菜皮皮青,两人相连赶后生。一年就会老一岁,唔系春草年年青。
十月菜心督督企,几时割菜涯心知。人冇两世阳间嬲,风流耍嬲后生时。
十一月芹菜喷喷香,唔当阿妹花咁香。韭菜长久唔当妹,同妹交情久久长。
十二月耶菜包头拿,有心连妹怕赖侪。好情好义涯两个,大胆相连共一家。


嘱郎莫去过南洋(客家山歌对唱)
夏振新 黄松喜搜集整理
女唱:
哥爱过番讲分离,番隔唐山千万里。漂洋过海多辛苦,实在唔当老住居。
时时刻刻想过番,去到番邦又样般?去到南洋也辛苦,样得三年新客满。
(注:三年新客:白做。三年后才有工资发。)
番片唔当自己家,唔当耕田养鸭嫲。贫贱富贵随日过,到处杨梅一样花。
男唱:
无食无着甚艰难,想来想去想过番。贤妻唔使多顾虑,赚到银钱转唐山。
三圳行下鱼子湖,妹也唔使再三留。舍也十分舍唔得,唔奈家贫口难糊。
听妹言语涯心酸,两人牵手泪唔断。涯今若系信妹话,食无饱来着无暖。
女唱:
嘱郎莫去过南洋,人心难测水难量。丢下妹子无依靠,锁匙难带家难当。
妹子唔敢怨家贫,粗茶淡饭涯甘心。郎在家中贫也好,有双有对值千金。
涯夫想得有咁深,至怕口说唔对心。番邦娇女莫去想,切莫害妹出来寻。
一夜劝郎到天光,劝郎唔转妹心伤。泪汁流在郎身上,郎痛心肝妹痛肠。
男唱:
贤妻苦口劝亚哥,阿哥出门受奔波。本意唔想来丢妹,因为家贫唔奈何。
贤妻唔使泪涟涟,涯今最多走几年。赚到银钱就会转,一家大小又团圆。
贤妻心意涯分明,阿哥系个忠厚人。露水夫妻唔长久,枕上夫妻正长情。
漂洋过海唔单涯,随天吩咐命安排。想起在家难过日,迫到过番担锡坭。

咁好芙蓉爱叶遮(男女对唱)
夏振新 黄松喜搜集整理
男唱:
蜜蜂酿糖望花开,哥想成双望妹来。蜜蜂靠花哥靠妹,塘里莲花靠水载。
蝴蝶飞入百花园,看过芙蓉看牡丹。百样鲜花涯唔采,单采一支白玉兰。
门前桐树开自花,大风吹落满地下。妹系有情先开口,莫作杨梅暗开花。
女唱:
花盆里面种海棠,清风吹来阵阵香。万里蝴蝶飞来采,采花唔怕路途长。
正月过开二月来,处处花园有花开。别树有花我唔采,此树无花等到开。
一树杨梅半树红,哥系男人胆爱雄。交情爱哥先开口,女人开口面会红。
男唱:
日日落水望天晴,新作塘头唔敢行。单竹架桥唔敢过,心想连妹唔敢声。
大路荡荡好跑马,路边井水好泡茶。唔贪细茶冲滚水,只想同妹共一家。
一条花树叶咁浓,可惜生在稔蓬中。若系生在端阳处,雨水调匀花更红。
女唱:
蝴蝶采花入花园,哥想连妹先开言。世上只有藤缠树,唔曾见过树缠藤。
哥系绿叶妹系花,哥系凌萝妹系纱。哥系高山石崖水,妹系深山嫩细茶。
亚妹好比芙蓉花,芙蓉生在石岩下。哥系高山石崖水,时时刻刻蔭妹花。
女唱:
日头一出辣嗟嗟,爹娘丢涯净自家。亚妹好比苗竹笋,自出山门无叶遮。
妹系花瓶哥系花,柬好花瓶爱有花。柬好花瓶无花插,唔当同妹共一家。
单竹架桥单对单,单竹生在双人山。单竹拿来削筷子,日后有双也唔难。
岭岗顶上一邱田,无坡无圳靠住天。无娘鸡仔靠白米,单身亚哥靠娇连。
丝线织网丢落河,唔知河里有鱼冇。亚哥人才妹中意,唔知亚哥爱妹冇。
男唱:
亚妹生得一枝花,样好单身屈自家。柬好红花爱露水,柬好芙蓉爱叶遮。
哥系天上一条龙,妹系地下花一丛。龙唔翻身唔落雨,雨唔淋花花唔红。
一树杨梅半树红,手摘杨梅送娇容。哥送杨梅妹手接,两人有心讲到同。
松树头下割鱼生,哥话酸来妹话甜。咁好鱼生爱酸醋,咁好亚哥爱妹行。
河里撒网尽力丢,有鱼无鱼漫漫收。亚妹连郎心莫急,团圆日子自然有。

唔知何日正相逢
夏振新 黄松喜搜集整理
(一)新绣荷包两面红,一面狮子一面龙。狮子上山龙下海,唔知何日正相逢。
(二)哥爱出门妹难留,一边送郎一边愁。丝线打结吞落肚,无人能解我结头。
(三)送郎送到门断吓,包袱雨伞妹来拿。半月十日爱转信,三年两载爱回家。
(四)送郎送到大门前,看见乌云在半天。保佑龙天落大雨,留转厓郎嬲一天。
(五)送郎送到大坪吓,祝咐厓郎心莫野。路边野花莫去采,家中还有牡丹花。
(六)送郎送到五里亭,手拈香包带郎身。香包虽小情义重,带在郎身记妹心。
(七)送郎送到冷水窝,祝郎冷水莫食多。冷水食多会肚痛,行到半路谁人摸。
(八)送郎送到湘子桥,桥下流水白漂漂。亚哥搭船顺水去,亚妹心愁随水漂。
(九)送郎送到伯公亭,洗手烧香拜神明。烧香拜神冇别事,保佑涯郎早回程。
(十)送郎送到大码头,祝郎回程买枕头。买枕爱买鸳鸯枕,莫买单枕各一头。
(十一)亚妹去转漫漫行,翻转头来望下添。咸菜包盐吞落肚,叫厓心头样得淡。
(十二)亚哥出门到四川,寒川搭船到吉安。百万家财涯舍得,十分难舍嫩心肝。

庆祝增城客家研究会山歌团成立二周年
罗期明
竹枝词(五首)
赞郭桂娇
“过山啦”唱震南天,文化承传女俊贤。客籍遗风歌盛德,才人辈出涌如泉。
注:郭桂娇参加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山歌比赛获得增城市承传人代表。

贵客扶植
联乡联市大规模,到访嘉宾自古无。莫道草根低品位,知名人士热心扶。

醒狮参天
序幕拉开迎虎年,雄师舞出首参天。灵猴乖巧沙仙弄,老叟儿童笑指鞭。

一幅锦图
夜色沉沉闹乐湖,峨眉月下闪明珠。二周年庆联欢唱,声震长空玉笛呼。

十送红军
客家人唱半边天,革命歌谣千里传。十唱红军情切切,清音缭绕舞翩跹。

一听山歌心花开
曾婷婷

女:里只阿哥有文才, 大字小字写下来
男:有幸遇见山歌妹, 一听山歌心花开

女:一听山歌心花开,有缘正会坐一堆,有情山歌一开唱, 引动几多歌友来
男:引动几多歌友来, 想唱山歌莫去呆,山清水秀人欢笑, 放纵才情山歌台。

女:放纵才情山歌台,阿哥有词唱等来,阿妹无词慢慢缅,缅好也会紧唱来
男:缅好也会紧唱来,阿哥高兴跟等来,阿哥愿做梁山伯,阿妹来做祝英台。

女:阿妹唔做祝英台,中间已有马文才,在生唔曾做夫妻,死后不必做一堆
男:死后不必做一堆,朋友有缘情自来。相识朋友遍天下,知心知己不用媒。

男:认识阿妹甘好彩,阿哥怎敢唔理采。日头再忙想等你,梦中听你打喔嗨。
女:想听阿哥唱山歌,只因隔河又隔坡。两人若系有情谊, 涯会担沙去填河

男:阿妹担沙去填河,阿哥唔怕上山坡。山上树腾相缠绕,山涧流水汇入河。

男:远望星空看银河,星星闪烁想唱歌,星星话比阿妹知,哥哥想妹有几多。
女:哥哥想妹有几多, 打紧暗摸唱山歌,句句歌词有妹意, 声声韵律想涯哥,

男:声声韵律想涯哥,阿哥心思差唔多。虽无银河有星闪,祝妹入梦美梦多。
女:涯也祝哥美梦多,梦中哥妹对山歌,对到日头西边落,对到月光爬上坡.

满心欢喜乐开怀
曾婷婷

男:多谢阿妹想等涯,满心欢喜乐开怀,走在路上注爱意,脚趾不要踢到泥。
男:有心连哥莫去烦,晒升糯米用摸栏。两人相爱心相牵,不使夜眠日里揽
女:唔使夜眠日里揽,没人爱时就系惨,女人唔同男人比,相爱就爱日夜谈
男:有钱不使存银行,自己花了命过长。今朝不知明日事,善待自己细思量
女:善待自己细思量, 后代子孙还过长,存滴钱银积滴福, 后来正好享安康
男:后来正好享安康 ,人生世事两茫茫。儿孙自由儿孙福, 辛苦一世白发长。
男:昨晚落雨今朝晴,空气清新么的嫌。忽看阿妹打招呼,心情舒畅十二成(禅)。
女:心情舒畅十二成, 阿哥诗词确无嫌.可惜阿妹文才浅, 看哥诗词唯觉甜.
男:看哥诗词唯觉甜,阿妹莫嫌哥争梆。一日唔田对山歌,心里唔咸又唔淡
女:心里唔咸又唔淡, 山歌梆哥幸福添,生活好比春日花, 蜂蜜再多也无嫌
男:蜂蜜再多也无嫌,听妹山歌比蜜甜。妹如鲜花一样靓,哥做蜜蜂妹可嫌?
女:哥做蜜蜂妹唔嫌, 只怕阿哥蜜过甜,鲜花就爱蜜蜂采, 再想甜滴加滴盐
男:再想甜滴加滴盐,鲜花盛开在花城。蜜蜂飞过东江去,牵手湖心到心潭。
女:牵手湖心到心潭, 还望阿哥莫去嫌,招呼唔到莫去怪, 回头腼下心也甜。

唱上山歌登高坡
曾婷婷
男:几时过去看阿妹,送上玫瑰阿妹爱,唱上山歌登高坡,高山流水和哦嗨。
男:阿哥有心见阿妹,阿妹烧火哥洗菜,红焖猪肉蒸鸡蛋,筷子夹菜到妹咀。
女:哥哥就来和哦嗨, 阿妹无词心发呆,心想同哥唱下去, 唔知样般走上台。
男:阿妹唱出哥来和,有心唱歌莫愁么,平韵仄韵唱几句, 唱唱就有一大箩。
女:妹妹等哥急心头, 稍等片刻也是愁,哥哥情绪涯唔知, 心肝奔你牵呀走
男: 阿哥真的对不起,想去见妹不能去。情不移来心相应,但愿阿妹莫生气。
女:阿妹有你才有歌, 哥妹唱歌快乐多。阿哥阿妹唱得好,两人快乐暖心窝。
男:两人快乐暖心窝, 唱起山歌幸福多,只恨相逢时已晚 ,早日相聚对唱歌

客家文化有韵味
曾婷婷
男:唱歌要学大声古,虽然名字有点土。客家文化有韵味,歌要唱好劲要鼓。
女:歌爱唱来劲爱鼓,农村阿妹就是土,学唱山歌紧勤力,上到舞台敢出丑
女:阿妹里排哥个排, 收信恁久无复涯,看信你也唔搭信,害到阿妹闷心怀。
男:阿哥听到妹嘅歌,心情愉悦乐呵呵,手捧妹信细细看,心里甜到无奈何

高山流水情义长
曾婷婷

女:唔曾送茶熬肉汤,阿哥言语甜过糖,阿哥人才天下少,可惜唔得做涯郎
男:可惜唔得做涯郎,阿妹不必来悲伤。做得兄妹心相通,友谊长存日月长。
男:友谊长存日月长,妹妹辛苦入梦乡。知心知己没几个,高山流水情义长。
女:友谊长存日月长,讲到恁样也无防,只爱和谐来相处,管其系郎唔系郎
男:管其系郎唔系郎,高兴和妹嬲一场。执手谈谈心里话,只要阿妹心欢畅。
女:只爱阿妹心欢畅,阿哥讲话动心肠.听哥言语纸抄起,割草留根望久长
男:割草留根望久长 ,阿妹话语暖心房。今日身体怎么样,莫让阿哥挂心肠。
女:莫让阿哥挂心肠,阿哥言语胜药汤,阿妹身体会注意,唔使阿哥挂心肠
男:唔使阿哥挂心肠 ,多搞锻炼把病防。身体才是大本钱, 煮蛋放油有春光。

派潭处处好风光
张淀渊
派潭生态远传扬,山水美景胜天堂,绿水青山留宾客,派潭处处好风光。
白水仙瀑水流长,恰似银河从天降,仙姑下凡白水寨,天然奇观深山藏。
锦绣香江花飘香,锦绣琼楼遍山岗,五星宾馆金叶子,高山温泉水泱泱。
丰门景色更风光,激情漂流喜若狂,森林茂密遍山野,生太奇观似天堂。
高滩温泉好处多,仙泉水滑祛疲劳,男女老少皆适用,健身疗效胜华佗。
派潭名胜景点多,休闲旅游真系好,古庙宗祠囤龙屋,观光古迹欢乐多。
凤凰山上杨梅香,车洞水车响叮当,天下奇观派潭看,百年水车好观光。
最美乡村美名杨,田园美景遍山乡,十大休闲旅游镇,派潭明日更辉煌。

神奇绿道荔乡情
骆伟权
(一)清晨走在小河旁,燕披霞光向朝阳。朵朵祥云晖丽彩,条条绿道送吉祥。(二)春风杨柳绣增江,莺歌燕语伴花香。神奇绿道牵金钱,带你致富奔小康。(三)黄昏漫步小道上,休闲度假常来往。笑谈古今天下事,绿道倾情圆梦想。(四)饱尝挂绿丝苗王,进到人间新天堂。绿道带你入仙境,幸福歌声传四方。
寻找中国最美的荔乡
                            骆伟权
(山歌对唱) 2009年3月

(一)男:今日出门好时光,阿妹打扮好漂亮。问妹打算去哪里?探亲旅游到何方。
(三)男:中国最美是荔乡,名优特产四时香。条条绿道绕仙境,国际工商汽车王。
(五)男:不觉来到工业城,广本丰田在竞争。牛仔休闲走天下,产品特优正出名。
(七)男:转眼来到卫星城,公园鲜花笑面迎。别墅琼楼相招手,广场飞歌播心声。
(九)合①入了仙境成了仙,饱赏人间新桃源。神奇水赛飘仙瀑,岭南一梯上九天。

(二)女:人逢喜事精神爽,妹有心事同哥讲。两人来去介条路,寻找中国新荔乡。
(四)女:仙境荔乡绿海洋,创建文明超梦想。科学发展来指导,和谐竞争创辉煌。
(六)女:汽车工业新城区,龙头项目高科技。汽业商务国际化,迈向发展新时期。
(八)女:荔乡美景日月新,人民生活步步升。条条村庄公园化,处处人家小康情。
(十)合②歌妹同行美梦圆,创业致富建乐园。走遍荔乡都是爱,奔向小康到永远。


庆贺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广场舞
决赛在增城隆重举行 2010.5
骆伟权
(一)五月增城赞歌扬,新型绿道花芬芳。中国九艺群英会,大地深情致荔乡。(二)九彩祥龙舞开张,八方仙队演华章。传统技艺统国泰,粹影连篇赛广扬。(三)群星决赛展辉煌,华夏精英现特长。特色荔乡尤艳丽,古扑文化兆吉祥。(四)30年改革向前方,龙舟竞渡领头航。活力增城新理念,喜迎亚运创新章。

小楼人家是仙乡
骆伟权
(一)小楼人家仙境乡,汇康阁立小河旁。人间美食成经典,农家风味谱新章。(二)乡村美景集汇康,山珍韵味播芬芳。四季频招九洲客,八方财源进荔乡。(三)小楼人家是故乡,蕃茨竽古五谷粮。花果遍地春常在,菜芯冬瓜鱼米香。(四)仙境风情聚汇康,社会和谐天地昌。承传美德新文化,交流致富造辉煌。

祝贺增城荔枝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
夏振新

(一)欣逢盛世好时光,荔熟婵鸣喜气扬。荔枝文化旅游节,丰丽繁花竞吐香。
(二)增城挂绿史芬芳,创举闻名播远香。靓米丝苗传四海,人文风物总飞扬。
(三)名胜景区白水寨,天南打造第一强。仙姑圣迹传天外,瓦上仙桃献吉祥。
(四)增城创业见辉煌,相水长流似画廊。三角珠江成热土,可称发展金走廊。
(五)全民打造新荔乡,板块连成好兴商。科学发展创大业,明朝伟业远名扬。
(六)增城建设同步上,城乡面貌换新装。琼楼玉宇相辉映,代代黎民创业昌。

祝贺增城美食菜心节隆重举行
作词:夏振新

(一)伟大时代好风光,祖国山河扮靓装。万众欢腾迎亚运,比赛成绩展辉煌。
(二)欣逢盛世好时光,增城人民喜气扬。隆重举行菜心节,嘉宾贵客到荔乡。
(三)增城美食播佳音,最爱香甜迟菜心。极品扬名馨远近,满田绿菜满田金。
(四)腊月梅花分外香,增城菜心誉名扬。小楼山村东西境,优质菜心传远方。
(五)水寨景区仙瀑扬,天南打造第一强。仙姑圣迹传天外,瓦上仙桃献吉祥。
(六)增城挂绿史芬芳,创举闻名播远香。靓米丝苗传四海,人文风物总飞扬。

改革开放三十年(山歌五句板)
李金全

(一)时值一九七八年,南粤划了一个圈。深圳特区搞试点,改革开放首领先。             改革花开春满园。                        
(二)当年伟人邓小平,改革开放带头人,领航中国特色路,发展经济为人民伟丰功实感人。            
(三)改革开放换新天,城乡面貌大变迁。玉宇琼楼相辉映, 交通发达紧相连。             祖国繁荣史无前。
(四)改革开放焕春光, 各项事业快步上, 工农商学齐发展,人民生活奔小康,
国泰民康盛世昌。
(五) 改革开放三十年,尖端科技迈向前,“神六”成功飞天际,“嫦娥”奔月又续弦,“神七”苍穹耀五星。
(六) 英明伟大党中央, 深化改革大发扬。科学发展强祖国,富裕文明及安康, 锦绣中华万载长。


增城美食唱分详
李金全
合:我俩山歌唱开腔,增城美食唱分详,相信大家都喜爱,欢迎观光来品尝。
男:山水豆腐系有名,清泉泡制嫩滑甜,蒸煮煎酿随君便,老少咸宜有誉声。
女:增城菜心人赞扬,绿色美食销远方,爽口清甜人称赞,八十阿婆也想尝。
男: 小楼冬瓜名远扬,皮薄肉厚好营养, 巧手制作冬瓜宴,多种食法任君尝。
女: 荔枝宴食特色新,厨师创制众人称,蝉鸣荔熟迎雅客,远近游客乐尝鲜。
男: 黄塘头菜有名堂,农家特产远名扬,客家传统精制作,肉丝蒸炒味道香。
女:东江鱼包最有名,传统美食久闻名,鱼皮包肉精细做,八方宾客都欢迎。
女:朱村鸡饭早传扬,丝苗白米焗饭香,广汕路旁多设店,恭迎贵客好品尝。
男: 派潭烧鸡美味香,传统烧制技精良, 景点多有农家店,游客光临尽赞扬。
女:客家焖鹅技艺精,独特精制不同人, 鹅只适中有讲究,不肥不腻味引人。
男:全牛宴食在三江,增城美食请你尝, 多种食法良厨做,闻名寻觅也来尝。
女:增城美食一桩桩,客家盆菜又清香,荤素综合多花样,大盆盛上邀客尝。


挂绿颂
李金全

男唱:增城挂绿植西园,相传已有几百年,
      久经烈阳风雨日,当今茂盛胜从前。(一)
女唱:增城政府好主张,建成挂绿大广场,
      挂绿母树围护好,恭迎游客来观赏。
男唱:挂绿荔枝神奇多,仙姑云游荔树坐,
      绿丝挂在枝丫上,结出珍果绿线绕。(二)
女唱:挂绿珍果品超常,肉质晶莹爽甜香,
      其他品种无可比,多作贡品贵人尝。
男唱:增城挂绿故事多,进贡朝廷用马驮,
      为让贵妃尝鲜果,驿站接驳苦奔波。(三)
女唱:挂绿荔枝珍稀果,世界仅有这一棵,
      今日挂绿赠英模,还珍黎民乐呵呵。
男唱:增城挂绿时闻多,拍卖挂绿品价高,
      当年一颗五万五,次年五十五万多。(四)
女唱:增城挂绿新闻多,果中之王品位高,
      入选吉尼斯记录,要为挂绿唱赞歌。
男唱:挂绿荔枝久传扬,名杨九州五大洋,
      美誉传遍全世界,增城挂绿永留芳。
女唱:增城挂绿名誉香,歌颂挂绿写新章,
      美丽增城名远播,和谐荔乡世界扬。(五)

注:(一)增城挂绿种植在增城西园寺旁,相传有400多年历史。
(二)挂绿有神奇传说:何仙姑云游到西园寺旁坐在挂绿荔枝树上,观赏月色刺绣花鞋,佛晓离去遗下绿丝线在枝丫上,后来结出珍果有绿线环绕,品味优佳。
(三)挂绿荔枝珍果历作进贡朝廷贡品,因当时交通工具不发达,用马驮进送京城,沿途设驿站接替,三天内要完成进贡。
(四)2001年拍卖挂绿荔枝一颗5.5万元。2002年拍卖一颗55.5万元。
(五)“和谐增城”获联合国提名奖。

二○一○年五月




http://www.gd-info.gov.cn/shtml/zcs//images/print.jpg http://www.gd-info.gov.cn/shtml/zcs//images/close.jpg
上一篇:广东省增城市客家村落的“异姓共祠”与打醮考察
下一篇:《崇正同人系谱》





namlow 发表于 2014-9-26 22:22:49


在大马怡保的一些增城客家人己講广府话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善哉,增城客家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