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忠 发表于 2014-8-2 19:03:29

客家廊式风雨桥

闽西赣南是客家人聚集之地,地处亚热带气候,春夏之季多雨,乡人在外行路或耕种,多受雨苦。于是行走在闽西赣南客家之地,奇特的景观便是风雨亭多,风雨桥多。

    风雨亭多在人迹渐稀的乡间土路上,当你行路行得疲倦不堪、口干舌燥之时,不远处一个小亭子便在默默等候着你,不管是三九严寒还是酷暑当头,它像家中的老母一样给你温暖的亲情,解你旅途寂寞,虽然它的样子简陋、朴实。

    风雨桥则多在古驿道,沟壑纵横,山泉奔流,一座座风雨桥就架在湍急的河流之上。为使过往的行人免受风雨之苦,这桥便和一般的桥有了区别,上覆屋顶以遮风挡雨,规格高的,还在中间设驿床,供行人歇脚小憩。这样的风雨廊桥,不知安抚了多少来往过客的心灵,使他们在远离家乡的片刻,还深深体会到家乡的淳朴乡风。这样的风雨廊桥,又不知激动了多少在外流浪的游子的情感,在愈行愈近的故乡面前,在这里歇歇脚,抚慰一下自己的近乡情怯,打量这睡里梦里都难忘的故土山水。

    风雨桥一般由上、下多根大圆杉木分多层直跨溪河两岸,桥头分别由横竖多根圆杉木分多层托主屋架,屋架由多根圆木柱分两排立于桥两旁构成屋架,悬山顶,盖青瓦。两旁盖有雨披,桥内设有神台,并有休息座,是客家地区典型的屋桥建筑。它既是桥梁,又是避暑、乘凉、躲雨、歇脚的好场所。客家廊式风雨桥建筑艺术高超,充分体现了古代客家人的聪明才智和鲜明的建桥艺术风格,同时造型独特、美观大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

    座落于中国明清时期四大雕版印刷基地——四堡乡的马屋村水口的玉沙桥,是现存较完整的客家廊式风雨桥之一,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93),长34米,宽5米,桥面置9楹穿枋架构屋面,上突出3个二层杰阁,两侧有雨篷,桥面为卵石铺砌,平坦坚实,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当年因花溪河底沙石晶莹闪烁如玉石,故名玉沙桥。整体建筑为廊式瓦屋风雨桥,两旁建有木栏杆和木桥,四周张有雨篷,上为瓦屋式建筑,廊分九楹,首、尾、中间均有歇山顶亭阁,高低错落,结构优美。桥礅以大理石条砌成鳌头模样,用圆枕木纵横铺七层成桥基。









老忠 发表于 2014-8-2 19:11:09

本帖最后由 老忠 于 2014-8-2 19:12 编辑






老忠 发表于 2014-8-2 19:11:57



老忠 发表于 2014-8-2 19:12:18

风非花梦非花 发表于 2015-1-10 14:34:28

感觉好古老呀,不过看起来不错{:1_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廊式风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