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90|回复: 1

怀颂“黄埔军校”的民族英豪——作者:李国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7 21: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怀颂“黄埔军校”的民族英豪
——作者:李国南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曾有人会预料到竟然有一个鲜活明亮的字眼极其自然地飘了进去,它就是一个充满炫耀色彩的响亮名字——黄埔,响彻世界各国,它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光环,与他倡导的民族革命道路紧密相连。昔日广州黄埔的南沙长洲岛,如今已是一片繁忙,岁月的云朵依旧瓢逸,地上的一切都有了彻底的变化。树木葱茏,莺歌雀舞,楼宇林立,百业兴旺;港口码头船舶云集,珠江口舰艇风帆飘扬,尤其耀眼的是人民军队的现代战舰,与黄埔的历史色彩相互辉映。尽管行人依稀,可是名扬四海的船舶工业轮廓总不会让人误认它的存在。你会发现这片天空并不算大,也不见得有什么特殊的地理资源风貌,然而它带给人们半个世纪的恐怕不是赞颂与尊慕,更多的是无所言喻的惦念和缅怀。
祖辈的故事一直影响着我思想的成长,他的故事激励我爱国、爱家、顽强向上。虽然他英年早逝,留给我们的连照片、笔言也没有,我们对他的印象几乎无从认知,仅有的也许就是从父辈那里听说他荣升团旅干将时受赠当时省警卫厅的匾言:“颖迈群伦”四个字,解放前为防阶级斗争自废了。为此小时侯就很想领略到黄埔的姿容,想从中了解他那怕是一点一滴。后来随着年纪的长大,在书本上对它慢慢有了逐渐明朗的理解,尤其是毕业后忙碌于工作的时日经常成为广州的过客,事后都会懊恼不已。偶然的日子里,我独自踏入了黄埔军校的校门,那一刻也许应该是多年来一直怀惴的心愿。时值秋风爽朗的季节,我却没有一种欢欣,也没有一种沉郁,仅有一缕的错感。不仅我,还有置临其中周围的人都同样的迷惘而抑惑,却没有眼泪与哭泣的声音。因为那种痛楚是痛在心灵的深处,骨肉相争的惚痛。因此我并没有失去的记挂,更没有荣获的庆幸。尽管我的祖辈不是名噪人物,更何况与此类落的也道之不尽。可是它的确影响了我们父辈以上三代人的命运,虽然乡人至今对于祖辈都还有很多不羁的称颂,然而我依旧认为历史无痕,自然与人亦是殊途同归。“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战国祯言,却在尊崇文明几千年的国度轮回遭践,也许不仅战国、民国,甚至当今往后还当危殆民族存亡。民族团结定守天下太平安邻,那一代人多么祈望往后不要再让那原本是日月交辉,风雨同舟,尔后变成血泪同窗的惨剧重演;铭刻在黄埔军校经久不褪的血色记忆,警惕着人们在历史危急关头的生命抉择,与民族的命运攸关。
那旧色的瓦片,树叶,檀柱,檐梁,还有石板地,没有清华园的雅致与宏大,可它的刚愎自用,为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铁血丹青将永垂不朽。其中的每一丝一厘的物质都有种令人感叹和怜悯的心悸;想必儿时弟兄打架后发自内心虔诚的忏悔令大人见了感动得想哭,可是人长大了却又要重蹈覆辙呢,也许那就正是历史的悲哀,历史的内容毫无疑问地给生命测试卷画上记号的铭刻了。尤其是那一行行充斥灵魂的铁峥峥的大字,见证了历史的残酷,也表达了生命的坚韧魅力,只是隐没了光芒放射的昏暗挥之不去。那一阵阴霾弥漫着时光遂道,岁月的风也无力吹散它的萦绕。它扎伤了好多时过境迁,却遗憾终生人们的心,无论彼岸乃至天涯海角。
时遇黄昏,顿足黄埔江边,迎来晚风袭面爽神,我清昕地看到了面前黄埔江上的波光粼粼,波澜壮阔,在晚霞映射的江面呈现出一片火红的画面;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先烈们当年激情燃烧的年代,相聚黄埔,奋发图强,矢志救国的雄心。那情景让我深深为之动情感慨,真是恰到好处,难得一睹黄埔的精华时分,也许晨曦更为美观迷人,但我因此并不会带着遗憾离开,因为正好给了我下次登临此地的幢憬与理由。乘着傍晚的凉风我的身影踏上归途,然而我的心灵在震撼,不断地呼喊。。。。。。这是亲身接近的黄埔比我印象中的似乎还美。我的灵魂依然徘徊在黄埔的天空,想象历史伊始的黄埔,那里有最真挚的友情,那里应该有最动听的歌声,那里还应该有最迷人的舞蹈,那里更应该有最精彩的生活故事,最后我不敢再想下去,那里最不应该的就是造就之后骨肉相争的经历,除非历史可以重来,否则我将无法再延续我置身其中的美好的想象力。
在那美丽的流水年华里,他们在荣耀与民族使命中已经获得虽然短暂却涵括一生的快乐;相反悲伤却并非他们的灵魂质地,因为从他们穿上军装一刻起就明白自己是军人,只有使命与拼搏;不允许理由与忧伤。我相信在生命的面前他们已经坦然,在面临命运的最后取舍时也已经释然。最后我深信他们都是带着快乐离去的,相互将更加怀念黄埔宁静的日子,那怕仅有的一道同窗岁月的风云记忆,都值得他们相互追思不尽,他们将永远快乐着。
虽然岁月悠逝,但是历史毕竟还是铭刻了民族荣辱与存亡的记忆。‘黄埔’也就已经扎根在我们新生一代的灵魂里,它已经成为民族的一颗精神魂宝,激励着我们为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作贡献。
——————作者:李国南,系黄埔军人的后辈,广东梅州市五华县锡坑镇东升区人(生物技术工作者,乡土文学与社会文学的业余爱好者,撰稿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22: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怀颂“黄埔军校”的民族英豪——作者:李国南
怀颂“黄埔军校”的民族英豪
——作者:李国南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曾有人会预料到竟然有一个鲜活明亮的字眼极其自然地飘了进去,它就是一个充满炫耀色彩的响亮名字——黄埔,响彻世界各国,它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光环,与他倡导的民族革命道路紧密相连。昔日广州黄埔的南沙长洲岛,如今已是一片繁忙,岁月的云朵依旧瓢逸,地上的一切都有了彻底的变化。树木葱茏,莺歌雀舞,楼宇林立,百业兴旺;港口码头船舶云集,珠江口舰艇风帆飘扬,尤其耀眼的是人民军队的现代战舰,与黄埔的历史色彩相互辉映。尽管行人依稀,可是名扬四海的船舶工业轮廓总不会让人误认它的存在。你会发现这片天空并不算大,也不见得有什么特殊的地理资源风貌,然而它带给人们半个世纪的恐怕不是赞颂与尊慕,更多的是无所言喻的惦念和缅怀。
祖辈的故事一直影响着我思想的成长,他的故事激励我爱国、爱家、顽强向上。虽然他英年早逝,留给我们的连照片、笔言也没有,我们对他的印象几乎无从认知,仅有的也许就是从父辈那里听说他荣升团旅干将时受赠当时省警卫厅的匾言:“颖迈群伦”四个字,解放前为防阶级斗争自废了。为此小时侯就很想领略到黄埔的姿容,想从中了解他那怕是一点一滴。后来随着年纪的长大,在书本上对它慢慢有了逐渐明朗的理解,尤其是毕业后忙碌于工作的时日经常成为广州的过客,事后都会懊恼不已。偶然的日子里,我独自踏入了黄埔军校的校门,那一刻也许应该是多年来一直怀惴的心愿。时值秋风爽朗的季节,我却没有一种欢欣,也没有一种沉郁,仅有一缕的错感。不仅我,还有置临其中周围的人都同样的迷惘而抑惑,却没有眼泪与哭泣的声音。因为那种痛楚是痛在心灵的深处,骨肉相争的惚痛。因此我并没有失去的记挂,更没有荣获的庆幸。尽管我的祖辈不是名噪人物,更何况与此类落的也道之不尽。可是它的确影响了我们父辈以上三代人的命运,虽然乡人至今对于祖辈都还有很多不羁的称颂,然而我依旧认为历史无痕,自然与人亦是殊途同归。“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战国祯言,却在尊崇文明几千年的国度轮回遭践,也许不仅战国、民国,甚至当今往后还当危殆民族存亡。民族团结定守天下太平安邻,那一代人多么祈望往后不要再让那原本是日月交辉,风雨同舟,尔后变成血泪同窗的惨剧重演;铭刻在黄埔军校经久不褪的血色记忆,警惕着人们在历史危急关头的生命抉择,与民族的命运攸关。
    那旧色的瓦片,树叶,檀柱,檐梁,还有石板地,没有清华园的雅致与宏大,可它的刚愎自用,为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铁血丹青将永垂不朽。其中的每一丝一厘的物质都有种令人感叹和怜悯的心悸;想必儿时弟兄打架后发自内心虔诚的忏悔令大人见了感动得想哭,可是人长大了却又要重蹈覆辙呢,也许那就正是历史的悲哀,历史的内容毫无疑问地给生命测试卷画上记号的铭刻了。尤其是那一行行充斥灵魂的铁峥峥的大字,见证了历史的残酷,也表达了生命的坚韧魅力,只是隐没了光芒放射的昏暗挥之不去。那一阵阴霾弥漫着时光遂道,岁月的风也无力吹散它的萦绕。它扎伤了好多时过境迁,却遗憾终生人们的心,无论彼岸乃至天涯海角。
    时遇黄昏,顿足黄埔江边,迎来晚风袭面爽神,我清昕地看到了面前黄埔江上的波光粼粼,波澜壮阔,在晚霞映射的江面呈现出一片火红的画面;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先烈们当年激情燃烧的年代,相聚黄埔,奋发图强,矢志救国的雄心。那情景让我深深为之动情感慨,真是恰到好处,难得一睹黄埔的精华时分,也许晨曦更为美观迷人,但我因此并不会带着遗憾离开,因为正好给了我下次登临此地的幢憬与理由。乘着傍晚的凉风我的身影踏上归途,然而我的心灵在震撼,不断地呼喊。。。。。。这是亲身接近的黄埔比我印象中的似乎还美。我的灵魂依然徘徊在黄埔的天空,想象历史伊始的黄埔,那里有最真挚的友情,那里应该有最动听的歌声,那里还应该有最迷人的舞蹈,那里更应该有最精彩的生活故事,最后我不敢再想下去,那里最不应该的就是造就之后骨肉相争的经历,除非历史可以重来,否则我将无法再延续我置身其中的美好的想象力。
    在那美丽的流水年华里,他们在荣耀与民族使命中已经获得虽然短暂却涵括一生的快乐;相反悲伤却并非他们的灵魂质地,因为从他们穿上军装一刻起就明白自己是军人,只有使命与拼搏;不允许理由与忧伤。我相信在生命的面前他们已经坦然,在面临命运的最后取舍时也已经释然。最后我深信他们都是带着快乐离去的,相互将更加怀念黄埔宁静的日子,那怕仅有的一道同窗岁月的风云记忆,都值得他们相互追思不尽,他们将永远快乐着。
    虽然岁月悠逝,但是历史毕竟还是铭刻了民族荣辱与存亡的记忆。‘黄埔’也就已经扎根在我们新生一代的灵魂里,它已经成为民族的一颗精神魂宝,激励着我们为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作贡献。
——————作者:李国南,系黄埔军人的后辈,广东梅州市五华县锡坑镇东升区人(生物技术工作者,乡土文学与社会文学的业余爱好者,撰稿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1-1 09: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